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随后他为巩固和完善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又在实践上进行了新的探索,理论上进行了新的概括。列宁关于苏维埃政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内容极其丰富,本文拟就某些具有国际意义的基本特点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一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是俄国工人阶级在1905年革命中的创造。列宁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指出,苏维埃是武装起义的机关,是革命临时政府的萌芽,是未来新型国家政权  相似文献   

2.
正1917年,十月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和俄国人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最早探索,这也是列宁最早地对苏维埃国家即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所进行的探索。虽然这一探索终因列宁过早去世而没有持续下去,但是站在21世纪的历史维度,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政策是苏维埃俄国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所采取的一种政策,是苏维埃国家经济政策发生的一次重大变化。它是在国内战争刚刚结束的1921年初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因国内战争和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处于崩溃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使苏维埃俄国渡过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工农联盟也得到了加强。列宁说:“新经济政策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充分保证我们有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经济基础。”①可见,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在苏联历史上特别是在它实施的初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1917年10月,俄国发生了震憾世界的革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民群众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列宁指出,这次革命“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联系的革命”。研究战争对俄国—特别是二月革命后的俄国—各种政治力量的消长、阶级关系的重新组合以及整个局势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十月革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世界史画廊     
一九二○年,英国资产阶级作家赫伯特·威尔斯应邀访问了苏维埃俄国。列宁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见了他,和他作了长时间的谈话。列宁向他介绍了苏维埃国家的情况,其中包括全俄电气化计划的情况。威尔斯回国后写了一本名叫《俄罗斯之谜》的书,比较客观地报导了他这次访问的见闻。他承认列宁是一位“非凡的人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以后,尤其是苏维埃俄国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后,列宁在领导俄国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实践中,主张严格治党,惩治党内的不正之风,就此阐述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邓小平在领导和指导我党建设的实践中,更加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从严治党的理论,发展和升华了列宁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苏联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进行的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向来被说成是执行了列宁的合作社计划。这不仅是苏联理论界的定论,也是我国理论界一部分同志的看法。但是,事实究竟怎样呢? 究竟什么是列宁的合作社计划? 列宁的合作社计划,是十月革命后列宁指导苏维埃俄国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它经历了一个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俄国革命的需要,列宁进行了一系列历史研究,主要是俄国革命史研究。列宁的历史研究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为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服务的,这使列宁的史学方法论具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为研究方法的核心;另一方面,又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历史特殊性的结合,以尊重事实的态度和立场从事具体的、实证的历史研究。列宁的史学方法论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提供了宝贵财富,其科学性为当代世界的发展现状所证实,对今天中国的历史研究仍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列宁不仅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多有建树,而且在实践中也创造了丰富多采的斗争艺术。作为无产阶级的伟大战略家,他善于灵活地运用各种策略,甚至在必要时肯于主动对敌人作出让步或妥协,以便获得喘息之机,以迂回的道路使革命走向胜利。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与德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1918年3月)就是一个光辉  相似文献   

10.
沈鑫雨 《黑龙江史志》2013,(17):155-156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在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情况下做出的抉择,其内容不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俄国当时的社会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启示: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正确把握规律和科学决策的认识论前提;坚持灵活的"以退为进"的历史辩证法;敢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张丹 《文史天地》2024,(1):88-93
<正>《论住宅问题》是恩格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住房观的经典之作。这部大作问世于德国加速开展工业化、住房短缺随之凸显的时期,构思了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国家挽救住房危局的两条途径,一条是根本之道,另一条是应急之策。应急之策曾于十月革命后在苏维埃俄国首次实践。应急之策的要义是什么?在苏维埃俄国的施行效果如何?本文就来回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试析新疆与苏维埃中亚早期关系的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新疆与苏维埃中亚早期关系形成的条件和动因,分析了双方早期关系形成的基础和促成双方关系正常化的因素,认为双方走上关系正常化的道路是苏维埃俄国奉行列宁和平睦邻外交政策的必然产物,也与杨增新奉行务实、灵活的对苏俄政策密切相关,有利于维护中国西北边疆领土完整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文史月刊》2014,(2):15-19
一、"斯大林"———俄语的意思是"钢"俄国革命中有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普列汉诺夫。他是俄国资格最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880年他第二次流亡国外、在日内瓦创立并领导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时,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才刚刚10岁。年长的普列汉诺夫无疑对年轻的列宁产生了很大影响。列宁后来说,不研究普列汉诺夫的全部哲学著作,便不能成为一个自觉的、真正的共产主义者。革命的发展,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反过来淘汰革命者自身。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为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普列汉诺夫起初在很多方面赞同列宁,但后来又很快转向了孟什维克。  相似文献   

14.
沙皇政府通过军事占领和殖民政策,把单一民族国家变成多民族国家,占有许多殖民地。这些殖民地不在脱离本土的海外,而被沙皇政府划入自己的版图,直接实行军事殖民统治,成为俄国的边远民族地区。这些地区被称为俄国的“殖民地边区”或“民族殖民地”。列宁认为,俄国的殖民地和俄国的被压迫民族之间的差别“是不清楚、不具体和不重要的。”“对俄国说来,试图在被压迫民族和殖民地之间找出某种重大的差别,那是特别荒谬的。”十月革命胜利后,那些仍处在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边区面临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原理,同时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原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时代提出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不但需要具体化,更重要的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补充、丰富。马克思、恩格斯的功绩在于把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科学,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了一代乃至几代的工人阶级,为无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列宁和毛泽东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运用于俄国和中国,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了现实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之后,提出了建设有  相似文献   

16.
俄国苏维埃政权成立之后,西方国家对俄国实行围堵,列宁寄希望在西方列强联合阵线的最薄弱环节——中国身上寻找突破,以求从西方列强的联合阵线上撕开一个裂口,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打破俄国政权被国际孤立的危险,消除俄国政府东西方同时受敌之危难困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苏维埃俄国在热那亚会议期间外交活动的历史考察,着重探讨了苏俄在列宁领导下,为打开外交新局面斯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斗争。作者认为苏俄外交所取得的成就不仅在于调整国内政策的同时,果断地调整对外政策,而且也是把无产阶级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进行外交斗争的结果。热那亚会议期间,苏德签订了《拉巴洛条约》,决定在法律上相互承认,恢复外交关系,冲破了帝国主义列强妄图孤立、封锁苏俄的联合阵线。苏维埃俄国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并为国内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8.
列宁是20世纪伟大的革命家和理论家.在总结论述俄国的革命战略时,他曾经仿照阿基米德的一句话说:“给我国一个革命家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通过十月革命,列宁与俄国人民的革命目标达到了.列宁的一生,是全力革命而又过于短促的一生,他在革命胜利后的俄国只生活了不到7年的时间,自从列宁逝世到今天,不论俄国和国际范围的社会主义事业发生怎样难以预料的曲折或逆转,列宁和列宁主义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9.
一、苏联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七日俄国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由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新国家。这个新国家是要消灭阶级剥削、消灭民族压迫的。唯其如此,所以它的立国精神,基本上是主张和平,反对侵略反对战争的。早在一九一九年列宁谈到苏维埃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时,就曾这样说过:『在这种环境下,苏维埃国家的出发点应该是:胜利的无产阶级国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与之有共存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薛冰莹 《神州》2012,(9):74
民族自决权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自决权理论,为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内容及其所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