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处黄土高原的甘肃庆阳(习称陇东)是一方古老神奇的土地.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民俗文化享誉中外。举世赞叹,其中,独具特色的传统民居——窑洞,堪称黄土建筑之奇.民居文化之宝,陇上景观一绝。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篇考察黄土高原的回忆录。由于一些机缘 ,得遍历黄土高原各处。在考察过程中 ,得以确定若干故城关隘的遗址 ,辩明几条交通大道的通塞 ,从而论证前哲时彦的讹误不实之处。黄土高原早在远古时期即已辉煌昌盛 ,其后历久不坠。可是现在却已残破不堪 ,许多地区沟壑纵横 ,难有平坦之地。这是长期侵蚀有以致之。积疚既明 ,或有助于黄土高原的治理  相似文献   

3.
西宁是青海省省会,地处黄河支流湟水上游,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汉文化与藏文化的三大结合部。是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西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是消夏避暑胜地,有“中国夏都”之称。  相似文献   

4.
《文博》1997,(3)
陕西自北而南分别为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地,域内的主要水系有黄河流域的无定河、洛河、渭河、泾河和长江流域的汉江.这一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旧石器文化的多元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之兼具华北和华南旧石器性状的特点.在整个史前时期,受气候的波动和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以及动、植物群落的变化,也给史前文化的发展和迁徙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地土黄     
依偎在宏大黄土窝里的人们,欢娱地打着腰鼓,昭示着炎黄子孙对大地母亲的感恩。中国文化诞生在肥沃的黄土高原上,华夏先民在黄土地上狩猎,  相似文献   

6.
张华 《丝绸之路》2021,(2):28-29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腹地,这里曾经水草丰美,土地肥沃,是早期古人类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是人类文明和国家起源的重要摇篮之一.根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结果显示,延安境内有8545处文化遗址,仅史前遗址就有1573处.延安、榆林史前遗存数量巨大、内涵丰富,甚至超过土地条件良好的关中平原地区.据统计,每2.4平方公里就有一处史前文化...  相似文献   

7.
对陕西山西出土商代铜大刀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山西部分地区,自古是我国少数民族生息繁衍和聚居之地,这里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历年来,这一带屡有商周时期青铜器出土,由于其社会发展程度、特定生活环境、习俗与中原华夏族的差异,其遗迹遗物也显示出独特的考古学文化特征,陕西和山西地区出土的数件颇具地方风格的商代青铜大刀就是其中  相似文献   

8.
秦是在羌戎的包围中强大起来的,尽管它的族源是西北黄土高原的土著还是来自东方的东夷——殷商的支族,至今还有争论.但是谁也不会怀疑它受到羌戎文化和周文化  相似文献   

9.
探访黄河源     
王蓬 《丝绸之路》2011,(21):5-10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因而,黄河在黄皮肤的华夏民族每个人的心头,自有一份任何河流都无法取代的分量。“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相似文献   

10.
<正> 黄土高原有两大特殊之处:一是沟多,二是缺水。由于沟多,可耕的平坦农田,就相对有所减少。老年的沟壑两侧虽有坡地,坡地的使用价值自然远不如平坦的农田。黄土高原的缺水现在显然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虽说夏秋暴雨、大雨,溪涧河川都为之陡  相似文献   

11.
海东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相衔地带的河湟谷地,土地肥沃,山川壮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这块可爱的土地上,孕育出了许多文人墨客,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为青海高原的社会经济和民族文化作出了无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原商文化的北渐及商王朝势力的北向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里岗下层早商文化的分布范围主要在郑洛地区。二里岗上层一期,商文化主要向北方扩展,此时商文化聚落遗址已蜿蜒扩展至太行山以北的壶流河流域,北易水流域以南地区已成为早商文化的分布区,并可能被早商政权所控制。同时,商文化沿黄土高原东、南两翼的拓展,恰好形成了针对此时商文化西北方的"钳形包围"或"犄角"拱卫之势。中商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点在太行山东麓的河北中南部的分布比较密集。殷墟文化时期,商王朝的政治疆域格局大体与中商文化基本相同,只是商文化分布区在北方已完全回缩到北易水流域以南。虽然殷墟式青铜器向北、西北传布很远,到达长城以北及河套地区,但这些商代铜器都是脱离殷墟文化陶器群孤立存在的,不能以此为据来确定殷商文化的分布范围。商文化向北方的扩张与退缩,是与商人的进退相联系的,反映了商王朝政治势力的北向消长。  相似文献   

13.
山西芮城县的殡葬文化风俗,具有黄土高原文化特色。它在旧社会非常繁琐,封建迷信成分非常浓厚。新中国建立以后,人们在殡葬活动中淘汰了一些封建迷信成分,简化了一些仪程,但仍包容了大量的乡土风韵,组成了细致的殡葬过程,显示了走尽人生、儿女情长的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14.
陕北榆林地处河套之南黄土高原与草原的接壤区,古时是农耕民族防御游牧民而构筑防御工事的必然地带。从战国时期开始,历代王朝几乎都在陕北修筑过长城。如今陕北榆林地区共存有6个历史时期的长城,是我国长城最多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
正目次一玉皇庙文化所见中原式青铜器二玉皇庙文化出土中原式青铜器的综合分析三玉皇庙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互动中原地区通常是指从黄河沿岸到黄土高原东南缘的区域,包括今天的河北中南部、山西中南部、陕西东部、河南大部等地,东周时期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主要文化是晋文化及三家分晋后的三晋文化,也包括了东周时期的周王室及后分封的东周与西周两个小诸侯国的文化,因此也被称为"三晋两周地区"~([1])。  相似文献   

16.
徐晓光 《神州》2010,(10):52-55
从包头到陕西要经过鄂尔多斯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这里真是地理上一个美妙的景观,站在鄂尔多斯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上,陡然下沉的大地伸向遥远的地平线,金色的草原逐渐稀疏,渐渐的消失在夕阳如金的黄土高原。  相似文献   

17.
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奔腾的黄河咆哮着从它身上九曲十八拐地伸向远方。在这片古老的地域,孕育了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地处黄河中游的山西,戏剧文化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河东地区,是我国戏剧的发源地之一,素有“中国戏曲的摇篮”之称。经过千百年来的孕育和演变,各类剧种不仅繁多,而且日趋成形和完美,如灿烂的星辰在山西大地上熠熠闪光。 现让我这支拙笔对植根于这块文化沃土上的戏剧剧种作一粗略扫描。 蒲剧 又称蒲州梆子、南路梆子,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 蒲剧兴于蒲州(今永济县境内),源自有二说:一曰出自北曲遗响与山陕民歌小曲、说唱结合之“弦索调”,至明代中叶受青阳腔(清戏)影响演变而成;一曰产生于山陕地区的锣鼓杂戏。一般看法是蒲剧源于明代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的三角地  相似文献   

18.
张弛 《考古与文物》2022,(2):102-118
窑洞最初出现于半坡四期的关中、陇东、陇中和晋中地区,是因应仰韶中期社会、文化和资源衰退时的替代性简陋居住形式。在此后的泉护二期成为黄土高原上聚落的主体建筑形式,并逐渐向陕北、河套、晋南、豫西和甘青地区扩展,到龙山文化时期彻底占据了整个黄土高原。庙底沟二期至龙山时期,窑洞聚落在山脊上修建石砌围墙,在山顶建造夯土和石砌院落,以适应社会关系的紧张和社会内部的分化,丰富和完善了以窑洞这种简陋的建筑为主体的聚落形式。窑洞以其节省木材、适合黄土高原腹地原梁峁地貌的优势,开拓了较仰韶早中期半地穴式建筑形态更为广阔的聚落分布空间,发展出新的聚落样式,影响了之后该地区几千年的居住形态。  相似文献   

19.
定西地区出土的陶质乐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西地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西秦岭余脉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它东邻平凉地区和天水市,西有洮河北去,南有渭水东流,北与兰州市和白银市相毗邻。区内有数以千计的古文化遗址,如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和寺洼文化遗存。洮渭一带曾出土多件陶质乐器,现就笔者所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泾、洛、渭河流经黄土高原的核心地区,是历史上周人和秦人活动的重要舞台.但是以往的考古工作集中在泾、洛、渭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关注相对较少.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泾、洛、渭河上游地区目前发现的西周文化遗存,勾勒出西周文化的西部边界,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初步讨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