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良渚玉琮富有装饰性,其纹饰有兽面纹、组合纹和人面纹,三者在时代分期上出现的次序不一致。早期纹饰繁缛,三种纹饰都被涵盖;中期以组合纹、兽面纹为主;晚期趋于简化,主要纹样为人面纹。装饰图案的演变反映了良渚先民不同时期的审美理想、宗教崇拜和巫术冲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几个侧面管窥了围绕石峁遗址和石峁文化年代等议题的研究理路及所反映的问题。内容涉及石峁文化与"夏代(夏时期)"对应的逻辑问题,石峁文化的绝对年代推定,石峁玉器尤其是牙璋年代的再探讨,石峁遗址石构建筑出土玉器与石雕所反映的石峁遗存的文化属性问题。作者指出,石峁遗存的年代下限应晚至公元前1600年前后或更晚;目前所知的石峁遗存,至少是两个不同的人类群团的遗存。  相似文献   

3.
谢耀亭 《文博》2008,(3):30-33
兽面纹被大量运用于商代及西周早期祭祀重器上,是商周青铜器上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纹饰之一.西周早期青铜器兽面纹应是周人对商人风格的模仿和继承,兽面纹主要反映的是商人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会融入到纹饰制作当中,纹饰也就成为思想观念的物质栽体.因兽面纹在探讨商周社会文化、思想观念中具有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所以不断引起学者对其意涵的讨论.结合前人研究,我们认为商周青铜器兽面纹所代表的是商人心目中的至上神--上帝.兽面纹在商代的大量运用,正反映出商代是一个神性弥漫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王晖 《史志学刊》2023,(6):32-39
文明起源是国际性重大研究课题。陕西石峁遗址的发现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成果之一,它改变了学术界对新石器时代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认识,对于探索早期国家的形成及理解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陕西方志界与考古界联合编纂的《石峁遗址志》,全面系统地再现了考古发掘过程,以丰富的史料揭开石峁遗址神秘的面纱。本文通过研读志书中石峁史料,对遗址面积规模、石城构筑时代和考古学界存在着的黄帝居邑等十几种功用属性之谜的争论提出作者的观点,认为万余件陶器、玉器等珍贵文物是文明交往的外来物,遗址上石刻石雕是石城的原生物,具有奠基石的性质,最终,颠覆人们认知的唯石能言石城谜。  相似文献   

5.
大同市南郊轴承厂遗址出土的石雕方砚,纹饰繁复,制作精巧,是北魏平城时期物质文化的代表作。本文通过考察石雕方砚的器形和纹饰,推断其制作年代为北魏太和年间,其装饰纹样综合了汉地、域外和佛教元素,体现了文化融合的特征。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出土的四足方砚,此件石雕方砚并非明器,其出土地大同轴承厂遗址是北魏平城时期一处有一定规模且等级较高的建筑,且不排除舍宅为佛寺的可能。基于相关图像资料,作者对砚台与书写者和家具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指出石雕方砚的四足造型便于移动,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写习惯相契合。  相似文献   

6.
书讯     
<正>神与兽的纹样学:中国古代诸神[日]林巳奈夫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9月出版,定价:44元。本书图文并茂,从具体而微之处阐发青铜纹样的考古与审美之意。是系统探讨中国古代青铜器兽面纹与中国诸神之关系的学术著作。作者以各地、各时期出土的实物为例,将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到春秋、战国时期及其后的兽面纹、人面纹娓娓道来,内容包括兽面纹的形成与变化、普通兽面纹和复合兽面纹以及珍贵兽面纹的形式特征、象征意义等。书中有大篇幅的图片供参照,从具体而微处阐发青铜纹  相似文献   

7.
《文博》2020,(4)
石峁文化玉人头为侧面剪影式人像,夸张的眼睛形象并非"一目",石峁文化并非《山海经》所载"一目国",而是与山东龙山文化、后石家河文化中人像造型相似,表明当时区域之间可能已经有上层文化交流。玉人头夸张的眼睛与双眼石雕是"眼睛崇拜"的真实反映,也是石峁文化多元信仰或"泛灵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良渚文化"一神教"的信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二里头遗址出土饰牌纹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饰牌纹饰进行解读,认为狐面纹饰牌,本于夏代对尾宿星座的观察与交会男女;熊面纹饰牌,源于黄帝、鲧、禹对北斗星座的星占;鳞体兽面纹饰牌,是龙兽合体纹饰。  相似文献   

9.
保利艺术博物馆藏西周早期神面卣的纹饰,有两种观点:一是人格化的天帝,二是异形兽面纹。结合文化人类学方法,通过与古代神话系统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以神面纹为主体纹饰的中国青铜器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孙周勇  邵晶 《考古与文物》2020,(4):40-48,63
皇城台大台基出土石雕是近年来石峁遗址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数量丰富、造型精美、类型多样,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出土背景及年代、分类、使用功能与性质、传统渊源及影响等几个方面出发,对皇城台大台基出土石雕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的发现被学术界称为"石破天惊",对其文化内涵尤其是其族属来源、经济形态与时空跨度众说纷呈。本文通过对石峁遗址的选址与分布格局、初期居住建筑功能与构造特点等方面的分析,认定石峁遗址当时的气候较为干冷,最初的居民应来自北方的牧区,石峁遗址族群的经济形态应以牧业经济为主。通过对建筑体系、建筑技术、建筑功能和建筑装饰艺术的分析,认为遗址中的大型土石建筑时代应较晚,且其功能具有宗教场所的特征。还对考古研究报告中的部分建筑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读书     
《山茶》2009,(8):172-172
《神与兽的纹样学》 本书是系统探讨中国古代青铜器兽面纹与中国诸神之关系的学术著作。日本著名中国青铜器专家林巳奈夫从兽面纹为何物谈起,将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到春秋、战国时期及其后的兽面纹、人面纹娓娓道来。内容包括兽面纹的形成与变化、普通兽面纹和复合兽面纹,以及珍贵兽面纹的形式特征、象征意义等。书中提供了大量美国、日本各大博物馆藏中国青铜器的图片,  相似文献   

13.
韩茂莉 《历史研究》2023,(4):50-69+219-220
石峁城与石峁文化的兴起取决于资源储备与社会支撑。资源储备得益于仰韶文化早中期因人类活动稀疏而保留的原始生态环境,社会支撑则来自石峁文化所在区域以防御与建构祭祀中心为目的集聚人力、物力的能力,二者均与环境资源相关。资源储备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支撑则是集聚资源、消耗资源的过程,当后者大于前者,超出土地承载力,其结果不是文明的前进而是衰落,石峁文化即是如此。陕北一带石峁城与其他石城的位置选择立足于防御,基本与历史时期农牧交错带吻合,众石城连线之内应属以石峁城为中心的社会共同体范围。  相似文献   

14.
许昌博物馆收藏有近200块汉代画像石,其中门扉全部为以铺首衔环为题的纹饰。铺首,为门环的底座,一般为兽面纹。兽面纹旧称饕餮纹,实际上这类纹饰是各种各样的动物或幻想中的物象头部正视的图案。它的特点是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上有角,下有目,有的还有眉、耳、爪、尾等。其形象可以追溯到遥远的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陶器和玉器上就出现了形象较为完整的兽面纹。兽面纹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上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5.
张婷  刘斌 《四川文物》2006,(5):68-71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常会见到圆涡纹,也叫涡纹。涡纹形制简单.不像兽面纹、龙纹或鸟纹这些商周时期非常流行的纹饰引人注目,所以有关涡纹的研究前人虽有所涉及却来深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圆涡纹进行归纳梳理,提出了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曹斌 《文物》2022,(6):42-50
<正>西周时期青铜器纹饰涌现出多种类型,早期流行的各种凤鸟纹,特别是昭穆时期流行的垂冠大鸟纹,成为此时极具标识性的纹样。但极具特色的凤鸟纹主要集中于昭穆时期,且未能在同时期纹饰中占据主导地位,反倒是此后流行的波带纹、重环纹、窃曲纹(常与瓦纹搭配)成为西周中后期青铜器纹饰的主体,并使西周青铜器纹饰形成一种迥异于商代的自身风格。正是因为这几类典型纹饰的出现,学界一般认为西周青铜器纹饰一改商代庄严肃穆、静谧神秘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皖南周代青铜剑纹饰资料详实、变化丰富。剑格主要有兽面纹、蟠螭纹与几何纹,剑首基本上为弦纹圈及几何纹饰。剑首、剑格纹饰与剑体其他部位特征演变规律类似,各期特征也较为显著,存在一定的组合关系。研究表明,始自西周中晚期,设计者便注意到格、首在装饰上需要保持的平衡与协调,至春秋晚期该传统便达极致,其中剑格兽面纹的出现,是吴越青铜文化的一大改造与创新。而战国时期青铜剑纹饰的衰退则反映出吴越地区制剑审美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容器肩腹部的装饰性纹饰带多为几何纹、植物纹及贴饰的铺首、佛像、骑马武士、仙人瑞兽等内容;堆塑罐上纹饰主要包括模拟现实生活类、虚构的祥禽瑞兽类和宗教类三种;青瓷莲花尊的出现与佛教有关,其器物上主要纹样如莲瓣、忍冬、菩提、宝相花等都直接源于佛教艺术.  相似文献   

19.
《文博》2020,(4)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口簧及三足瓮、敛口盉,年代应为公元前1900年以后,而非公元前2000年前后。口簧还见于陶寺遗址J401,测年数据早于石峁遗址出土口簧,因而"石峁遗址所在的中国北方河套地区是世界口簧的祖源地"的观点不确。石峁遗址应当区分为三个时期的三类文化堆积,但这三类文化堆积并不是石峁遗址的全部遗存。  相似文献   

20.
梁丽君 《文物春秋》2011,(3):3-8,40
良渚玉器上的神人兽面像是集中反映史前良渚文化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原始宗教信仰的物质载体,其中兽面纹大眼是这个载体的重点。兽面纹大眼的主要构架——圆和弧边三角组合图案,源自于崧泽文化的陶器纹样,并与大汶口文化的镂孔圆有着相关的联系,反映了史前太湖流域在宗教、精神观念以及制作形态上的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