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5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如白驹过隙,但对于12亿中国人民来说,这50年的历程却是一部辉煌的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经济基础非常落后、国情极为复杂的情况下进行前无古人的事业,在前进的道路上历尽坎坷与曲折,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辉煌的成就。由董辅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以丰富的史料,真实客观地记录了这一段伟大的历史,热情讴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研究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经验以及挫折的教训、探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2.
Lester Ross 《政策研究杂志》1992,20(4):628-642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has made substantial progress in developing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and a complementary regulatory structure. These gains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reforms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at began in the 1970s, which introduced a greater emphasis on efficiency and more awareness of the costs associated with pol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However,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devolution of power unleashed by the reforms have also created new environmental stresses and to some extent reduced the regulatory capability of governmental authorities. As a result, some environmental stresses are increasing even as progress is made on other fro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restricted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only occasionally acquire political salience. However, international pressure on the PRC to conform its conduct to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norms is likely to increase, which is likely to affect domestic policymaking. 相似文献
3.
孙宏年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12(3):41-52
1938-1948年间的国民参政会是这一时期中国的重要民意机关,共历四届。本对历届国民参政会的各项治藏议案作了整理和分析,认为这些议案涉及当时治藏问题的各个方面,其中的合理成分对于今天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些议案虽然仅有一部分被采纳,但对国民政府的治藏政策仍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议案的提交既有藏族参政员,也有其他民族、地区的参政员,表明了全国各地、各界人民对西藏同胞的关心,并促进了藏族同胞与各族人民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藏区的社会进步,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4.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指1949年10月1日以后共和国范围内社会及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历史。从经济社会发展道路或目标模式的角度来观察,国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时期,其主线至少有三条。研究国史,需要明确现代史与当代史的关系,尤其要处理好它与中共党史的关系。认清什么是国史的主流,关键在于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的历史,特别是那段历史中发生的失误和错误。国史研究具有较强的阶级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但这并不必然削弱它的学术性、科学性。国史研究除了具有史学各分支学科所共有的传承文明、咨政育人的功能外,还有"护国"的重要作用。在今天,只要尊重客观事实,遵守学术规范,当代人不仅可以写好当代史,而且可以在国家机构主持下写好国史。 相似文献
5.
盛世修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我们今天研究和撰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和地方史 ,正是要通过不断总结历史经验 ,坚持真理 ,修正错误 ,使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地方史研究与国史研究一样 ,不是权宜之计 ,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应将地方史工作纳入社会科学研究的全面长远规划当中 ,给予充分的重视 ,建立相关常设机构 ,并在经费上予以保障。目前地方史工作缺乏统一的指导和规划 ,应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 ,加强地方史工作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7.
对国史研究中争论较大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中,有很多问题一直争论较大,有的问题也很敏感。但既然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历史,就应该把它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力争得出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Sh. Tsegmid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2013,54(4):324-332
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 research in Mongolia Until the late 1940's Soviet geographers played a key role in Mongolian research, then largely limited to work in physical geography. Since 1950 indigenous geographers have begun to play a dominant part, adding economic-geography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取得的最伟大的成果;把创建人民共和国作为中国革命的共同奋斗目标,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成立后,《共同纲领》对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等问题做出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明确规定,其中的国体,即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具有最根本的意义和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制度,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有着极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Punctuated Equilibrium and the Information Disadvantage of Authoritarianism: Evidence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下载免费PDF全文

According to the punctuated equilibrium thesis, government attention allocation alternates between long periods of stasis and dramatic spurts of disequilibrium because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enable minority groups to obstruct change.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ritical discrepancy in contemporary China, where punctuated instability is significantly more intense despite a lack of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to empower minority obstructionism. Our empirical analysis further reveals that punctuated intensity goes even higher for Chinese regions facing fewer signs of social discontent. We attribute the intensification of punctuated dynamics to an information disadvantage arising from the lack of diverse, independent sources of information under authoritarianism. Our finding contributes to punctuated equilibrium theory by underlining the function of opposition groups not only as obstructionists but also as challengers to policy priorities. By marginalizing these challengers, authoritarian institutions confine attention to known problems, leading to serious delays in the discovery of and adjustment to emerging issues. 相似文献
11.
张乐锋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8,(1):93-101
明代中后期,闵行镇凭借其便利的交通条件与繁荣的棉花种植业,成为上海县重要的商业市镇。近代以来,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闵行镇与上海城区间经济联系不断密切,政治地位也日趋重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政策与华东沿海地区的战略地位,使得民国时期奠定重工业基础的闵行镇备受各方重视。在国家政策、经济体制、地方利益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闵行镇最终由江苏省上海县划归上海市。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建立前后,党和政府对私营工商业的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利用到消灭的演变过程,而政策的实施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误的一面,产生失误的主要原因则是认识上出了偏差,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国人对公共卫生建设的认识是:一、从防治疫病、保障民族健康、发展社会经济、提高国家地位与声誉等角度认识到公共卫生建设重要性;二、从国情与公共卫生建设内部要素的关联性提出了公共卫生建设的方针,并从公共卫生的性质与应办事项的角度对公共卫生建设的目的和内容进行了阐述;三、认识到当时进行公共建设在社会经济、卫生观念、政治组织、人才与科学技术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因素;四、从提倡西医、卫生教育、人才培养、卫生经费、卫生技术与设备、社会建设同步性、社会共同参与性、国际合作等方面阐述了从事公共卫生建设的方法和手段。这些认识虽有局限性,但也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与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等开始并不想立即制定1954年宪法。受毛泽东委托,刘少奇于1952年10月访苏时就中国暂不制定宪法而由《共同纲领》代替问题请教斯大林。由于斯大林坚持中国应尽快制定宪法,中国遂转而积极制定宪法,并于1954年颁布。1954年宪法的制定工作是认真的。但由于形势的迅速转变等多种原因,宪法的实施却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研究中,国外的相关机构、学者及其研究成果是一个有别于国内学界的研究群体和范围。国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以20世纪70年代末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他们开展研究的历史背景复杂,研究成果显著,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规模,既有各国研究的个性和特点,也呈现出某些共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订与修改、修正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详细地叙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订及其三次修改、五次修正的基本过程 ,论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总结了我国立宪、修宪中的主要特点 ,充分肯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 ,在制订、修改、修正的过程中 ,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所产生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由吴承明、董志凯担任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 1卷 ( 1 949~ 1 952 )已由中国财经出版社于 2 0 0 1年 1 2月出版。全书以 84万字的篇幅 ,全面、详实地研讨了建国头三年的经济发展过程。第一卷的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 ,受到好评。接续下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 2卷 ( 1 953~ 1 957)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立项 ,即将上马。为了总结经验 ,进一步推动建国初期经济史的研究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主持 ,于2 0 0 2年 7月 2 4日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 1卷若干问题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通过我国三代蒙元史专家的努力,取得了许多成绩。其中最主要的是唯物史占了主导地位,元朝不再被看成“漆黑一团”,现在普遍认为元朝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朝代,在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独特的贡献;同时,研究者发掘了许多新史料,使元史研究向纵深发展。今后的元史研究任重而道远,在史料整理、区域和专题研究、民族研究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