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2年11月至2013年7月,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凤凰村清理六朝至清代墓葬18座.其中M16、M17为两座平面呈"凸"字形的砖室墓,虽早年遭到盗掘,损毁严重,但仍出土较丰富的随葬品,包括陶器、瓷器、铜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M16为东晋时期墓葬,M17为西晋时期墓葬.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南...  相似文献   

2.
王海  王伯强 《东南文化》2022,(2):94-102+2+191-192
2020年10月—2021年3月,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雨花台区西善桥刘家村地块清理古代墓葬47座,墓葬时代为汉、六朝、明、清。其中两座六朝墓葬M9、M41保存相对较好,墓葬结构基本清晰,均为土坑竖穴单砖室墓,共出土器物20余件,包括陶器、青瓷器、石器。这两座六朝墓葬为研究南京地区六朝时期的墓葬形制、器物特征、墓地分布等相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
2009年9月,考古人员在南京市玄武区板仓街发现一座明代砖室墓。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分析,该墓的时代应为明代早期,而且墓主人身份等级较高。墓葬虽遭盗扰,但墓中出土了一件完整的紫砂铫,为研究紫砂起源和明代早期紫砂制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岳涌  许志强  马涛  孙辰  邰健胜  于为磊  杨三军  董补顺  王泉  李永忠  雷雨 《东南文化》2011,(2):41-49,彩插一,彩插二
2010年4~6月,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小行路警犬研究所发掘了3座六朝墓葬。M1和M2毗邻,为南朝中晚期墓,属同一家族墓;M3为东晋晚期墓,出土遗物较为丰富。M1封土护墙、墓前祭台为南京乃至我国南方地区首次发现的保存完好的六朝墓地建筑遗迹,对于研究当时特殊的丧葬礼俗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2009年7月,在南京雨花台区西营村清理了4座灰坑,出土一批六朝遗物,包括瓷器、陶器、筒瓦和瓦当等。根据遗物的用途,可分生活用具和建筑构件两类。生活用具包括瓷器和陶器,以瓷器为大宗,瓷器以碗和罐的数量居多,还有盘、六足砚、盘口壶和长颈瓶等,而陶器数量较少,有盆、甑、瓮、帷帐座等。瓷器多施青绿或青黄釉,部分有冰裂纹,胎和釉结合紧密。依据器底和器壁纹饰的不同,文中把瓷碗分为四型;瓷罐有双系、四系和六系三类;瓷盘多饰有同心圆莲子的莲瓣纹。依据器形的特征和纹饰判断,这批瓷器的年代应为南朝晚期。建筑构件有筒瓦和瓦当两种,瓦当又分为莲花纹瓦当和兽面纹瓦当两类。莲花纹瓦当以细部纹饰的差异,可分四型,其中包含有复瓣(宝装)莲花纹瓦当。兽面纹瓦当仅发现1枚,兽面刻画比较抽象,装饰意味更浓。参照共出的瓷器年代,这批莲花纹瓦当具有比较典型的断代意义。该遗存对研究六朝都城的物质文化面貌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镇江博物馆 《东南文化》2021,(2):45-53,中插1-中插2
2020年4-5月,镇江博物馆在句容市宝华镇牡丹西路北侧清理了四座东晋晚期至南朝早期砖室墓,出土文物64余件(套).四座墓均为"凸"字形单室券顶墓,其中M1保存基本完整,出土文物丰富,尤为可贵.这批墓葬为研究南京、镇江地区六朝墓葬制度演变和葬俗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
郭家山11号墓出土了青瓷器、铜器、铜钱等,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推断,该墓应为西晋墓。这一墓葬的发掘为南京地区六朝考古研究增添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南京市雨花台区南朝画像砖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1月,在南京市南郊的姚家山发掘了三座东晋晚期砖室墓。这些墓葬排列整齐,墓向基本一致,形制大体相同,应属同一家族墓地。墓葬皆为带长甬道的凸字形单室墓,规模较大,残存各类随葬品40余件,墓主应属当时的世家大族。其中 M3墓壁砌有精美的画像砖,墓内还发现两方铭文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2018年9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顺义区平各庄村东侧发掘3座墓葬,其中M1为“凸”字形砖室墓,墓室上部破坏严重,于墓底出土陶罐、陶碗、瓷罐、铜带饰、铜钱、铁刀等随葬品。根据墓葬形制以及随葬品的器形推测墓葬的年代为唐代中晚期。  相似文献   

10.
2012年5-11月,南京市博物馆在雨花台区宁丹路清理了10座东晋至南朝早期砖室墓,墓内出土具有早期佛教特征的戒指与道教题材的符文砖,砖墓均呈南北分布、排列有序,其中M1、M9、M10形制保存较完整,为研究南京地区东晋至南朝早期的墓葬分布、埋藏习俗、宗教信仰及早期道教在东南地区的传播具有重要考古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2月,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高新区紫荆北路,成都建筑机械学校房屋开发公司工地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并清理了三座砖室墓,编号分别为99CZJMl、99CZGM2、99CZGM3,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10年3月,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乡市西环路河南全顺线材有限公司新建厂区工地上发掘一座大型砖室墓,经现场清理后,共出土遗物45件,有陶壶、罐、猪圈、铜车马饰件、半两钱、五铢钱、剪轮五铢等.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的特征分析,该墓的时代应为东汉晚期.  相似文献   

13.
沈利华  杨爱国  董补顺  祝乃军  雷雨 《东南文化》2015,(2):50-60,127,128,131,132
2012年4—6月,南京市博物馆对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小村的两座南朝砖室墓进行了发掘。两座墓均为竖穴土坑砖室墓,出土有青瓷盏、陶俑、陶器座、陶凭几、陶耳杯、滑石猪、铜钱等。两座墓用砖形制、纹饰、铭文较为丰富,其中,M1出土有与"竹林七贤"、龙、虎等题材有关的画像砖,对于研究以"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为题材的拼镶壁画墓提供了新的考古学材料,同时对于研究南朝墓葬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19年8月至9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在广汉市广汉中学新址发掘了1座北宋时期的梯形单室券顶砖墓。墓葬带有墓道,保存完整,有前、中、后3道肋拱,两侧各有2个壁龛,形制较为罕见。共出土随葬品15件(组),包括瓷盘口壶1件、四系罐2件、双耳罐1件、双耳杯5件,铜镜1面,铜钱3枚,铜钱残片1件和买地券1方。腰坑随葬1件双耳罐和5件双耳杯,是宋代什邡、彭州、广汉、青白江一带常见的组合,其功用应为镇墓。出土的仿汉连弧铭带铜镜丰富了宋代四川地区仿古铜镜的类型。墓葬年代为熙宁五年(1072年),葬地为“汉州雒县定安乡兴贵里”。这座纪年墓的发掘为成都平原宋墓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5.
吴琳  汪茂东 《东南文化》2023,(6):28-33+193
2020年12月,淮南市博物馆在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北梨园村抢救性发掘了一座西晋时期砖室墓。该墓保存基本完好,出土器物以陶明器和钱币为主,明器仓、灶、井、圈(厕)种类齐全;钱币数量多,时代跨度大。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可以判断该墓年代为西晋中期。该墓邻近寿县古城,为研究西晋时期淮南郡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1月,徐州博物馆在徐州市区东部的楚岳山庄小区建筑工地上发现一座砖室墓,经现场清理后出土遗物共43件(组),有陶俑、陶牛车、瓷碗、金扣饰等。依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的特征,该墓的时代应在北齐时期。  相似文献   

17.
朱良赛  惠强  杜平  陈渊明  杜超 《东南文化》2022,(2):71-84+201-202
2018年连云港市博物馆对海州区张庄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发掘清理东汉时期墓葬26座,共出土各类器物210余件(套)。这批东汉墓葬均为砖室墓,墓室有单室和多室两类,形制多样,部分保存较好,出土了一批典型的东汉时期随葬品,主要为陶器和金属器,为研究苏北鲁南地区东汉时期的历史文化面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丧葬习俗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2010年5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全岗遗址发掘了一座宋代砖室墓。墓葬保存较好,出土4件随葬器物均为白瓷器。根据墓葬形制与随葬器物特征,推测其年代为北宋中晚期。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江宁区胡村南朝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9月,在南京市区北部的郭家山西麓发掘了三座东晋时期砖室墓。根据 M12发现的温式之墓志,可以确认此处为东晋名臣温峤的家族墓地。温氏家族墓的发现,对研究东晋早期大型穹隆顶砖室墓的形制、墓葬等级、墓主身份及丧葬制度等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寻找东晋帝陵的位置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2020年,为配合太原市晋源区龙山大街西段道路建设,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工程涉建区域的汉至清时期遗存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M23是一座唐代圆形砖室墓,随葬品有墓志、陶罐、瓷碗等。根据出土墓志可知为马绶夫妇三人墓葬,此墓的发现,为研究唐代丧葬习俗和墓葬形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