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对湖北青龙泉遗址东周时期墓葬出土人骨中的C、N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青龙泉遗址东周时期居民日常饮食习惯中保持着较低比例的动物性食物摄入,植物类食物的摄入中以C3类植物为主,很可能来源于稻谷,还有部分C4类植物的摄入,来源于粟米。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复原青龙泉遗址东周时期居民的经济模式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新砦遗址地处中原,年代为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一期之间。通过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对于新砦遗址2002年发掘期间出土动物骨的分析显示,家畜的食物均是以C4类植物为主,而结合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的研究结果,C4类植物应为粟黍。其食物之间的差异表明,该遗址不同种类家畜之间的饲养方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拜城多岗墓地是新疆西部发现的墓葬数量较多的墓葬群之一,墓葬情况复杂,葬俗葬式多样,是早期铁器时代的研究资料。本文对于采集到的该墓地41具人骨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多岗居民的饮食状况;并结合墓葬类型、随葬品种类,男女性别以及考古学分期等对不同条件人们的食物差别进行考察,为该区域早期铁器时代居民的饮食结构研究提供依据。分析结果显示,多岗居民δ15N平均值为12.56‰,表明食物中有较多的肉类;而δ13C分析平均值为-14.77‰,相应植物类食物中C4类植物为40%左右。参考周边遗址的出土遗存,其C4类植物应为粟或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王湾三期文化河南禹州瓦店遗址出土先民和动物骨骼进行了稳定同位素分析后发现,粟类食物是瓦店先民食物结构中的主体,水稻的重要性也开始显现,先民的肉食资源应主要是粟作农业产品饲养的家畜(以家猪为主)。猪和狗主要以粟类副产品和先民的残羹冷炙为食,绵羊采食了较多的C_3植物,黄牛则食用了大量的粟类产品。从先民食物结构和家畜饲养策略来看,瓦店遗址新石器时代末期的生业经济在谷物栽培和家畜饲养方面呈现出复杂的面貌,而生业经济的复杂化对文明化和社会复杂化进程的影响还需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曾侯乙墓出土的人类牙齿标本进行微磨耗形态观察与分析,重建了该时期曾国国君及其陪葬人员的食物结构,13例样本的牙齿颊面条痕磨耗痕迹显示其水平方向条痕平均长度/垂直方向条痕平均长度的平均比值为64.8%,与以狩猎经济为主要生业方式的肉食类人群较为相近,推测曾侯乙墓出土个体的食物结构中有着较高比例的肉类食物摄入。在数据分布上,墓主人、东椁室陪葬个体、西椁室陪葬个体之间的数值差异显著,印证了此前对于东、西椁室陪葬人员身份角色的判断,表明了不同身份的人群在食物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等级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对内蒙古赤峰市大山前遗址夏家店上层文化"祭祀坑"出土人骨中的C、N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大山前遗址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先民食物结构以C4类植物为主,很有可能来源于粟、黍和稷,肉类食物在食物结构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暗示出饲养业和畜牧业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已经占据重要的位置。本文的研究为复原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特别是赤峰地区青铜时代人群的经济生活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河北村遗址和滏阳营遗址是河北南部的先商文化遗址,通过对这两处遗址出土的77件动物骨骼进行C、N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猪(-7.6±1.4‰,n=33)、狗(-9‰±2‰,n=7)和牛(-9.4‰±2.6‰,n=15)的δ13C值普遍高于羊(-13.3±3.9‰,n=16)的相应值,这说明前三者主要以C4类食物(粟、黍及其副产品)为食,而羊则以C3类(野生草本植物)和C4类食物为主,据此可推测这两处遗址先民可能主要从事粟黍农业。将猪的食物作为重建先民生业经济的替代性指标可知,滏阳营遗址比河北村遗址的粟黍农业发展程度更高一些。  相似文献   

8.
对新石器时代北刘遗址早晚两期出土的人骨进行C、N稳定同位素分析以揭示先民的食谱特征,尝试探讨不同性别之间食谱的差异,为进一步讨论关中地区史前社会性质及其演变提供新的证据。分析结果表明,北刘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以C4类食物为主,反映了当时先民以粟、黍种植业为主的原始农业经济模式。北刘遗址早期(老官台文化)先民在食物结构上男女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但在同属关中地区仰韶文化时期的姜寨遗址,男女食物结构已发生明显分化,而包含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两个阶段的清凉寺遗址先民的食谱差异表现较姜寨更加明显。这种男女食物结构差异的历时性变化可能是由当时食物分配方式的改变导致,暗示了关中及临近地区从前仰韶至仰韶、龙山文化期社会制度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9.
2007年在豫西晓坞遗址发现了2座仰韶早期的二次合葬墓,本文对墓中出土的人骨做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两墓成员都以粟(黍)为主食,兼营采集,肉食量较少,肉食以野生C3类型为主。规模较大的一号墓成员内部饮食差异小,规模较小的二号墓降低了采集量,粟(黍)和肉食比例有所提高,同时男女性别之间的饮食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两墓食性上的差别应当与族群规模、性别构成上的变化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0.
西夏境内生活着党项、汉、吐蕃、回鹘等民族,其饮食文化具有多民族的特点。西夏的食物原料由肉乳、粮食、蔬果和盐等调味品组成,主副食烹饪方法多种多样,饮食器具种类众多,丝毫不亚于中原内地,材质以陶瓷为主。西夏的宫廷饮食已相当精美,强调安全可靠。中期以后,官僚贵族的饮食生活多以奢侈相尚,普通百姓的饮食比较简单,农民以粮食为主,蔬菜为辅,肉食较少;牧民则以肉乳为主,粮食为辅。  相似文献   

11.
另外一篇文章是动物考古学的研究。西山遗址位于甘肃省礼县,文化堆积的年代自新石器时代到两周时期。文章通过对该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的鉴定、测量和量化分析,围绕西山遗址古代居民对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展开讨论。例如,仰韶文化晚期的家畜品种有狗和猪,至西周及东周时期,增加了马、黄牛、绵羊和山羊;狗作为肉食资源或伴侣动物的方式在各期并未发生改变,至两周时期也用于随葬和祭祀;其他家养动物除作为肉食资源外,还在墓葬和祭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再如,家畜饲养和和狩猎是仰韶文化晚期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两种主要方式;西周和东周时期,家畜饲养业成为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主要方式。两周时期的古代居民对随葬和埋葬动物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不仅表现在随葬和埋葬动物的种属选择集中于特定种属的动物身上,而且表现在不同种属动物的年龄分布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12.
双墩文化是一支分布于淮河中游地区、独具特色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其年代跨度约为7500—7000BP,本文通过对禹会村遗址出土动物骨骼开展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该遗址的家畜饲养策略。结果显示,禹会村遗址猪群的稳定同位素值整体上反映出以C3类植物为主的食物结构特征,与大、中型鹿科动物比较相似。虽然动物考古的相关分析表明遗址的猪群是以家猪为主,伴有少量野猪、返野家猪等,但猪群个体之间的稳定同位素值很相似,反映了相近的食物结构。植物考古的研究表明,禹会村遗址及所在地区,在双墩文化时期以采集为主,辅以小规模的水稻种植。在这种背景下,禹会村遗址的古人对家猪采取较为松散的管理方式,其食物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禹会村、侯家寨一期和双墩三处遗址的猪群,整体上的食物结构比较相似,但双墩遗址中3例以C4类植物为食的猪可能非本地饲养。双墩遗址作为一处中心型聚落,其在外来稀有资源的占有上优于另外两处遗址,这也反映了这一时期随着文化的交流、社会发展,聚落间的差异和分化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十二桥文化成都平原类型和渝东类型典型遗址所出动物骨骼的可鉴定标本、最小个体数和肉量估算的统计来考察其生业方式,结果显示前者的肉食资源以家畜为主,而后者则以狩猎为主。与香炉石文化的生业方式进行比较,并认为在早期文明阶段,同一考古学文化的不同类型其生业方式不尽相同,而不同的考古学文化间的生业方式则可能趋同。  相似文献   

14.
饮食不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因此,古代人类的饮食问题早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田野考古发掘所获资料,对山东史前时期居民的饮食生活进行了初步考察,着重从粮食、肉食、水产类、蔬菜与水果以及酒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一时期居民的饮食结构主要以谷物类为主,肉食类为副,蔬菜与水果以及酒类副食品也是当时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霞浦屏风山贝丘遗址出土了1件未知属性猪骨样本,拟通过骨样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此猪个体生前的食物结构特征,通过与已发表有关数据进行对比来推断该猪的属性。为此,对该骨样进行了骨胶原提取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测定。测得该猪骨样本骨胶原的δ~(13)C值为-12.2‰,δ~(15)N值为4.9‰。碳同位素比值显示该猪的食物结构中既包含C_3类植物,也包含C_4类植物,但更偏向于C_4类植物。而氮同位素比值则表明此猪个体营养级较低,摄入肉食较少,但仍高于对照组野猪及部分陆地野生哺乳动物的营养级。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猪的食物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人类的供应,应该是驯养的家猪。同时,该猪食物结构中的碳四植物来源提示该遗址可能存在粟作农业。  相似文献   

16.
金寨遗址大汶口文化晚期动物遗存1570件,全部为哺乳动物,可鉴定属种包括猪、梅花鹿、狗、牛和兔。猪和狗是先民饲养的家畜。可鉴定标本数和最小个体数构成都显示出猪是先民利用最多的动物。遗址猪群以家猪为主,死亡年龄结构显示出家猪饲养水平较高。家猪除了可以为先民提供肉食外,可能还具有其他特殊意义。先民依靠饲养家猪来获取主要的肉食资源,同时也狩猎少量野生动物来补充肉食资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小珠山遗址动物遗存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小珠山遗址第二期开始,海洋性食物对于遗址狗的饲养具有非常重要的贡献,而从小珠山遗址第三期开始部分狗的食物中已经有了大量的粟作农业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碳同位素可以看出,小珠山遗址第三期开始,部分猪的食物中明显包含少量的C4类食物。鉴于从小珠山遗址第三期开始猪骨的数量比例大幅度增加、同时三期又出现了用粟类食物喂养的狗,我们保守的认为小珠山遗址第三期时期广鹿岛已经出现了家猪。结合猪和狗的食物结构,我们认为至少从小珠山遗址第三期开始,粟作农业生产就开始对小珠山遗址的家畜饲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探讨塔山先民食物结构和生计方式,有助于全面揭示塔山遗址及其所在的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期先民的稻作农业发展、动植物资源利用情况和史前文化面貌等考古学信息。塔山遗址动物和先民骨骼胶原蛋白C、N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野生动物属于陆生系统C3草食性食物结构。家猪的食物来源中C3植物类食物占主体,兼有一些δ15N值较高的食物,可能与人的饲喂活动有关。人主要依赖于C3类食物,这可能来自水稻等C3类食物的贡献。结合考古学资料,对比动物和先民稳定同位素结果,发现塔山先民主要依赖稻作农业经济,可能辅以少量采集经济。毗邻大海的塔山先民摄取的动物蛋白资源并不是来自海生系统,而主要来自基于陆生系统的渔猎经济,少量来自家畜饲养。  相似文献   

19.
《文博》2021,(2)
案板遗址2012年度发掘出土的动物遗存研究结果表明,从仰韶文化晚期到龙山时代早期,家猪和鹿科动物是当时先民的肉食结构中最为稳定的两大组成部分,二者都有逐渐加强的趋势,但前者逐渐占据优势地位并不断强化,肉食资源的获取方式逐渐发展为成熟的开发型。家猪的饲养和消费以及骨器的制作和消费都是在遗址内部进行,体现出乡村聚落自给自足的经济特征。优越的自然环境下,种植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以家猪为主的家畜饲养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20.
综合花粉、炭化种子等生物指标记录可以提供有关早期植被与农业活动方面的信息。研究显示,下河遗址地区在距今5300~4700 cal a BP之间植被类型以草原为主,仅在河谷地区与山区有少量乔木生长;该地先民在仰韶时代晚期农业活动以旱作农业为主,广泛种植粟类作物,伴随少量黍类作物;另外,较多数量草木犀植物种子的出现可能暗示该地先民利用植物资源饲养牲畜,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获得更多证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