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性别上来说,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是"他者",她们被看作是男人的附属,男性是主体,而她们是客体。作家方方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众多身心深受伤害的妇女形象,本文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认为她们都是男权文化影响下的无力的悲情"他者"。  相似文献   

2.
孟姜女传说和其他三大民间传说的表现形式不一样,孟姜女传说似乎更注重哼唱,如山东乡间常见的“送寒衣”、“哭长城”等等曲调。这些小调,在农村妇女中广为流传,并随着地域和方言的不同而被不断地改造和创造着。这些小调其实就是乡间妇女借助孟姜女的故事所掩饰的个人悲情和郁闷的音乐表现,  相似文献   

3.
和我的音质有关。我的声音诠释悲情的歌曲更能打动人,但我本身的性格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4.
阿地力 《神州》2013,(24):3-4
中日两国虽有相同的人蛇之恋的传说,但由于其文化背景不同,所以表达方式与内涵也有着显著的区别。中国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彩虹》等传说故事中挖掘出其中蕴藏的悲情,探讨其悲剧色彩;日本的,《比良的八荒》、《越海的女子》等传说,凸现出日本式的悲情。由于人和蛇的结合,是一种非理性的,所以为正常的人类社会所不容,这也正反映了人类的爱情自由遭到社会的禁锢,欲爱不能,没有权利选择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5.
李煜悲剧性消解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清华 《神州》2011,(4):82-82
坎坷的人生、悲情的性格,造成了李煜一生的悲剧剧情,这使得他的创作充满了悲剧意识和悲剧色彩。本文试从李煜悲剧性体现这一角度对李煜的悲剧性消解进行分析,并总结李煜悲剧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汪文 《文史精华》2003,(2):41-45
●刘胡兰烈士的英雄事迹,已广为人知。刘胡兰牺牲时年仅15岁。在她短暂的一生中,曾有过两次订婚经历和一段真挚恋情;而她牺牲后,还有过所谓“冥婚”的悲情故事。这些有的是缘于当时当地的早订亲传统,有的是因为让姑娘死后能入祖坟的习俗。过去对刘胡兰的婚恋生活媒体很少提及,可能是担心有损英雄形象。但实际恰恰相反,相信读者看过《刘胡兰的三次“婚”恋与牺牲后的悲情故事》一文,会觉得烈士更加可亲可敬。  相似文献   

7.
芥川龙之介一生共创作了148个短篇作品,涉猎女性形象的作品共76篇,其中女性形象色彩浓重38篇,涵盖知识女性、劳动女性、农妇甚至妓女等多个层面。这些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不仅如实地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指向及其女性观,也浓缩了当时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境遇。本文将其女性形象分为古典、现代与中国题材三大类,在分析芥川对女性所持态度的同时,考察作为大正时期知识分子的精英,其笔下诸多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何慧 《神州》2013,(34):240-240
本文主要集中诠释古筝名曲《林冲夜奔》的悲情性问题。这种内涵虽然只是这首乐曲的一个方面,但是,确实涉及古筝音乐内涵研究的一个最核心的问题,笔者将对这部分内容加以论述,以求更好理解中国传统器乐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9.
悲情拉花     
柳叶 《文史精华》2008,(2):61-64
一   "井陉拉花"是河北省有代表性的民间歌舞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南正村是"井陉拉花"的发源地,最近笔者到那里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0.
陈子娟 《神州》2013,(9):12-12
纳兰词里令人感伤的诗句随处可见,有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关于纳兰词悲情诗风的形成,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首先,是纳兰性德对自己的出身和地位看得非常淡薄,不仅不以为是幸福和荣耀,反而认为是自己的不幸并感到厌恶;其次,他对人生的看法深受佛教和老庄道家思想的影响,是消极避世的;最后,他对宫廷侍卫生活是非常厌倦和历经了亲人的早亡。  相似文献   

11.
史海威 《文史春秋》2007,(12):62-63
李广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历史人物,但由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的悲情描述及历代文人骚客对他悲凉身世的无限感发,使得他的形象单一化、固定化了。人们所传唱的、心目中的李广,是一个勇敢善战、挽雕弓射天狼,却终生未被封侯的悲剧形象。然而,大人物的性格总是非常复杂的,真实的李广也有着多重性格,有多面特征,扮演着多种角色。  相似文献   

12.
<正>切·格瓦拉绝对称得上20世纪最具传奇的人物之一。他被称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人,在拉美人民心中,他是"革命圣人",是"耶稣";在西方媒体眼中,他是"红色罗宾汉"、"共产主义的堂·吉诃德"。格瓦拉无疑是拉丁美洲游击战的最后一位伟大继承人。这位出身贵族的阿根廷籍医生,怀抱拯救拉丁美洲的梦想,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成了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坚  相似文献   

13.
"不是我选择了此生,而是此生选择了我。生于巴基斯坦,我的生命折射了她的动荡、悲情和胜利。"这是贝·布托在其新版自传中写下的序言的第一句话。没想到,这竟成了她的绝笔。2007年12月27日,贝·布托倒在了通往重返政坛巅峰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14.
"星期五,我在华盛顿会见了政府官员。在会议过程中,他们要求我‘让出’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的位子,于是,我就照办了。"两个月前,带着几许酸楚与幽怨,里克·瓦格纳用两个微妙的短句在致公众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长沙汉墓随葬品不同"动物"形象所蕴含的不同的人文观念,借用美术考古学家的"器物观念"概念,分析不同"动物"形象背后隐含的古人精神世界。笔者将"动物"形象分为现实动物形象、神话"动物"形象和"动物"组合形象三类,分析其所依次表现出的"事死如事生"的世俗观念、以龙凤为主的神话观念和"天地相协"的理想观念。  相似文献   

16.
民国律师界一直努力建构一个不同于讼师的高尚职业形象,但律师的职业特点与角色定位使其难以摆脱讼师的阴影。在1930年上海律师"连环"名誉纠纷中,律师伪证、诈财、诽谤、人格侮辱、互相攻讦等污名行为进一步恶化了这一职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上海律师甚多败类"这一自毁形象的言行刺激了律师界敏感的神经,致使更多的上海律师卷入其中。上海律师公会整肃纪律、重塑律师形象的努力因担心"自暴其短"而没有"壮士断腕",效果极其有限。民国律师界试图自我建构的形象与其真实的公众形象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沉浮 《贵阳文史》2014,(3):82-83
正"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思是说:真正的天籁之音,是无法用一般的音律被听觉感受的;真正的天道常伦,是无法用一般的形象被视觉感受的。老子借用无形无色无味无边的"象",来比喻万物之源的"道",即自然事物无所不在的固有规律性。子曰:"立象以意尽……"。即"立象"的  相似文献   

18.
悲情李经纬     
11月2日,原广东健力宝集团掌门人李经纬贪污案有了结果。佛山中院认为李经纬行为已构成贪污罪,一审判决其有期徒刑15年,并没收个人财产15万元。  相似文献   

19.
金锟 《神州》2013,(4):5-5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卡霖·麦卡勒斯的一部经典中篇小说,该小说描写了美国南方小镇上一个古怪而畸形的三角恋爱情故事,自问世以来受到文学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借助“双性同体”这一理论,分析作品中被忽略的李蒙表哥的形象,并对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加以分析,从而揭示出其双性同体的形象不被当时的社会所认可,导致了其爱情悲剧,并进一步阐述了双性同体的发展模式才是理想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马伟 《文史月刊》2007,(12):43-50
第八章"风险投资"用情人关系来形容中国历史上商人与官府的关系,一定程度上说是形象而准确的。官商好像是一对情人,明里看不出多少来往,暗里却是过从甚密。商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