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埔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原新浯镇,现属海珠区琶洲街管辖,在清代属番禺县茭塘司管辖。北宋嘉祜年间此地已有居民聚居,延至清代康熙年间已发展成为拥有几千人的市镇。黄埔村是黄埔古港遗址所在,黄埔古港是明清广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清代以来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港口。  相似文献   

2.
地处广州市海珠区新浯镇的黄埔村是堪称人杰地灵的侨乡,它因清代中叶境内的“黄埔古港”而名闻于世。《羊城今古》1993年第三期的《广东历史地理学界考察黄埔村》、第四期的《广州地理学界黄埔村考察记》、1994年第一期的《“黄埔”地名的由来与订正》、第三期的《黄埔洲、黄埔岛与黄埔港》等文章从历史学、地理学  相似文献   

3.
黄埔古港位于今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街黄埔村.从西边公路人村。一座高耸的金碧辉煌的现代牌坊迎面矗立。上刻“凰洲”两个大字。村之南边紧靠珠江支流也有一座刻有“凤浦”二字的彩牌坊。原来传说古时有一对凤凰飞临此地,从此就人丁兴旺.五谷丰登。该村地处一小岛.水边地区叫“浦”.水中的陆地日“洲”,所以取村名为“凰洲”或“凤浦”,后演变成为“黄埔”之名。  相似文献   

4.
乌涌抗英大墓和祥镇军祠乌涌现名文冲,在广州市东郊,现为黄埔公社文冲大队所在,距广州市区仅十八公里。乌涌原有的乌涌河,属珠江旁系支流,东通虎门出大海,西接黄埔港直达广州,是广州市海防的前哨关隘。林则徐到粵禁烟之初,除了着力在东莞虎门从事海防建设之外;据梁廷枬《夷氛闻记》记载,还在乌涌南岸筑有"土炮台",沿乌涌河脣也兴建了"长城"似的"土墙"壁垒,"穴墙置炮",以"备虎门有失,为第二重守御计也。" 在虎门,林则徐当年兴建的绵延起伏在群山之上,海滩之边的"长城"壁垒,现在还明显地可以看到;在广州乌涌所建的,却早就遭到卖国主义者琦善之流"开门揖盗,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的广州黄埔港水道出口的虎门,成为黄埔港和粤海关的天然屏障和设置控制的最佳地点。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前后开始实行开海贸易,设立江浙闽粤四海关负责外贸事务。同时,清政府在虎门建设海防,修筑南山、横档和三门炮台以控制海口。正如任何海关都有武装部队支撑一样,虎门炮台既是广州的海防工事,也是广州黄埔港和粤海关管理海口,控制进出  相似文献   

6.
琵琶洲位于广州附近珠江水道要冲,宋时已是广州海舶停靠之处.明万历时,地方官绅于洲上修建海鳌塔(琶洲塔),最初希望以此巩固地方风水,振兴文教.由于琶洲塔在广州中外商贸黄埔港旁,清代东印度公司在许多珠江口航道测绘图中将琶洲塔标为外国商船驶入黄埔港的重要航标.因此在西方人的记载中,琶洲塔得名"黄埔塔""中途塔",其航标作用在...  相似文献   

7.
锦纶会馆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繁华的商业街内,始建于清代雍正元年(1723),是广州唯一保留下来的丝织业行业会馆,也是反映清代广州丝织行业盛衰的历史物证,更是研究中国传统社会行会制度和资本主义发展问题的重要实物资料。1999年,广州市计划在老城区西关开辟一条  相似文献   

8.
充分发掘利用各种史料乃深入拓展广东十三行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清代黄埔村(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族(家)谱、家传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尽管这类材料流传范围往往很窄,甚至“秘”而不对外,影响了它们的被利用程度。近,重新翻阅《番禺黄埔梁氏家谱》,从中可窥视出十三行行商天宝行和昔日黄埔村(港)某些情状的讯息,对有关研究和历史文物的发掘保护似不无助益。  相似文献   

9.
张舒  正明 《文史月刊》2023,(4):65-66
<正>前些时候,笔者在古旧书摊购得一些清代房地契,其中有清代嘉庆年间山西徐沟县水屯营村(今属山西省清徐县)买卖地契18张(现存于太原市图书馆)。水屯营村距今清徐县城6公里,村中现有1100余户、3000多人,田地1100余亩。该村地下水位高,水源丰富,又因地处官道,古代常驻扎兵营,故名水屯营。  相似文献   

10.
《神州民俗》2008,(4):1
这座旧称“省城”的广州,在孙中山长子孙科1917年任第一任广州市长拆除清代城墙后,旧城经过91年的变迁渐渐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1.
广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广州就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广州市长林树森曾经用“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来概括广州历史文化的内核。90年代,广州市区分为越秀、荔湾、东山、海珠、芳村、黄埔、天河、白云等8个区,其中越秀、荔湾、东山、海珠等老城区历史悠久,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2.
安海港属泉州古港,位居围头湾内,南由东石、石井直通金门、厦门,当水陆交通之要冲,是一个对外贸易的天然良港。唐代,泉州成为我国对外通商的重要口岸之一;宋元时代,泉州港的海外交通更加发达,一跃而成为世界的最大贸易港之一。安海港作为其属港,便也相因见盛,海外通商贸易不断发展。元米明初,泉州港盛极而衰,但对安海港影响不大,明初并曾一度移泉州港的贸易于安海,使  相似文献   

13.
河南(广州市海珠区经济最发达、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历史上的古园林以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而名驰南粤。它之所以在羊城园林建设的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一页,是受惠于河南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也是广州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约稿启事     
《文物》2012,(1):81
从2011年起我刊新开设"古邑名村"专栏,不定期介绍由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村),旨在弘扬历史文化,为名镇(村)提供一个对外宣传与相互交流的平台。来稿内容应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被公布为历史名镇(村)的时间和批次、布局特点、古代建筑及文物介绍等。请附村镇全貌、古代建筑、遗迹及  相似文献   

15.
黄伟 《羊城今古》2002,(3):55-56
黄埔港是华南水陆运输交通枢纽,除了码头、仓库和铁道、公路等固定设施外,还有一批起重机械和港口作业船只,其中起重机9台,属广州材料储运处的8台,特别是30吨起重船,是港口的主要机械,也是华南地区仅有的大型超重设备。因此保护港口的机械设备,是护港斗争的重点,也是一场革命与反革命斗争,是深刻、复杂而又尖锐的,终于取得护产斗争的全面胜利,使港口的机械、船舶回到人民的手中,为祖国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正清代对外贸易中广东占有不可逾越的地位,它的省城(即今天的广州)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枢纽。换句话说,它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同时也是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前沿阵地。贸易往往伴随着的是文化交流,而且是双向的。当外国人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以及各种中国特色器物的船只从黄埔港出发销往海外的同时,他们也留下了各种思想和技艺并产生深刻的影响。广东珐琅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中国工匠学习外国工艺基础上再创造的精华,是中外手工艺术碰撞  相似文献   

17.
广州粤海关,在较长时间内一直是清朝主要的海关,是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在国际贸易中占有特殊地位。"香港图"插屏是一件清代中期制作的象牙插屏,主体为象牙制成,表面涂染了丰富的颜色,像一幅立体的风景画。插屏图像不仅记录了当时多个欧洲国家的商船抵达广州黄埔港口时的景像,同时刻画了广州黄埔地区的地理、建筑、自然风貌,是一件关于粤海关广州港口的重要历史实物。插屏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工艺价值,作者在修复过程中结合科技检测、历史文献对其制作工艺、象牙染色工艺进行了研究,同时根据图像内容对其命名加以考证。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亲手创建珠江静谧地流过广州的怀抱,奔向南海,在距广州东南十五公里的江面上,浮着一颗翠绿的明珠──长洲岛。长洲岛又名黄埔岛,隔江与黄埔港相望,著名的黄埔军校就座落在这座美丽的小岛之上。驱车从广州东去,穿过开发区不远就到黄埔鱼珠港,再搭轮渡上岛,迎面给人第一个印象──几株大榕树下耸立着一座并不高大但又十分庄重的大门,门楣上横书“陆军军官学校”六个大字。这是军校的正名,黄埔军校是其别名。军校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缔造的。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组织力量,多次在两广发动武装起义,屡遭失败。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19.
<正>广州是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清代中国对外通商的重要口岸。广州十三行的行商是一批活跃在清代中晚期从事对外贸易的商人,他们是经清政府授权垄断对外贸易的群体,以出色的商业才华拓展海洋商贸,加速广州发展成为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前期对外贸易的中心,在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创立了辉煌业绩。从清康雍乾时代到道光年间一百多年间,广州涌现出一批较有影响的闽籍行商:如泰和行颜亮洲、同文行潘振承、怡和行伍秉鉴、义成行叶上林等。他们在十三行的  相似文献   

20.
胡璇泽(1816-1880),原名亚基、玉玑,字璿泽,号琼轩,别号南生。英文名字是Mr.Whampo(黄埔)。广东省番禺县茭塘司黄埔乡新浯镇(今属广州市海珠区)人。胡璇泽的父亲胡宏根,叔父胡宏善,在19世纪初于新加坡开设闻名世界的黄埔公司,经营牛肉、面包、蔬菜等食品。清道光十年(1830),14岁的胡璇泽从家乡到新加坡,在黄埔公司佐理业务。为了适应业务需要,他勤奋学习,逐渐掌握了英、法、俄、日等多种语言,尤以英语为流利。道光三十年,胡宏根逝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