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现代史学会、山东社会科学院举办的第三届“吴佩孚生平与思想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15日在吴佩孚的家乡蓬莱市召开。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郭德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会长耿云志等专家学者五十多人参加了研讨会,围绕吴佩孚与五四运动、吴佩孚的死因、晚节、吴佩孚的道德品格及历史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关于五四时期的表现问题。与会者认为,五四运动中吴佩孚旗帜鲜明,发表很多通电,其通电的内容与五四运动的大方向一致。五四前,吴佩孚罢战主和有利于中国代表国在巴黎和会上力争主权的斗争;在五四风…  相似文献   

2.
现代中国的文化走向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文泓由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与海南大学联合主办的“现代中国的文化走向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12月8日到13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这是中国现代文化学会成立以来,继1991年12月在北京举办的“近代东西方文化关系国际...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方法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思想史学科是五四前后随着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建立而出现的。近年来 ,随着社会史的兴起以及西方思想史研究社会史化趋势的增强 ,中国的思想史界日益关注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思想史研究 ,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和《历史研究》编辑部共同召开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方法学术讨论会 ,4 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一 思想史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人是有思想的动物 ,人类历史始终有思想观念的作用 ,这是人类历史与自然历史的本质区别。研究历史不能不研究与人类历史如影随形的人类思…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主办的近代东西方文化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在讨论中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主要是:东方文化的特点与新文化的建设,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东西文化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及其特点等。  相似文献   

5.
新发现的萧友梅合唱曲——《湖南大学校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友梅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和作曲家,他毕生致力于“五四”以来我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建立和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专业音乐人才,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论著和创作作品。全面深入地研究萧友梅的教育实践、学术论著和创作作品,对于正确评价其历史地位及启迪现...  相似文献   

6.
由“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办公室与延边大学中朝韩日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主办的“高句丽历史问题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4年 8月 9— 1 0日在延吉市召开。来自北京及东北等地的 50多名专家学者以及延边大学的师生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了论文 1 5篇 ,另有报告书及发言提纲 4份。高句丽的历史地位、归属及其对外关系问题为本次研讨会的探究主题。首先 ,关于高句丽的历史地位问题 ,孙进己、朴真先生着重予以检讨。关于孙氏之观点 ,其文章标题《东北亚各国对高句丽土地、人民、文化的继承》已表露无遗 ,即“东北亚各国都在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7.
论“五四”时期高一涵的自由主义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国强 《民国档案》2004,(4):112-120
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是近十几年来国内学界的一个热点。本试图采用微观实证的研究方法,依据高一涵“五四”时期在《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的论和译作,对他的自由主义观念加以具体的分析与评述。为了深化研究主题,作采用了对比分析的研究范式,将高一涵与不同时代的西方思想人物和《新青年》群体其他代表人物加以比较。作认为“五四”时期高一涵的自由主义观念既有显的个性特征,也有那个时代的一些共性特征。他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民主”、“法治”等概念的分析论述,大大超越了《新青年》群体的一般认知,但他依然无法彻底摆脱中国传统的泛道德政治观和欧美各国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本的分析论述不但有助于我们了解自由主义观念在“五四”时期的具体表现形态,而且可以揭示“五四”知识分子群体思想转变的多种动因。  相似文献   

8.
杨宏 《近代史研究》2007,(2):142-149
1910年代在20世纪的中国占据着重要地位。由辛亥革命创立共和民国,到五四运动高扬爱国民主,现代产业经济的较快发展,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突进,在在为中国历史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留下之遗产至今仍可圈可点。为了进一步推动对1910年代中国历史的深入研究,2006年8月25—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北京联合主办了“191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民国史研究室规划以民国时期的“年代”为主题和论域召开的系列学术研讨会之一①,来自海内外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  相似文献   

9.
从洋务运动到五四前新文化运动,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文化层面的逐步推进过程。这一过程的演进体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也体现了五四前近80年间中国近代文化变革和转型的历史逻辑,新文化运动正是这一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新文化运动高扬"民主""科学"的旗帜,在思想文化领域吹响了反封建的号角,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从而以其所独有的时代价值确立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正>省级政治制度是联通中央与地方的枢纽,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凸显。为进一步研究、探讨近代中国省制变革与国家治道的内在理路及其经验教训,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现代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革命史研究室、《史学月刊》编辑部主办,河南大学近现代中国国家治理研究中心、河南大学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中心、河南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承办的“从清末省制新政到中共省委制建构的历史与逻辑——近代中国省制变革·社会变迁·治道开新·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于2022年6月4日—5日成功举行。此次会议采取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下会场设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历史文化学院会议室。会议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翁有为教授主持。来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历史研究》《光明日报》《中共党史研究》等科研机构、高校、学术报刊的70余位专家学者共襄盛会,各抒灼见。  相似文献   

11.
正2007和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先后主办过两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对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集中展现近年来近代文化史领域的新成果,2015年10月23日至25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办了第三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近40个学术机构的6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共提交学术论文50余篇。本次研讨会以"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为主题,围绕近代思想文化、学人与学术、社会文化、文化交流、教育等主题展开热烈的研讨。与会学者充分肯定近代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总结了近年来相关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及其发展趋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由山西省历史学会、山西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系、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西安事变研究会等单位联合筹办的“中国近现代名人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国际(地区)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9月19日至25日在太原市山西大学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与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学者85人,会议收到论文92篇。  相似文献   

13.
刘嘉 《神州》2007,(12)
中国现代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15日至17日在武汉理工大学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现代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湖北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等单位联办。  相似文献   

14.
中日知识分子的"崇文"与"尚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知识分子可比较之点颇多,本文只从历史的角度,选择“崇文”与“尚武”作为比较内容,探讨中日知识分子“崇文”与“尚武”的原因及其影响。宋代皇帝们“重文轻武”的思想与政策,是造成中国知识分子真正成为“文弱书生”的渊薮。由于在知识分子中还有不绝如缕的乱世“右武”思想与主张及其勇武精神,才使近代中国免于列强瓜分。日本知识分子所受“尚武”风习的熏陶自中世开始,中经近世直至近代,几乎没有间断,其“尚武”程度远甚于中国知识分子。日本知识分子由于“尚武”精神的过度膨胀,从而导致支持政府发动对外战争,走向摆脱外敌入侵时所起作用的反面。  相似文献   

15.
殊途同归:胡适与张君劢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殊途同归:胡适与张君劢的历史命运雷颐面对着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全面危机,将传统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和现代知识分子关于政治民主、政治参与的社会责任感集于一身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以一种“舍我其谁”的忧患意识,沉思、探索、宣传、争辩、...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现代文化学会胡适研究会、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联合发起的“胡适与中国新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6月21日至24日在上海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五十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就胡适与传统中国文化,胡适与现代中国文化以及胡适的治学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2000年10月16—19日,“北京史研究会成立20周年暨北京史研究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重点讨论了三个问题:(1)北京城市现代化与历史文化遗存保护;(2)北京文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传承;(3)20年来北京史研究的重大成果。与会者认为,北京是六朝故都,现代化进程是从近现代开始的。20世纪初,清朝灭亡,现代化逐步展开。清华大学副教授张复合认为,北平和平解放后,北京城市建设进一步展开,现代化步伐加快,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北京城市现代化出现日新月异的变化。北京城市现代化一开始,就对北京故都风貌产生破坏,现代化建设与故都风貌保…  相似文献   

18.
知识分子能够使人们把问题看得更清楚,能够把遮蔽的问题揭示出来。正是有了不同角度的认识和批判,才能够使这个国家更加健康地发展。如果不去批判,知识分子就是失职,就是在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犯罪现在的问题是,研究西方自由主义的人引进西方的理论与中国的先哲们打仗,支持传统思想的人则拿着先哲们的思想跟西方学者打仗,而他们自己却是不存在的,当下的中国被他们丢失了在中国的学术圈里,邓正来绝对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从1985年离开外交学院以后,长达18年的时间里,他不属于任何学术机构,常年过着“学术流浪汉”的生活;在此期间,他睡过北京的地铁站,住过无数个地下室;多年来,他坚持走一个人的学术道路,与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9月18日至21日,由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世界中世纪史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承办,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徐州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国社会高等研究院等70家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P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大会主题"中世纪东西方社会与现代转型"北京大学朱孝远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王亚平  相似文献   

20.
试论滕固现代绘画史学中的“德国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时期的学者滕固曾留学德国 ,在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中 ,作为德语国家文化与学术模式在中国的重要代表人物 ,吸收德国的现代艺术史学方法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第一次把西方“风格学”的研究方法引入中国绘画史研究 ,成为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第一位具有现代艺术史学意识的专业的艺术史家。其“德国模式”的绘画史学方法在中国现代绘画史学的发展过程中 ,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