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作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应该是极具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但是在教学中,我们过多地关注学生习作的内容和结果,于是,习作教学缺乏活力与实效,常出现"六多""六少"的现象。1.老调重弹者多,推陈出新者少;2.定势思维者多,因势利导者少;3.评印象分者多,因文定分者少;4.一家之言者多,集思广益者少;5.面面俱谈者多,有的放矢者少;6.一锤定音  相似文献   

2.
<正> (一) 理解知识与知觉知识 第三种知识类型 实在知识是关于历史地理现象的具体的、特征性知识,抽象知识是关于历史地理现象的普遍性、规律性知识。无论实在知识还是抽象知识,都是由外部考察历史地理  相似文献   

3.
总结首轮志书的编写经验教训,可以说典型记述不足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王广才先生归纳首轮志书的主要缺点有14多14少,其中之一就是“横面多,典型少”。已故王登普先生曾呼吁要深入挖掘典型资料,认为这是续志工程的重中之重(王登普:《深人挖掘典型资料是续志工程的重中之重》,《河北地方志))2001年第2期)。二轮修志应该改变典型记述不足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当前省级综合年鉴、市县(区)栏目存在在概况、典型性条目部分对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引用过多的弊端,而且条目选题存在记日常工作成就多,记述重大问题、社会变化少;记述官方政绩多,记述百姓生活少;记述表面性事件多,记述深度信息少的现象。为此,必须规范省级综合年鉴市县(区)栏目的写作要求,精简概况,优化条目。  相似文献   

5.
马志芳 《神州》2012,(9):309-310
地理是一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自然科学,内容涉及:天文、水文、地貌、地质、生物、土壤、气泉等多个领域,地理现象无处不在,包罗万象。让学生喜欢地理、学好地理.必须将地理课堂与学生熟悉的日常实例相挂钩,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巧用趣味事例,用事实说话.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做到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6.
地理新课标中指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教学等等.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应用性、能力型试题在文科综合试卷中逐年增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试题一大亮点.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使地理教学独具魅力,让地理课堂焕发异彩,让平时的课堂教学高效有趣.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出版的一些厂矿企业志书中编录的照片上看:反映山川景物风貌的多,有存史代表意义的少;产品面面俱到的多,拳头产品少;领导照片入志多,平民百姓小人物少。入志照片出现以上“三多三少”的现象,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弊病:第一,历史性、资料性不强,第二,照片辑为画册,第三,主客观上为领导树碑立传。对照片入志问题,我结合主编《黑龙江省老柞山金矿志》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且各级区域建制多有变化。如明代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序》中所说,"言地理者难于言天,日月星辰之度终古而不易,郡国山川之名屡变而无穷",因此多有异地同名之现象。不管是读书、写作还是编校,应特别注意这一问题,以免混淆所指,有所误导。兹列举笔者熟悉的江西地方文化类书稿中所见数例,以作说明。  相似文献   

9.
云南十八怪     
流鸢 《旅游纵览》2008,(5):55-57
<正>云南独特的地理风貌,特殊的气候状况,多彩的民族风情,奇特的风俗习惯,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奇异现象。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游人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这里的奇闻异趣也随着游人的离开而逐渐流传开来,并每每被冠以  相似文献   

10.
武开宇 《神州》2011,(9S):85-85
谁都知道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教育环境等诸多因素存在很大差异。地理教学在统一教材模式中,无法体现地方特色,实现因材施教。不可否认的是现用地理教材往往与乡村实际、学生生活世界有着一定的距离。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空洞、单调,往往让乡村学生对地理课堂产生枯燥的感觉,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往往行成喜欢地理知识不喜欢地理课的现象。许多学生由此对地理课产生厌学、怕学、难学的思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地理课程的有效性,必需认真关注乡村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整合地理资源,让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为乡村地理教育带来源泉与活力。  相似文献   

11.
季立伟 《神州》2012,(30):197-197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乡土地理因其客观存在于学生生活之中,具有生动有趣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它不仅能带给学生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通俗易懂,具有亲和力,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对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 历史地理学的复原理论 (一) 复原理论中的逆行法 逆行法与倒叙法 人们经常谈到历史地理学的资料是历史性的,研究方法是地理性的。研究现存地理现象的地理学利用现代资料,而研究以往地理现象的历史地理学则利用历史资料。现代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历史社会地理的研究内涵作了初步的勾勒,认为历史社会地理是研究历史时期各地人群的形成、分布及其变迁,研究地理因素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应包括历史时期社区及社会现象的地理研究,后者包括人群研究、风俗地理和社会变迁等。  相似文献   

14.
首届志书中图片存在风景建筑多、历史资料少,当代人物多、珍贵图片少等弊端。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刘飞 《神州》2014,(8):189-189
<正>多年以来,我国的初中地理教学呈现脱节现象。主要体现在中考制度的改革,取消地理科目考试,导致国内大部分地区初中教育中地理课目备受漠视,直接导致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学中基本从零起步。其中初中学校单纯为升学率漠视地理课目、学生认为不考即可不学习等因素影响了初中地理教学的正常进行。1初中地理教学现状1.1中考制度不完善中考制度的改革,地理课目取消参加中考,在“形式素质教育体制下”,教育部门、初中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过多追求  相似文献   

16.
季立伟 《神州》2013,(6):217-217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地理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从而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本文主要从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出发,强调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刘延臣 《神州》2013,(2):186-186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应试教育”的偏向,强调着眼于提高公民素质,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遵循这一理念,地理教学改革要运用鼓励,过程与结果并重;以学定教,灵活运用教法;教学相长,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艺科互补,处理好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房彦军 《神州》2012,(16):177-177
地理新课标中指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等。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应用性、能力型试题在文科综合试卷中逐年增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试题一大亮点。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使地理教学独具魅力,让地理课堂焕发异彩,让平时的课堂教学有趣,同时让我们的学生应试有效,让地理教学这一门遗憾的艺术不再有遗憾呢?我在实际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9.
钱忠阳 《神州》2011,(9X):161-161
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己见解,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抑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的教学方式也趋于多样化,老师的教育观念已逐渐改变,  相似文献   

20.
明初以来,福建晋江沿海地区灶户编佥、军户登记及垛集、抽籍等都未设定明确的地理范围,使得当地出现灶户、军户和民户杂居共处,甚至一家多籍的现象。与之相应,当地明代所建宗族普遍拥有灶、军、民等户籍。多籍宗族往往形成多个赋役团体以应对各类赋役,赋役的具体承担方式则与户籍的构成情况相关。一般而言,由独立登记户籍的各支派构建的宗族,赋役归各派独自承担;由同时登记了军、民、灶等户籍的人群构成的宗族,赋役由族人通过多种协议共同应对;户籍若由不属于同一宗族的群体构成,户下多个宗族或势力必须共担赋役。户籍登记与赋役负担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因势豪将赋役摊给弱小群体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