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六国时期,我国北方各民族交相杂居,政权更迭频繁。前秦王朝就是这时期氐族人建立的政权,其统治范围内,民族成分极为复杂。而前秦统治的中心关中地区,随着前秦对外战争的胜利而不断的向关中地区移民,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大量滞留关中地区,从而使的这一地区的民族矛盾尖锐,对前秦的统治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性。本文就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前秦时期关中各民族存在的状况,进而揭示前秦灭亡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唐、宋时期、云南存在着分别由“乌蛮”和“白蛮”建立的两个多民族政权,这就是南诏国和大理国。这两个时期,佛教兴盛,高僧云集,建寺造塔之风盛行,域内中塔很多,崇圣寺三塔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和民族的原因,在陇南的地域文化中,石文化在内容、形式诸方面都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陇南原是古代氐羌民族的世居地,在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先后出现过仇池、宕昌、式都、武兴。阴平五个氐羌民族的地方政权。历时280多年后,这五个政权被吞灭,民族被融合,然而,氐羌民族的民俗文化却传承至今。尤其在古氐羌民族后裔聚居地的文县、宕昌等山区,居有石屋,行有石栈,耕有石田,葬有石棺,祭有石寺,有石器的民俗成为陇南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 古风犹存羌石屋 陇南地区有好多地名都是以石命名的,如…  相似文献   

4.
常清明 《旅游》2003,(11):28-31
氐族是我国古代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西周时期,在今天的陕西、甘肃、四川就有大量的氐人活动,魏晋时,氐族社会得到空前的发展,曾建立了仇池、前秦、后凉等国,一度统治西北。两晋时,氐族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维持着这种昌盛和繁荣。后来,在西部各民族连年的征战中,氐族逐渐走向了衰落,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在以后的历史文献记载中,便很难找到氐族的踪影了。  相似文献   

5.
王俊峰 《沧桑》2009,(4):6-8,45
羌人和氐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古老而神秘的族群,甘肃陇南曾是其主要聚居地和活动区域。羌氐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族群一道在陇南文明史上写下了多姿多彩的优美篇章。秦厉共公时兴起的爰剑部的一支“参狼种武都羌”,在岷江、白龙江、白水江一带生息、繁衍,强盛时人口有数万之众,南北朝时期,宕昌羌、邓至羌等相继兴起,均“受南北两朝封爵”。公元前111年,汉攻灭氐王,置武都郡,后又设陇西郡、阴平郡、广汉郡、蜀郡等,并置十三氐道,这些郡、县(道)所辖范围就包括今陇南市及其周边地区。西晋至南北朝时,聚居陇南的氐人杨氏建立霸业,它与中原汉民族政权时而依附、时而抗衡,共传衍284年。陇南羌人和氐人虽然随着历史的风尘渐渐远去,但在藏、汉及其他民族的生活中至今仍依稀可见其神秘的踪影。  相似文献   

6.
后凉是十六国时期氐族建立的政权,历时十五年而亡,其国运短暂的原因值得深思,文章拟就其速亡之内因加以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7.
西晋政权经“八王之乱”和内迁少数民族的双重击,终于崩溃瓦解。司马氏在江南重建政权,史称东。在北方,从刘渊建国到北魏统一北方(304—439)的30多年间,先后出现了由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少数民族和部分汉族官僚建立的政权,史称“五胡六国”,又称“十六国”。这一时期,由于各民族政权间,相互征战不息,加之频繁的自然灾害,给整个社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灾难,对人们的心理产生极大影响。上层统治者尽管不断地赈贷灾民、察举良、大赦天下,灾异却依然频频降临人间,这就使统者怀疑汉代以来传统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的理性,转而寻找新…  相似文献   

8.
高闾民族观述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闾的民族观是从其北魏拓跋弘朝末上表的《至德颂》和孝太和十四年议定五德行次的言论中反映出来的。前以为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是承继夏、殷、周、汉的王朝,属华夏正统;后在按五德行次为北魏作正统定位时,以为十六国时期的匈奴汉国、慕容鲜卑燕国和苻氐秦国同样是华夏正统王朝。在民族关系中,正统观实质就是民族观。高闾的民族观是北魏当时政治需要的产物,更是传统民族思想影响的结果。其核心是以化论民族及其政权的性质,即凡在中原立国并行华夏先王之制的王朝即属华夏正统;民族的分野,不在血统,而在化。从高闾的民族观可看出当时北魏汉化发展、统治阶层胡汉间的结合以及汉士人对北魏政权的认同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唐、宋时期,云南存在着分别由"乌蛮"和"白蛮"建立的两个多民族政权,这就是南诏国和大理国.这两个时期,佛教兴盛,高僧云集,建寺造塔之风盛行,域内名塔很多,崇圣寺三塔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0.
阴世国 《旅游纵览》2011,(10):78-79
<正>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304年到439年,当时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少数民族先后在中原和西北建立了十几个国家,直到公元460年北魏灭掉北凉政权才统一了中原和北方。北魏统一中原后社会开始趋于稳定,经济逐渐恢复起来。  相似文献   

11.
渤海上京龙泉府与唐长安城建筑布局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国(698——926年)是我国唐代东北少数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在唐朝的深刻影响和渤海民族奋力开拓下,渤海迅速发展起来,被誉为“海东盛国”。上京龙泉府是渤海国规模最大的京城,在渤海国存在的229年中,曾经两次(160余年)定都在这里。上京龙泉府成为渤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并可称谓八九世纪时期仅次于唐长安城的亚洲大城市之一。建国以来,渤海史学界对渤海上京龙泉府城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  相似文献   

12.
王裕昌 《文博》2012,(4):48-51
盛行于魏晋时的驼纽官印,是当时中央政权对西方边域民族首领拜封爵号的法定信证。本文主旨是通过对甘博所藏三方金印的考察,论述魏晋时期陇南氐、羌族的处境以及当时中央政府对边域民族的政策,而这三方魏晋时期羌、氐王侯金印,即是上述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随着魏晋时期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的南下,中国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迁徙和文化大融合的浪潮。十六国时期,多个民族在甘青地区建立政权。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的都城应运而生,推动了甘青地区区域开发。研究甘青地区古都问题,对于了解魏晋十六国时期西北地区政治格局和民族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家两国”和“一国两制”是历史上的问题,而且“一国两制”也是个现实问题。“一家两国”是封建割据的产物,就民族政权发展的层次来说,“一家两国”又是统一的中国以前的产物。历史上的“一国两制”和今天实行的“一国两制”有本质的区别,不  相似文献   

15.
从公元220年曹魏建立到公元589年隋灭陈,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这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它是我国秦汉和隋唐两大鼎盛之间的过渡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南北朝时期更是我国民族融合的高峰时期,而民族融合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形式则是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西晋末年,各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建立起大大小小很多政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一个共同发展趋势是—走向汉化。而汉化程度最深的一个政权无疑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政权。本文从拓跋焘,冯太后,孝文帝三个时期系统的论述北魏政权全面汉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麦积山石窟所在的甘肃天水(古秦州),古代主要为羌、氐、胡等少数民族杂居地。十六国时期,秦州地区的民族以氐、羌、汉、鲜卑、屠各、休官为主,也曾被众多北方少数民族统治政权管属。石窟开凿,佛教造像等得到多民族人们的供养,自然受到不同民族文化艺术的影响。过去研究者对此关注较少,为此,本文从文献、题记、造像、壁画等材料,对北方民族之信仰、北方少数民族因素等进行较全面综合探讨,其中认为麦积山石窟开凿主要体现了北方少数民族对佛教的信仰。  相似文献   

17.
一李祖桓先生独具慧眼,广泛收集整理古文献中有关仇池杨氏事迹,撰成《仇池国志》,由“书目文献出版社”于1986年5月出版,为我国古代史的研究填上了一个空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仇池杨氏政权,如缪钺先生为本书写的《审查报告》中所言:“年逾三百,事更数朝,界居陇蜀,关涉南北,十六国中胡人所建诸国,历时既无如杨氏之久,而西徼夷邦,如吐谷浑、宕昌、邓至,与中国相关,亦未有如杨氏之密者。”①但是这个当时存在时间最长、起了较大作用、影响南北对立政局的国家,《十六国春秋》中未列,《晋书》、《通志》的“载记”里不载;而在《晋略》、《北史》、《南史》、《宋书》、《南齐书》、《梁书》、《周书》以及《通志》中虽有“氐”、“氐胡”之类的传略,但只跻身于很不显眼的诸如“四夷传”中。查《隋书·经籍志》的“霸史”类就没有专记仇池国之书,《太平御览》中的“霸史”也无氐族杨氏的地位。“因此以后我国史家就都根据崔鸿和《晋书·载  相似文献   

18.
吐蕃刍议     
唐代吐蕃政权统一了整个青藏高原,羊同、苏毗、达布、工布、娘布等部落属民,以及诸夷、诸羌、诸氐、鲜卑等族成分,纷纷汇聚于吐蕃的旗帜下,以“蕃”族自称。同时,把吐蕃王朝在传统习俗基础上制定的律令作为统一的行为准则,从而在共同的地域上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和民族意识。从吐蕃王朝开始,一个统一强大的“蕃”(音b)族赫然著称于世。此后,历时千余年,融合了不少别的民族成,发展成今天的藏民族。“藏人”是他称,始于清朝满族。 从历史的实际过程考察,藏族也和汉族及其它各民族一样,是多元融合形成的人们共同体。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建立吐蕃王朝,以“蕃”自称的这一支。  相似文献   

19.
十六国胡人政权速亡的根本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胡人统治者在统治民族本身不够成熟和强大的情况下,普遍实行民族本位、民族压迫和民族防范政策,既埋下了统治力量先天不足的隐患,又加重了民族隔阂,激化了民族矛盾;二是各政权普遍存在内乱不断的现象,导致自相残杀、自取灭亡和外敌乘虚而入的惨重恶果;三是统治者普遍在政治、生活上极度腐败,重用奸臣,沉迷享乐,不恤民力,穷奢极欲,导致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激化了社会矛盾,动摇了统治基础。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大大削弱了十六国胡人政权自身实力,制约了政权发展壮大,导致了政权的迅速崩溃和灭亡。十六国胡人政权速亡现象具有深刻的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粟末靺鞨为主体建立的渤海政权,是我国唐朝及五代十国时期东北地区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唐代东北地区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复杂,为了管理东北地区,唐朝设立了都督府进行管理。668年,高句丽王国的灭亡,既打破了当时东北地区的政治平衡,也未包括靺鞨在内的一些部族联合及崛起提供了有力的机会,靺鞨人在696年营州大乱的机会脱颖而出,东奔靺鞨故地,在东牟山一带建立了自己的政权,698年,粟末首领大作荣建立靺鞨国。713年,唐玄宗册封大作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