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信     
善变是大时代的宿命将善变作为评价梁启超的关键词,乍看起来,似乎有些吊诡。但其实,这位被黄遵宪视为是"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的近代思想家和革新者,之所以善变,全然是那个时代多数拥有浓烈家国情怀的读书人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包世臣对鸦片之害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早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他就论述过鸦片引起的社会问题.就他对鸦片问题的认识来看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他最早认识到鸦片泛滥造成的白银大量外流是引起银贵钱贱、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二是他虽然主张通过"撤关罢税"严禁鸦片,但他并不主张断绝与外国的一切往来.他也是鸦片战争前当朝野上下都还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时极少数留心夷务、关注夷情的思想家.鸦片战争爆发后,他积极为当局出谋划策,承认"英夷"有"战舰"和"火器"的"长技",并先于魏源提出了类似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还主张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来抵抗英军侵略,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后,他对中国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总结,认为既不是船炮,也不是军民,而是那些愚昧无知、自毁长城的清朝统治者应对战争的失败负责.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国时期,中国人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生改变,通过近百部历史教科书作文本分析,可从战争爆发原因、关键人物与事件、历史影响等三个层面审视"第二次鸦片战争"。早期教科书以事实描述为主,很少对原因和影响进行讨论;之后汪荣宝《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本朝史》在确立战争叙事框架上意义甚大,此后出版的教科书大抵未能脱其窠臼。1929年以后,作为近代史起点的鸦片战争成为教科书讨论的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意义则在帝国主义侵略的叙述中隐而不见。教科书中有关叶名琛和"火烧圆明园"的表述,反映了近代知识体系构建的复杂性,两次鸦片战争历史定位的此消彼长也显示出重审这段历史叙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徐小盈 《黑龙江史志》2013,(21):178-179
鸦片战争之前,在面对中西之间交往的争端与冲突时最重要的就是使用"一命一抵"的政策。本文拟通过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这部著作,从史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一政策在清代对外关系中被使用的原因、这一政策带来的争议和影响以及这一政策的冲突及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5.
刘玉萍 《神州》2013,(21):33-33
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战败的厚度哦对中国政治、军事、历史的影响依然非常明显,造成一场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应该站在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探寻出鸦片战争战败的主要原因,起到以故鉴今的作用。本文通过历史学习和大量资料的整理,提出了社会、制度、军事落后以及腐败是导致鸦片战争失败主要原因的观点,并提出了封建制度腐朽、政府和军队官员腐败、武装部队武器落后三方面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文物》1951,(12)
一、鸦片战争以来史料展览为了纪念鸦片战争一百一十周年、太平天国革命一百周年、义和团运动五十周年,以暴露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真相和经过,发扬平英团、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及义和团反帝运动的精神和事蹟,加强人民革命的信心和对历史正确的认识,本馆举办了"鸦片战争以来史料展览"。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极有影响力的政论家、启蒙思想家和学术大师,同时也是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对于梁启超的"善变",如果不认真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其一贯主张,就会造成对他的"误读"。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华侨华人第一节出国原因容县是广西的著名侨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有大量容县籍人迁徙国外,至1990年,全县居住国外的华侨、华人共30多万人。容县华侨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政治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大量的割地赔...  相似文献   

9.
正在主流史书中,常将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然而鲜有记载,几乎与鸦片战争同时,在中国的边疆发生了一场以入侵我国西部边陲及藩属国拉达克为目的的战争,而且背后同样有"日不落帝国"英国。这就是森巴战争,近代西藏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战争。"外来侵略"的根本原因是外部地缘环境的变化,鸦片战争前后西南边疆地缘力量变化是森巴战争的主因。早在17世纪,殖民主  相似文献   

10.
清代自乾隆后期开始,银钱比价发生重要变化,始终处于银贵钱贱阶段。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不少地区一两白银兑钱二千甚至更多,对民生、经济影响至巨,而对于其中的原因,建国以来多数学者把它归因于鸦片的大量输入导致的白银大量外流。我们认为,这种认识并不全面,导致鸦片战争前银贵钱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鸦片大量输入这个外部因素,也有清代货币体系本身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颇为欣赏日本政治家吉田松荫和意大利政治家加富尔,对他们善变的政治策略倍加赞扬,称他们为善变的豪杰。他说:“大丈夫行事磊磊落落,行吾心之所志,必求  相似文献   

12.
孔令琼 《黑龙江史志》2013,(21):69-70,72
本文拟从阐述鸦片战争以前"华夷之防"为显征的内边防务入手,分析晚清时期发生"华夷之防"到中外之防转变的原因,认为这种变化没能改变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和晚清王朝日益衰微直至覆灭的命运,但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顺应时势,对自己以往处理夷务理念和准则进行审视的尝试,加速了传统边防理念向近代边防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正>英国人见面谈论天气,就像中国人见面会说"你吃了吗?"一样,是一种简单又缓和的打破谈话僵局的方式。这种习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除了英国人保守的性格外,最主要原因是:善变的天气。英国四面环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复杂多变的气候,所以想准确预测第二天的天气是非常困难的,上一秒还阳光灿烂,下一秒就可能细雨绵绵,不像其他很多地方四季分明。气候在人类生活中就像影子一  相似文献   

14.
1933年后,盛世才担任新疆边防督办、新疆省政府主席、新疆警备司令、国民党中央训练团新疆分团团长,成为新疆的军政首脑,人称"新疆王"。盛世才为人狡诈,残酷善变,曾秘密杀害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在新疆工作的中  相似文献   

15.
寻龙记     
龙,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为众鳞虫之长,四灵之首。每一个炎黄子孙骨子里都有一条龙脊,而我们3个大男人怎能不知龙。寻龙,寻找那条属于自己心中的"龙"。  相似文献   

16.
晚清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近代的转型期.嘉道年间复兴的经世思潮,曾对晚清社会的近代转型产生过重要影响.在政治上,早在鸦片战争前嘉道经世思想家就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过批判,鸦片战争后他们在开眼看世界的同时,又介绍过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他们的批判和介绍,推动了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向近代的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在经济上,嘉道经世思想家于鸦片战争前即突破了传统的"农本商末"思想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重农抑商"或"重本抑末"政策对人们的禁锢,充分认识到工商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鸦片战争后他们不仅萌发了重商主义的意识,而且还提出了发展民族主义工矿业的主张,这对后来的洋务运动产生过重要影响;在思想和学术上,经世思想家批判"宋学"、"汉学",主张学术经世,提倡一种注重研究和解决当下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新学风,这种新学风对中国思想和学术从传统向近代的转换,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都将中国这片土地视为自己的文化母国,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尽其可能地吸收。尽管幕末以来日本实行"锁国"政策,但是并没有阻止部分日本人对"洋学"的吸收学习,相反却使得日本的观念发生变化,在"西力东渐"风气下积极学习西学,而清王朝在鸦片战争后发生的变化更明确了日本人的这一目标。本文以幕末时期日本对中国的认识变化为中心,分析日本幕末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韩洪泉 《文史天地》2013,(12):18-22
一部中国近代史,自鸦片战争开端。解读鸦片战争,则避不开杨芳其人。郭廷以先生所著《中英鸦片战争史》中单独辟有“杨芳的措置”一节,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也有“杨芳的果勇”一节专述其事。杨芳在鸦片战争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9.
这个版本曾在北京上演——女人再善变、男人再风流,终究只是时间的玩物 再次听到《善变的女人》这酋曲子,觉得熟悉极了,记不住之前在哪儿听过。此前也的确没有看过《弄臣》全本。大概,像威尔第歌剧这类曲高和寡的东西,有一条悄悄进入大众记忆的小径。经过一些裁剪和过滤,留下几段标签化的旋律。  相似文献   

20.
变钱金刚     
"变形金刚",我想到当年的"鸦片战争"。"金刚"与"鸦片"不同,它没有毒害性,更没有以炮火为媒介。不过两者也有一点相似,"鸦片"从中国换走了白银,"金刚"使中国流失了那么不容易得来的外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