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南地区有较为丰富的早商时期遗存,但缺乏晚商时期遗存,考古遗存分布呈现出的这种完全不同的景象,反映了早商与晚商时期商人势力在晋南的兴衰进退,这一过程中包含了多种值得注意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2.
武俊华 《沧桑》2010,(1):84-85
晋南地区有较为丰富的早商时期遗存,但缺乏晚商时期遗存,考古遗存分布呈现出的这种完全不同的景象,反映了早商与晚商时期商人势力在晋南的兴衰进退,这一过程中包含了多种值得注意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3.
豫南地区史前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南地区地处豫、鄂、皖三省交界处,主要有裴李岗、仰韶、屈家岭、龙山和二里头文化,其中以龙山时期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除裴李岗文化时期外,这一地区的史前文化始终表现出多样、复杂的文化面貌,依据相关考古和文献资料,这一现象可能与华夏和苗蛮(或称三苗)集团之间经常发生的冲突和战争有关.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晋南指山西南部大部分地区,包括通常意义上的晋南(霍太山以南,以临汾盆地为中心的地区),晋西南(中条山两侧,以运城盆地为中心的地区),晋东南(长治盆地)西部地区。仰韶指仰韶时代①,仰韶早期指传统意义上的半坡文化时期。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半坡文化可分为早(有人称北首岭文化)、中、晚(史家类型)三期②。晋南这一时期遗存的研究是随着晋南地区的一系列考古发现而展开的。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晋南相继发掘、调查和试掘了垣曲  相似文献   

5.
2003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高速公路建设,对济源市轵城镇新峡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获得一批丰富的二里头文化遗存和少量的二里岗文化遗存.新峡遗址毗邻轵关陉古道,分布地理位置、总体文化特征和文化因素构成为研究豫北夏商时期诸考古遗存的性质、中原与晋南地区关系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6.
晋南地区新石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点的认识是面的认识的基础。1991年5~6月,我们重点复查了山西省翼城县东部的北橄、南橄、东木坂、贯上堡、殿儿垣等遗址,新发现了枣园、南卫二遗址,对这一小区域新石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有了较清楚的认识。进而形成对整个晋南地区亲斤石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7.
限于目前的考古发现,我们暂且把山西临汾、运城盆地,也就是地理上划分的晋南和晋西南地区,商至西周时期当作一个大地区看。经过几十年的等待,晚商即殷墟时期的考古学化面貌,随着近年来浮山桥北墓地和临汾庞杜墓地的发现及发掘已经大体明晰。以前此期遗存鲜有出土,垣曲古城东关、  相似文献   

8.
试论关中东部夏代文化遗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天恩 《文博》2000,(3):3-10
学术界现已基本认同了分布于河南中西部的二里头文化,晋南的东下冯类型为夏文化遗存,也就对中国历史上的夏代存在,初步达成了共识。陕西关中的东部地区,处渭河下游,与豫西、晋南为邻,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始,就发现少量与二里头文化较相近的遗存,地点有华县元君庙、南沙村,华阴横阵村。80年代以来,又在大荔赵庄、蓝田泄湖和西安老牛坡等遗址有类似的发现。  相似文献   

9.
东关遗址仰韶早期遗存是晋南地区新石器最早阶段文化的代表,分为早晚两期,不同时期聚落呈现不同的结构形式。遗址间的比较研究表明东关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和当时黄河流域复杂的文化演变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宁绍地区史前文化遗址地理环境特征及相关问题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从宁绍地区各个遗址不同时期遗存的海拔数据对比入手,试图找出距今7000至4000年间遗址环境变迁的规律,并从化生态学角度去分析、解释、推断诸如河姆渡化“缺环”说、宁绍地区7000年前古化地理环境、宁绍地区史前化遗址环境与聚落形态特征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记载,在我国黑龙江东部地区,在魏晋时期存在着两支文化遗存,即河口遗存和凤林文化遗存。通过对历史遗存研究,这两处文化遗存具有一致性和趋同性,充分的反应了当时民族融合及发展。文中对河口遗存和凤林文化遗存进行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老虎墩遗址位于江西省靖安县城西北约15公里,在高湖镇中港村邓家自然村东约200米的台地上。2009~2010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靖安县博物馆联合对遗址进行了发掘,揭示出从史前时期到明代中期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对老虎墩遗址的史前遗存进行了介绍,分为下层遗存和上层遗存。下层遗存有房址、道路、灰坑等,出土有石器和陶器;上层遗存有墓葬、房址、灰坑,出土器物主要是陶器。下层文化陶器表现出较早的形态,初步推断其年代在距今6000年之前;上层文化可能是江西省一支新的古文化类型,年代距今5000~4500年。  相似文献   

13.
考古发现的海岱地区史前稻遗存数量,从后李文化时期到龙山文化时期呈增多趋势,空间分布范围也逐步扩大,岳石文化时期稻遗存数量减少。后李文化时期尚处于低水平食物生产阶段,稻在人类生活中重要性较低;北辛—大汶口文化早中期,农业成为生业经济的主导,稻栽培成为稳定的农业发展模式;龙山时代农业进入强化生产阶段,稻作农业达到海岱地区历史上的顶峰;岳石文化时期,稻作农业萎缩,旱作农业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4.
庙底沟文化渊源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庙底沟文化的渊源长期以来众说不一 ,2 0世纪 90年代初 ,在山西省翼城的枣园遗址和北橄遗址发现的文化遗存为我们重新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根据我们的研究 ,枣园文化北橄遗址一至四期遗存属于同一文化系统 ,枣园文化晚期与关中地区的半坡文化早期同时 ,庙底沟文化是以晋南、豫西地区枣园文化以来的传统文化为主体 ,接受了西部半坡文化的部分先进因素而形成的 ,东庄一期是北橄遗存与半坡文化融合的产物 ,庙底沟文化是不同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结晶。  相似文献   

15.
晋南地区的半坡期遗存与渭水流域半坡期遗存经历了基本相同的发展阶段.庙底沟期遗存中的尖底瓶之重唇口等典型特征,在晋南地区半坡期遗存的早段已经出现,发展序列基本清楚.同时,该地区的半坡期遗存在晚期受到渭水流域的强烈影响.因此,该地区的庙底沟类型之源似可追溯得更早.  相似文献   

16.
"唐地"考辨     
张锟 《中原文物》2003,(1):18-22
相关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以及文献记载表明 ,陶唐氏所居之“唐”地不在晋南地区 ,而是位于豫北地区。晋南的唐国始于晚商时期 ,此前本地无“唐”的地名。豫北地区作为后岗二期文化的中心区 ,正是最初的“唐”地所在 ,后岗二期文化为陶唐氏创造的文化。晚商时期晋南之唐也是由豫北迁去。因此 ,“唐”地所在应有一个历史变化过程 ,历来关于“唐”地所在的认识存在误区。  相似文献   

17.
陈杰 《南方文物》2006,(4):53-63
1999年开始的上海广富林遗址的发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类新的文化遗存。这类遗存,在环太湖地区考古工作中是首次确认。当时为便于研究,我们将之暂时命名为“广富林遗存”,并发表了关于广富林遗存的初步认识譹。广富林遗存的发现为研究环太湖地区文明化进程提供了新的线索,填补了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空白,材料一经公布即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之后,相邻的浙江、江苏等地的考古工作中也陆续发现了一批与广富林遗存相关的遗址。通过对广富林遗址连续几年有计划的发掘和其他地区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对于广富林遗存…  相似文献   

18.
2011年5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岚县荆峪堡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荆峪堡遗址包含有庙底沟期和二里头期文化遗存。庙底沟期文化遗存出土陶器组合以各类型钵、弦纹罐、尖底瓶、盆为主,其中尖底瓶瓶口明显退化。就其陶器组合及特征而言,与陕晋豫地区的陕县庙底沟遗址第一期,基本都能相对应,但缺乏釜、灶一类的器种,彩陶中也不见鸟纹图案,同晋南庙底沟文化相较也颇为一致,是典型或成熟的庙底沟文化。荆峪堡遗址夏时期文化遗存从器物群、器物的陶色、纹饰、形制等特征看,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存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但同时有其自身的特色,因此,其文化面貌当属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地方文化类型。庙底沟期文化遗存的发现,完善了太原盆地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加深了对于庙底沟文化分布范围和地域特色的认识;荆峪堡遗址夏时期文化遗存内涵丰富,有利于加强对晋中地区夏时期文化遗存区域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从现有认识出发,以发表的考古材料为基础,分别对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东部山地三个区域内发现的两汉时期考古学文化遗存进行梳理,探讨诸文化遗存的形成与发展,并指出黑龙江省汉代考古研究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进而推动该地区两汉时期考古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盐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对盐业资源的认识逐步全面,不仅对以河东盐池为主的盐业资源有了深刻认识,而且弄清了沿黄河中游广泛分布的盐池,特别是对东部沿海地区海盐资源的分布有了新的认识。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盐业经济的发展与盐的经营即官营与私营交织在一起,折射出皇权与豪强势力角逐的历史场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盐业经济以国家经营为主,但在特殊的情况下,私营盐业经济仍然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