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刘晓路 《收藏家》2000,(11):22-24
最近,我发现4个瓷瓶,分别出自日本的江户幕府和近代天皇。日本瓷器没有中国式的官窑,按照中国的说法几乎都是民窑,朝廷和幕府的御瓷往往出自一些著名的民窑。这些瓷瓶类似于中国的青花瓷,有的结合五彩工艺,在当时的日本是登峰造极之作。在中国所藏的日本瓷器,它们无疑属于翘楚之作。其中,有日本天皇“御赏”乃木希典和张作霖的3个瓷瓶。乃木希典(1849—1912年)是日本陆军上将、甲午战争以来侵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的反华人物中,国际教养大学校长中岛岭雄,是另一个典型代表。他被称为“反华学者代表”、日本学界的“反华英雄”。他以反华为己任,是日本著名的专事研究“分裂中国”的学者。他还是日本最早提出“中国崩溃论”的人,每当中国遇到困难时,他就会抛出这一谬论;在中国经济发展时,又宣扬“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3.
《湖南文史》2013,(12):48-48
(伦敦)孟却斯德《保卫报》登载一文,论中国麻醉品问题,谓“鸦片与其所提炼之麻醉品,目前制造中心乃在沈阳,及其他伪满洲城市、冀东以及天津之日本租界等地。其在天津日本租界内,均有出售,且取价低廉,供给极为便利。中国在其本国辖境内,虽严禁鸦片,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适逢千禧年 ,也是国际学术交流十分频繁的一年。特别是在东京早稻田大学召开的“第一次中国史学国际研讨会”非常重要。会议历时四天 ,来自日本国内外的学者在“中国的历史世界———统合之体系与多元性发展”这个统一的主题之下展开了热烈的发言和讨论。我们为能首次在日本召开这样的会议感到无比的荣幸。但是 ,在个别问题的探讨上当然还存在着诸多分歧。类似的分歧 ,在 1 999年日本秦汉史研究会大会的论文集 (《日本秦汉史学会会报》l)中也有所反映。例如 ,针对杜正胜的报告 (山明译《中国古代社会的多元性和统一化的巨变》) ,…  相似文献   

5.
“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1927年7 月25日写给日皇的一个秘密奏折(田中奏折)中称:“所谓满蒙者,乃奉天、吉林、黑龙江及外蒙古也”,“较我日本帝国领土大逾三倍,其人口仅有我国王分之一,不惟地广人稀,令人羡慕,农矿、森林等物之丰富,世无其匹敌”。“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这个奏折还详细提出了侵略中国的具体办法。田中义一是日本最有侵略性的内阁之一,满洲的关东军是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急先锋,“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关东军一手策划制造的,是日本侵略者要把东北从中国分离…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1991年春国际比较文明研究大会在美国宾州期夸堂(Scraton)大学召开,美教授米考(M.Melko)提供如何把人类文化分类时,用东亚一词,包括日本在内。日本明治大学教授腾贵立即指责说,应当用儒家或者中国。米考答辩说:“用东亚一词有如说西方文化拜占庭文化为罗马文化边缘的意思”。腾贵说:“是的,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边缘。”这使我回忆1987年秋在日本京都大学国际形而上学大会上讲阴阳辩证一元观时,日本九州大学松延庆二教授、东京大学今岛从夫教授忽然站起来说:“日本欠中国一千年文化债”。今天的日本人已代美国人为天之骄子,但仍然以日本为儒家文化国度而自豪,是要人猛省的。  相似文献   

7.
《风景名胜》2014,(6):24-24
杭州,自古乃世界文人墨客雅聚之地。220年前,日本画家取西湖水绘制杭州“西湖图”,近日贤人雅士们在“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上,上演了一场将传统文化与西湖山水完美融合的雅集——“西湖梦寻”人文山水活动。  相似文献   

8.
福建的墟期     
在我国广大农村,有数天一次的集市贸易,人们把这一天上集买卖叫赶集,赶街、上圩等。而福建省则叫“赶墟”、“趁墟”。有人则满,无人则虚,“墟”是为“虚”之误矣。这种乡村市集起源很早,唐代柳宗元即已有“绿荷包饭趁墟人”之诗句。日本学者加藤繁,对此曾作过历史的考察。(见吴杰译本《中国经济史考证》,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清以来墟市已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聚落散处,乃各择适中之地,以为有无贸易之场,故有墟。耕贩兼营,乃共悬确定之期,以为贸迁往来之约,故有日。”但是,福建省的墟期是如何编排的?它有何特色?各地有何差别?它是否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这些问题,在农村集市贸易日益发展的今天,颇值得我们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日关系问题”是1931-1945年间太平洋国际学会讨论的重点之一。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的会员在“中日冲突”的问题上,先是主张忍让,继而主张抵抗,继而主张彻底打败日本。这种态度上的演变既是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及世界局势认识演变的结果,也与列强的对华政策和对日本扩张所持的态度转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陈辽 《民国档案》2005,(4):140-141
南京大屠杀是桩国际大公案。受害国的中国人民及专家、学以难以计数的人证、物证,证明日本军国主义对南京大屠杀的客观存在,受难人数约30万人。而施暴国的日本右翼势力及其“学”却矢口抵赖,说南京大屠杀并无其事;只是日本军人在“进入”南京后一时“军纪败坏”才出现了少数中国人被误杀事故。自1937年南京陷落(1937年12月13日)至今的68年,围绕着南京大屠杀问题,以中国人民和国际正义人士为一方,不断揭露和抨击日本军人的暴行。  相似文献   

11.
林宇梅 《民国档案》2003,4(4):77-82
中国抗战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份。1 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时 ,中国正处于武器装备、重要物资以及技术专家严重缺乏 ,财经状况每况愈下的困境。此时的中国对外援的需要十分迫切。而当时的美国在国际政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实力和影响 ,蒋介石认为美国在国际环境和远东和平中“向居领导之地位” ,① 因而 ,争取美国援华贷款就成为了战时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形势和中国战场局势的变化 ,美国从其自身利益出发 ,其对华经济援助政策经历了从默许日本侵略中国 ,对中国的求援呼吁无动于衷 ,到有限制地制裁日本和有限制…  相似文献   

12.
抗战前期国民政府对印支通道的经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印支通道是抗战前期(1937—1940年)国民政府为打破日本封锁、获取外援物资,以维持抗战力量而开辟的连接法属印度支那(本文特指越南)北部港口海防和中国大西南的重要国际交通线,在中国战时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抗战时期,“如何维持国际运输路线,乃有关中...  相似文献   

13.
无论在世界现代史,或是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当讲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时,少不了都要提到“田中奏折”。“奏折”中关于“要征服全世界,就必须征服中国,要征服中国,就必须征服满蒙”的话,是日本实行对外侵略的大纲。正是按照这个纲领实施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一个时期以来,国外史学界以“奏折”某些文字上的差错为实,否认这个“奏折”的存在,说它是伪造之作。我以为,说清“田中奏折”一事,可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何谓“田中奏折”?要全面而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只有从“奏折”的产生过程和实行的实际情形才能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4.
日本在中国占领区内使用麻醉毒品戕害中国人民的罪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新近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内政部禁烟委员会(全宗四一)档案文件中,发现了王德溥于1946年所著“日本在中国早期占领区内使用麻醉毒品戕害中国人民之罪行”英文稿一份。王德溥时任国民政府内政部禁烟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过国际禁烟会议,本文似为其参加联合国国际禁烟会议的报告。文中以各省政府及军事委员会所提供的日本贩毒罪行为根据,全面地揭露了日本在侵华期间毒害中国人民的罪行。本文对揭露日本侵华暴行有较高的佐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修宪”思潮论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刘杰“修宪”是近年来日本最引人注目的社会政治思潮之一,其当前的活动及其走向正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试对“修宪”问题的由来、动因及前景问题作一扼要考察和探讨。历史与现实日本在本世纪上半叶逐渐走向天皇制...  相似文献   

16.
雅尔塔“密约”对国民政府的冲击与接收东北——也论抗日战争结束时之东亚国际关系西村成雄在1945年东亚的国际关系中,居重要角色的国家有日本、中国、美国和苏联四个国家。无庸置疑,这其中还包括日本“傀儡政权”与英法两国所带来之影响。但在中国政治空间方面,应...  相似文献   

17.
彭华 《史学月刊》2006,30(6):77-84
《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1930年),是陈寅恪早年运用比较方法、从事比较之学研究所获得的一项成果,其结论和方法在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但结合早期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考察发现:(1)华之称华佗,乃出于其善治“虫”,而非天竺语“agada”之省译;(2)麻沸散的发明权在中国,中国不但古已有之,而且传承有道;(3)华佗事迹有附益先秦文挚之事者,此乃其原型所在,且早于印度神医耆域故事;(4)曹冲称象之法,中国先秦恐已有成例可寻。在从事比较研究时,中外比较固然重要,古今比较亦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8.
几部稀见的和刻本类书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一方面直接从中国引进大量典籍文献,另一方面也对其进行模仿刊刻,以供本国之需。这些在日本仿刻的中国典籍就是“和刻本”。本文作者在日本讲学时接触到一些和刻本类书.其中有些已为中国国内所罕见,故而略作探讨评介.以飨同好云尔。  相似文献   

19.
毕异于公元十一世纪中叶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先传入高丽、日本,又辗转经中亚远传欧洲。这一印刷术的重大革新,素为中外学者所肯定。而有的西方学者,虽然认为中国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是“印刷中最重要之改良”,但却又觉得“远东各国文字,颇不宜于活字印刷,而首先使用活字印刷者,乃连东各国,亦奇谈也。”对于使用不适宜用活字排印的方块字的中国,  相似文献   

20.
18世纪德川日本出现了一种独特的心学思想,名为“梅岩心学”或“石门心学”。本文首先对中国及日本的两种心学历史作一番概观,以了解我们将要探讨之问题的思想背景;进而将梅岩心学置於日本近世儒学的背景中进行考察,指出梅岩心学的核心命题“由形之心”、“形直是心”显示了其思想的独创性,而与中国心学重在揭示良心本体的理路有很大不同;其次对心学运动中遗留下来的《讲学日志》这部民间文书进行了考察,从中了解到石门心学在民间的讲学活动及其特色,并揭示出日本心学运动中存在的某些中国因素;最后作为余论,对“儒学日本化”的问题提出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