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护羌校尉是始置于西汉时期,专门管理羌人事务的重要官职。然史学界对它的始置年代、名称、执掌等问题均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主要以近出的悬泉汉简为主,结合传世文献考证后认为,护羌校尉的设置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其前身就是汉朝政府临时性派出的使者,汉武帝神爵二年(前60)后成为一个固定的官职。其职责是管理活动于凉州刺史部内各郡县的羌人,同时对塞外羌人负有侦视之责。护羌校尉持节巡行各地,又被称为护羌使者。  相似文献   

2.
边吏,系指边疆地区官吏,在本文中仅特指边郡太守(相)和边疆民族地区特设管理机构的最高长官,如西域都护、护羌校尉、护乌桓校尉、度辽将军等。两汉的边吏虽然在待遇上和相应的内郡官员同级,有些甚至更低一些,但由于他们任职于边疆或民族地区,其职责与内郡官员有所不同,不仅要理民政,而且还要担负起保卫边疆的责任。《汉旧仪》所载“边郡太守各将万骑行障塞、峰火、追虏”即言此。边吏是边疆地区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  相似文献   

3.
前凉张天锡时期的佛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凉张天锡时期的佛教杜斗城前凉是十六国早期建立在河西地区的一个政权。其奠基者为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张轨。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张轨提出到凉州任职,晋惠帝授其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张轨即带家人离京赴任。公元314年,张轨病卒。晋愍帝以其子张为都督凉州...  相似文献   

4.
两汉戊己校尉建制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戊己校尉是汉王朝在西域设置的重要官职,其职数情况是:西汉元帝至哀帝和东汉明帝时所设的戊己校尉,实际上均为戊校尉和己校尉二职,后又都合并为戊己校尉一职;无论是分设二职,还是仅设一职,其属官都分别有校尉丞、部司马、曲候及校尉史、司马丞、候令史等。作为中央派往西域的驻屯兵的军事长官,无论戊校尉、己校尉还是戊己校尉,除听命于中央,大约西汉至东汉中期要受敦煌太守节制,此后则由凉州刺史领护。  相似文献   

5.
护东夷校尉设于曹魏时期,府治在襄平.初期是中央王朝监领统辖东北东都诸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属机构,北魏时期,是总领东北少数民族事务的重要机构.北魏末年,拓跋鲜卑统治集团在东北地区的统治衰弱,撤消了护东夷校尉府.此后,护东夷校尉成为北朝授予东北高句丽、新罗政权统治者的官号.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以前,青海历史上尚未见到大规模铸钱的记载。1972年,有人在海晏县三角城遗址发现一块陶钱范残块。此范残长21—24.5,宽23.5,厚5厘米,上有三排31枚钱模,钱径3厘米,钱文为阳文,文字毁损严重,从残留文字看,应为大泉五十母范(见示意图)。三角城地处青海湖东北金银滩,发现于1944年,因城址呈三角形而得名。这里在西汉时属羌人聚居区。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曾派将军李息和即中令徐自为带兵进击羌人,并设置“护羌校尉”,管理青海东部的羌人。神爵元年(前61年),赵充国治羌屯田,势力已达鲜水,即青海湖。西汉末年,安汉公王莽秉政,力谋开拓疆土,于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派中郎将平宪等人携大批财物“诱塞外羌”。当时在这一带游牧的卑禾羌首领良愿带属下一万二  相似文献   

7.
孙超 《黑龙江史志》2013,(23):53-54
西汉武帝时期,为了维护汉王朝统治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产生了司隶校尉这一官职,它是为了为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服务的。司隶校尉产生之初,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汉朝中央集权,并为巩固汉朝统治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同时作为汉代统治工具,司隶校尉又一直受到皇权的掌控,在皇权的控制下发挥监督百官、整肃官纪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汉魏时期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辖制度,由分封朝贡制向民族区域设置制的发展、转变的初始时期。这一时期在东北地区的民族设置有两种形式,一是朝鲜四郡,二是辽东属国。此外还有统辖少数民族的机构护乌桓校尉与护东夷校尉。中原王朝在确立对东北民族统治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民族区域的设置,使之具有因俗而治的民族统辖特点。  相似文献   

9.
李炳泉 《史学月刊》2008,(12):125-127
《汉书.百官公卿表》云:“西域都护,加官,宣帝地节二年初置,以骑都尉、谏大夫使护西域三十六国,有副校尉,秩比二千石,丞一人,司马、候、千人各二人。”在这条史料中,不仅提到西域都护置于汉宣帝时(拙文《关于汉代西域都护的两个问题》,见《民族研究》2003年第6期),而且还提到西  相似文献   

10.
王维胜 《丝绸之路》2012,(19):27-30
如果说,黄河商人是用"足"行走于崇山峻岭之间运送货物的英雄好汉的话,那么,黄河筏子客则是在水上,确切地说是行走在黄河的激流险滩之上的大胆勇士。他们用水上交通运输工具——黄河筏子,谱写出了一部部敢于同大自然英勇搏击的壮阔历史。《后汉书》中曾记载了古代匈奴人"乘马革渡河"和护羌校尉邓之川在青海贵德"缝革囊为船"载兵渡河的情景。宋《武经部要》一书中说:"浮囊者,以浑脱羊皮吹气令满,系其空,束于腋,以人浮以渡。"  相似文献   

11.
<正>图腾,是指原始社会的人认为与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一般用作本氏族的标志。曾活跃于中国西北部的古老民族——羌族,其族民之羌与族姓之姜,皆源于羊图腾。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羌"为:"羌,西戍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古文字研究证明,羌和姜的汉字构形反映了一种首戴  相似文献   

12.
从出土汉简看汉代羌族部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族是自古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羌的部族构成比较复杂,史书上对其有所记载。20世纪出土的汉简中有一些关于羌族的简文,丰富了我们对汉代羌族的认识。特别是其中所反映的羌人部族,有的史有所载,有助于我们对相关历史的认识;有的为过去所未见,可以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汉简中有关羌人部族的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关于汉代的东、西羌,学术界历来意见分歧.其实,胡三省为<资治通鉴>所作注释对东、西羌的界定是正确的,只是未加以证明.文献显示,东羌是东汉时分布在朔方、北地、上郡、五原、西河地区的羌人,他们早在先秦时期就移居于此;西羌则是分布在陇西、汉阳西及金城地区的羌人.进入东羌聚居地的西羌融人了东羌,而内迁入关中者仍为西羌.东羌的历史,还有待于深入发掘,才能写出一部完整而丰满的羌族史.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博物馆中陈列有一枚汉代铜质官印"汉归义羌长"印,是1954年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古代遗址中出土的(见《文物》1975年第7期图版捌:1)。印文中的"羌",是指羌族。羌自古以来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古代羌人以游牧为主,部落众多,主要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和四川一带,在秦汉至三国时代也有不少部落分布在"墩煌西域之南山中,从婼羌(今新疆若羌县东南)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  相似文献   

15.
东汉治羌政策是汉代治边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回顾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研究史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探讨,认为东汉治羌政策是在"大一统"和"民族可以变化"的民族思想指导下,结合羌人分布广、种类多、好内斗、会农耕等特点制定的,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且当时又无他法可行,是别无选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齐广  唐淼 《南方文物》2022,(4):151-155
“羌眇君”印是西汉政府颁发给犍为郡武阳县一带羌族首领的官印,从印的形制与出土文献来看,“羌眇君”的等级在百石一级,与乡有秩相当,职责应该是对部众的日常管理。西汉时已经设立郡县直接管辖的区域,其中少数民族首领印的印文不冠以“汉”字,至新莽时冠以“新”字。汉代少数民族首领的“君”等级不高,如参与军事活动,等级会随军职相应提高,但仍以“君”为名号。“羌眇君”墓以汉式礼仪下葬,是汉代少数民族治理政策的体现,也是西南地区开发与民族融合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17.
晋代禁卫武官制度考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魏之际的社会巨变,对以皇帝—皇宫—京师安全保卫为职能的禁卫武官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汉代光禄勋、卫尉、执金吾、城门校尉等职的禁卫职能在曹魏以后或衰微或丧失,有些官职甚至从制度中消失了,而从曹操霸府中分化出的职主禁卫的领军将军(中领军)、护军将军(中护军)则成为禁卫武官制度的主体,东汉职司禁卫的五校尉成为领军之下属。曹魏后期,司马氏当政,控制禁卫军是其专政的重要手段,禁卫武官制度逐渐发生变化。及至司马炎禅代前后,禁卫武官制度出现了较大的变革。关于晋代禁卫武官制度及其演变情况,有关史志记载语焉不详,学术界在何兹全…  相似文献   

18.
高昌戊己校尉的组织,是关于戊己校尉研究的重要问题,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不少,意见分歧亦大。本文主要对戊己校尉的设置员数和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正常情况下,校尉应有三员,即:戊己校尉、戊校尉和己校尉;戊、己二校尉是戊己校尉的属部。戊己校尉的组织结构分为两个阶段:戊己校尉初置为前一阶段,仅有丞、司马各一人,候五人;戊己校尉下分戊、己二校尉(或称戊、己校,戊、己部,左、右部)为后一阶段, 组织结构为:戊己校尉直属有史(长史)、司马、丞,戊、己二校尉下也各有史、司马、丞及兵曹掾史和左、右部, 部下又各有前、后、左、右、中五曲候,候下又各有丞、令史及士等。  相似文献   

19.
《沧桑》1994,(1)
汾州核桃 核桃,又称“胡桃”、“羌桃”,传说是汉代时张骞从西域引入我国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北方各省栽培极为普遍,其中尤以汾州核桃品质上乘。  相似文献   

20.
西汉司隶校尉职务及地位的变化朱绍侯司隶校尉在西汉的官制中,是一个很特殊的官职。不仅职务特殊,其地位也非常特殊,而且其职务和地位也在不断的变化。要研究西汉君主如何加强对中央集权的控制,搞清司隶校尉的特殊职务、特殊地位及其演变的情况,实属必要。《汉书·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