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左权粟城古墓的建筑风格,用材的尺寸,比照宋《营造法式》中的用材规定,及彩画、人物衣饰,同时参考"二十四孝图"中人物、名字、绘画图形的演变,推断此砖砌双室墓为宋代古墓葬,更进一步推断偏居一隅的辽州(今左权县)远离宋、辽、金的战火纷争,经济、文化、科技得以发展,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研究、探讨当时的辽州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
大同华严寺研究王银田,曹彦玲(大同市博物馆)一大同,古称平城。是我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东周时属赵;秦汉时称雁门郡平城县;北魏建都平城近百年,平城文化极盛一时;后晋石敬搪会同元年(公元938年)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大同划归辽境,“初为大...  相似文献   

3.
韩城位于关中盆地东北部,东沿黄河与山西接壤。西周时,有韩、梁两个诸侯国。公元前757年晋文公灭韩,公元前638年秦穆公灭梁。战国初此地属魏,筑有少梁、繁庞、籍姑等城邑。秦惠文王八年(公元前330年)魏被迫献纳给秦。次年秦设夏阳县。汉属左冯翊,晋属冯翊郡,后魏属华山郡,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并入(合阝)阳。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设韩城县。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属韩州。贞观八年(公元35年)州废,以县属同州。天祐二年(公元906年)改名韩原县。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复名韩城,还属同州。金贞祐三年(公元1215年)升为桢州,元至元初州废,六年以县属同洲。明清皆沿袭不改。1948  相似文献   

4.
徐达元 《安徽钱币》2005,(4):10-11,13
南宋蕲春监设于蕲州。蕲州,“北周置。隋改为蕲春郡。唐复置,又日蕲春郡。寻仍为蕲州,治蕲春,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北。宋日蕲州蕲春郡。元为蕲州路,省蕲春县人之。明初为府,旋降为州,属湖北黄州府。清因之,民国改州为蕲春县”。“味时,“蕲春属淮南西路,治蕲春、蕲水、广济、黄梅及罗田五县,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  相似文献   

5.
岳麓书院秦简中有与秦郡设置有关的资料。本文对其中出现的"江胡"、"州陵"二地加以考察,认为"江胡郡"应在九江郡之东,可能是会稽郡前身;州陵则当是南郡属县。  相似文献   

6.
辽代节镇体制与晚唐五代一脉相承,与宋代节度体系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辽代节镇除本州(治州)外,亦下辖支州(属州)。节度使通过带本州刺史衔管理本州,同时加观察使衔统领支州。《辽史·地理志》关于"节度州"统刺史州的说法不够准确,应为"节度使"统州。辽代节镇在行政、军事、财政上直接隶属于中央。辽代实行的是中央—节镇—州—县的管理体制,节镇为辽代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这是唐五代节镇体制与辽代地方分权政治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东晋南朝西阳郡沿革与地望考辨石泉,鲁西奇一、东晋南朝西阳郡沿革《宋书·州郡志》(卷37,下简称“《宋志》)郡州刺史“西阳太守”条云:“本县名二汉属江夏,魏立弋阳郡,又属焉,晋惠帝又分戈阳为西阳国,属豫州,宋孝武孝建元年,度郢州.明帝泰始五年,又度豫,...  相似文献   

8.
辽代懿州考     
辽代懿州之沿革,诸家争议已久,然由于对材料和辽代制度的理解有偏差,迄未尘埃落定。本文通过整理比照包括碑刻资料在内的各种材料,结合辽代头下等相关制度,对辽代懿州的归属、治所、属县等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辨,并作出如下主要判断:辽圣宗太平三年(1023).圣宗女越国公主槊古建头下懿州。清宁七年(1061),由其女道宗宣懿皇后献与朝廷,于州置倚郭平阳县。清宁九年,置顺安县,划为懿州属县。乾统元年(1101),改倚郭平阳县名为宁昌县.至金代,懿州方迁治于顺安县。  相似文献   

9.
绵阳市特色乡镇概况 绵阳是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绵阳古称“涪县”“绵州”。据《元和郡县志》《华阳国志》《直隶绵州志》等记载,绵阳最早的县级政区建置为汉高祖六年(前201)设置的涪县,属广汉郡;自此后.市境相沿各代均有州、郡、府等县以上政区建置。从隋代后,政区建置逐渐稳定,形成市境中部以今市区...  相似文献   

10.
东晋咸和六年(331),析南海郡地置海阳、绥安、海宁、潮阳4县,隶东官郡。此为海阳县置县之始。海阳,因南滨大海而得名。义熙九年(413),析东官郡原揭阳县地域置义安郡,治所设于海阳。隋开皇十一年(591)于原义安郡地置潮州,治所也设于海阳。海阳辖地大小历代多有变化,但一直是郡、州、路、府、道的治所。民国3年(1914),因与山东海阳同名,改名潮安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古今沿革地理著述中,对两晋南北朝时期涪陵郡的置废、州属、领县等情况的记述,多有不实之处。实际情况是,西晋后期涪陵郡已由梁州还属益州,至南齐时仍属益州。涪陵郡在成汉前期仍由晋朝控制,在成汉后期成为争战之地,建置难以持久,最后被少数民族首领控制。东晋平定成汉后,在巴郡枳县设涪陵郡,属于侨郡,但不久恢复了实郡,以后各朝仍置涪陵郡。晋、宋涪陵郡的领县数目难以确认,但涪陵县及其以北的汉葭、汉平县当为其辖县。梁朝时,当地少数民族又脱离朝廷控制,梁至北周涪陵郡仅领汉平一县。涪陵郡曾寄治于巴郡枳县,但枳县始终都属于巴郡,而不曾为涪陵郡属县。  相似文献   

12.
<正>中华书局点校本《太平寰宇记》卷122《江南西道二十》下"充州"条称:"充州,故夜郎侯邑,牂牁都尉居之,属牂牁南中八郡,悉夜郎之西垂,去郡四百里,是司马相如所开之处。"(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432页,后引版本同)此处"属牂牁南中八郡"的句读方式,乍看无误,实则语意颇难理解。充州本是唐代武德三年时析牂牁蛮别部所置,南中则是汉晋间形成的一个地理泛称,《三国志·李恢传》裴松之注  相似文献   

13.
万山为我国最著名的朱砂水银产地。其储藏量和产量在国内居于首位,在国际上也是屈指可数的。万山古称大万山。夏殷时属荆州西南夷,周时为楚国西南境,秦为黔中郡地,汉、三国、晋时为武陵郡,南北朝属夜郎郡,隋属辰州沅陵郡,唐属锦州卢阳县地,宋属沅州(以上见《贵州通志》)。元代置大万山苏葛办等处军民长官司,授田谷为长官,隶思州安抚司。明代有大万山长官司,洪武五年(1372)以杨政华为长官(见《贵州通志·土司志》),永乐十二年(1414)从思州改属铜仁府。清光绪八年(1882)改称省溪司,民国二年(1913)八月设省溪县(以上见《铜仁府志》),民国三十年(1941)废县改称万山场(见《玉屏县志》)。1966年  相似文献   

14.
郁南位于广东西部西江中游南岸,面积1963.4平方公里,至2004年末全县人口48万多人。远在晋永和七年(351年)就建立都城县,隶属广州晋康郡。南朝及隋唐时期在县境设置过多个州、郡、县。宋开宝五年将都城、晋康二县并入端溪县,隶属康州晋康郡(南宋升康州为德庆府)。元朝属德庆路,明初属德庆府,后降为州。明万历五年(1577),平定罗旁一带瑶族起义后,开始建筑城池,划定地区,建立西宁县,属罗定州,沿袭至清末。民国3年(1914年),  相似文献   

15.
张达志 《历史研究》2023,(5):205-218
<正>安史之乱中唐廷与安史政权改易州郡之事,看似题无剩意,但仍有可辨之处。首先,唐肃宗改郡为州具体时间,既有认识并不明朗;其次,肃宗改郡为州时,安史之乱仍在继续,安燕政权与史燕政权行州制还是郡制,学界先行研究也未清晰呈现;再次,史料虽有史思明在肃宗改郡为州后又改州为郡的记录,但唐官方史书却未明确记载史燕政权改州为郡举措是否得到落实。鉴于此,本文以唐肃宗改郡为州与史思明改州为郡为线索,对安史之乱州郡通名改易情况进行梳理,通过辨析对峙双方州郡地名变化及背后原因,以期加深对隋唐州郡频繁改易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史料,分析城址的规格和位置等信息,对辽中京道内恩州、临都馆、黔州、闾山县、头下穆州、隰州、头下和州、南和州、兰州、回纥城的地望和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何财山 《南方文物》2013,(3):185-189
安福古称安成、安平,自秦王赢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至三国时期,一直是二县并存并持续约500年之久。西汉初,设立豫章郡,下辖18县,安福境内的安平县是其之一,但未包括当时长沙郡所辖的安成县。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年),朝廷将安成、安平、宜春、萍乡、新喻、永新6县合并设立安成郡,首府设在安成县,归属扬州管辖。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除安成郡建置,将安成郡所属大部分领地归属吉州,安成与安平又合并为一县,为安复县,成了日后安福的雏型。唐武德五年(622年),安复县升为颖州,武德七年(624年),废颖州,恢复安复县并改名为安福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安福升为州,至洪武二年(1369年)又复为县。清乾隆九年(1744年),从安福县上西乡划出12个都设置莲花厅。  相似文献   

18.
《新五代史·职方考》补正一则李勃宋欧阳修《新五代史·职方考》云:“自岭南北四十七州为南汉。”在表中所列南汉四十七州名,位于海南岛的只有琼、崖、儋、万安四州,而无振州。《正德琼台志》卷2、卷3亦云:南汉时“省宁远郡”。所谓“宁远郡”,即振州。唐代振州曾...  相似文献   

19.
勾海燕 《北方文物》2018,(1):98-102
渤海国是唐朝管辖下的地方政权,与汉代所置的渤海郡并无关系。渤海国的称谓是有变化的,如建国初称“振国”或“震国”,唐朝册封后称“渤海”、“忽汗州”、“渤海都督府”、“渤海国”等,辽灭渤海后称之为“东丹”、“东丹国”等等。在这些称谓中,并没有“渤海郡”一称,在此通过查找史料中对渤海国事例的相关记载,来阐述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20.
谢建平 《文史天地》2012,(11):94-94
秀才是古代中国对某些土大夫的称呼。明清时,一般指通过了科举中院试的生员,属士大夫中的最基层。 秀才一名在隋朝科举开始以前已有。在汉朝使用察举制时,由各州推举的民间人才称之为“秀才”。东汉时为避汉光武帝刘秀之讳,将秀才改名茂才,或称茂材。茂才科主要是选拔奇才异能之土,所以通常称“茂才异等”或“茂才特立之士”。秀才最初为特举,在西汉后期成了岁举,举主为刺史,遂形成州举秀才、郡举孝廉的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