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宠惠(1881-1958),字亮畴,祖籍广东,出生在香港一个基督教家庭,1958年3月15日在台北去世。1922年5月,王宠惠和胡适等人在《努力》周报发表了《我们的政治主张》一文,提出了“好人政府”的口号。同年9月,王宠惠署理中国民国国务总理,此内阁中的顾维钧、罗文干、汤而和等人均为“海归”,都曾经主张由几个“好人”组织政府.因此称此届内阁为“好人政府”。  相似文献   

2.
杨天石 《百年潮》2003,(5):70-72
胡适与钱玄同是好友。多年前,我在忙于各种事情的时候,也附带做一点胡适研究。某次,我询问钱玄同的长公子秉雄先生,家中有无胡适手札,钱先生很感伤地告诉我,均已在文革中为人“夺去”。但不久,钱先生就寄给我几封他手抄的胡适函件,说是玄同先生生前夹在书中,因而留存的。2002年,我得秉雄先生公子端伟、晓峰二先生允许,几次到晓峰先生府上阅读玄同先生藏札,不想又发现几封。下面讨论的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读了季羡林先生的《为胡适说几句话》一,引起我对胡适先生的几点回忆。  相似文献   

4.
杨振宁先生曾撰文提到,由于父亲对他婚事的关怀引发了一段他和胡适的交往。1949年夏,杨振宁转去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父亲对我在芝大读书成绩极好,当然十分高兴。更高兴的是我将去有名的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可是他当时最关怀的不是这些,而是我的结婚问题。1949年秋,吴大猷先生告诉我胡适先生要我去看他。”杨振宁小时在北平曾见过胡适一两次,得到这个口信,他便跑去拜见胡适。见了面,胡适十分客气,说了些称赞杨振宁学业的话,然后说他出国前曾看见过杨振宁父亲杨武之,杨武之托他关照杨振宁找女朋友的事。接下来胡适还极风趣地幽默了…  相似文献   

5.
1904年,孙中山先生来到纽约,委托一位朋友在当地华人中寻找一名忠实可靠并精通西方法律的人士充当自己的顾问。朋友推荐了一个名叫王宠惠的中国人。中山先生听罢一愣,这人怎么和自己一个熟人同名同姓呢?连忙仔细询问他的身世,果不其然,此人正是自己早年在西医书院读书时的旧相识。中山先生当即前去拜访。王宠惠祖籍广东东莞,从他祖父那代起,举家迁到香港定居,其父王煜初是香港基督教堂牧师。儿时的宠惠即聪敏好学,王牧师送他到香港圣保罗学校学习英文。一天放学后,不留神跌了一跤,头和膝盖都被擦破了,鲜血直流。路旁的一位青年…  相似文献   

6.
书与人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这本书收录了胡适之先生晚年(1958-1962)的言谈。编者在随侍胡适之先生时,将先生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除编入《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以外,都收入了这本书。胡适之先生学识渊博、见闻广阔,  相似文献   

7.
王宠惠(1881-1958),字亮畴,原籍广东省东莞县,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法学家,曾担任国际联盟海牙国际法庭的法官,被人誉为“法学泰斗”。他早年留学欧美,交好于孙中山,抗战爆发前从海牙归国后又一直追随蒋介石,因而得以两度进人民国外交界,在南京临时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先后担任外交总长和外交部长。卢沟桥事变爆发时,他刚担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下文均称为“南京政府”)不到半年时间,中日两国间紧张严峻的形势便将他推到了国民党抗战外交的前沿。 事变爆发时,国民党党政要员正在庐山参加暑期训练。事变的消息传到庐…  相似文献   

8.
苏雪林在《浮生九四》(三民书局,1991年版,下同)中说,对文化界人物,她“最敬重者,唯有胡适先生一人”,并自命为胡适的再传弟子。胡适去世后,为遭悲怀,苏雪林写了《冷风凄雨哭大师》《适之先生和我的关系》等七篇追忆文章。后结集成《眼泪的海》。  相似文献   

9.
正"惧内"轶事在子通主编的《胡适评说八十年》一书中,收录了不少关于胡适先生的逸闻趣事。先生怕老婆也是其众多逸闻趣事之一种。其实,胡适怕老婆是出了名的。不仅在他的朋友圈里人人皆知,而且还有文章发在报纸上,帮他宣传,广而告之。为此,胡适先生曾自嘲:"怕老婆的国度,将是更民主的国度。"沈卫威先生在《胡适的婚外恋》一文中记  相似文献   

10.
就职的时候胡适先生做完演讲,蒋介石上台讲话,他说,胡适宣扬的五四精神,专门讲科学与民主,这两个当然很重要,可我觉得不够,还必须加上伦理……没想到胡适又上台发言,把蒋介石的话痛批了一顿  相似文献   

11.
“胡适博士娶小脚太太”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这首20世纪80年代曾风靡大陆的台湾校园歌曲.是根据胡适晚年的一首诗《希望》改写而成的。2000年的暑假期间,我正是哼唱着它,从黄河之滨的泉城驱车来到位于黄山东麓的安徽绩溪小城,走进了我向往已久的胡适先生的故乡。  相似文献   

12.
胡适与杜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胡适先生究竟从他老师杜威那里继承了多少思想,恐怕既不能根据他自己所声称的那样,“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想,教我处处顾到当前问题,教我把一切学说理想都看作待证的假设,教我处处顾到思想的结果。”同样,也不能简单地视胡适从杜威那里继承下来的思想皆是“枝节末流”。现在,真正需要我们弄清楚的是:一是杜威哲学是西方传统发展的历史结果,不是美国工业社会的精神产品;二是胡适的文化解释学。这种解释学一定具备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王宠惠与孙中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宠惠早年在孙中山的带动和影响下从事革命活动,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重要追随;辛亥革命时期是二人在政治上联系最紧密的时期,王宠惠成为孙中山在外交等方面的得力助手;袁世凯窃国后,王宠惠投身北洋政务,但与孙中山仍保持了密切联系。孙中山是以救国为己任的职业革命家,而王宠惠则是学从政型的技术官僚。  相似文献   

14.
柳曾符 《古籍研究》2002,(1):110-114
我自幼受祖父荫庇,多见并世巨人长德,如太仓唐治先生,绩溪胡适博士等皆是。而其中吴孟复先生的学问、道德以及对我关爱之诚挚,至今念念不忘。  相似文献   

15.
于惠 《名人传记》2018,(7):26-3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胡适声名远播.交游广泛.许多人提及他时都言必称“我的朋友胡适之”.这一度成为当时的流行语;但与其相交数十年的梁实秋却从未说过此语,梁实秋在《怀念胡适先生》一文中坦言无论是当面会晤,还是与别人提起胡适时,他都会恭敬地尊称年长他十一岁的胡适为先生。  相似文献   

16.
舒芜 《炎黄春秋》2000,(8):79-80
顷见贵刊2000年第6期上所载吴江先生《从胡适说到周作人》一文,对我殷殷见教,非常感谢,至请代达。但所教也有几点未能透彻领会,还想再请教一二。  相似文献   

17.
谢泳在《胡适的一些旧事》一文中,比较了对鲁迅和胡适的一些评价后,提出"总体上看,也可以说胡适的骨头是硬的"的观点。接着,《羊城晚报》发表了丹祖的文章《胡适的骨头是"硬"的么?》,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胡适的"硬"是反映了反动派内部的一些争论或国民党内部高层人物之间的某些分歧罢了。他的性质,同革命派、革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坚决斗争的性质,显然完全不同。从胡适28岁以后的大半生经历来看,正好表现了他敌视革命人民、进步人士的'反骨'之顽固性是多么'死硬'罢了"(转自《中华读书报》2003年5月28日21版)。如果说谢泳先生的观点过于"新"的话,我以为,丹祖先生的话则过于"旧"了。  相似文献   

18.
应台湾有关方面的邀请,美国耶鲁大学两岸学会的一批大陆留学生,去年6月初到台湾访问。访问期间我们有幸拜谒了胡适先生墓,参观了胡先生生前最后几年居住的房子。 胡适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后人褒贬不一,但他举足轻重的地位,则是无人予以否定的。 以胡适名字命名的胡适公园,座落在台北“中央研究院”对面的小山上。适之先生暨夫人江冬秀女士的墓即建在园内。胡先生出生在皖南青山绿水之中的绩溪县,大学生往来奔波于大江上下,大洋内外。如今长眠于亚热带花草植物的怀抱里,得其所乎? 胡先生的墓朴素无华,引人注目之处是刻在花岗石墓碑上的全部…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文史月刊》2012,(10):62-63
1927年,沈从文被胡适先生聘请到中国公学(上海)当了老师。沈从文结束了漂泊不定的日子,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20.
正《胡适许怡荪通信集》收集的是胡适早年与好友许怡荪(?—1919,安徽绩溪人,1913年留日,早逝)的往来书信。细读这些信,可以发现许多有关胡适的"新"史料。留美前大醉胡适喜欢喝酒,也能喝酒。早年在上海时,"从打牌到喝酒,从喝酒到叫局,从叫局到吃花酒,不到两个月,我都学会了",竟至在一个雨夜,大醉的胡适在回去的路上同巡捕打了起来,结果被抓进了巡捕房。好在得知他是老师,只让他交了5块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