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卸掉背上沉重的画架,面带苦色地说:“妈妈,我真的画不好画,你看怎么办?”面对这一张脸,做父母的该怎么说呢?“你行,你画得很好啊。”许多人告诉做父母的应该这么说,“你很有绘画的才能.”许多人再三忠告为人父母者,要把孩子培养成为科学家,就能成为科学家……。确实是要多多鼓励孩子,孩子需要自信,他们的  相似文献   

2.
邻居的儿子今年13岁,刚上初一。我不时听见其父母责骂他“: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个都不会?”,“你看××的孩子多好!”,“我小的时候比你强多了!”,有时还有一些更难听的话。有好几次,我看见孩子泪流满面地在做作业,父亲严肃地坐在孩子身边,发现孩子做错了题,又是扇耳光,又是拧耳朵。每次看到这个场面,我都很为他们着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当今社会众多家长的迫切心愿,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一旦孩子成绩不好,或者表现不佳,动辄就对孩子责骂、惩罚。批评的确有促进作用,但一味批评,就是过犹不及了。如今的孩子,求知欲、自…  相似文献   

3.
听说在美国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孩子是通过父母来到这个世界的,却不是为了父母而来的。是的,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们应该属于社会,属于世界。众所周知,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永远利用“家长”的职权去安排孩子的一切,用“家长”的威严去征服孩子的反抗,却不知,孩子需要理解,需要尊重,我相信“家长制”的父母将逐步被“朋友式”的父母所代替。  相似文献   

4.
儿童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当孩子提出某种不合理的要求时,家长与其迁就,毋宁说“不行”对他(她)更具有影响力。如今周末无人看管的孩子不知有多少,家长外出,本想把他们放到爷爷奶奶等老人家中,当孩子们稍不满意时,他们便让步说:“那好,你就自己呆在家里吧!”孩子最初似乎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但久而久之,便会有被遗弃的感觉。随便对孩子说“可以”,是冷漠与放纵,而酌情说“不行”,才是真正的关心与爱护。父母表现出的坚定绝不容商量,尽管有时会招致孩子的大哭大闹,甚至叫着说:“我恨你!”但孩子正是在反抗的同时,也意识到父母的尊严和权威。孩子需要有一个对立面,才能分出美与丑。如果让他们漫无目标地挥动小拳头,他们会因  相似文献   

5.
孩子上小学五六年级或者进入初中后,自认为长大了,往往父母的话很难听进去,有的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甚至与父母对着干。那么,我们父母应怎样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呢? 一、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并非有意与我们父母作对,有意气我们父母,而是他们在体现不成熟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6.
亲子之间的沟通问题,无论是对中学生,还是对家长来说,都是一个令人苦恼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小时候活泼可爱又听话,现在长大了,我们的话听不进去了,你还没讲几句,他(她)就烦了,他们有什么事也不想让我们插手,但他们毕竟是孩子,我们怎么能不管呢?”孩子也会带着怨气说道:“父母太唠叨了,同样的话会说好几遍,什么事都想问、都想管,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你们能不能少烦啊!”那么,孩子与父母间冲突与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国家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今天你亲了你的孩子了吗?”“今天你有设有忘记拥抱你的孩子?”西方社会父母非常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父母出门、回家都要拥抱或亲吻自己的孩子,与孩子的对话中总能听到“请”、“谢谢”、“对不起”、“你真棒”、“我爱你”。  相似文献   

8.
看过“实话实说”节目的父母一定记得“少年迷恋网吧”话题中的那个男孩:不爱学习,不愿多与妈妈交流,整天泡在网吧里,在网络游戏中体验暂时的乐趣,觉得过瘾而迷惘。这不能不说明孩子精神的空虚。家长不妨扪心自问:你真的尝试着与孩子很好地沟通过吗?你真的会教育你的孩子吗?你了解你的孩子吗? 有些父母只是简单地说教:你这样做不好,你别这样,你想想妈妈多不容易……诸如此类的话,想想,比较任性的孩子能听得进去吗?说多了他们只会嫌你唠叨,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孔老夫子也早有因材施教之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在  相似文献   

9.
女儿小学毕业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有人说我教子有方,有人夸孩子聪明灵气,更多的朋友希望我能谈谈辅导孩子学习的经验。孰不知,我是一个很不称职的父亲,孩子也不是先天聪明,若说有什么体会,那就是不给孩子当“靠椅”。而今的独生子女有一个共同特点:喜欢依赖父母,“自己惯自己”。爱子心切,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也乐意围着孩子转,百般迁就,甘当仆佣,无形中助长了孩子的惰性和依赖性。一位上小学五年级的“小公主”,洗脚  相似文献   

10.
教育怕唠叨情景再现:大李夫妇是一对普通的双职工,都没受过高等教育,故对孩子的教育抓得特别紧,连三顿饭的时间也不放过,大有“老子损失儿子补”的势头。遗憾的是效果并不如大李夫妇愿,孩子开始反应尚较热烈,以后逐渐变得无所谓,你说你的他干他的,弄得大李两口子手足无措,常常唉声叹气。医生分析:类似于大李夫妇的父母不在少数,为什么他们的努力收不到好的效果呢?难道对孩子进行教育错了吗?当然不是。错就错在说教过分频繁,父母成天唠唠叨叨,反  相似文献   

11.
“狼爸”萧百佑认为自己是管教,而非虐待,他不认为打孩子会伤害孩子的人格,“小孩还没有独立的人格,需要的是爱护、保护,而责打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护和保护。”但即使有3个孩子考上北大,对于“狼爸”的教育实验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马鞍山市赵先生问: 我儿子11岁了,常不听话还爱顶嘴,有时气得我忍不住要打他骂他,事后我又后悔,真不知该怎么办?赵先生: 孩子既会给家庭带来欢乐,也会给家长带来烦恼。孩子惹你生气时,为了既不伤害他的自尊心,又能产生一定的教育作用,可采取以下步骤。 1.暂且退避:火气上来时采取退避或保持沉默是最佳对策。退避,可使孩子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避开父母与孩子间的正面冲突;还可避免因在气头上说出过头话伤害孩子。 2.表明心情:孩子惹你生气,你发现自己的愤怒在膨胀时,可分三个层次讲出自己的情绪状态:“我对你这样的做法很不高兴!”“我真气极了!”“我马上就要发火了!”这比莫名其妙地爆发有效得多。  相似文献   

13.
救助管理站门口,问:“学校在这面吗?”看门人按开门钮,指一下大院底部右手那座小白楼,“二楼,几个孩子在的地方。”那是周目下午,久牵的教室正在上课。老师是个在投行工作的志愿者.江南女子.纤瘦,柔声细气,学生是8个七八岁大小的孩子,都有着红彤彤的脸蛋,他们的父母分别来自安徽、河南和江苏。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到邻居家串门,无意中遇上几位年轻的父母在聊各自的孩子,一位母亲说:“我女儿性格太孤僻,进幼儿园都一年了仍然不合群,常常一个人搂着一堆玩具在一边玩。”另外一位母亲说:“你孩子还小,我姑娘都上小学了,也没见她交几个朋友。”站在一旁扯着孩子手的爸爸插话说:“她们都是小姑娘,怕羞,我儿子与他姑家孩子,每到一起玩不上几分钟就吵起来。你争我夺的,互不相让。”……他们的言语中都包含  相似文献   

15.
父母与孩子良好的感情基础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所以,做父母的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喜欢自己。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是很难,你不妨用“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有意识地去尝试以下几个原则。一、关爱原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孩子是一切家庭教育工作的基础。二、民主原则作父母的要努力营造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把孩子当作家庭中平等的一员来看待,充分重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三、快乐原则要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生活是快乐的,学习是快乐的。不要人为地制造压力,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种任务或负担。四、兴趣原则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要尊重孩…  相似文献   

16.
每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不缺乏爱心,但如何表达爱却需要能力。所以并不是每个有爱心的父母都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爱意。怎样才能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呢?亲爱的家长朋友,让我们在孩子面前蹲下来。“妈妈,我跑到你眼睛里去了。”“爸爸,我跟你说句悄悄话。”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世界、感悟世界,以平等的心去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7.
今天的孩子衣鲜食美,在家备受呵护,是家里的“小太阳”,父母、祖父母全都是星星月亮,整天围着他们转。可是,他们还是不快乐,这是为什么?今天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家长都会尽其所能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可是他们的精神世界还是那么贫乏,写出的作文那么苍白空洞。这是为什么?让“知心姐姐”卢勤来告诉你。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完整的爱呢?年轻的父母给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完整的吗?冷漠、隔离、剥夺孩子玩的权利、忽略孩子的进步、损伤孩子自尊、迁怒于孩子、破坏孩子心爱的东西,都是爱的瑕疵。对孩子的精神发展非常不利。冷漠爱的剥夺对孩子的心灵伤害至深。有的父母物质上满足孩子,却对孩子不管不问,不拥抱孩子和孩子一起玩,把孩子扔给保姆或爷爷奶奶。在这样条件下长大的孩子感到生活根本就没意义,对人缺乏信任,冷漠,破坏欲强。而一个贫庭出身的孩子,如果有温暖的家庭,却不会造成心上的不健康。隔离现在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外出不安全,把孩子关在家里。孩子在…  相似文献   

19.
父母都希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具有正确的性观念,但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该怎样去引导。“怎么说得出口呢?”他们想,“要是有一个这方面的好老师就好了!”其实,这些家长没有意识到——你自己就是孩子第一任且是最好的性教育老师。别担心自己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知之不多,不能很好地教孩子,其实比性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性榜样的树立。孩子可以从各种媒体上了解到许多性知识,但日后仍旧可能成为一个对性有着歪曲理解的人。父母的言谈举止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因为孩子们潜意识中的异性原型就是他们的父母,擅长察言观色的孩子正好藉此深刻领悟父母之间…  相似文献   

20.
过失·责任     
1920年,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损坏了邻家一块大玻璃,邻居要求赔偿12.5美元,这笔钱当时可以买125只母鸡,对他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他的父亲说:“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清!”此后,他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终于把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保护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如果父母一味地代替孩子承担责任,就会埋下错误重犯的隐患。孩子犯错的时候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让孩子承担一定的责任可以教会他们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