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饮茶习俗,自汉、唐以来已有2000年的历史,其极盛时期为宋代。宋代茶叶生产兴盛,饮茶之风普及,品饮方式愈益讲究,鉴赏水平不断提高,“斗茶”之风随之而起。“斗茶”,即一种赛茶活动,参赛者献出各自的精制茶叶,以轮流品尝的方式鉴别、评定其色、香、味、形的优次等级,决出胜负名次。宋代斗茶比较普及,与当朝皇帝爱茶嗜茶关系密切,同时,与宋代瓷器发展也密不可分。不少文人高士和茶专家也爱好斗茶。可以说,宋代“斗茶”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精制香茗与精美茶具的和谐组合。一、名人茶事中国历代帝王喜好饮茶,研究茶学…  相似文献   

2.
宋代的“公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普遍实行官府向民间借贷的“公债”制度,包括朝廷的中央财政和地方官府,以地方官府的例子最多。所借包括钱和粮食、绢等物品。借贷的方式,多属强制性的。史料中未见是否支付利息以及偿还期限的记载,只有偿还的诏令和许愿,以及偿还的方式、名目。“公债”几乎全是因为军费,是筹措军费、缓解财政压力的常用手段,而且带有浓郁的专制色彩。然而并无一定之规,制度化程度较低,受到有识之士的指责。官方借贷于民间出于迫不得已,弊端百出,彰显了官方的财政虚弱和巧取豪夺,揭示了宋朝财政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中介"在我们现代生活中十分常见,它在我国的出现很早,在宋代已有类似职业。宋代的中介叫"牙人",不仅说合贸易、拉拢买卖,有的还接受委托、代人经商,甚至揽纳商税等,在商业活动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宋代政府十分重视牙人在契约买卖和赊欠贸易中的担保作用,要求契约的拟定等必须有牙人担保,以便监督买卖双方履行合同,在处理经济纠纷时取得更多的人证物证。  相似文献   

4.
“秘色瓷”一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诗中“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写了秘色越器的釉色。唐未五代徐寅所作的《贡余秘色茶盏》诗,也以“捩翠融青瑞色新”,来赞咏秘色瓷。宋人越德麟说:“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贡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十国春秋》、《吴越备史补遗》、《宋会要》以及《宋两朝  相似文献   

5.
除“四害”     
《湖南文史》2012,(4):62-63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的不良卫生状况,全国上下开展了一场群众性卫生运动,提出了“除四害”的口号,要把老鼠、麻雀、苍蝇、蚊子除尽。由于其中的麻雀和老鼠被认为是偷吃粮食的罪魁,l958年更是掀起了剿灭麻雀的高潮,男女老少齐上阵,用“轰、打、毒、掏”的综合战术,对麻雀以歼灭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6.
“生子不举”是宋代东南诸路较为普遍的现象。许多人家“计产育子”,“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辄杀之”,“男多则杀其男,女多则杀其女”。这不仅与封建社会宣扬的仁爱孝悌道德伦常格格不入,也与古代中国多福多子的传统家庭观念大相径庭,对于力图广增丁口以辟税源的统治者来说,  相似文献   

7.
《文物法》第十四条规定:“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包括建筑物的附属物),在进行修缮、保养、迁移的时候,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然而具体到每一座古建筑的维修中如何体现“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往往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有不同的理解,于是产生了不同的维修方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处理,也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因为参与了一九八三年五月至翌年五月的东台县海春轩塔维修工作,就结合此塔的维修谈谈我们对古建筑维修原则的意见。 一、勘查、鉴定古建筑时代特征是制定维修方案不可少的重要步骤,更是了解该文物的重要方法。对此塔的勘查是从三方面着手的: 1.通过文献考证为塔正名在苏政发〔1982〕51号文件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名单上,该塔命名为“海春轩塔”,并定为唐代建筑。这次经过查阅文献发现此塔称海春轩塔实乃张冠李戴,断为唐塔更属谬误。从《西溪镇志》(重抄本,书中记载的下限至明万历十三年)和明崇祯五年的《泰州志》(重抄本,与上述抄本均藏南京博物院)。得知西溪镇自唐以来曾先后有十大寺院,三座塔。三塔中一为海春轩塔,唐尉迟敬德建,一为东广福寺塔,寺乃唐武德四年重建,寺内之塔始建何时未曾交待;一为石塔,何名,  相似文献   

8.
浙江绍兴素有水乡、桥乡之称,而“桥乡”之美誉的确立,除了因桥梁众多外,更重要的因素是桥梁悠久的历史。八字桥作为绍兴现存最古老的桥梁在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和重要  相似文献   

9.
宋代官窑是中国古陶瓷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对相关历史文献的理解不同以及考古发掘的局限性,致使在宋代官窑瓷器研究中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诸如何为北宋官窑,北宋朝廷是否在都城汴京设置过官窑,北宋官窑是否就是汝窑,河南汝州张公巷窑是否是北宋官窑,南宋修内司官窑的称谓是否准确,南宋官窑是否只有郊坛下官窑一处,何为文献上所说的内窑,老虎洞窑是修内司官窑还是文献上所说的续窑,等等。本文在对专家学者们对上述问题的看法进行疏理的基础上,指出对宋代官窑瓷器的研究离不开传世宋代官窑瓷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考古发掘资料,只有将这三者结合起来开展综合研究,才能最终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用“安乐窝”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也比喻自己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这个词与北宋的一位名士邵雍有关.邵雍(1011-1077)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邵雍精于数学,通天彻地,但生性淡泊,不愿做官,30岁他迁居洛阳时,生活颇为艰难.他在洛河南岸搭了一个草棚,作为栖身之所.这里每逢下雨,满屋都是水.附近的人都讥笑他,他却满不在乎,仍自称其住所为“安乐窝”.  相似文献   

11.
所谓“行滥”,是指质量不合乎法定标准的物品。《唐律疏议》卷26《杂律》曰:“不牢谓之行,不真谓之滥,即造横刀及箭镞用柔铁亦为滥。”《资治通鉴》卷206天圣元年八月戊子条载:“金银器物皆行滥,非真物也。”胡三省在此条下注云:“行,户刚翻。市例为行,市例造金银器贩卖,率殽他物以求赢,俗谓之行作。滥,恶也。”二书的解释虽有不同,但行滥包括以下两个内容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伪”,即以假冒真,主要指金银等器物而言;二是“恶”,即质量低劣,主要指布帛和各种零细杂货而言。唐代官府对商品的质量有较为严格的规定,质量不合标准者不准上市货卖,“以伪滥之物交易者没官,短狭不中量者还主”(《唐六典》卷20)。“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  相似文献   

12.
略谈宋代元符年间一组幼儿墓志谭淑琴位于河南巩义市西村、孝文、芝田、回郭镇一带高原上的北宋皇陵,绵亘十余公里,是众人皆知的庞大陵区.北来九帝,除徽、钦二帝被金所掳,囚死在北漠外,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及宣祖(太祖之父),均葬于此,统称...  相似文献   

13.
“三苏”是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宋仁宗嘉秸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时称汴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竟相仿效。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瓷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陶器到瓷器,从青瓷到白瓷,又从白瓷到彩瓷的几个阶段。彩瓷是明代瓷器发展的重要成就。那时,以江西景德镇为中心的制瓷业形成了,我国的瓷器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烧制出了大量的优美彩瓷。但是,在有剥削阶级存在的社会里,劳动人民的创造都被统治阶级攫为己有。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采取"派官监窑","进贡",官办"御窑厂"以及霸占民窑,"官搭民烧"等方式,来为他们烧制供奢侈生活需要的器物,广大窑工遭受着残酷的剥削与压迫。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浙江著名的越窑,就为宫廷烧制所谓"进御"(供皇帝使用)器物。五代时期"官办"瓷窑开始了,大量烧制"庶  相似文献   

15.
"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期,刊登了王伯敏先生的"略谈肖形印"一文。文中有一两个问题,似乎还值得商榷。(1)文中说:"汉代卫宏在西京杂记中谓:‘秦以前,金银为方寸玺’。"按西京杂记今传六卷本,末有葛洪跋,跋称:"洪家世有刘子骏汉书一百卷,无首尾题目,但以甲乙丙丁纪其卷数,先父传之。歆欲撰汉书编录汉事,未得缔构而亡,故书无宗本,止杂记而已,失前后之次,无事类之辨。后  相似文献   

16.
《文史博览》2007,(11):34-34
“堂”,如北京的同仁堂、宁波的叶老寿伫堂、济南的宏济堂、沈阳的天益堂、贵阳的同济堂、兰州的三爱堂等等,一些中医的处方落款时往往在前面冠以“坐堂医生”四个字。这是为什么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张宝林 《纵横》2010,(4):61-64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著名记者张宝林所著《各具生花笔一枝》一书。这本传记的主人公高集与高汾是一对新闻伉俪,张宝林是他们的女婿。高集与高汾自20世纪30年代末期便以新闻记者的身份活跃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高汾曾在郭沫若、夏衍直接领导下工作;她多次接受周恩来的指示,和高集一起,在国统区配合共产党进行抗战宣传;  相似文献   

18.
华强 《百年潮》2014,(5):57-62
正20世纪80年代,笔者在中央档案馆查阅档案,看到文化部党组1979年6月19日发出的第99号文件《撤销〈关于"二流堂"组织活动情况的报告〉的通知》,为所谓"二流堂"宣布彻底平反:近年来我们对所谓"二流堂"及"小家族"问题进行了反复调查研究,证明所谓"二流堂"(包括"小家族")的一些同志,都是好的和比较好的。过去曾经被怀疑有政治历史问题的一些同志,也都查明没有问题,而没有一个是跟林彪、"四人帮"跑的。因此1955年原文化部党组所做的《关于  相似文献   

19.
古有金砖,以金块造型像砖而得名。早在宋代,金砖一词已见于著录。但关于宋代金砖的形制和特征,文献一概阙如,以至后人难以索骥。近年,见有实物及相关著录介绍,宋砖形金块六、七叶,全都早年被截,所幸残存部分形体、铭文大多清晰可辨,兹据实记录在后。  相似文献   

20.
封赠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体系中一项重要内容,但在今天的史学研究领域却处于边缘的位置,与之相关的种种问题并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就概念的基本内涵而言,封、赠间不同的区分方法,昭示了不同层面封赠概念的存在。对制度起点的追寻与认知,反映并影响着人们对于封赠制度的看待方式;时人说法与作法之间的错位,则导致了后人对于封赠制度理解的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