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天一阁藏明抄本《官品令》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宁波天一阁所藏明抄本 《官品令》进行了考证, 认为此书正是久已湮没的宋代法律典籍 《天圣令》。作者详细考证了这部残存令典的体例、篇目以及它所保存的 《唐开元二十五年令》原文, 指出这个残本的发现不仅对了解北宋的典章制度和人口等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于唐史研究,尤其是唐令的研究和复原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唐宋 600 多年历史中, 统治者曾修纂过无数部法律典籍。然而, 除了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 《唐律疏议》、《宋刑统》和 《庆元条法事类》外, 似乎全都失传无闻。最近, 我因整理点校 《庆元条法事类》而翻阅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在史部职官类中见到一条著录曰: “《官品令》三十卷, 明抄本, 存十卷, 二十一至三十。”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根据法律史常识判断, 此书不会是明代所撰, 很有可能是唐宋时期的法律典籍。通过朋友的帮助, 我在宁波天一阁博物馆翻阅了此书。  相似文献   

2.
《永乐大典》本宋《吏部条法》是南宋理宗景定时期修纂的一部重要法典。本文对《吏部条法》与《吏部条法总类》的关系,对《吏部条法》中的《淳佑令》、《淳佑格》、“申明”、“通用令”以及今本《吏部条法》是否足本等问题作了考述。认为《吏部条法总类》是在《吏部条法》基础上修纂而成,两者不能等同,今传本《吏部条法》实际名称应为《景定吏部条法总类》。在修纂《景定吏部条法总类》时,已将旧的《嘉定吏部条法总类》中的庆元海行法,根据新制定的海行法《淳佑敕令格式》作了修正。今本《吏部条法》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本子。  相似文献   

3.
有“靖康元年□月 日承节郎赵德诚状”等字 ,称之为“状”并无不可 ,但这件文书的归类 ,通过比对《庆元条法事类》所载宋代文书格式 (详下 ) ,可以进一步确定为就是史籍常见的所谓“家状”。这件文书的定名按照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的习惯 ,应该拟题为《宋靖康元年 (112 6 )保安军德靖寨赵德诚家状》。关于本件的录文和标点 ,有多处值得商榷。1行的“诚” ,从图版看 ,上面缺文至少在四字以上 ,根据《庆元条法事类》所载宋代家状格式 ,首行一般是家状撰者“具官姓名” ,即家状书写人在首行写上自己的官称和姓名。显然 ,1行的“诚”是“赵德诚…  相似文献   

4.
俄藏Дx.06521文书是新近发现的一件唐代法制文书,其中包含着一道开元二十五年的《考课令》、一条同年的《户部格》以及一条可能是开元二十二年八月的敕,其内容都是关于朝集制度的。经过考察,我们初步判断,它可能就是与开元二十五年删定律令格式同时编纂的那部《格式律令事类》之断简。由于该书散逸已久,长期以来被学界忽视,但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它不仅是唐代律令格式体系向宋代敕令格式体系转变的一个重要过渡,而且在体例上,开启了宋代法典编纂形式的先河,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本件敦煌文书的发现,为我们认识此书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5.
吴麗娱  趙晶 《中华文史论丛》2015,(2):139-180,394,395
本文分階段探討唐五代之際格、敕編纂的發展特色,認爲唐前期所修是綜合性立法的格,其條文內容與禮密不可分,直至玄宗朝《開元禮》的制作,使修纂較爲便捷的格後敕成爲新的法律形式。貞元、元和之際對《開元禮》和開元制度的繼承,完全轉化爲對開元格後敕的編纂和認定。但歷朝不斷增加的內容以及綜合性立法的性質,致使格後敕的編纂趨向繁冗,所以又制定了以刑法爲主體的《開成格》和《大中刑律統類》,並爲五代所承用,最後因《大周刑統》頒佈而歸於失效。作爲唐代主要法律形式之一的格在北宋前期銷聲匿迹,直至元豐變法纔又以"賞格"的面目出現。與此同時,格後敕在五代易名爲編敕,在北宋前期逐漸析出制度性條文,最終在元豐時成爲單一性刑法規範。  相似文献   

6.
曾慥的《类说》是宋代一部重要的类书,历代学者颇为重视,征引较多,但系统的研究却极为少见。以其收录的唐人笔记小说为例,通过《类说》所收条目与原书单行本或丛书收录本比对,可以整理出《类说》独存之书、独存之条、内容互异等三种情况。其中异文共有书六十三种,条目八百七十三条。本文举要探析了这些异文条目的史料价值,认为《类说》具有考证辨疑的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唐末佚名撰《玉泉子》5卷原本久已散佚,传世的1卷本由明人辑自《太平广记》,存文真伪相掺.南宋曾慥所编《类说》引录《玉泉子》18条,其中16条不见于今本,故被视为原书佚文.本文从文本内容、他书征引情况、《类说》引录文献特点等角度考辨所谓的“《玉泉子》佚文”并不可信,是明刻本《类说》引文篡乱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沈阳故宫博物馆藏《龙虎将军敕命》(以下简称《敕命》),曾为清史著述所引注。近年来,笔者接触到一些明清墓碑刊刻的诰敕,并参阅一些明清诰敕文书原件与资料,对《敕命》作了初步考证,确认此件系赝品。兹具短文,以明其伪。《敕命》为手卷式。它按明朝诰敕文书右书而左开启卷。通高31、通长181.5厘米。为了论述方便,先将《敕命》的装裱形式即包首、天头、隔书、画心、拖尾以及地轴  相似文献   

9.
《至正条格》一方面保留元代旨敕反映奏闻过程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旨敕事由部分被删节。这种处理,应当是有意向唐律靠拢。其中《肃严宫禁》还反映出元代奏闻过程不同环节处于不同的空间:自外而内,依次为各门头、主廊、扫邻,最后为皇帝所在宫殿。这就是元代的权力空间分布。《肃严宫禁》等材料表明元代后期奏闻过程怯薛之外的因素在增强。这暗示着元代中后期政治格局怯薛与权相势力消长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从一直将怯薛视为异己因素的汉制角度观察,是制度更加规范了。《至正条格》法律编纂规范化的特征与此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宋史·刑法志》三卷,错讹甚多.昔日邓广铭先生曾撰文考正过,读者得益匪浅.嗣后,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以及其他同志先后又纠正了不少错误.但其中仍有一些舛讹未被注意.今不揣浅陋,试加以辨正.页4964 熙宁初,置局修敕,……元丰中始成书二十有六卷.按:《刑法志》所言与实不符.《宋会要辑稿·刑法》一之九载:“(熙宁)六年八月七日,提举编敕、宰臣王安石上《删定编敕赦书德育附令敕申明敕目录》,共二十六卷.”《玉海》卷六六《熙宁编敕》条同.又《宋史》卷二○四《艺文志》载:“王安石《熙宁详定编敕》等二十五卷.”《宋会要辑稿》言二十六卷,此云二十五卷者,当不包括目录一卷)以是知自熙宁初置局修敕,至熙宁中曾修定成新《编敕》二十六卷.《刑法志》云“元丰中始成书”,误也.元丰中所成书《元丰敕令式》,考《玉海》卷六六《元丰诸司敕式编敕》条,作七十一卷,与《刑法志》所言“二十有六卷”数不合.疑《刑法志》所云:“元丰中”为“熙宁中”之误.  相似文献   

11.
苏辙《古史》是北宋中期义理之学兴起后出现的一部重要上古史史著 ,是书不仅补正了《史记》所存在的某些疏略和讹舛 ,于《史记》有拾遗补阙之功 ,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义理之学兴起后儒家学者的治史风尚 ,对研究两宋史学思想的演变 ,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郑慧生 《史学月刊》2006,(8):111-120
《宋书·天文志》是中国古代继《汉书·天文志》之后的又一篇天文学著作,它记叙了魏晋至刘宋的天象变化及当时天文研究的成果。问世之后很少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和校勘,本来就有的和多年传抄过程中续加的错误都未能得到清理和纠正。中华书局1972年出版的校点本《宋书·天文志》使用范围最广,但失校、误点之处甚多,甚至有使人不能卒读的感觉。在今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只就学力逮及,将其一一正之,凡158条,并加简要辨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行穰帖》原卷的考察和历代著录的研究,证明《行穰帖》是自北宋宣和内府以来,流传有绪的一件唐代制作的法书影摹本。此外,还澄清了该帖历代刻本、摹本的原委,并解释了乾隆跋语中对董其昌评价的误会。  相似文献   

14.
宋代县望等级制度基本承袭唐代,按“政治地位”和“户口”两大标准划分。但唐宋县望等级存在不少差异,其中的演化少不了后周制度的作用和影响,后周时期,望县、紧县失去按“政治地位”划分的资格,转而按“户口”划分。这一制度被宋代继承,实质是受次赤、次畿县的冲击影响。北宋前期,诸府属县严格按“政治地位”标准划分,与诸州属县按“户口”划分形成鲜明对比。至北宋末年,府、州政区属县等级“泾渭分明”的划分格局被打破,次府属县等级开始转向按照“户口”划分。唐宋划分县望等级的“户口”含义有所不同,唐代完全依据户数,宋代则根据纳两税的“主户”数,这一差异变化也与后周制度有很大关系。北宋前期,动态划分县望等级的政策得到了执行;到后期,则出现了“户口多而县望等级低”等脱离实际的现象,提升县等的户口标准成为解决县等与户口脱节问题较为务实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刘向培 《中国地方志》2020,(1):55-61,M0005
方志为一地史事之渊薮,其中所载宋代学记为研究宋代官学、书院等教育组织的重要文献,不过因其分散保存在不同方志中,使用起来十分不便。曾枣庄、刘琳主编的《全宋文》收录了宋代绝大部分的记文,对宋代研究颇有助益,然此浩大工程难免挂一漏万。如《长洲县学记》为迄今所见宋人俞掞唯一存世文章,徐鹿卿《罗必元故宅记》等记文对宋代书院、祠堂、家族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全宋文》皆失收,今据相关方志对此9篇文章进行补遗,以期为宋代相关文献研究提供新的史料。  相似文献   

16.
易平 《安徽史学》2007,(6):33-36,42
"江南本"《史记》曾藏于北宋御府,至南宋时已残缺近半,后来亡佚.该书的情况,仅见南宋高似孙论及.本文主要依据高氏所提供的江南本《史记》例文,并参北宋景祐本等相关材料校证,得出以下结论:江南本《史记》为五代官写本.该本与北宋官方刊定的《史记》文本有密切关系,可能就是北宋时校刊《史记》用的底本,它是唐宋之间《史记》传承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宋代《礼记》学文献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的《礼记》学受到宋代学风的影响甚深,疑经疑传的特点很明显。宋代《礼记》学文献的数量很大,分为论说类和考据义理并重类两大类型,广泛分布于经、史、子、集、丛各部。宋代《礼记》学文献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和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由“马臀烫印”对波士顿本之版本年代、成画时间、描绘族别等问题进行检视。研究结果显示.波本烫印字样暴露出鉴识学上的破绽.此一破绽不仅提供了理据确凿的关键性证据,亦足以推翻前人对波本既有的版本认识。作为“祖本”——波本之马臀烫印出现了不该出现的讹误字样,而所谓的“摹本”——台北故宫本之烫印字样却悉数正确,这暗示波本既非刘商谱系本之祖本原型,亦非台北本之底本.台北本很可能才是成画年代更早、更为精确之南宋古本。其次.波本应非如前人所认定绘成于北宋中晚期或南宋初年,其成画年代应下推至南宋中晚期。再者,波本绘有1119年后始见于历史之女真字{(?)}烫印,这是判定该本描绘对象之族属必为女真族(而非契丹族)的最佳证明。  相似文献   

19.
印刷术在宋代的普及除了推动知识传播范围的扩展之外,更为主要的是极大提高了知识的留存率,而留存率的提高又促进了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宋代之后,以地图作为载体的知识类型形成了明确的发展脉络,这与唐代及其之前极低的地图留存率以及所承载的知识缺乏传承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因此,宋代印刷术的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古代知识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20.
试论宋代的市民文艺和商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化繁荣昌盛,是华夏化的顶峰之一,本试图从宋代的市民艺的出现及其与商业两的关系中,剖析宋化兴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