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马懿年少时就有雄豪之志,由于受儒家思想影响,他与曹魏政权的关系经历了由消极回避到在曹操的威逼压迫下伪装成曹魏的积极拥护者。他在曹魏政权内40余年,历经武帝、文帝、明帝,为三朝元老,但同时也是曹魏政权的掘墓人,最终反叛夺权,为后来西晋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2010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西安长安区夏殿村古代墓地发掘了M53,该墓为东汉末年至曹魏时期墓葬,形制为长方形,随葬器物有陶器、铜器等。器物组合可作为关中地区曹魏时期墓葬分期判断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受禅台简考     
公元220年,曹丕筑受禅台,接受汉献帝的皇位禅让,完成了汉魏两朝的递擅。曹魏代汉,其原因主要有东汉末年乱世、刘协帝位危机、曹魏代汉已成必然。受禅台现已经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4.
反映西晋前期政区全貌的《晋书·地理志》中记载了58个县级封国,包括公国、侯国两类。虽然西晋朝廷已设置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但这些封国所对应的爵位,却是位在五等爵之下的一般县公、县侯。各家县公主要是由曹魏宗王降封而来。为县侯者,有功臣、敌国降将、曹魏宗室,还有不少是曹魏时即已受封而入晋后仍保留爵位者。  相似文献   

5.
曹魏封王变革政治过程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魏封王是三国史研究的重要问题,前贤时修虽有论及,然于细密之处仍有遗缺,特别是其所昭示的政治地理意义,尚缺深入研究。今将相关史料悉数辑出,钩沉索隐、条分缕析,从封王地域和封王层级的变迁比较出发,寻绎曹魏"以郡为国"、"以县为国"往复变更的诸多原因,从而进一步揭示曹魏政治地理因素与政权运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汉敦煌郡宜禾都尉府与曹魏敦煌郡宜禾县城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敦煌郡宜禾都尉府与曹魏敦煌郡宜禾县城考辨李并成史载,汉敦煌郡置有宜禾都尉,为其所辖四个都尉之一(其余三都尉为:中部、玉门、阳关都尉);延及曹魏,敦煌郡又增设宜禾县。汉宜禾都尉府与曹魏宜禾县城位于何处?二者有什么关系?长期以来人们搞得并不大清楚。曾有...  相似文献   

7.
1997年5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钱币大辞典)编辑部和洛阳市钱币学会联合主办的“曹魏五殊钱学术研讨会”在曹魏故都洛阳举行。来自全国钱币学界、考古学界的专家。学者等30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会议由(中国钱币大辞典》副总编赵宁夫主持,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分行行长吕志源致欢迎辞,他说:大家共聚于洛,就曹魏五殊钱问题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我们衷心希望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关于曹魏五铁钱的专题研讨会,又是一次多学科专家相互交流、相互切磋、进行跨学科合作研究的盛会,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共同推动曹魏五殊钱、曹魏考古研究的深入开…  相似文献   

8.
关于司马懿曹爽之争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司马懿同曹爽之间的斗争是三国时期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正始十年(249年)受曹爽排挤的、装病不问政事的司马懿,突然发动政变,杀掉曹爽及其党羽,控制了朝政。之后不久,又镇压了太尉王凌的谋反,为司马氏最后夺取曹魏政权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侵轮五铢钱非官铸论———兼谈曹魏五铢邹志谅近读《中国钱币》1997年第4期,有曹魏五铢研究文章7篇,其中除“洛阳曹魏五铢钱学术研讨会纪要”着笔于探讨和切磋,余文都肯定地指某式钱为曹魏五铢(按:下引诸文均以署名首字简称),由文而知,所言曹魏五铢当是指的...  相似文献   

10.
监察机构是国家机器自我调节的重要一环,监督机构是否健全和监察体系完整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行政管理活动的进行。曹魏时期的监察制度在秦汉监察制度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御史台、尚书左丞、司隶校尉和校事一起构成了曹魏时期的中央监察体系。本文试根据有关文献对曹魏时期的中央监察体制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杨英 《史学集刊》2021,(5):75-86
曹魏至西晋的郊礼重构是中古礼制一系列变革中的重要环节。曹魏郊礼由魏明帝下诏制定,西晋郊礼则是世家大族统治者为了再造理想社会所撰《新礼》的组成部分。西晋郊礼与曹魏相比出现了明显变化,最重要的变化是曹魏依从郑玄说,《新礼》则依从王肃说。此外,曹魏为了施行"先祖配天"还进行了祖先系谱的重构。曹魏、西晋郊礼对郑玄、王肃说的择从以及西晋雅乐的重构,说明中古早期的国家礼制在整体重构过程中,各组成部分之间在不断调适。西晋灭亡并没有使重构礼典的传统消失,后来建立的王朝仍在继续进行重构礼典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曹魏薄葬考     
曹魏时期的薄葬是相对秦汉厚葬而言,薄葬与厚葬在考古遗存上各有具体的体现,曹魏通过对汉代地面标记性设施和祭祀性设施、地下居室性设施和随葬明器的简省,开创了以薄葬为特征的新的丧葬模式,并影响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丧葬。  相似文献   

13.
正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但说起高柔,也许很多人并不熟悉。然而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曾评价:"孟德智有所穷,则荀彧、郭嘉、荀攸、高柔之徒左右之,以算无遗策。"这里将高柔与荀彧、郭嘉、荀攸等曹魏著名的谋臣并列,可见高柔的地位并不一般。事实上,高柔历经了从曹操到曹奂六代曹魏掌权者的交接,可谓是见证了曹魏由盛转衰的全过程,以此将其和曹魏初期的著名谋臣并列亦不稀奇。不过,在笔者看来,高柔又与上述人  相似文献   

14.
逍遥津之战是三国时期东吴对曹魏发动的一场重要战役,是赤壁之战后东吴为维系孙刘联盟共抗曹魏所采取的最大一次军事行动。逍遥津之战东吴的失败,进一步促使东吴改变联刘抗曹的方针。逍遥津之战后东吴采纳了吕蒙的策略,袭取荆州以巩固长江一线,从而对魏、蜀、吴三方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汉中地区是位于秦岭与大巴山之间的一片盆地,这里交通便利,地势险要,战略位置十分突出。三国时期,蜀汉与曹魏为了争夺该地进行了诸多战争。最终曹魏攻下了汉中,蜀汉失去了战略屏障而最终灭亡。  相似文献   

16.
1996年12月河南新郑发现了一处古钱窖藏,钱币封装在一灰陶罐内,总数586枚,除6枚为东汉剪边五殊外,其余均是曹魏五林。东汉五殊为磨边,字迹模糊不清。钱径22.8~23.8、郭厚0.9~1.2、穿宽8.8~9.2毫米,钱重2~2.38克。它们与曹魏五林直径、重量基本相同,说明曹魏钱是一种在东汉末剪过五林形制的基础上增加轮郭而形成的既承袭又有区别的新型铸币。从钱体的大小、形制。钱大、书体等分析比较将此批曹魏五殊列为四型(见表)。1型(插一:图1、2):钱体较大,五字肥大,与东汉五林五字基本相同。株字偏分朱上方折、下圆折,或上…  相似文献   

17.
对曹魏屯田的研究,史学工作者已取得不小成就,但在一些问题上并未取得一致看法,如何估计屯田的规模,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三国史话》一书中,我曾认为:“屯田是在国有土地上进行的,此外还存在着地主和自耕农民私有的士地。曹魏屯田的规模虽然比较大,但在全国来说,并不居于主导地位,占多数的还是私有土地。”由于篇幅、体例所限,未能详加说明。本文的目的就是进一步阐述和论证这一问题。 探讨曹魏屯田,应将汉末曹操掌权时期(建安元年以后)和曹魏统治时期的情况放在一起分析,两者不能割裂开来。由于屯田的资料比较分散、零碎,现将曹魏屯田归纳整理列表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杨玉萍 《丝绸之路》2012,(20):91-92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加官特别发达的时期之一,作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加官,侍中出现很早。到曹魏时,其职能发生变化,逐渐成为影响中枢决策的重要部门。本文以曹魏时侍中为例,对加官与中枢决策之间的关系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曹魏五铢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本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河南省钱币学会组织专题小组,在河南及全国各地开展调查。经过张德胜、谢世平、于倩等先生的多年努力,在以往认为属于两晋南北朝的钱币中,发现一种形似东汉剪边五林,但面轮压“五”字右侧和“殊”字金旁,即面轮侵压钱文为主要特征的五殊钱,应为曹魏钱币。这个创见为曹魏五殊钱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①。因此,我们才有可能在考古发掘资料和有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作较为全面的论述。一、曹魏五林的重要发现在全国各地的三国、西晋墓葬和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钱币窖藏中,屡屡发现面轮侵压钱文的五铁钱。…  相似文献   

20.
汉魏时期的侍中是皇帝的近幸之臣,其设置、地位、权限几经变化,最终演化成门下省的长官,成为实际执掌国家枢机的"宰相"。曹魏时期是侍中职权转变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它以特殊的方式介入尚书、中书的权力范围,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本文根据曹魏侍中的设置特点和权力变化,考察其与尚书、中书的密切关系,着重突出曹魏侍中在当时权力格局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