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清代双城堡地名的由来及其建制时间,晚清庚子年(1900年)出版的《吉林通志》(下称《通志》)早有历史定论。《通志》卷十二·三十页记载:清“嘉庆十七年于阿勒楚喀拉林西北双城子地方,移驻京都八旗垦荒,十九年委协领统之”;《通志》卷五十·三十页又记载:“嘉庆十九年设双城堡,委协领一人,佐领二人,骁骑校二人”统之。《通志》在以上的记述中说明,  相似文献   

2.
张静 《史学史研究》2023,(1):118-122
<正>李涛为唐朝皇族之后,一生仕宦历经五代宋初:后汉拜相、后周封莒国公、宋初拜兵部尚书。其子孙多入仕于宋,为当时显赫的仕宦家族。关于其祖先,《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1中均无载,《宋史·李涛传》2记为“唐敬宗子郇王玮十一世孙”。3由于唐朝皇族后裔的身份对李涛家族入仕发展增益颇多,故其后世子孙在墓志中也提及其为唐朝宗室之后的身份以显尊荣。4目前,学界在对李涛五世孙、六世孙的研究中5,  相似文献   

3.
清代满城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清入关后的满族史,不能不研究驻防八旗,研究驻防八旗,必然涉及到满城。满城,即清代八旗兵的驻防城,是清代驻防全国各地的八旗官兵及其眷属的居住地。它与清代八旗驻防共兴衰,相终始。因此,对满城兴建、规模、作用及其废弃的过程,进行一番考察和分析,不无意义。本文拟就上述略表浅见,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京畿驻防旗地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旗驻防是指布防于交通要冲和战略重镇的八旗军事力量,八旗驻防的规模大小不一,但其职能相同,目的均为把守战略要地,威慑地方,镇压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反抗,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有的学者认为八旗驻防始于清军入关之后①,实际上在入关前八旗“守边驻防,原有定界”②。关于入关前八旗之驻防状况,在《满文老档》和《清大宗实录》中记载较多,其多数属于更番制驻防,但在天聪七年(1633年)三月,遣苏尔东阿等“率兵二百人,携家口,驻守辽河岸巨流河地方”③,携家口去驻防,肯定是长久性的,中间无须换防或换防时间较长。同年六…  相似文献   

5.
2013年国内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成果丰硕。其中出版的专著如下:朱子彦《汉魏禅代与三国政治》(东方出版中心)、吴怀东等《曹氏家族与汉晋社会文化变迁》(安徽大学出版社)、侯迎华《汉魏六朝公文批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王连儒《汉魏六朝琅琊王氏家族政治与婚姻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张兴成《两晋宗室制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鲁力《魏晋南朝宗王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王志刚《家国、夷夏与天人:十六国北朝史学探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文华《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孙艳庆《中古琅邪颜氏家族学术文化研究》(齐鲁书社)、郭建《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三国两晋南北朝》(人民出版社)、王连龙《新见北朝墓志集释》(中国书籍出版社)、王静《中古都城建城传说与政治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张树国《汉一唐国家祭祀形态与郊庙歌辞研究》(人民出版社)、张雪松《唐前中国佛教史论稿》(中国财富出版社)、刘屹《敦煌道经与中古道教》(甘肃教育出版社)、刘春香《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研究》(人民出版社)、韩理洲等《全三国两晋南朝文补遗》(三秦出版社)、  相似文献   

6.
清初八旗内部的民族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八旗内部的民族融合,经历了3个阶段:从1583年清太祖起兵到1635年清太宗改族称为满洲,是建州女真向满洲共同体的过渡,产生了新的民族意识;主要在清太宗时期,建立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作为八旗满洲之辅翼,使八旗在接受异民族中壮大;清军入关后,八旗成为中国社会的特殊集团,“旗”的整体意识与内部凝聚力都在增强,实现了旗内不同民族向满族的融合,形成新的满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清朝爱新觉罗皇族是满族的一个氏族。由于具有本民族的一些特殊因素,内部等级区分较严,在宗支亲疏的划分及其封爵、等级区别上,都有不同于往代汉族王朝的特殊体现。以封爵等级而言,有所谓“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之别。这两种不同封爵的宗室成员,在等级上就有较大差别。但在清中叶以后,人们对这类概念已不甚了了,如认为所谓“入八分”,是指得以享用八种特权性饰物或待遇,有宝石顶戴、双眼花翎、府邸、官属、团龙补服、朝马、紫缰、阿呼喇枪(豹尾枪)等等。宗室封爵中还有“入八分公”与“不入八分公”(或称“未入八分公”)。这…  相似文献   

8.
八旗制度是满族特有的一种军政合一的社会制度。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三个组成部分。在有清一代,他们都是“旗人”,但在八旗之下,既有满洲、蒙古、汉军之别,更有上三旗与下五旗之分。  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就是为了统辖广大的满洲、蒙古、汉军之人,使他们都在八旗制度的管辖之下。据史书记载:“太祖……太宗(皇太极)……爱立八旗,……每旗析三部,以从龙部落及傍小国臣顺者子孙、臣民为满洲;诸漠北引弓之民景化内徙者,别为蒙古;而以辽人、故明指挥使子孙、他中朝(亦指明朝)将众来降及所掠得,别隶为汉…  相似文献   

9.
在入关之前,八旗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过征战迁徙集中大量女真(满洲)、蒙古、汉人等民族人口,以增强后金(清)的政治与军事实力,并逐渐具备了与明朝抗衡的能力。与此同时,征服其他部族与民族的过程,也是对原处于分散状态下的部族与民族整合的过程。八旗制度既是这种整合的方式,也是这种整合的结果。正是这种民族人口的迁徙与集结,不仅催生了"满洲"的诞生和"大清"政权的出现,而且使八旗制度更加完善。这种现象的存在,在中国民族发展史和民族关系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典型性。同时也为多角度研究八旗史与民族关系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因此从八旗入关前民族人口迁徙集结的角度研究这一段历史,也就有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清代“八旗制度”以严密的组织形式,实现了旗人社会的兵民合一.旗人的一切生活待遇,都在八旗制度下获得,住房也不例外. 清初,北京旗人的住房有一定之规,以现代标准看,就是科级官员住3间房,处级官员住4间房,司局级住7间房. 按官阶高低分配相应住房 旗人住宅的出现,与八旗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清顺治入关后,八旗精锐集中驻守北京,朝廷为数十万进京的八旗兵民提供禄米、俸银、住宅、田产.经过“圈地”和对汉人的驱赶,清廷控制了北京内城和西北郊区的大片田宅,形成“满汉分城”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正>关于清代双城堡地名的由来及其建制时间,晚清庚子年(1900年)出版的《吉林通志》(下称《通志》)早有历史定论。《通志》卷十二·三十页记载:清"嘉庆十七年于阿勒楚喀拉林西北双城子地方,移驻京都八旗垦荒,十九年委协领统之";《通志》卷五十·三十页又记载:"嘉庆十九年设双城堡,委协领一人,佐领二人,骁骑校二人"统之。《通  相似文献   

12.
张杰  李秀莲 《清史研究》2013,(3):119-125
《苏完瓜尔佳哈拉满文谱书》成书于康熙四十八年,属满洲中较早的家族人口档案,满洲入关前之历史信息隐藏于家谱字里行间,内容较为丰富。谱书记录了苏完瓜尔佳及富察两哈拉、三个家族之世系繁衍、合族原因及家族迁徙历史。两哈拉家谱合二为一在满洲族谱中颇为少见,其合族迁徙历史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后金建立前后东北地区女真海西、建州、东海三部之间关系以及满洲族形成的历史进程;两家族之间的姻亲关系及家庭生活亦从一侧面反映了清入关前的社会制度史。  相似文献   

13.
皇族诗人朱真淤宋法仁兰州历史上,有一位被后世遗忘了的诗人——朱真淤。这个曾被当时人誉为“昭明之俦”的皇室宗亲,由于身世与诗文鲜为人知,因而辞世之后近五个世纪,很少有人论及。只有明陶宗仪在他编著的《说郛》里有过这样的评价:肃靖王真淤,博雅好文,善为诗。...  相似文献   

14.
由张佳生撰写的《八旗十论》一书,近日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集中以八旗为研究对象,从八旗入关的作用与影响、八旗意识、八旗人口迁徙及其效果、八旗制度对满洲在民族整合、社会整合及文化整合中的作用,以及“汉人满化”现象论析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阐述。同时在提出“八旗文学”概念的基础上,对八旗文学的分期、八旗文学的形成基础,以及八旗诗歌的主要风格和形成原因方面,也进行了研究。八旗是以满洲为核心,以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为羽翼组成的等级森严、制度严密的社会集团,民族成份的多样性和管理方式的有序化,使八旗制度和八旗具有了多方面的独特性和社会功能。八旗意识和旗人观念的形成,以及八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成为研究八旗及八旗制度的重要内容,全书从这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均有新颖之处。《八旗十论》——八旗研究之作@海燕  相似文献   

15.
清朝皇宫的女性以宫女居多。当时清政府规定:"每三岁选八旗秀女,户部主之;每岁选内务府属旗秀女,内务府主之。"也就是说每三年一次八旗选的是秀女,主要为妃嫔、贵人等,有的也为宗室子弟选福晋;每年一次内务府属旗选的,官书也称秀女,实际是使女(后来也称宫女),她们主要从事服侍、洒扫、杂役等粗活。据《宫女谈往录》记载:女孩子长到十  相似文献   

16.
孟昭信 《史学集刊》2004,(3):110-112
满蒙联姻是清史、满族史、蒙古史及边疆经营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一些文章陆续问世。南开大学杜家骥教授在资料上又开辟途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这一课题研究的新的、突破性的进展。其所著《清朝满蒙联姻研究》一书,便是他长期辛勤研究的结晶,已由人民出版社于2003年9月出版。全书65万字,分3编、25章、93节。这是杜先生近年来继《清皇族与国政关系研究》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引起史学界同仁的极大关注。我与杜先生是忘年之交、老朋友,每每看  相似文献   

17.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的徐凯教授新作《满洲认同"法典"与部落双重构建——十六世纪以来满洲民族的历史嬗变》一书,是近些年来少见的一部开拓性的清史力作。该书以《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以下简称《通谱》)为基础研究蓝本,参照《皇朝通志·氏族略》、《钦定八旗氏族通谱辑要》和《钦定八旗通志·氏族志》等经典进行对比研究,突破了满学研究,特别是清前史研究中诸多难解之题,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这段历史资料的空白,给出某些较科学、  相似文献   

18.
八旗制度之运作与旗人认同之变迁,是清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往的研究较少使用民间历史文献,也较少从普通旗人的角度"自下而上"地思考此类重大问题。本文以一份普通的驻防汉军家谱——《福州洋屿颍川赖氏家谱》和其他相关文献为主要资料,较完整地呈现了清代驻防汉军的生活与认同之变迁。赖氏家族自康熙间驻防福州以来,经历了雍正间分防三江口,乾隆间部分"奉命出旗",清末出现家族整体转型的历程,清晰地展现了汉军旗人从清初驻防地方,到清中叶面临"出旗"压力和生计困境,再到清末建构家族组织和实现地方化的转变。福州赖氏由"旗人"到"族人"的转型,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普通汉军乃至部分满洲旗人的共同经历。  相似文献   

19.
绥远城驻防八旗源流考蒙林关于清代绥远城驻防八旗兵之来源,目前史学界多持乾隆四年(1739年)右卫八旗调防而来之说,几成定论。笔者在精心研读《清高宗实录》之基础上,认为绥远城八旗兵驻防初期民族成份繁杂,变化极大,最终于乾隆中期才形成了以京师与右卫满蒙八...  相似文献   

20.
翻阅清代文献,关于满族女子的名字记载,可以见到一种演变情况,入关前和入关初,史籍典册中的满族女子均有姓氏名字;大约到康熙中期以后,典籍中满族女子则均无名字,或写作某人之妻××氏,或只写作某人之妻、某人之女,连姓氏也无。例如《八旗通志》从第二百四十二卷《列女传·四》康熙十三年起所载的八旗烈女皆无名字。难道这些女子从来就没有名字,当然并不尽然,一些有幸保存下自撰诗词文集的满族女子,她们的名字与雅号都能因自己的专集而留传下来。其中晚清的满族女词人西林春的名字尤其引人注目——她是以春天为名的,春天也是她喜爱吟唱的主题,她一生中写过许多有关春天的优美词章。与无数未能留下名字的满族女子相比,我们有幸知道她的名字,更有兴来探寻一下这位以春天命名的满族女词人对春天的独特审美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