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龙腾金源     
韩锋 《黑龙江史志》2010,(17):13-13
金上京地区出土以龙纹为图案的金代文物较多,其龙纹的使用范围也比较广,1956年在金上京遗址出土的铜坐龙,则是其中的代表。经与国内各地出土的坐龙相比较,阐述坐龙的功用以及在现代的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的龙文化研究中,金代的龙纹形象一直包含在宋代龙纹的研究范畴中,宋代又是中国龙形象的定型时期,近年来连续发现的金代铜坐龙,对于中国龙文化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唐、宋、辽、金代出土的坐龙的形态特征、出土地点、时代背景作以对比研究,得出金代铜坐龙是渊源于辽代的坐龙、受宋代坐龙影响的、包含了女真族民族文化心理的一种龙的形象,并探索出其发展演变规律及具有守护功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的虚幻动物。龙腾云驾雾,追波逐浪,有着无比的神通,它到底是怎样诞生的?中国人以“龙”为尊,它又为什么会加入世俗动物的行列?无中生有十二生肖中唯一前神秘动物——龙,在中国拥有至高无上的文化地位,中国人甚至以龙的传人自居。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2015,(3)
<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震,龙发机,吐丸而蟾蜍衔之。震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向,乃知震之所在。——《后汉书·张衡传》  相似文献   

5.
桐城出土春秋时期青铜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3月,安徽省桐城市高桥镇长岗村一村民在自家门前护理土埂时,发现一批青铜器。经文物部门派员实地调查,这批文物属一窖藏。出土时矛、钁全部放在尊内、鼎倒置于尊上。文物部门对四周进行了清理,未发现其他遗物。现将出土器物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6.
清永陵是清王室的祖陵,陵寝的建筑布局及代表帝王尊严的建筑物体饰件中,除沿用中原传统的陵寝规制外,又融合进了具有满族早期文化特征的民族文化内涵,坐龙浮雕即是其中的一项文化表征。坐龙是清皇室在沿用传统的中原龙文化之时,结合了本民族自身崇尚的文化,将二者因崇拜需求而结合为一体,突出了满族民族自身的崇拜观念,使之成为一种独创的崇拜文化。本文就清永陵坐龙文化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7.
1985年2月,邛崃县东安乡蜚虹村,在修建酒厂的施工中,发现了一个由铜盖扣着的双耳鼓腹黑陶罐。从这个罐里清理出鎏金铜造像12尊。出土时绿锈严重,铜盖锈蚀一触即碎。对造像做了化学处理后,大部清晰可辨。这批造像大小不等,姿态各异。造像最高的19厘米,最小的8.5厘米。现将十二尊造像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8.
<正> 一、乾隆三十五年铜造佛像 承德外八庙管理处收藏一尊工艺精湛的铜鎏金佛像(照1),通高21cm,重1250g,保存完好。 此尊佛像名称为无量寿佛,是梵文“阿弥陀佛”的意译,寓意年寿可同天地共存,所以称无量寿佛。佛像头戴宝冠,神态慈祥,表现出了佛教显宗造像的特点。饰耳环、项链、璎珞、臂钏、手镯;袒右肩袈裟,双手叠置足上,称“定印式”,即思惟修行;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结跏趺寓意静坐敛心、上息杂念。佛像在火焰背光须弥座的衬托下,给人以安然稳定之感。  相似文献   

9.
《文博》2021,(4)
青铜小口折肩尊与无耳折肩罍的定名分歧长期困扰学术界。青铜小口折肩尊、罍分别在不同时期从陶小口折肩尊、罍仿制而来,从源头上就决定了两者形制差别明显。就演变轨迹而言,铜小口折肩尊与铜罍各自独立发展,并不存在更替关系。青铜小口折肩尊、罍在体量上差别明显,装饰风格也大有不同。青铜小口折肩尊的定名才是允当的。  相似文献   

10.
唐双龙柄尊     
唐代双龙柄尊属于盛器,特点是口部做成盘形,戏颈部细长,肩部丰满,近腹渐收,足沿略外撇,口沿至肩有两条对称的螭龙,见于白瓷,青瓷及三彩器,流行于唐代北方地区。唐代的双龙柄尊明显地脱胎于隋代的样式,综合了前朝龙柄双体尊的特点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互动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城市化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互动,是我国城市发展与产业结构有序演变的重要路径。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城市化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相互作用的地域进行了类型划分,研究了不同地域类型城市化与区域产业结构有序演变相互作用的特点、模式及变化趋势。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城市化的有序推进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岭南文化对广东外省人群体影响之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以文化问卷调查为基础,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岭南文化对广东外省人群体的影响特征。笔者发现:岭南文化影响广东外省人群体的总体特征呈中间型,南方群体、男性群体比北方群体、女性群体易于接受岭南文化。并得出几点结论:在文化扩散的早期阶段,等势文化之间的影响排斥性较明显,表层文化相对于深层文化接受大于排斥,文化距离对深层文化的扩散起决定影响,经济条件对表层文化的传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学术史上,《史通》外篇获得的评价并不高,《四库全书总目》及晚近学者多认为,其内容有与内篇"重出"或"抵牾"之处。追溯《史通》的学术渊源,并从理论体系的角度审视《史通》内外篇,可以发现内篇效仿了《文心雕龙》骈体专题论文的批评文体及其理论系统,外篇则在文本考证方法和述学文体两方面继承了《论衡》,弥补了内篇所缺乏的专书的专题研究;内篇讨论"近代之史",而外篇着意于《尚书》与《春秋》经传,亦是刘知幾为《史通》所设置的"断限"。因而,《史通》外篇的成立,是由史学需要专书研究的性质与骈文在论述文本考证方面的不足,以及《史通》自身的学术渊源共同决定的,不能将其简单视作刘知幾著述的初稿或者读书札记。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人本主义理念的城市社区生活空间公正结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立  王兴中 《人文地理》2010,25(6):30-35
本文以城市各阶层日常生活行为的工作(上学)、家务、购物、闲暇活动完成的区位空间结构为议题,运用行为地理学的人本主义研究方法,以社区为基本研究尺度,探讨微观领域社会空间公正体系的结构与模式。得出城市社会空间体系发育阶段,影响城市社区生活空间结构的基本因子为城市资源、社区资源、社区类型-体系与场所体系,社区资源与城市资源在城市内部空间的布局呈"点-轴"结合模式,城市资源的线性空间体系格局与社区资源与场所的点状空间镶嵌映射了市场经济规律下城市社区生活空间结构的"集聚-碎化"倾向,缺失空间公正。最后,尝试性提出了人本、公平理念下的城市社区生活空间公正结构。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escribes some Tiwi conceptions of death, linking an important myth of the origins of death to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dynamics of Tiwi mourning. It argues that one part of the myth describes the psychological dangers of human responses to loss, in particular the dangers of destructive rage and self-destructive withdrawal, suicide. The mourning ceremonies facilitate the overcoming of these dangers and the re-integration of the individual into collective life in the course of a drawn-out process, a patterned dramatization of reactions to grief in collective action. The collective process of mourning is central to processes of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 Tiwi life. The paper then discusses a case of pathological mourning which led to the suicide of a young man, and sketches the impact of this death on a number of the younger male kinsmen of the deceased. The suicide was followed by a number of suicide attempts by these men. These attempts can be seen partly as manifestations of individuals' conflict with their surroundings, but also as manifestations of the collective process of adjustment to the death, in a sense as the culmination of the history of mourning in a family-group extending over more than twenty years. In conclusion, the paper briefly summarizes recent changes in Tiwi social life which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precariousness of integration of young men, and to the emergence of the historically new pathological forms implied by the contemporary rise in the number of instances of suicide.  相似文献   

16.
Among those conceptions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which deal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ories is the concept of the unity of science. This unity is in turn based on the unity of scientific method, the unity of scientific laws and the unity of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After a systematic explication of modern approaches, historical conceptions of the unity of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are described and analyzed. To these belong first of all the idea of a mathesis universalis and the so called Leibniz program, which leads to the architecture of a Leibniz world.  相似文献   

17.
今文三家《诗》与古文《毛诗》的融合是清代《诗经》研究所呈现出的新趋势,伴随着清代三家《诗》研究的全面复兴,这种融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它既是清代三家《诗》研究达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走向,也是三家《诗》深层次研究的表现,在清代三家《诗》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相似文献   

18.
Starting from an historical case study,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general issu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social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nd logic. It aims at giving an account of certain features of recent history of fuzzy logic. For this purpose, it develops an approach based on a sociology of methods of demonstration and on the material analysis of logical activity, in particular of writing and reading activities. The formation of a social history of forms of demonstration is outlined.  相似文献   

19.
国际旅游文献中若干术语的汉译表述:问题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术语的统一及其规范化使用是一个学科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之一,并且在反映一个研究领域的学术规范方面,也是最为明显的外在表现。本文通过比较国际文献中对有关术语的使用,分析了国内旅游研究中在若干英文术语的汉译表述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概念的本意及其作为专业术语的规范化使用提出了一些思考,以使国内旅游学术研究更加严谨。  相似文献   

20.
刘晏伶  冯健 《人文地理》2014,29(2):129-137
利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分布等在内的迁移人群的社会经济特征,继而从迁移原因、迁移人口的城乡分布、迁移时间、迁移类型与属性的交叉分析等方面探讨了人口迁移的类型学特征。引入就业可达性概念,分析了人口迁移率的空间格局、就业可达性与人口迁移率的空间匹配关系以及人口迁移流的空间格局,发现通过就业可达性格局可以很好地解释人口迁移率的分布。最后,采取多元线性回归技术研究了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迁入地城镇居民收入与迁移率呈正相关关系,而迁出地城镇收入、迁入地的科技文化水平、迁移距离和迁入地农村收入则与迁移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