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甲骨工具书是甲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甲骨工具书可分为“字汇类”、“会要类”、“索引类”、“字典类”等类型,是伴随着甲骨学不同的发展时期出现的。甲骨工具书是甲骨学发展的产物;甲骨工具书也会对甲骨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殷墟花园庄东地卜辞的行款表面上看较为复杂,但实际上仍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表现为:卜辞基本守兆,在卜兆上方由内向外契刻,至兆干后再沿兆干外侧下行。由于卜辞字数不同,有的未至兆干即止,有的刻至兆干下方后再内行或外行。此外,相关卜兆的数量与排列方式、卜甲上卜辞条数的多寡、卜甲上可供刻字的空间等因素也会影响到卜辞的行款。了解、掌握花园庄东地卜辞行款与卜兆之间的密切关系,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王卜辞与其它非王卜辞的行款规律,对深入探讨商代后期的占卜制度也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方稚松 《中原文物》2007,5(1):83-87
甲骨文中的“■”与金文中的“■”应为一字,可释为瓒;“■”就是金文中的“■”,应释为祼。此外,文中还对旧有甲骨卜辞中几个可能与祼、瓒相关的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一书中有许多单独出现的“丁”字。作者通过对比同书大量相近辞例,认为这里的“丁”字仍然是天干日名。并且结合传世文献,指出古人喜用丁日行事,更进一步印证了《花东》卜辞“丁”字为天干日名的论点。当然不排除极个别卜辞释读上存在歧义,但作者认为在没有更坚实、更多证据的情况下,不能轻易得出丁为武丁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从花园庄东地卜辞看“子”的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东卜辞主体的"子"卜辞,最为突出的是完整记录了"子"对王室的贡纳以及养马的职责,同时记录了外邦职官对"子"的贡纳。由此可知"子"族的组织结构与王室的关系;并显示出花东子族对于王室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看出其地位的显赫与独立性。由此分析,"子"的身份和地位在武丁时代可能是一位管理内务的大臣。  相似文献   

6.
殷代文字分为正体与变体。正体以青铜器铭文为代表,变体以甲骨文为代表。进行甲骨卜辞字体分类工作,要留意正体和变体的区别。历组卜辞特征字,整体上保持了正体的特点,历组二类尤其明显,并影响了无名组卜辞字体。历组一类字体有笔画圆转、字体简化的特点,可能是继承了师组的风格。历组倾向于正体的作风,反映了小屯村中南一系的传统。此外,研究历组卜辞的时代,需重视从戈之字的直柲特征,这是时代较早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从甲骨文圭字看殷代仪礼中的五行观念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甲骨文中有一个作形的字,过去一般都笼统地释为玉字,初看似无异议,但从与此字有关的卜辞内容分析,并和先秦的圭、壁、琮、璋等玉器加以对照,我们不难发现殷代的玉圭,从纹饰或器形上,都与此字相吻合。而且其用法和内容,均与文献中所记载的祭天礼仪上使用的圭基本一致。为此笔者试将圭字涉及殷代仪礼中的相关问题,作一个十分粗浅的探讨,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8.
殷墟花东卜辞有字作■(花东273),学界尚无准确隶释。本文首先梳理了与该形有关的■、■字,认为■字当依唐兰说读为"颠";其所从之倒人形,在甲骨文中亦单独成字,乃"颠陨"之"颠"的表意初文;■形有异体作■,系加注"丁"声的"颠"字。在此基础上,主张花东■字所从之■与■、■构形之意相类,表颠陨之意;"日"旁为加注声符,■也是"颠"字异体。卜辞"颠"字可表颠陨,或读为"沴"、"疹"。  相似文献   

9.
甲骨文作为中国文字的鼻祖,在历史上对中国书法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民俗是历史的产物,那些在过去和人们密切相关,反映民间生活、生产、娱乐、信仰等方面的民俗文物,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的正在急骤消失,有的已濒临绝境。100多年前,担任清政府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在一副中草药中首次发现了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这对于研究我国殷商时期的政治、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了殷墟卜辞中一些与"火"有关的内容.例如"好火",凡对人类有益的自然现象称为"好",《尚书》中有"好风"、"好雨"."火"是阳精,古人认为阳气盛会降雨.卜辞中还有"执火",与祭祀活动有关."火"也会给人类造成极大危害,商王曾占卜火灾.  相似文献   

12.
花东卜辞中所记载的事类以祭祀类最多,这一类祭祀卜辞有著什么样的祭祀规律,目前还不清楚,然从卜辞的型式看来,前辞有作「干支卜」者,也有以「干支」、「干卜」和仅以「干」开端者,这些不同的型式代表著何种意义,前此在《花东·前言》中并未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有关祭祀用牲的记载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字形和写法①。因为涉及文字的考释和商代祭祀用牲制度,本文对此略加考辨和分析。一.关于牡豕据《花东·释文》,花东卜辞中表示雄性之豕的字共有A—D诸形。  相似文献   

14.
甲骨卜辞中有个地名"疋"。通过甲骨文材料、传世文献资料、出土器物综合分析,"疋"的地望在陕西省汉中盆地中东部的城固、洋县一带,其核心区域在湑水河下游两岸的平原地带。"城洋铜器群"可能是古"疋国"的文化遗物。  相似文献   

15.
甲骨卜辞所见的商代献捷献俘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军礼中的献捷献俘礼,殷墟甲骨文有所记载。就卜辞所见,殷商时期这一礼仪主要包括反主、逆俘、奏恺、献捷杀俘祭祖等仪节。文献中所言的"饮至"、"大赏"等虽因卜辞简练而无法清楚,但根据其他迹象判断也应存在。殷代军礼充满崇祖信鬼的色彩,占卜贯穿于其中,杀俘献祭则保留了明显的原始遗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举出同见于花东卜辞和王卜辞中的人物,包括、敖、韦、、、子兴等,并提出可以利用花东卜辞中所记载的“葬韦”、“蕴”和祭祀子兴之事来对花东子卜辞作分期。以及指出了花东卜辞和历组卜辞在字体上的相似处。  相似文献   

17.
一.说“邍”《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以下简称《花东》)第59号是一版完整的龟腹甲。其右後甲靠近千里路处刻有一条卜辞,原整理者释读如下:(1)辛未卜:子其亦,往田,若?用。花59·1[花东]并对“”字解释说:“从夂从求。在田猎卜辞的求作寻求、搜求之意,疑此字义与求相近。”我们认为,原整理者的释读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殷墟花东H3卜辞主人“子”身份的确定是H3卜辞研究的难点,目前有9家之言,其中,“子”为沃甲之后或武丁太子——孝己的观点影响最大。本文从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属性的观点出发,以“子”活动事项为依据,结合先秦文献中有关太子职责的记载,对“子”的身份为太子做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历组一类卜辞的特点,历组卜辞中的祭祀、诸妇、军事活动等内容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