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沦陷时期上海的保甲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沦陷时期上海的保甲制度张济顺保甲制度在中国曾是控制乡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方式,上海开埠前实行过保甲制度,不过到清末已经名存实亡。然而在20世纪40年代沦陷时期的上海,保甲制度在这座充满近代气息的都市社会里复活。这就不能不使我们去探讨这样一些问题:40年代...  相似文献   

2.
宋毓瓒 《文史精华》2011,(2):53-58,1
前言 1942年.我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经济系。年底进入当时的天津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东亚毛纺厂的前身)。当时我在统计部任职员,半年后调入工友人事组(相当于现在的劳资科),负责计算工资。我历经沦陷时期、国民党时期。直至解放。1952年“五反”后。我被提升为人事工资科科长。文革期间下放劳动。  相似文献   

3.
1967年至1969年,我在湖北省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工作时期,曾专门到北京访问过孩子剧团的团长吴新稼和当时的另一名共产党员许翰如,收集了有关孩子剧团的文章和资料。值此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整理出此文,以作纪念。孩子剧团是在59年前于上海成立的一个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的儿童团体。上海沦陷以前,它按照中国共产党的指示,在共产党员的带领下,转移到了武汉。武汉撤退前夕,又从武汉出发,经长沙、桂林、贵阳转到重庆。在5年时间里,剧团经历了千辛万苦,克服了重重困难,为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贡献,为中国青少年树立了爱国的榜样。…  相似文献   

4.
高延萍 《文史精华》2007,(11):58-60
1937年,淞沪战争开战3个月后,中国军队因失利而退守了,日军随及占领了上海。上海沦陷时,梅兰芳正住在上海的租界。他原以为住在那里是比较安全的,谁知不久后的一天,有个日本人找上门来,希望梅兰芳在上海电台播一次音。这明明是日本人想借梅兰芳来粉饰日军占领下的太平,梅兰芳当然是不愿干的,他当时就以马上要到香港和内地演出为由而拒绝了。拒绝日本人  相似文献   

5.
拾以舟 《神州》2013,(9):6-7
有关沦陷上海的历史,在近年来逐渐升温的上海史研究中仍然处于薄弱环节。2007年导演李安首度改编华文世界深受影响力的女作家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大胆地将日据上海时期女间谍色诱汉奸的故事搬上银幕,电影一经问世便在华人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并斩获当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等多个知名奖项。本文基于电影《色·戒》对日据上海镜头细节的捕捉,通过分析电影中对市民生存形态、上海都市文化以及沦陷电影业的表达,努力为读者还原一段近乎真实却又压抑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孙英芳 《沧桑》2010,(6):101-103
清末民初时期,西方先进的石印印刷技术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出版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上海作为当时全国的出版中心,是石印术应用最广泛的地方,采用石印术印刷了大量的书籍、图画、报刊等,直接促进了中国近代以来印刷业的发展。在石印术的带动下,鼓词的出版也出现了空前的兴盛,为鼓词传统的传播形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纪念日及其仪式活动是集体记忆建构和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为了纪念当时中国首都南京的沦陷,悼念死难同胞,全面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后,浙江、南京等地举行了相关纪念活动,并经历了由战时“首都沦陷纪念日”到战后“京市忠烈纪念日”的变迁,这些纪念活动推动了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形成。集体记忆或公众记忆是根据社会需求而建构的。南京沦陷及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纪念和悼念活动受到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1937年11月12日,上海被日军占领后,由英美控制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成了日军占领区的“孤岛”,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完全沦陷,这四年零一个月,被称为“孤岛”时期。这一时期,上海新闻界、文化界的爱国志士创办了一批抗日进步报刊,教育“孤岛”上海和沦陷区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片国土沦陷为敌占区。这些地区的新闻事业完全由日本帝国主义操纵,新闻机构成为日寇侵华的舆论工具。上海是敌人反动新闻政策实施的重点,因此上海的新闻事业成为殖民地新闻事业的一个标本。剖析日伪在上海的新闻活动,对全面了解日本侵华史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起,上海工人的政治倾向便在各种社会力量的角逐中,显示出特殊的作用,围绕着上海工运的领导权,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些有影响的政党、社团都曾进行过大量的活动。但总体说来,在抗战以前,如同当时中国的政治大局一样,基本上是国共两党的抗争。及至抗战爆发,这一格局发生变化。尤其是在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以后,社会矛盾与工运形势的关系更显示出如下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央造币厂桂林分厂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中央造币厂内迁重庆后,国民政府财政部为保障战时内地流通货币的需要而设立的中央造币厂五个分厂之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江浙等地工商企业向西南各省迁移,内地商业繁荣,极需辅币。是年冬,财政部命中央造币厂技正王寿全赴广西调查旧造币厂情况。  相似文献   

12.
汪精卫发布对83人的通缉令.顾执中的名字赫然在内.遇险逃脱“从有史以来,新闻记者之遭暗杀,从没有如此之众和如此的残酷,也从没有在这样一个孤苦的环境中,像上海记者们那样执笔奋战。”曾在上海《新闻报》担任记者的顾执中,之所以能在他的《报人生涯》中写下这段话,是因为他当时身临其境,对这段中国新闻界最黑暗时期的恐怖生活有着深切的感受。上海沦陷后,孤岛内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特别是在租界内的新闻工作者的斗争尤为显著。当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政府时,上海报纸一致声讨,痛斥卖国贼。汪精卫为此大为恼怒,在其特工总部成…  相似文献   

13.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实行残酷的法西斯统治。当时,东北地区的爱国文艺工作者用文学作武器,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浴血奋战的同时,也用文学武器打击敌人,鼓舞斗志,留下了许多具有珍贵史料价值和深刻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4.
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期刊出版业的繁荣期,同时也是动荡期。在黑龙江俄日战争,大量移民,以及满洲国时期日伪的统治都对出版业有很大冲击和影响。本文主要对这一时期的俄文及日文期刊的出版情况及一些重要期刊进行调查,为研究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民生、军事等方面提供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5.
郑连根 《炎黄春秋》2005,(10):66-68
在中国现代史上,“孤岛”是个特定的名词,它指的是从淞沪会战后沦陷(1937年11月12日)到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8日)期间的上海租界。在这个阶段,一方面,上海已经沦陷于日军之手;另一方面,上海租界地区因受英、美等国家的管辖而不受日军的直接控制。租界像大海中“孤岛”,尽管危机四伏,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爱国人士的避风港,在“孤岛”上,抗日宣传活动还可以有声有色地开展。  相似文献   

16.
广州沦陷前“七·七”事变至广州沦陷前(1937年7月~1938年10月) ,广东政局相对比较稳定 ,工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物价较平 ,总的来说,人民的生活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 ,是国民党在广东统治时期的黄金时代。1937年各县早造丰收 ,为20余年仅见 ,收成比平时年约增加6成 ,由于粮食丰收 ,广州谷米市价继续跌 ,花纱畅销继续高涨。1938年早造丰收 ,米价低跌。但经济的高涨也有不容忽视的另一面。当时“全省人口3300余万人 ,而产米数仅1.13亿余担 ,每年不敷米额尚达1962万担 ,今幸…  相似文献   

17.
193 8年夏 ,武汉沦陷前 ,生活书店总店派张又新、毕青、杜福泰、袁润 ,从武汉带来了一批书和一幅写着“生活书店浙江流动供应所”的布招牌 ,来到了金华。金华当时是东南抗战的战略要点和交通枢纽。杭州沦陷后 ,浙江省政府迁到永康 ,在于潜的天目山设立了浙西行署 ,在这两地聚集着大批国民党党政机构和各种训练班。金华沿浙赣铁路西通大后方 ,南通福建 ,又是连接永康和天目山的枢纽。上海成为孤岛后 ,只有海路运输经温州和偶然通航的宁波两个港口连接内地 ,而金华又是必经之路。我们在金华设立分店后 ,把革命理论、进步文艺、抗战文化书刊 ,…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受特定历史条件的局限,学术界和公众长期以来对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学的认识模糊,认为沦陷区没有学或只有汉奸学。9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一批相关论的问世,沦陷区学主体的面貌和性质已经基本上明朗。尽管如此,对于它的怀疑、贬低和曲解依然存在。不容否认.沦陷区的政治化环境,在总体上是与中国新学活动相敌对的。但具体到各个沦陷区.由于被占领的时间和社会形态不同,言说自由的程度也各不相同。本用确凿的史实证明,北京、上海沦陷区的言说环境好于其他沦陷地区。具有相对自由的言论空间。北京、上海的中国民族学之所以能够在沦陷时期继续迂曲生长并蔚为大观,与两地相对有利的言说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华北沦陷区文学研究的新进展──对《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的评价与研讨赵亚迅1996年4月6日,由北京市文艺学会、《新文化史料》编辑部、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联合举办的“华北沦陷区文学暨专著《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学术座谈会”在京召开。梅娘、林榕、杨鲍等...  相似文献   

20.
日军大屠杀期间南京军民反抗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12月,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南京守军在南京保卫战中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13日南京沦陷后,日军在城内进行了长达数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南京沦陷后的最初几周内,南京军民面对日军的大屠杀暴行,进行了英勇的反抗,但这些反抗斗争行为,其特点表现为分散和无组织性。在城市沦陷后数周内,不仅中国军队未见有组织的游击或巷战发生,市民们也没有进行较为普遍和成规模的反抗,这无疑是受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条件制约的。对此问题进行进一步研讨,并不是为了抹煞中国军民在南京大屠杀过程中的反抗事迹,而是希望能更深入系统地了解和分析南京军民当时的应对状态以及相关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