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8年以来,福建霞浦、福州、福清、屏南、晋江等地发现了多种摩尼教科仪书、摩尼教造像和多种文物,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至今已历十岁,诸多学者发表论文已逾百篇,从历史、文献、语言、艺术、宗教等各领域各角度对霞浦摩尼教展开深入而具体的研究,国内学者林悟殊、杨富学、包朗用力较勤,国外以马小鹤、吉田丰、康高宝(Kosa Gabor)和古乐慈(Z.Gulacsi)等贡献尤多,可以看出,近年的研究成绩固然巨大,亦同样存在不尽人意之处,诚当综而述之评之,以为后来学者之镜鉴。  相似文献   

2.
林悟殊1997年出版了《摩尼教及其东渐》的增订版(台北淑馨出版社),在第一篇和最后一篇章中介绍了本世纪来摩尼教资料的新发现及研究概况,对摩尼教研究作了展望(页1-11,252-267)。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敦煌、吐鲁番等地相继出土了多件摩尼教文献,既有汉文,也有回鹘文、摩尼文、粟特文、波斯文等,为丝绸之路沿线摩尼教的传播提供了重要依据,深受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涌现出非常丰硕的研究成果。学界对汉文写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敦煌三经,即《下部赞》《摩尼光佛法仪略》和《摩尼教残经》,此外,则主要关注于《老子化胡经》和《佛性经》。对回鹘文写本的关注,则主要集中于《摩尼教徒忏悔词》《牟羽可汗入教记》《摩尼教寺院文书》等。新近发现的霞浦摩尼教文献,明显与敦煌摩尼教文献同源,可谓敦煌学的新延展;福建摩尼教由回鹘僧人所传,同样也可谓回鹘摩尼教研究的新延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而被排挤到东方的摩尼教在中亚广素的土地上得以流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所周知,摩尼教之传入回鹘,时在公元762至763年间,并被定为国教,这在摩尼教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众多的吐鲁番、敦煌出土物中,有不少摩尼教文献,向人们昭示着古代摩尼教在吐鲁番、敦爆及其周边地区的繁荣。由于摩尼教在中亚的信徒多为粟特人、伊朗人和回鹘人,故今存文献大部分都用伊朗或回鹘语文写成。后者有很多已由勒柯克(AvonLeCoq)、邦格(W.Bang)和葛玛丽(AvonGabain)等先后刊市。这些文书少数为非回骼的突厥人撰写,…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古代史研究中心荣新江教授的新作《中古中国与外来明》由三联书店于2001年12月出版。该书是他研究粟特和摩尼教、景教论的汇编,集中地展现了他近年研治上述问题的成果。该书反映了中国大陆历史学界对这个有国际影响的学科研究的最新水平。我这  相似文献   

6.
《收藏家》2014,(1)
<正>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位于韩国首都首尔的闹区中心,面临汉江,交通便利,是韩国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该博物馆占地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藏品丰富,号称世界上第六大博物馆。博物馆绝大多数的藏品是韩国各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但是也藏有部分外国珍品,其中以亚洲国家居多,中国文物在数量与价值上占有绝对优势。从来源上看,该馆收藏的中国、中亚等国家地区的艺术品有很大一部分是由1916年日本大谷  相似文献   

7.
<正>吐鲁番绿洲出土伊朗语写本为数巨多,大体归于三大宗教,即佛教、摩尼教和基督教。这些文献有很高的比例是转译而成的:佛教文献转译自汉语或吐火罗语;基督教文献转译自叙利亚语;摩尼教文献则转译自阿拉米语。这些文献的重要性在于,不少文献都蕴含独特的世俗内容,为探索时人的日常生活及其宗教信仰提供了依据。通常情况下,这些"世俗"内容都与三大教的信徒息息相关,这从文献的出土地点和所用文字中即可清楚看出。出自基督徒之手的写本大多用古叙利亚文写就,主要发现地在水盘(Shui-pang),即吐鲁番北  相似文献   

8.
《旧约。创世记》中的犹太人之祖雅各在希腊文《约瑟祷文》、科普特文《埃及人福音》、《九姓回鹘可汗碑》粟特文残片、摩尼教中古波斯文祈祷文、伊朗语赞美诗中化身为天使,在希腊文咒文与护身符中成为人们祈求的天神,在敦煌摩尼教汉文文献《下部赞》中被称为“头首大将耶俱孚”,在福建霞浦文书中则被称为“俱孚元帅”、“耶俱孚大将”或“俱孚圣尊”,成为护法天神之一。雅各从以色列人之祖逐步演化为中国民间宗教护法的曲折过程,诚为中西文化交流史引人入胜之一例。  相似文献   

9.
从1900年发现被誉为"中古图书馆"的藏经洞至今,敦煌学的发展历经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得益于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献资料,敦煌石窟的研究能够关注到更多的细节,学者们也日益重视将敦煌文献与敦煌石窟相结合进行研究。文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文字材料(包括壁画题记、藏经洞文献、碑刻、传世史料等)在敦煌石窟研究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探讨文献与石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杨富学  杨琛 《民俗研究》2024,(1):137-144+159
2008年以来,在福建霞浦发现的摩尼教科仪书中,多有关于燃灯仪式的记载,尤其在《点灯七层科册》《奏申牒疏科册》和《祷雨疏》中最为频见,其功用主要集中在奉请神明、修持功德、禳灾拔度上。然而原始摩尼教乃至拜火教文献中均无礼灯、燃灯仪式的记载,反而在中国境内流传的佛教、道教、祆教以及闽地的民间宗教仪轨中,或多或少出现了灯仪。摩尼教灯仪并非是其原生的仪轨,而是在东传后受到中原文化影响,主要是通过汲取中原地区流行的华化佛教、道教乃至本土民间信仰的宗教仪式而成。祆教虽在燃灯仪式上和摩尼教具有相似性,但霞浦摩尼教灯仪与祆教灯仪并无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