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亚的民族主义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民族主义在中亚各国的表现进行了综合分析,特别对各国主体民族意识方面的表现进行了阐述。作认为,尽管中亚国家的民族自我中心主义对提升主体民族的凝聚力有帮助作用,然而却导致了非主体民族与主体民族的矛盾,甚至产生了危害国家安全的异己力量。中亚国家的民族主义思潮严重影响到中亚地区的社会稳定,对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也带来消极的影响。中亚国家已经认识到民族主义的危害,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抵制民族主义的泛滥,携手共同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宗教极端主义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等三股恶势力。  相似文献   

2.
王嘎 《民族译丛》2003,(2):33-40
民族人口迁移问题是处在转型时期的中亚国家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苏联解体前后,中亚成为全球范围内人口迁移规模较大的地区,而且人口迁出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比人口迁入表现得更为突出。文章认为,民族人口迁出问题是中亚国家多种社会矛盾积累与集中的产物,它本身又会对中亚国家的社会现实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尤其是大批俄罗斯人居民的迁出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3.
程艺  刘慧  宋涛  张芳芳 《人文地理》2022,37(2):67-76
中亚地处欧亚大陆中心,是“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重要区域。本文基于GDELT新闻媒体数据库,构建了事件影响度和双边关系度,定量分析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冲突关系演变,采用时空热点分析识别了中国在中亚城市尺度的合作、冲突热点模式。结果表明:①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日趋紧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趋势显著上升,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关系最为紧密。②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合作区域集中在中亚国家首都、战略要地、重要能源基地等,在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地区和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形成集中连片的合作区域。冲突区域集中在中亚国家首都和战略要地,与合作区域在空间上高度重合,但影响力显著低于合作事件。③中国在中亚城市的影响力以合作关系占主导,冲突关系大于合作关系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64%的中亚城市为低合作—低冲突状态,中亚国家首都、阿拉木图、安集延属于显著的高合作—高冲突城市。④时间尺度上,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热点以持续型为主,冲突热点以振荡型为主,哈萨克斯坦纳伦市、阿特劳州为新增冲突热点,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历史进行时     
<正>2010/6.28-2010/7.9吉尔吉斯斯坦诞生中亚首位女总统6月28日,吉尔吉斯斯坦新宪法草案在公投中获得通过,吉政体将由总统制过渡到议会制,成为中亚五国中第一个议会制国家。萝扎·奥通巴耶娃也开始正式担任过渡时期总统兼临时政府总理,成为中亚地区首位女总统。中亚国家的民主进程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相似文献   

5.
杨鹏飞 《丝绸之路》2023,(2):92-100
对中亚国家的援助,是俄罗斯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俄罗斯对外援助的优先选择。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历届政府都对中亚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慷慨”援助,实现俄罗斯与中亚经济空间的统一,提升俄罗斯的形象和文化影响力,巩固和扩大欧亚经济联盟,强化俄罗斯在中亚的主导地位,推进一体化进程,在原苏联空间重建政治经济共同体,是俄罗斯中亚援助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巴基斯坦硬币通览(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俊良 《新疆钱币》2007,(2):42-46,49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东接印度,东北与中国毗邻,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南濒阿拉伯海,是南亚通向中亚、西亚的陆上交通要冲,也是中亚国家出海的捷径。当年佛教正是从这里开始,经阿富汗到中亚,然后传到中国的。它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主要有旁遮普族,其次为信德族、帕坦族和俾路支族等。  相似文献   

7.
蓝琪 《世界历史》2008,(1):70-78
本文考察和分析16—17世纪中亚国家与俄国的关系及其历史背景,指出在这一时期,双方关系的实质是平等互利。这种关系得以维持是与双方的经济实力分不开的。中亚国家与俄国在16—17世纪的交往是中世纪中亚与东欧关系的继续。  相似文献   

8.
浅析中亚国家的社会分化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亚国家独立十年来的民族社会结构分化与社会整合等问题的探讨 ,揭示了中亚各国在独立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与波折 ,分析了中亚各国的社会发展情况。从社会结构的分化上来说 ,中亚各国独立十年来体现在各领域的分层十分明显。从社会整合方面来讲 ,由于前苏联人为地造成的资源分配的不平衡 ,导致中亚各国资源利用上的匮乏 ,致使其政治系统的正常运行受到严重的打击 ,结果给中亚各国的社会整合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目前中亚各国的社会整合任重而道远 ,需要社会各部分力量的相互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中亚国家独立前后跨国民族的迁移对其民族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亚各国民族结构主体民族化的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中亚国家政局动荡、经济陷于危机的形势下,民族结构的主体民族化有利于各国暂时缓解民族矛盾和稳定政局,有利于暂时缓解失业带来的社会压力;然而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它侵蚀了中亚社会稳定的基石,不利于中亚各国社会的长治久安,破坏了良性的社会结构,加速了中亚社会的分化。  相似文献   

10.
《攀登》2017,(4)
青海省与中亚地区的联系源远流长,古代丝绸之路将两个区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青海具有向中亚国家开放的地缘优势。在新丝路进程中,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环境污染成为青海省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现状的分析,进一步探讨在新丝路视域下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立法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论述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独立10年来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变化情况以及它们在民族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中亚国家在不断反思,修正苏联时期的民族理论和借鉴他国民族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民族理论,并制定了大致适合本国国情的民族政策,保证了国内形势的稳定,但由于一些理论观点还不够系统、成熟和条理化,民族政策还缺乏具体,周密的保障措施,为此,中亚国家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还须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一个多世纪以来 ,中亚的地缘政治格局和作用不断发生变化 ,并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中国。“9·11”事件之后 ,中亚的地缘政治形势变得更加复杂 ,大国的、区域的、国际的利益交织在一起 ,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阿富汗反恐战争的结束为中亚国家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新通道 ,尽管中亚在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但它不会成为新的地缘政治“核心地区”。  相似文献   

13.
从1991年至今,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学术界围绕历史和现实问题,断断续续地展开论战,其中以塔、乌两国的论战最为持久。论战波及中亚地区各国,并引起地区外国家的关注。这种学术论战反映了中亚各国独立后意识形态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中亚地区的政治生活、国家关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11年5~6月和9~10月,西北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联合考察队,先后对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个中亚国家的24个重要文化遗产点和13个博物馆进行了考察。本文主要介绍了泽拉夫善河流域、瓦赫什盆地发现的粟特时期城址和佛教寺院遗址,为了解该时期中亚地区的粟特文化及区域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中亚国家的民族关系与地区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地缘政治的变化,中亚五国的民族问题凸显跨国性。民族与宗教因素相结合、相促发,利用宗教服务于极端民族主义是影响民族关系、制约国家经济建设和危及地区安全的突出征象。“9.11”事件以后,由于美国的军事介入,致使中亚的民族问题更加复杂,不仅关涉五国间的国家关系,而且牵动包括我国西北边疆及其他周边国家在内的地区安全。面临来自周边动荡带的巨大压力,中亚的稳定仍然十分脆弱,强化国家安全的任务极其艰巨。中亚各国政府针对本国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积极推行一系列促进族际关系健康发展的措施,民族问题始终处于政府的控制之下,整个地区总体上保持基本稳定态势,但局部片区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种种变数难以预测。  相似文献   

16.
张小瑜 《黑龙江史志》2012,(14):80+84-80,84
水资源作为一种非传统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乌兹别克斯坦。跨境水资源问题影响着乌兹别克斯坦与中亚邻国的国家关系和地区局势稳定。苏联解体后乌兹别克斯坦水资源问题更加突出,中亚水资源区域合作局面难以打开。乌兹别克斯坦一直寻找水资源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1907年8月,英俄经过1年多的谈判签订了关于波斯、阿富汗、西藏问题的中亚协定。欧洲因这个谈判的成功而分成了两个对垒的帝国主义集团,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来的多极均势变为两极均势。欧洲在这个时期大国会议、谈判、条约何其多,却都没有出现1907年英俄协定之后这样的一种局面。何以英俄解决它们之间的中亚争端会对欧洲均势结构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并促成了1904年英法协约业已开始的欧洲国家重组过程呢?它们在中亚跨越两个世纪的大角逐(great game),少说也有80来年且经常支配着两国关系的趋向,①到1906年谈判时中亚问题又在它们两国外交中占据怎样的地位?本文试图从这些问题的视角,探讨英俄协约谈判的起因,即1904—1906年英俄关系的演变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发生巨大的政治裂变,联盟解体,中亚地区独立成为五个国家。中亚地区这一地缘政治版图的巨变,使该地区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的历史。面对中亚新的政治版图,俄罗斯及时制定并实施了新的中亚战略。传统的地缘战略空间理念,挥之不去的"中亚情结",是俄罗斯中亚战略的出发点和惯性思维;国家安全的需要,是俄罗斯实施新的中亚战略的现实需求;经济利益、特殊利益和邻国的关系是俄罗斯中亚战略必然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中后期,清朝主动搜集信息,了解浩罕、哈萨克、布鲁特等中亚部族政权的动向。往返于中亚各商镇与喀什噶尔之间的贸易商队和投归清朝的厄鲁特逃人,向清朝提供了关键信息。这些信息的内容包含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塔什干及河中地区的政治、军事、外交动态。文章呈现清代西北边疆信息搜集机制的运作实态,进而探讨清朝对18世纪中后期中亚政局的认知情况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国家的形成,是人类文化史上最重大的成果之一。国家为什么形成?为什么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特定阶段上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它的出现和运作具有什么样的内在规律?这些问题一直是诸多人文科学工作者探索的对象。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原生国家诞生的核心区域之一,而且前国家与历史时期的人类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当然有望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认识作出重要的贡献。夏商周是中国历史的原史时期。所谓原史时期,是指既有一些零散的文献材料传世,但考古资料仍然是认识当时社会文化面貌的最重要的材料之一。但是,无论从考古还是从文献材料看,夏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