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重臣洋务先锋山西巡抚胡聘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外国的入侵,清王朝的部分官员为稳定封建统治地位,开始兴办所谓“洋务”。他们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建立新式海军,创办近代机器工业,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在洋务运动鼎盛时期踏入仕途的湖北天门人胡聘之,虽然在“帝党”和“后党”的矛盾漩涡中左右逢源,但他总的政治倾向是支持和执行光绪皇帝变法图强的思想的。他借助洋务自强之势,为推进地方工业振兴,革新政治文化教育,扶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了许多开拓性的事业,可以称得上是近代洋务运动的先锋之一。  相似文献   

2.
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和中日甲午战争史滇生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首先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后来,虽然增加了"求富"的内容,但军事自强的目标始终未变。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  相似文献   

3.
高金辰 《神州》2020,(6):200-200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时人尊呼“张香帅”。直隶南皮人。晚清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工业方面,他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近代民用企业;政治方面,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等一批新式学堂。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相似文献   

4.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开始以后,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打破了中国闭关自守与世隔绝的局面。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萌生了兴办近代军事工业的意图,并加力提倡,自1865年(清同治四年)始,用3年时间,兴力起4家近代化的兵工厂。即1865年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局,1866年在福州创办的福建船政局,1867年在天津创办的天津机器局,1865年在南京创办的金陵机器制造局(又称江宁机器制造局或江苏机器制造局)。以上4家机械化兵工厂的创办,在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徐寿父子对近代科学技术的贡献研讨会在京举行徐寿和徐建寅父子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科学技术专家,对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代军事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创办多有建树。今年是徐建寅诞辰150周年,也是他创办山东机器局120周年。10月24至26日,中国兵工学...  相似文献   

6.
李永春 《百年潮》2004,(11):46-51
《申报》是英国人美查(Frederick Major)于1872年4月在上海创办的一种商报,后来发展成为在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之一。郭嵩焘是近代中国首任驻英法公使,因《申报》关于他画像、茶会两事报道不实,且语多讥讽凌辱之意,自光绪四年(1878年)九月到次年三月。从巴黎到伦敦再到上海一直追究并拟状诉《申报》。此事被称为近代中国史上“华字报最初最巨之交涉”,是近代中国报界最早的“语言文字之祸”。郭嵩焘也因此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学习西法,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声誉而状诉新闻报刊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7.
自强军编练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日甲午战后。清政府开始参照西法编练新军,进行近代化的军事改革。这是中国近代军事上的重大转机。自强军即在此刻应运而生。马关条约震动了清廷朝野上下,励心变法,图强保国的呼声高涨。“自中东罢役以来,中外诸臣竞言自强之术”,均以为“目下欲图自强,自以修明武备为第一要义”(《德宗实录》卷412)。早在中日交战之际,光绪帝就对用西法改革清军的建议大为赞许。称之“实为救时之策。”并禀明各督办大臣悉心筹划,“立予施行,不令掣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24)。甲午战败,清政府更加紧进行,推动各地新军建设。1895年4月,光绪  相似文献   

8.
徐明君 《黑龙江史志》2009,(12):43-44,47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内忧外患迫使中国人冷静地思考和反省,终于认识到了西方的先进和发达,感受到了不如西方的地方。由于西方文化首先呈现在中国人面前的是疯狂的经济掠夺和残酷的军事侵略,所以人们首先将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物质文明的优长方面。出于维护大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需要,地主阶级改革派组成的洋务派相继创办了一批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和新式学堂、新式海军等等,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中心的洋务新政。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国藩与中国传统文化朱东安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造就出来的最后一代出色人物的典型代表,不仅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且带头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既是其精华所聚,又是其糟粕所聚。精华所聚,...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洋务派官僚在兴办以“自强”为中心的军事工业的同时,也开始创办若干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性企业。这一显著变化,颇引起世人的关注。这种新式的近代民用企业,到九十年代甲午战争以前,约有二十个,而以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为其发端。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是我国第一家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轮船航运公司,也是清末洋务运动中我国设立的规模最大的民用性企业。该局从清同治年间创立起到1949年大陆解放止,存在了七十多年的时间,在我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尤其是航运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及其他有关资料,将1927年国民党政府统治前该局的组织沿革情况,作一简要的介绍(国民党统治时期该  相似文献   

11.
周学熙是中国近代的一位大企业家,由他创办或参加投资的近代企业有十几个,资金总额约有4000多万元,形成“周学熙资本财团”。近几年来,发表了不少研究周学熙的论著,但对其经营之道,还鲜有涉及,本文仅从其创办企事业的“集资”方面,来研究他的经营之道。  相似文献   

12.
王坚 《文史春秋》2012,(1):53-60
他的经历,就是半部近代史。华人中诸多的“第一”,都为他所创造。他是中国报业的先行者之一,创办了近代第一家中文日报,“为吾国日报之鼻祖”;  相似文献   

13.
<正>说起“状元经理”,人们便会想到主张实业救国并创办大生纱厂等实体企业的南通张謇,殊不知苏州也有一位“状元经理”陆润庠,他是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科状元,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家乡苏州创办苏纶纱厂。陆润庠博学多才,精于医学、书法,是光绪、宣统两朝帝师,他创办的苏纶纱厂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张之洞是近代值得注意的军事思想家。他所主张的“中体西用”不仅是颇有影响的政治纲领,同时也是清末军事变革的一项基本原则。全面地分析和把握张之洞的军事思想,是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方面,史学界虽已做出过有益的尝试,但仍有不少问题值得探讨。本文试图就张之洞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15.
张之洞与晚清军事教育近代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细珠 《安徽史学》2001,(4):32-36,27
军事教育体制改革是清末新政时期军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张之洞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他极力主张废除传统的武科举制度,努力创办近代军事学堂教育体系,并积极派遣军事留学生和出国军事考察人员,以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近代军事人才培养体制。这些举措为张之洞在湖北的新军建设提供了大量急需的近代军事人才,并因此而开启了晚清中国的军事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正丁宝桢:春秋谨严取力法丁宝桢(1820~1886),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人。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任翰林院编修,自此步人仕途。丁宝桢是洋务运动重要成员,从政期间致力于"求寓自强"的洋务运动,建山东机器局、四川机器局,成为两省近代工业的开端。他官至四川总督,但为政清廉,常捐赠薪俸给困苦者,然自身却因生活所需而负债累累。以勇于任事、吏治严整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与一衣带水的日本都兴起了一场维新运动。近代史学家把中国的这次改革运动叫做“洋务运动”,把日本的这次改革运动叫做“明治维新”。它们都是一场以创办近代工业为主体内容的欲使国家走向世界,实现工业近代化,以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60-90年代,晚清洋务官僚为“自强”和“求富”,创办了一批近代化军事和民用工业,但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制度,在人事管理、企业产品管理和分配等方面受封建衙门作风和旧式企业管理方法的影响.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比具有浓厚的封建性。总体来看,洋务企业起点低,弊病丛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丁日昌(1823—1882)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走改革自强道路的早期倡导者二一,是具有远见卓识的爱国政治家和富有革新精神、引进先进科技、创办近代工业的实干家。有史以来,我国的第一个机器制造局、第一条电报线、第一条自建铁路、第一  相似文献   

20.
傅国涌 《中华遗产》2009,(6):86-101
中国百姓因为他才走出吃粗盐的历史;中国纺织工业因为他才摆脱印染用碱完全依赖进口的局而;近代中国因为他才打破了英国、德国对中国化肥市场的垄断;他创立了中国民营企业第一家化工学术研究所;他创办了享有“亚洲第一大厂”之誉的南京水利铔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