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随着休闲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逐步进入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其日常生活方式和内容也越来越休闲-娱乐化。城市增智型游憩场所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休闲娱乐行为的主要场所,它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使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向更高层次迈进,而且也成为衡量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重要方面。因此,对休闲-娱乐场所特别是城市增智型游憩场所的空间研究便成为(微)区位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从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角度,概括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增智型游憩场所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以及其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区位的规律性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城市社区环境下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空间结构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现代城市社会地理学对城市生活空间质量的评价,已涉及到城市内部福利设施(与场所)的空间结构层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居民收入与文化素质的提高,闲暇时间延长,城市内部商业性娱乐场所日益增加,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国内地理学者对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空间关注较少。本文从人本主义视角,运用行为和实证主义方法,在总结国内外对商业性场所研究的基础上,力图轮廓性地揭示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空间形成与分布等规律;并以城市社区和场所作为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研究的两大基本单元,探讨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社会空间内容和结构模式,及其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相互关系。以便更深入地揭示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本质,丰富城市社区规划与整治的基础理念。  相似文献   

3.
韩光明  王兴中 《人文地理》2006,21(4):13-19,6
零售业及其附生-衍生的营业性娱乐场所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闲暇娱乐)行为的四大场所之一,零售业中附生-衍生的娱乐场所的类型、结构与空间模式是揭示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城市社会地理学以及人类文化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角度,分析与总结国外学者对零售业及其附生-衍生的营业性娱乐场所的研究现状、内容以及其在城市中的空间作用与(社会)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4.
康体休闲产业的机遇与市场进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康体休闲旅游从作为洒店、或一般俱乐部的经营项目,正在转化为独立的旅游经营实体(康体休闲俱乐部,或综合中心),并促进其形成产业,本文以实证规范化方法,从实务和实例两方面阐述康体休闲产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怎样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5.
国外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以来,城市居民收入与消费文化的变化,引起城市内部营业性娱乐场所数量、类型与结构对应的变化,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国内地理学者对营业性娱乐场所的空间关注较少。本文从城市社会地理学的角度、以人本主义的理念为线索,通过对国外诸多学科在(营业性)娱乐场所的研究成果与进展的分析,力图总结出城市(营业性)娱乐场所空间关系研究的流派及其研究的阶段性,并就未来研究趋势做了一定的分析。以期丰富城市社会空间前沿研究的基础理念。  相似文献   

6.
王阳 《神州》2013,(15):53-53
对于火灾来说,公共娱乐场所是其中的多发场所。近年来,公共娱乐场所的火灾事故频繁上演,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本文主要是对公共娱乐场所中的消防防火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晚清上海都市化的进程中,各类传统休闲空间发生了相应的变革。作为有着悠久历史且已日常化的休闲场所,茶馆同样发生了改变,在城市空间拓展主要是商业区域的转移和拓展之时,茶馆亦步亦趋、迅速发展,并以精致、富丽和娱乐多样化成为晚清上海重要的游艺场所之一。以茶馆为研究对象,可以反映晚清上海休闲娱乐空间在都市化进程中的变革,进而审视都市文化和休闲空间之间的互动交织。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络口碑的长春市文化娱乐场所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微观个体的心理认知及参与空间行为的差异性需求分析成为21世纪场所微区位研究的新趋势。本文尝试通过将文化娱乐场所的网络口碑信息与地理空间关联,从地理分布与口碑分布两个方面,探讨长春市文化娱乐场所的空间布局特征。研究认为文化娱乐场所的空间圈层分异明显,数量等级特征显著;空间热点区总体一致,呈多中心发展态势;空间分布模式表现各异,口碑得分具有随机性;不同业态类型场所其空间区位选择、分布模式及口碑得分均具有显著差异,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研究应深入到微观业态内部及业态之间去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国外对城市康体保护空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宁  王兴中 《人文地理》2003,18(2):24-29
对城市康体保护空间的研究涉及医学地理学、健康地理学(或保健地理学)。前者重在探讨如地方病、癌症等的地理生态、地理流行特点、环境病因和疾病制图等领域。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已处于世界前列,特别是地理化学因素与地方病和癌症等的病因研究更为突出[2]。后者探讨社群总体健康水平与环境的关系。城市社会地理学出于对城市生活空间质量的探源,研究城市不同区位(或社区)康体保护的水平以及对社区的管制。国外对此方面的研究也可称为城市保健地理。由于国外发达国家已进入高消费阶段,对城市空间的康体性有了很高的期望,因此,在此方面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其创新之处在于,摆脱了传统的与健康有关的城市宏观物资条件的分析,综合与康体有关的社群、行为、管理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研究,引发了对城市保健地理方面的全面审视。本文在总结国外最新的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从探讨城市生活空间质量水平的角度,全面对城市康体保护空间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力图用模式的形式表述出来。  相似文献   

10.
韩光明  黄安民 《人文地理》2013,28(2):125-130
地方理论认为,人与地之间的情感连接,使地方成为一个充满意义的空间。以休闲为导向发展的城市正是一个这样的充满意义的空间。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人本主义的微观认知方法论角度,以地方理论为基本研究视角,阐释了城市休闲与地方性、地方意义、地方依恋感的联系,探讨了休闲主体与城市之间的"人与地"关系,提出了城市休闲的地方依恋研究框架,分析了地方观应用于城市休闲研究的必要性,最后构建了城市休闲的地方观研究概念框架。以期为休闲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型营业性场所的人本主义布局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区理念的引入,当前社区各类场所的规划都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人本主义的方法论入手,结合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结构原理,还深入到存在主义"引力区"构成、商娱空间行为场所认知构成、社区资源可接近性-可获性构成及社区阶层化构成,总结出城市社区型营业性场所的四种布局规律。  相似文献   

12.
汪丽  王兴中 《人文地理》2008,23(2):43-48
基于学术界共识的后工业化大城市社会空间中产阶层化的理念,本文首次提出社会阶层化的概念并指出社会阶层化主要研究在社会阶层的生活行为扩散和变化规律下,所构建的城市日常居住社区体系和日常生活行为场所体系的时空模式,以此探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研究认为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其对应有不同主导阶层的社会阶层化空间结构。进一步从解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化动态角度,研究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下,社会阶层化与城市娱乐产业的对偶空间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的视角、结合国外相关研究文献,首次系统地分析了国外对空间剥夺以及城市社区资源剥夺研究的现状、内容,及其所涉及的相关学科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研究理念、流派、原理与方法。总结了这一研究命题对城市管理、城市规划、社区规划与商娱场所空间布局的指导意义,以期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活质量与生活空间质量研究评介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的社会-文化进程阶段,新人本主义强调人与社会(文化)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其目标体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上,其焦点是城市(社会)生活质量构成与城市(社会)生活质量空间耦合的建构。从新人本主义理念出发探讨城市(社会)生活质量与其对应(社会)生活空间质量对政府部门和学术界都是全新的课题。二者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并行不悖。对前者的研究是人文社会与管理学科聚焦的方向,对后者的探讨是区域与城市诸学科聚焦的方向。它们充分体现学科融合的新理念/原理及其前沿性。本文从研究源起、研究意义、研究阶段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等不同角度对二者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方向进行了评介与展望,目的在于明晰二者的研究方法,理论框架与研究趋势,为社会与城市发展及其规划指明方向,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居民消费行为与城市生活空间行为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消费社会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居民生活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社会空间秩序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人本主义"地理学为出发点,应用数理统计和随机过程理论,结合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对居民消费行为的演进过程进行分析,来探讨城市居民消费行为与日常生活空间行为的关系,并总结出相应的居民消费生活空间行为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