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阳以殷墟闻名于世。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更使得安阳的知名度大大提升。“洹水殷墟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郭沫若的诗句不仅揭示了殷墟的历史地理价值。还间接指明了殷墟之于安阳的重要性,没有殷墟的发掘和认定,就没有安阳在国内外响当当的名头。但是,殷墟的发掘不仅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个传奇,更是中国考古学成为一门学科的起点。殷墟的发掘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过程.今天我们重新回顾这一过程,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青铜器艺术与宗教(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面详细的讨论了器物的形式和装饰艺术,虽然这个问题已讨论了近一个世纪,但我们必须还要继续讨论下去。在大英博物馆收藏的类似于方彝和猫头鹰尊的青铜器应世安阳制做的器物,它们可能出自于某个王室的墓中或从其它地方采集而来。无论如何,结论是,那些被盗王室墓中的遗物是不会消失的。在安阳的后期,生产了大量的不同器型,至安阳的第三或第四期的器物风格仿佛发生了戏剧性的演变。从安阳大司空村(33)的利号墓.53号墓出土的器物表的最后部分的图表已表现出了器物的变化。就我们把握这些有特色的墓葬来着也许这些器物的演变刚开始时…  相似文献   

3.
更正     
《中华遗产》2005,(3):142-142
3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了河南安阳殷墟申报项目审查.把殷墟作为2006年中国惟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列入审议日程。今年8月底,联合国有关专家将对殷墟实地考察。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始于2001年4月。2001年9月河南省人大通过的《安阳殷墟保护管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古文化遗址保护的专项法规。  相似文献   

4.
《神州》2004,(2)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安阳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952年11月毛主席视察安阳,对我们提出了殷切希望。江泽民总书记也于1991年2月和1996年6月两次视察安阳,并亲笔题词:"弘扬民族文化,建好古都安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相似文献   

5.
安阳隋墓出土青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安阳隋墓及其出土的青瓷器,自1929年秋季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北首次发现隋仁寿三年的卜仁墓以后,逐渐为考古界和研究陶瓷史的同志们所重视。自此以后,安阳陆续又发现了不少隋墓。据初步统计,解放前在小屯一带共发现隋唐时期的墓葬175座①,其中大多数为隋墓;解放后,特别是80年代至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百余座隋墓相继被发现②。安阳大批隋墓和青瓷器的被发现,对于了解隋代安阳地区的状况及安阳窑的烧造情况等至关重要。早在30年代,安阳首次发现隋代青瓷后,关于安阳出土瓷器的窑口问题,引起了有关专家和学…  相似文献   

6.
苏全有 《史学月刊》2004,(9):123-125
二七大罢工究竟是为谁所镇压?学界内外普遍认为是吴佩孚所为,有关记载亦比比皆是。回忆文章方面,如李濮在《安阳早期的工人运动(1921年-1928年)》中说.“驻安阳的军阀,在吴佩孚的指示下,强令工人复工”;(《安阳文史资料》第一辑(1986),第87页)王占斌在《长辛店的八月罢工和二七罢工》中也认为:“‘二七’事件彻底揭穿了吴佩孚‘保护劳工’的假面具”;(《文史资料选编》第38辑  相似文献   

7.
宋庆龄的祖籍在安阳吕何生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举世闻名的杰出人物,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关于她的家世.人们大多只知道她原籍广东文昌县,出生于上海,而很少了解她的父亲宋嘉树原姓韩,其先世祖籍在相州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的...  相似文献   

8.
安阳地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历史上以安阳为名的地方有近二十处,其中河南豫北的安阳,向来是黄河流域的重镇,并且为殷墟所在地,因而久著史册,驰名中外。安阳的沿革、山川、人事、古迹等,在《安阳县志》、《续安阳县志》与《彰德府志》、《河南通志》上都有记载。但是对“安阳”名称的来历,一直没有妥当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洹北花园庄遗址与河亶甲居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人屡迁,有"前八后五"之说。史载河■甲居相,关于其具体地望主要有三说:一说在内黄,一说在今安阳,一说在沛郡相县。对于"沛郡相县说",多附会而不可取。唐宋以降,"安阳说"最为流行,但随着安阳小屯甲骨的发现,殷墟为盘庚所都的确认,此说便寿终正寝,似成定论。但内黄史载河■甲所居处并未发现规模较大.年代相当的商文化遗址,为都的可能性不大。洹北花园庄遗址位于安阳殷墟遗址的北部,为配合"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科研工作,对其进行了试掘。发掘者认为其年代"整体上早于殷墟大司空一期,上限接近二里冈商文化白家庄阶段"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张建国 《神州》2010,(3):58-59
从“三阳开泰”旅游推广战略的确定到“安阳人游安阳”旅游一卡通的发行;从书记来“吆喝”、市长做导游、财政局长发“红包”、旅游局长发请帖的创新推介到价值千万元的免费门票大奉送;从安阳至北京动车组的开通到市内所有景点向外国游客免费开放半年的大手笔……2009年以来,安阳旅游在创新思路的引领下一次次推陈出新,让“山水安阳、文化安阳、历史安阳”名扬四海。  相似文献   

11.
刘彦军 《华夏考古》2000,(3):98-102
安阳,位于河南省北部.由于是殷墟所在地和安阳古城的存在,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近几年来,对安阳古城进行改造的呼声越来越高,所以搞清安阳古城的基本情况,为安阳古城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并逐步落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相似文献   

12.
袁因  郭平 《中华遗产》2007,(7):88-95
由于安阳和北边20公里的邺城在历史上重叠交织的复杂关系,也有历史学家把安阳称为“六朝古都”。如今,邺城早已荒废,而安阳则愈见繁华。透过历朝留下的遗址,我们可以依稀见到安阳穿越历史的背影……  相似文献   

13.
殷都安阳兴衰的地理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书灿 《人文地理》2006,21(5):70-73,60
殷都安阳的兴起和发展与安阳一带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农业、交通、人口、历史文化基础等地理因素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商晚期以后,安阳的衰落与安阳一带的自然环境趋于恶化,政治中心转移,经济衰退及军事防守方面的缺陷和漕运不便等地理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练洪洋 《世界》2004,(8):29-29
随着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我国的苏州举行.沈阳“一宫两陵”这次“申遗”成功.我国掀起了一股“申遗”旋风,有几个地方都跃跃欲试——澳门历史建筑群、广东开平碉楼、福建土楼、河南安阳殷墟和云南哈尼梯田。  相似文献   

15.
安阳是中州大地上一颗摧灿的明珠,殷墟是最引人注目的五彩光环,她好像是中华文明的一座灯塔,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许多著名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著书立说,或发表评论,使几千年前的古都重放光辉。王世恩等主编的肿外学者论安阳卜书,收录了历史地理学泰斗谭其骧、史念海等50多位学者的研究文章,全面、系统、深刻、多层次地论述了安阳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以及把安阳列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根据。学术界在20年代只提五大古都,即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到30年代又增加了杭州,成为六大古都。现在打安阳纳人大古…  相似文献   

16.
安阳汉四残石,系指安阳的汉刘君残碑、子游残碑、正直残碑、元孙残碑,金石家称其为安阳残石四种。刘君残碑,发现于安阳县丰乐镇西门豹祠内,系作了祠门两边的门关。后为添仕麟所发现,置于安阳孔庙。关于碑刻年代,碑侧仅存“岁在辛酉三月十五”八字。《安阳县志》说:“碑侧岁在辛酉三月十五,东汉辛酉凡三见:明帝水平四年、安帝建光元年、灵帝光和四年、明帝太远,疑在安帝灵帝时也。”而翁方纲考此碑为刘桢之祖刘梁之残碑,刘粱见《后汉  相似文献   

17.
安阳城先后四迁其址,秦安阳城在今市东南40余华里;晋安阳城在今安阳市西南三至四里;隋唐安阳城在晋安阳城东北,安阳河以南;宋增扩安阳城含今安阳市在内。那么第一代安阳城,即秦安阳城究竟在何处?安阳人弄不清这个问题,地理沿革就不好写。安阳学者多年争论,难以...  相似文献   

18.
安阳灵泉寺石窟是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原地区佛教活动的重要文物遗存,是这段时期安阳作为古相州文化的代表产物,素有“河朔第一古刹”之美称。根据《河南省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方案》的要求,灵泉寺石窟保护利用研究及项目的实施旨在进一步推动安阳龙安区文化旅游市场的深度融合,对安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宏飞 《南方文物》2014,(3):130-138
本文在提出安阳地区商周分界判断标准的基础上,新辨识出一批重要的西周遗存。在分析陶器形制和器类组合特征的基础上,将安阳地区西周时期陶器分为早、中、晚三期,初步建立安阳地区西周时期陶器分期年代框架。  相似文献   

20.
说起袁世凯,大家都知道是个乱世奸雄似的窃国大盗,但是知道他葬在安阳的人却不是很多。安阳不是袁世凯的老家,但他却选择在此韬光养晦,过了一段逍遥的“隐居”生活后再度出山,登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宝座。不过他当皇帝之心不死,仅“登基”八十余天便众叛亲离,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一命呜呼。有意思的是,袁世凯临终留下了“扶柩回籍,葬吾洹上”的遗言,表示死后还是要葬在安阳。袁世凯为什么对这个当时还被称为“彰德”的小城青眼相加?他和安阳到底有什么样的渊源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