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伦敦大英博物馆,有一个展柜是介绍中国古代科学与技术的。不过,中国的四大发明,在这里只提到了三个,惟独没有造纸术。去年,中国开始对韩、日等四国进行铜版纸反倾销调查。今年8月6日,铜版纸反倾销案终裁,中国铜版纸厂商胜诉。即使这样,对中国来说也是很大的难堪。因为第一张纸诞生在中国,国外的造纸术也学自中国。可到头来,中国高级文化用纸却要大量进口。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与中国的复兴王桧林中国古语说"多难兴邦",这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这段历史的一个很好的说明。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极大灾难,也给中国提供了民族振兴的机运。抗日战争是中国最危急的时候,也是中国复兴的时期。中国的抗战一定会胜利,中国的抗战会使中国复兴...  相似文献   

3.
“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分裂论”等种种谬论,在西方国家不时冒出。中国的国际形象因而受到伤害,发展进程受到干扰。散布这些谎言的,是一群“恶毒攻击中国的人”。他们为什么要攻击中国,目的何在?他们又是如何给中国抹黑的?  相似文献   

4.
晚清中国的巨变之一,是西力东渐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引发的一系列变化。西方轮船在中国水域中的出现和强力竞争,导致中国传统木船业衰落。西方轮船同时是外国列强在中国获取势力范围的外在表现。在内忧外患双重压力下,中国自己的轮船航运业冲破重重阻碍终于得以诞生,这是中国社会大机器工业时代开始的象征,也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5.
李向阳  李林 《江淮文史》2011,(4):133-1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政局风云变幻。为指导中国革命,帮助年轻的中国共产党,10多位来自苏联和其他国家的共产国际代表,怀揣着美好的梦想,先后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为中国革命提供帮助和支持。对于这些与中国革命密切相关的人,人们只从历史书中知道他们在中国的点点滴滴,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们离开中国后的前途命运和人生结局。  相似文献   

6.
沙博理的中国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期间,作为一名美国士兵的少博理爱上了中国的方块字,进而对中国的一切着迷。1947年,他来到中国,从此再没有离开过。他爱上了一位中国姑娘,爱上了中国文化,最后加入了中国国籍。《沙博理的中国情》表现的正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的独特经历。  相似文献   

7.
斯东 《中华遗产》2012,(11):38-45,48
小是龙袍的黄,不是青花的蓝,在中国文化留有烙印的诸多美色中,只有红色被冠以“中国”,称之为“中国红”,红色到底凭借怎样的魔力博得了中国人近乎偏执的嗜爱,又是如何在华夏文明的熏染下,成为最中国的美色?且得中国人与红色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统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抗日战争以前的中国是一个统一国家吗? 抗日战争最大的功绩,一是战胜了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二是把中国国家、中华民族统一起来了。中国民族很古老,中国随着时代环境进入了自己的近代。抗日战争以前中华民族或中国国家是分裂的,不统一的。中国没有把自己建成一个统一的近代国家。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本土的产物,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悠久的文化土壤之中,渗透着东方智慧的光芒。诚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言,中国是个早熟的儿童,中国的古代神话就是中国这个早熟的儿童,通过神话的方式,对中国历代著名人物的思考与评价。中国古代的神话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尚德、尚功与尚智,着眼于著名人物对时代与民众的贡献,中国的古代神话与中国祭祀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因而中国的古代神话,在世界各民族神话之林中,是独具特色的神话之一。  相似文献   

10.
自油画传入中国以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已经被悄然无声地中国化了,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有些中国油画人追随国外油画发展步伐,并想将这种特色文化艺术同化。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与西方社会不同,坚定走中国特色的油画之路才是中国油画的出路。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要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包括中国边疆的长治久安。中国的崛起与中国边疆长治久安密不可分。我们所说的"中国边疆"包括中国的陆疆和海疆。中国的边疆首先是一个空间概念,是中国国土空间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空间上看,中国边疆是与其他国家相接壤的地区,是中国与相邻国家进行能量交换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美国的中国妇女史学一直致力于描述和批判中国男人对妇女的压迫。中国妇女不是被塑造成为传统父权制的受害者,就是被描绘成新的父权制的牺牲品。近年来,这个强大的认知范式逐渐受到挑战和颠覆。过去那种从单纯的意识形态出发,将中国妇女一概视为父权制牺牲品的论证方式已经淡出学术研究,取而代之的是从社会性别视角揭示中国历史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在美国,中国妇女形象总是与美国学术与社会背景紧密相关。美国的中国妇女史学家是在西方的语境中给那些带有西方理论前提的读者来写作的,如何才能真正基于中国历史本身来认识中国历史上的性别关系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坚持十四年,扩展十七省,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主义,而且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推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义和团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次规模壮阔的以农民为主力的革命斗争,它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阻止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义和团运动证明了中国农民不仅是反封建的主力军,而且也是反帝斗争一支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外对新中国粮食安全研究的视域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增长惯性的推动,在中国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海外学者对中国粮食安全研究的视域从关注中国自身的粮食安全转移到了关注中国粮食安全与全球性粮食安全的关联,中国粮食安全被置于全球粮食安全的分析框架内,成为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论文回顾了爱尔兰中国移民的历史变迁,对爱尔兰中国移民的数量进行了统计与估算,分析了中国移民的人口特征与分布特点,并探讨了中国移民人数减少的原因。认为爱尔兰的中国移民人口在2006年达到最高峰,经历欧洲经济衰退后,中国移民的人口出现下降态势。由于爱尔兰中国移民生育率远低于爱尔兰平均生育率,经济危机对中国移民居留爱尔兰造成不利影响,而中国留学生又因诸多因素的影响不愿久居爱尔兰。因此,中国移民人数将在近期内保持稳定而略有减少的趋势,人口素质则有所提升,这标志着中国移民的模式日趋接近发达国家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朝鲜半岛与中国大陆山水相连,自古就有密切联系,并互派使节。中国儒教和科举制度的传人,使得吸收中国先进文化乃至照搬中国年号成了必然的结果。当然交流都是双向的,不单是中国文化的输出,例如,在中国既有高丽青瓷器的出土,文献中也有对高丽青瓷加以赞美的记述。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反侵略战争,它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不可低估。一方面,它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对中国社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另一方面,日本妄图灭亡中国的野心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全国各民族、各个阶层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联合起来一致抗日,最终取得近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准备了必要的国内和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8.
刘保刚 《史学月刊》2022,(4):92-102
天下观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国天下观如何形成?内在理念是什么?对中国自身有何影响?作为中国文化的辩白者,钱穆先生对此有系统的阐述。钱穆认为中国天下观不是地理、政治、文化等意义上的中国中心观。中国天下观是一种心胸,一种道义,它以人文关怀为本。它追求的是人与人相处的大通之道,而不是消灭差异的大同标准。中国人所说的大同是大处同,而非处处同。由人总是人,人性善这个大同,求人与人能够心灵、情感相通。中国天下观是由中国的地理环境,以及中国历史发展过程所造成。中国天下观对中国疆域、民族、文化的形成都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在探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错综复杂,这给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出了难题和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是时代交给我们的历史任务。正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处的困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正确态度,我们才能完善现今在实践、理论、制度上的不足,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行。  相似文献   

20.
尼赫鲁对中国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包括,谴责日本侵略中国,抨击蒋介石对日不抵抗,批判英国对日绥靖,倡导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抗战,访问浴血抗战的中国,身处逆境依旧不忘支持中国。尼赫鲁之所以同情和支持中国抗战,有其深刻而博大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即基于世界反帝反法西斯事业,基于中国在亚洲和世界的特殊地位,基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传统友谊,基于印度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