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舞木龙是中山市传统民俗之一,历史久远。“中山过去的县城石岐及城郊、沙溪、大涌、张家边、南朗,以及石岐城内,历史上都是木龙的发祥地,盛行四月八佛诞节舞木龙的习惯。”[1]李兆永《端午舞木龙的联想》一文介绍家乡中山市南朗镇岐山村端午节舞木龙的仪式:“我们村的西堡有一间北帝庙,供奉着真武玄天上帝。据说,他是龟蛇伴身的北方之神。而真武神龛旁边摆着两条木制的龙,  相似文献   

2.
栖霞,一个富有诗意的地名,历史上,勤劳的人民在栖霞的土地上,留下了闻名中外的南朝石刻艺术珍品,而今的栖霞人又奉献给世人一支艳丽的民间艺术花朵,这便是享有盛誉的“栖霞龙舞”。 绮丽多姿的栖霞龙舞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在明代便有流传,栖霞悠久的历史和拥  相似文献   

3.
(氵舞)阳河风景名胜区在贵州东部西起黄平旧州东至镇远城东月亮湾之河段,全长95公里,流经黔东南所辖的镇远、施秉、黄平三县境内。风景区的面积625平方公里,分为上(氵舞)阳和下(氵舞)阳两个部分。"上(氵舞)阳看山,下(氵舞)阳看峡"。下(氵舞)阳是精华所在。下(氵舞)阳包括施秉县境内的诸葛峡及镇远县境内的龙王峡、西峡和东峡,全长50公里,这一流域的地表和地  相似文献   

4.
跳绳比赛     
正在寒冷的冬天,激烈精彩的冬季三项比赛开始了。其中,最精彩的还属长绳比赛了。下午,长绳队员们来到操场,只见四年级的比赛异常激烈。跳短绳的把绳子舞得啪啪响。踢毽子的人不时盯紧毽子准备踢。跳长绳的人像条龙一样穿过长绳。其中最激烈的比赛当属我们三年级的长绳比赛。  相似文献   

5.
颜林 《巴蜀史志》2012,(3):39-40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按民间的传统习俗,在这一天,要举行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等文化娱乐活动。其中,最吸引人、最具特色的是舞龙灯,即龙灯舞。时值壬辰龙年新春佳节,龙年说龙,漫谈“龙灯舞与龙图腾文化”,以助节日雅兴。  相似文献   

6.
颜林 《巴蜀史志》2012,(1):39-40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按民间的传统习俗,在这一天,要举行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等文化娱乐活动。其中,最吸引人、最具特色的是舞龙灯,即龙灯舞。时值壬辰龙年新春佳节,龙年说龙,漫谈“龙灯舞与龙图腾文化”,以助节日雅兴。  相似文献   

7.
"勒柔"的起源农历六月的热贡硕果累累,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民间活动非常频繁的季节。"勒柔"(藏语,意为娱龙。泛指龙舞、神舞、军舞三种民间活动。)便是其中  相似文献   

8.
卢圩看炮龙     
刘宪标 《旅游》2007,(11):78-83
炮“龙”这项卢圩人喜爱的春节狂欢活动,从古镇开始兴盛的明代就有了,几百年一直就没有停止过。据说约在1664年,卢氏三兄弟因为谋生,由广东水花门楼搬迁到宾阳卢圩,由于他们的家乡有在正月十一舞龙的民俗,所以有了家底后的卢氏长者便把这一习俗移植到宾阳并结合了当地的壮族文化,形成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炮龙”。[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就这样一咏三叹,如云似烟般地曼妙坠落,大 龙湫带来美妙新奇的体验,迥异于其它任何瀑布。 那雾时而绞合翻舞,时而逆势飞扬。云雾挟 着水珠顺着风飘到身上来,仿佛要与我们表演一 段“与龙共舞”。大龙湫似乎在提示我们:瀑布不 仅可以是飞流直下,气势磅礴的,也可以是如此温 柔秀美、袅娜而妩媚。  相似文献   

10.
《中华遗产》2010,(2):106-117
舞得欢畅、唱得逗情、结构严谨、礼仪厚重;是一种生活的回报,也是集体记忆的传承。集这种魅力于一身的,就是海阳秧歌。如今它作为汉族舞的代表,已经被编入舞蹈教材,这让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地方性的民间娱乐,而成为遍及中国大地的秧歌春节大狂欢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1.
《神州民俗》2007,(8):17-17
东莞人喜舞各种各样的龙。清代《东莞王氏鳌台族谱》记载:“端阳后三日,乡之农人刻木为龙,招集四方,互相角戏,士女环视如堵,亦胜事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大和·南吕中声"钟一件,原存内蒙喀喇沁旗锦山镇公爷府附近的一所寺院内,1954年由旗文教科征集,曾藏热河省博物馆,现归河北省博物馆收藏。此钟青铜质,属椭圆筒式乐钟。通高27.8、纽高5.8、舞广14.2、舞修14.3、鼓间17.2、铣间18.9、厚0.8厘米。纽作相对的扁体双夔龙,龙首饰粟粒纹,龙身饰回纹;二龙之间有一方形小环纽。钲部周廓及  相似文献   

13.
晋祠博物馆馆藏的清雍正青花云龙盘与清光绪豆青釉红彩二龙戏珠云龙盘是两件不可多得的珍品。两盘图案新颖,龙眼凸现,生动传冲。它们昂首张牙,腾云驾雾.凌空舞爪,气势威武,四周祥云缭绕。光绪时期的龙.龙鳞片片相依,自然向上;雍正时期的龙形态雄伟,生动矫健。两件尼盘画面线条明快流畅.神形兼备,充分反映了匠师们高超的绘画技能。  相似文献   

14.
每当春节来临,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我们彝族过春节的热闹场面,尤其一想到那庆贺丰收的鼓舞,我的心都要颤抖起来。在家乡,立春后第一个属牛日的清晨,女人们起得比报晓的公鸡还早,她们开始忙着春糯米粑粑。太阳一竿子高的时候,每家就揉好一个筛子大小,涂抹上猪血,插满五彩缤纷的各色菜花的大粑粑了。正午,男人们毕恭毕敬地顶着这个大粑耙,成群结队地到寨外龙树下条龙,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晚上,男的跳三步舞,女的不论老少都去跳鼓舞。从这天起,人们尽管白天劳  相似文献   

15.
“斗角舞”是我国水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具有浓郁的本民族特点,为水族群众所喜闻乐见。“斗角舞”主要表现水牛斗争场面,由斗牛开始,最后以双牛不分胜负而结束。两名表演者戴着“牛头”道具,身体半蹲,边斗边舞。五个头插雉尾,腰穿白鸡毛裙的姑娘伴舞。伴奏乐器是五支芦笙和五支共鸣的莽筒。主要舞蹈动作为甩腰、顶胯、抖肩等。“斗角舞”是水族群众性娱乐活动,一般在秧苗拔节抽穗后举行,表示芦笙把谷子吹得鼓起来了,人们用欢乐迎接又一个大丰收。水族的“斗角舞”@霓裳  相似文献   

16.
人)蒸趣续潇得舞忿等年请将魂药漱滋语古今名言精粹@袁养和 @余慧莉~~  相似文献   

17.
渴望民族复兴的凤凰龙和凤凰,是迄今仍然活在我们华夏子孙心目中的两大图腾。作为虚拟的图腾物象,在喜庆节日里,舞龙舞风,是我国民间最喜欢的两种动物舞;作为神话意象,龙和凤凰,常常出现在人们创作的各种艺术作品里。闻一多认为:就中国来说,可以借龙。凤来做文章,用以“提高民族意识和情绪”①。这种文章,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借龙来做的,时至八九十年代,才有吉狄马加的诗作《龙的图腾》;而借凤凰来做的,却早在“五四”新文学运动期间,便由当时的青年诗人郭沫若写出来了。这就是他的叙事抒情长诗《凤凰涅第》。郭沫若说:他“…  相似文献   

18.
龙华山     
龙华山街道办事处地处仙桃市城区东部,版上面积39.8平方公里。相传龙华山之地是一块很高的土台子,远望如同一座山。后来在土台子上建造了一寺庙,寺庙造型气势雄伟,显得特别高大,如一条长龙伏卧,于是人们便说这座寺庙属龙脉。有风水先生更是将卧龙说得活灵活现,说寺庙左右两边的低洼池塘是龙的眼睛,寺庙前的一条行人大巷是龙的口,附近的几条街是龙的身。于是人们称这一寺庙为龙华寺,将建寺的土台子称龙华山,后来逐渐将龙华寺周围之地都称为龙华山。昔日卧龙今日腾飞。自1993年以来,龙华山办事处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连续四年跌身…  相似文献   

19.
向米兰学习     
初秋的夜晚,淅淅沥沥的小雨在空中轻舞,我放下手中的笔,轻轻吸了口气,望着窗外迷人的夜色,一天的劳累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相似文献   

20.
大田板灯龙     
正大田民俗节日的热闹,莫过于元宵迎舞板灯龙。每年正月十五夜晚,山城处处火树银花,彩旗翻飞,锣鼓喧天。人们用过晚宴,彼此相约走出家门,参加欢庆活动:稚童们提着五颜六色的彩灯,在大街小巷穿行,比划着自己绚丽多彩的花灯;少年们托着形态各异的烛船,沿着河滨溪畔奔跑,炫耀着各自随波逐流的灯船;小伙子龙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