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独木龙舟节是清水江畔台江县施洞地区的民间传统节日盛会,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民族风情古朴浓烈,被美誉为节日中的明珠。独木龙舟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龙头用水柳本精雕细刻而成,施以金、红、黄、绿、白各种颜色。龙眼部嵌入小玻璃片,须发飘飞,神彩飞扬,栩栩如生。最为独特的是,龙头上弯弯的大牛角,两只角上分别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词儿。这缘于苗族的“龙”是“水牛龙”之故。舟体则一律用三根粗大的长条杉树挖成槽形并排捆扎而成。中为母船长21~24米,宽约0.7米,挖成六个舱,每舱长约1.8~5米不等;两侧为…  相似文献   

2.
明朝万历年间,佛山南海盐步老龙与广州泮塘龙舟因一次大型龙舟比赛而结缘,因对比赛结果的谦让而结契:根据两条龙船所造时间之先后、历史之长短来划分辈分,盐步老龙因时间久远被尊为“契爷”(干爹),年轻的泮塘龙舟甘为“契仔”(干儿子),并择日簪花挂红,举行隆重的结拜仪式。在以后的每年端午节期间,“契爷”、“契仔”互相探访,仪式隆崇,场面壮观,彰显和重塑了南海盐步老龙厚重的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3.
“五月五,龙船鼓”,泮塘的扒龙舟活动,相传有300多年历史了,今天仍保留着传统的形式和浓郁的乡土味。农历“五月五”之前,村民们就把去年藏在涌边泥土中的龙船挖出,叫“起龙”。起龙时,要在涌边点香火,烧元宝,响炮竹。村里精壮甚至老年人,只要抽得出身的,都前来用泥斗或用手舀泥。  相似文献   

4.
现在许多专家学对太平天国天朝宫殿的一些建筑布局存在着争论,但对于宫殿围墙东南角有一圣龙舟棚,并且有一个水池可放置龙舟的观点则基本上没有异议。在民国初年,天朝宫殿围墙遗址外侧的东南角还有一水池遗迹。据英人富礼赐(Forest)《天京游记》记载:“近王宫处有一破棚,内有一只怪船,其形似龙,头甚大,船身已半朽了,但昔时油漆铺金,想必极为辉煌。  相似文献   

5.
龙,是中华民族自上古以来所一直崇拜的神异动物。在中国传统的习俗中,龙是吉祥的象征。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以龙为名的山川城池不计其数:龙岗、龙城、龙泉……;因龙而号的亭台楼阁举不胜举:龙祠、龙壁、龙门、龙塔……;与龙有关的民俗也是比比皆是:龙舟、龙灯、龙笛……。以至于人们将中华文化称为“龙的文化”,将中华儿女称为“龙的传人”。但龙的真相,却是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最大的疑谜之一。龙的崇拜由来已久。它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氏族的图腾崇拜。“图腾”,是印地安语toten的音译,意为“他的亲族”。原始人认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  相似文献   

6.
端午龙舟竞渡习俗中龙舟与竞渡本是两分的,但两者均植根于中国农耕文明的文化土壤,它们具有同一的时间意识与信仰理念。龙舟竞渡中“龙”的产生与上古先民对“苍龙七宿”星象的崇拜有关,其符号象征、价值蕴意、时空定位等都与“苍龙七宿”星象崇拜有着直接的联系;而龙舟与竞渡的真正结合时期应在初唐与中唐之间,是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过程。龙舟竞渡中隐含着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核心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7.
闻梧 《成都文物》2005,(2):68-68
端午节进行龙舟竞赛,已成为全中国乃至国际性的一项体育活动。龙舟竞赛据说始于湖南汩罗江,是为纪念屈原而搞的系列活动之一。在龙舟竞赛之前,以“正宗”龙舟称的汩罗江人要进行多项准备工作,“祭龙头”就是其中一项最重要也最隆重的仪式。  相似文献   

8.
客家围龙屋:天人合一的中国典型民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民居是客家历史文化的缩影.是一种凝回的艺术.客家民居类型多样,有围龙屋、围屋、土楼、五风楼、走马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著名。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广西的“干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并称为中国五大传统特色民居、  相似文献   

9.
甲骨文从“■”从龙的“■”字不应当混同于一般的龙字,应以前辈专家所释定为“■”字,但它的意思并非如前人所言的假借为“宠”,而是指受帝令驱使的龙神,其作用在于受帝指使而向某邑某地降旱。它应当是汉朝时人所说的那种因为有“尺木”而可以“升天”的龙。所谓“尺木”就是龙头部的如博山形的装饰物,正和此字造形相似。孔子所谓“龙刑(形)■(迁),睱 (假)宾于帝”的说法与今所见甲骨卜辞关于“■”的全部七条记载是符合的。卜辞的作“土龙”与“荐龙”的记载与《易·乾卦》“群龙无首,吉”的说法,都是商代“龙”观念的表现。夏商两代文化有不少差异,龙观念的不同是为其一。  相似文献   

10.
在广州天河区珠村,不仅妇女们乞巧工艺做得名扬四方,男人的龙舟活动也是热闹非凡。因此,有人说:珠村不仅有女人节,也有男人节。 五月初一龙舟到珠村走亲戚 “珠水阔,珠溪连,珠村人仔会扒船;扒得快,好世界,探完珠江探石牌”。  相似文献   

11.
甲骨文从“ ”从龙的“ ”字不应当混同于一般的龙字,应以前辈专家所释定为“ ”字,但它的意思并非如前人所言的假借为“宠”,而是指受帝令驱使的龙神,其作用在于受帝指使而向某邑某地降旱。它应当是汉朝时人所说的那种因为有“尺木”而可以“升天”的龙。所谓“尺木”就是龙头部的如博山形的装饰物,正和此字造形相似。孔子所谓“龙刑(形) (迁),睱 (假)宾于帝”的说法与今所见甲骨卜辞关于“ ”的全部七条记载是符合的。卜辞的作“土龙”与“荐龙”的记载与《易·乾卦》“群龙无首,吉”的说法,都是商代“龙”观念的表现。夏商两代文化有不少差异,龙观念的不同是为其一。  相似文献   

12.
大田板龙相传始于清代。板龙由龙头、龙段(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采用木板、竹片、各类花纸和绸布为主要制作材料。每条板龙至少要有数十人组成舞龙队伍,龙头要有六个人擎,龙身一人一段举之,龙尾三人摆动,气势宏大。舞龙时,老龙带头,新龙随之,野蛟龙煞尾。在整个游走中,野蛟龙则可随便穿插。按当地民俗,正月十四日下午三时,是开始游龙的时候。各地板龙一齐出动,敲锣打鼓,穿村走街,间以比赛,中途还要讨封,当地又称拜年,以贺新年之喜。  相似文献   

13.
龙头节     
农历每年的二月初二为龙头节,2016年的龙头节为公历3月10日. 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龙王抬头之后,雨水逐渐增多.因此,这天也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相似文献   

14.
东莞龙舟月     
《神州民俗》2007,(8):19-19
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八载:“东莞有彭峡,五月时,洪流滂濞,放于百里。乡人为龙舟之会,观者画船云合,首尾相衔,士女如山,乘潮下上,日已暮而未散。龙舟长十余丈,高七八尺,龙髯去水二尺。额与项坐六七人。中有锦亭坐倍之。旗者、盖者、钲鼓者、挥桡击柑者,不下七八十人。竞渡则惊涛涌起,雷雨交驰。舟去而水痕久不能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龙文化“龙”,有生物龙与精神龙的区别。两者的外形与内涵都不一样,前者属于生物学的范畴,后者属于文化学的范畴。但无论是从古代生物学的角度看还是从民族文化学的角度看,贵州都堪称其“故乡”。古生物学中的“龙”,有恐龙。飞龙、鱼龙等。而古代贵州,除有众人熟知的恐龙外,还有出土于兴义、安龙、关岭、清镇、大方和贵阳三桥等地被古生物学家称之“胡氏贵州龙”、“意外兴义龙”。“顾氏三桥龙”、“宋氏清镇龙”。“中国弯曲龙”等多种。特别是生活在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兴义市顶效镇绿荫村一带的“贵州龙动物群”,除了…  相似文献   

16.
陈若曦 《风景名胜》2021,(8):0025-0026
作为龙舟文化的发祥地,岳阳地区的龙舟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自 20 世纪 90 年代,岳阳地区的龙舟文化以岳阳市国际龙舟节为依托,从汨罗江畔逐渐走向世界。文章从叙事学角度,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人物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岳阳市国际龙舟节文化及其对外宣传进行调查研究,有效帮助其文化内涵的传播,推动龙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提高岳阳地区的经济水平、影响力以及国际知名度。  相似文献   

17.
最近,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征集到四件青铜器,它们分别是龙凤纹戈、伯礶铜盘、青铜执炉和铜弩机。因其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2000年5月被征调到河南博物院收藏,现分述如下:龙凤纹戈(封二:1)长22厘米、宽10厘米,长条形援,援锋呈三角形,援身扁平而且有脊,下阑侧有两个长条形穿,内呈长方形。此戈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其援本处浮雕龙凤纹。龙身盘曲呈反“S”形,龙身背部从颈至尾呈鳞片状凸起。凤头与龙头相对,弯曲的凤嘴置于龙身旁,凤眼大而突出,其身呈“U”字形,包围龙身。在凤身后有一浮雕小龙,口含援脊,…  相似文献   

18.
为欢庆新千年第一个龙年,世界上不少国家发行了以龙为主题的龙年纪念币,以示对龙的崇拜和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发行的纪念币,币面上均标有面值和中文“龙”字,均为该国的法定货币;发行的材质有金、银、镍;发行的地区涉及亚、非、美及大洋洲 (参见封三图 )。   亚洲除中国外,新加坡、越南和泰国发行了龙年纪念币。新加坡为金、银、镍币各 1枚。这是新加坡发行第 2轮中的第 8套中国传统剪纸生肖币。今年新加坡还首次发行龙舟图案的龙年金币 1套 2枚,形状八角梅花形和圆形,仅发行 688套。越南人民坚信他们是龙王与仙女的传人,发行…  相似文献   

19.
苗族把水牛与龙视为相同的一种神话动物,龙、牛可以互变。在他们的意识里龙头上长得有一对形似水牛角的大弯角,刺绣图案的龙形象亦多长有一对水牛角。所以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女性头上喜戴各种造型的银角,又叫水牛角或龙角;而从贵阳、清镇、平  相似文献   

20.
朱乃诚 《中原文物》2006,10(4):15-21
二里头文化的“龙”遗存,尤其是大型绿松石龙形器和绿松石铜牌饰,是当时社会贵族中个别人使用的一种表明其有专门技能、特殊身份的特殊物品,可能与驯养过“龙”有关,其拥有者与当时的王室或“王”有一定的关系。二里头文化“龙”遗存的直接源头可能是在陶寺文化中,但“龙”遗存的社会地位在二里头文化时期下降了,这可能反映了“龙”意识观念的逐渐淡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