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中国古代人物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铜镜背面装饰的各种花纹和铭文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及时代风尚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由于镜背面积较小,其上所选用的题材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为了解当时社会情况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实物资料。因此铜镜纹饰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也是收藏家注意的重要方面。中国古代铜镜上的纹饰十分丰富,有人物、动物、植物、器物、天象、地理、建筑、几何纹等,其中有关人物的题材尤为广泛和精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聂世美先生在《菱花照影》一书中认为:“较之抽象的几何纹饰与寓  相似文献   

2.
何锦 《东方收藏》2022,(5):5-11
<正>众所周知,中国古代铜镜纹饰丰富多彩,有花鸟纹、动物纹、人物故事纹等。这些纹饰的出现是中国历朝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的集中反映,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可谓中国青铜艺术中的瑰宝。其中,以人物故事为主要题材的纹饰,还表现得十分突出。一、唐代的神仙人物故事纹镜与动物、植物和几何纹饰不同,一些唐代铜镜以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社会生活等题材作为装饰纹饰,这类铜镜称为神仙人物故事镜。从艺术角度看,这类铜镜的许多装饰纹饰就像一幅幅绘画,大大突破了传统铜镜装饰纹饰重复、对称的限制;从画面内容看,这些纹饰图案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文化内涵远大于一般的纹饰。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们都是唐代铜镜的巅峰之作。而根据装饰题材,其还可分为月宫镜、真子飞霜镜、  相似文献   

3.
器物纹饰中有一种非常有趣的题材,即蛇噬蛙。蛇噬蛙纹饰是北方系青铜器搏噬纹的一种,出现在辽西至晋中一带,时间从新石器时代延续至战国,是这一区域极其富有特色的纹饰。蛇噬蛙纹饰和其他的搏噬纹饰在北方地区盛行,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勇猛尚武之风。中原地区搏噬纹饰的缺失和对动物搏噬的否定性定义,是由于农耕民族文化与游牧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正雕漆是中国漆器门类中重要的一种,包括剔红、剔黑、剔黄、剔绿、剔彩、剔犀等重要品种。明代雕漆在继承元代雕漆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剔彩,而且在纹饰上比元代更加丰富,既有写实的花鸟纹,又有古代神话及历史典故、龙凤瑞兽等题材。有明一代,在漫长的300余年间,受当时统治者、文化氛围、政治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明代早中晚期流行的雕漆纹饰题材有所  相似文献   

5.
陈润民 《收藏家》2004,(2):10-16
四、青花瓷器的装饰康熙青花不仅造型优美,而且纹饰有着独特的表现力和创造精神,装饰与造型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装饰题材广泛,包罗万象,图案布局巧妙合理,与造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民窑青花在纹饰方面,具有特殊的美感和鲜明的时代性,能够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反映当时思想与生活习俗的图案大量出现,绘瓷匠人水平决不低于官窑画师,突破历代官窑图案规格化的束缚,自  相似文献   

6.
董波 《文物世界》2009,(1):61-63
中国古铜镜种类繁多,纹饰与题材丰富多彩,包含了文化历史艺术等诸多信息。在其众多的纹饰题材中,有一种纹饰图案,经历了数千年的流传与文化传承仍历久不衰,几乎贯穿了中国古铜镜发展的始终而始终受到人们的喜爱与青睐,这种纹饰图案,就是龙纹图案。  相似文献   

7.
高浩 《文物天地》2023,(7):117-122
明朝是青花瓷发展的繁荣时期,在此时期民窑青花的纹饰也丰富起来。南京市糟坊村明代墓葬出土了25件民窑青花瓷碗,根据型式和纹饰题材可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纹饰题材背后包含着不同的寓意,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通过胎釉和绘制手法等方面对比分析,探讨这批青花瓷碗的大致年代和艺术风格,进而为了解南京地区明代生活的文化面貌和民窑青花的艺术风格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也和中国其他古代工艺一样,中国铜镜的纹饰,是民族艺术传统中鲜艳的花朵。谈铜镜纹饰,根据现有可靠资料,只能从战国时代开始。战国铜镜的纹饰,大都运用浅浮雕,并有错金银和透雕的,在有些透雕图案里还有嵌石。纹饰取用的题材,主要承袭商周彝器的纹饰内容,常见的  相似文献   

9.
赵敏 《南方文物》2014,(2):195-198
<正>砚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简单的研磨器开始,到清代型制多样,装饰丰富的文房用具,砚台的材质不断丰富,型制和纹饰也各具时代特色。端砚作为四大名砚之首,几千年来备受关注。关于端砚的研究也很多,切入角度有端砚的发展史、材质、产地、砚式、纹饰等等。本文主要探讨清代端砚纹饰的题材和发展演变、形成背景。一、清代端砚纹饰的题材端砚的纹饰发展一般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唐代是初采阶段,朴素少文,注重实用;宋元时期端砚处于上升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邹俭平 《南方文物》2012,(4):214-215
在中国铜镜制造史上,唐代是继汉代后的又一个高峰,工艺之精美、形式之繁多、纹样之丰富,均超越前代,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最近,笔者在广东省五华县博物馆见到了馆藏唐代八菱鸿雁衔绶纹铜镜一面,其题材新颖,纹饰华美,工艺精湛,现与读者共同鉴赏,一睹盛唐时期铜镜高度艺术水平的风采。  相似文献   

11.
曹宇 《丝绸之路》2013,(22):16-18
商周时代,以其造型独特、纹饰精美的青铜器著称,这一时期青铜器纹饰有夔龙纹、鱼鳞纹、窃曲纹、蟠虺纹、环带纹等。这些纹饰都凝聚着特定的含义,在当时的宗教和礼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祖先、自然的认识。由于时代环境的局限,青铜器图形往往作为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为我们理解商周历史提供了新的历史材料。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元青花纹饰题材进行了综合的梳理,将其归纳总结为四大类,对这四大类题材做一初步的综合研究,有助于对元青花多方面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西王母神话是铜镜常见的装饰题材,阜阳博物馆藏有两枚该题材的铜镜,保存完好、铸工精整、纹饰华美。本刊上期刊登了本文上篇,记述了两枚铜镜的形制与纹饰,并通过分析各地所藏及见于著录的22面西王母禽兽镜的图式物象构成,总结出西王母图像系统的组合特征。本期将刊登本文中篇,分析西王母图像的神话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明清民居雕刻纹饰题材丰富,其中博古纹饰是重要的一类。明清时期持久而深入的复古思潮是博古纹饰产生的重要思想动因。民居雕刻博古纹饰是明代中期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前提之下,市民文化对古雅文化的一种世俗化调整,它与明清绘画、年画中的博古纹饰有所不同,其在建筑中的位置也是经过精心考虑的。  相似文献   

15.
孙婷钰 《神州》2020,(1):14-16
鼻烟壶,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容器,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它还是文化符号、礼仪象征。清三代人物纹瓷胎鼻烟壶展现出了丰富的内容,这些人物纹饰大都情节完整,构图包满,画面十分生动。本文便从其创作题材、构图、形成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探究,也进一步从历史的角度了解鼻烟壶,走近当时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内容,感受其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6.
西王母神话是铜镜常见的装饰题材,阜阳博物馆藏有两枚该题材的铜镜,保存完好、铸工精整、纹饰华美。本刊前两期刊登了本文上篇和中篇,记述了两枚铜镜的形制与纹饰,并通过分析各地所藏及见于著录的22面西王母禽兽镜的图式物象构成,总结出西王母图像系统的组合特征,并对西王母图像的神话学内涵进行了阐述。本期将刊登本文下篇,分析西王母禽兽镜兴衰演变的年代与流播地域。  相似文献   

17.
明代以胡人戏狮纹作为主体纹饰的玉带板目前所见的主要有三副,分别出土于南京与北京。本文分析了这三副玉带板的纹饰特点及时代风格,考证了胡人戏狮纹的发展、变化及其在宋代成为带板装饰题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张元元 《丝绸之路》2011,(10):19-21
中国古代铜镜自从铸镜工艺成熟以后,产生了一些与时代同步的纹饰。通过镜背纹饰不但可以区别其时代,也可以看出当时的艺术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各个时期铜镜纹饰的分析与对比,梳理了中国铜镜文化发展的大体脉络。  相似文献   

19.
唐代佛教文化鼎盛,佛教舍利容器纹饰内容复杂、题材多样,展示出印度与中国两种各具特色的纹饰图案“共冶一炉”的文化现象,既是佛教艺术中国化过程的缩影,也是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工艺美术和哲学观念领域交流融合、相互影响的实证。  相似文献   

20.
元青花纹饰中人物题材装饰特别引人注目,故事题材多取自秦汉隋唐的著名历史人物,这些题材在元代的流行并非受元杂剧、版画的影响,主要是与元朝统治者"尚武崇文"的治国思想、"忠臣义士"的祭祀制度和蒙古色目贵族好酒习俗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