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神州民俗》2007,(8):14-15
东莞麒麟制作有清溪高华麒麟店和石龙镇德和兴醒狮麒麟店。 东莞是麒麟之乡,其制作蜚声海外,热销到越南、新加坡、荷兰、日本、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以及港、澳、台等国内多个地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神州民俗》2007,(8):22-22
醒狮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分为南狮和北狮两大风派。在中国醒狮代表着吉祥、喜庆和美好祝愿。千百年来,每逢重大节日(如春节、中秋节、庙会)或有大喜事(如婚礼、生日),人们都会舞动醒狮,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追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神州民俗》2007,(3):6-9
福永位于深圳市宝安区。醒狮舞是福永传统的民间艺术,流传达数百年。经考究,从清嘉庆年间起,福永就有逢年过节划龙船、舞龙狮、唱大戏的习俗。改革开放以来,舞龙狮和唱大戏较好地得到发扬和继承,特别是醒狮艺术更深得福永群众的喜爱和赞赏。因此,醒狮表演的传统习俗在福永沿袭至今。[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贵州报业花开醒狮路 1907年,贵州省出版的第一张报纸——《黔报》在醒狮路诞生了,民国14年至民国15年又先后创办了《新黔时报》、《贵州改进时报》,之后,贵州的报业从这里慢慢拉开了序幕。在历史上,这里与相邻的科学路一度曾为贵阳报业的集中之地。“醒狮路”,顾名思议,与狮子分不开的,这里的西  相似文献   

5.
1920-1930年代国家主义派之内在文化理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醒狮运动”之初,国家主义派致力建构中西杂糅之文化保守主义体系,以为其运动之意识形态。其现代学理厥为以欧陆玄学为基础的历史文化哲学,及玄学之反动———实证哲学及实证学科(包括实证主义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玄学与实证本相冲突,且因移植国家主义之中西时空错位,导致醒狮派理论之困境及内在紧张,并驱动其由消极强调国家主义之自在性,走向积极营建“新理性主义”哲学体系。玄学向为文化保守主义之壁垒,而实证主义之科学、进化精神及反玄学倾向,则促使醒狮派呼唤并回归“五四精神”,走向文化激进主义。  相似文献   

6.
沙坑村的醒狮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州醒狮的代表,是沙坑村从佛山市郊外迁移到广州市番禺区现址时带来,并在移居地复活的传统。这一传统的复活,村支书周镇隆的个人意志和人脉起到了很大作用。通过对这一传统的再生和利用,作为移民村落的沙坑村也实现了对本地社会的融入,获得文化上的认可。在沙坑村对传统的成功再生和利用背后,是广东醒狮发源和传承的中心区域粤语方言区的城乡一体特征,以及醒狮传统在都市和农村之间的共用与共享。  相似文献   

7.
《醒狮周报》的撰稿人基本上出生于1890—1900年之间,他们在青年时期大多就读于都市的新式学堂,后在国内高等学校或国外继续深造,所从事的职业部门也集中于大学、报社与出版社等新型自由行业。将各撰稿人汇聚成群的联结纽带主要是对国家主义的共同兴趣和信仰。这一新型聚集途径的出现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密不可分,集中反映了"后科举时代"知识分子新的聚集方式与身份认同的产生。但《醒狮周报》撰稿人对"国家主义"的侧重点不尽一致,曾琦等人看重的是"国家主义"这块政治招牌,王光祈、余家菊等人视民族文化的复兴为"国家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何炳松、邓叔耘等人则将兴趣放在国家主义学理的探索上。在长达两年(1924—1926)的办报过程中,随着《醒狮周报》本身思想主张的变化,以及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其撰稿人队伍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严重的分化。通过研究《醒狮周报》撰稿人的构成、聚集与分化的情况,有助于把握1920年代国家主义思潮的兴起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东莞作为岭南古邑,经历了5000多年的文明史,1600多年的建置沿革史。历史上的东莞行政建置经过多次变迁,区域位置变化较大,造成了对东莞历史分期研究的困境。然而不管区域范围扩大还是缩小,东莞是独立的行政建置还是隶属于广州或者惠州等地,而其地名的演变是有史可考、明辨清晰的。通过对东莞地名沿革、演变的梳理,分清新旧地名出现的顺序,可以从中了解东莞地名得名的缘由,对于了解东莞本地自然与社会的变迁有重要  相似文献   

9.
本刊追踪     
正女工不敢来东莞东莞的"扫黄风暴"引发各方关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东莞目前用工缺口为10万人,缺工主要集中在电子、餐饮住宿、鞋业、五金模具、服装制衣等行业。有人说,女工担心自己被别人认为是从事色情行业的,都不敢来东莞了。但也有人才市场从业人员称,近年来东莞招工难问题直存在,目前看不出来是否是扫黄导致的。与传统行业招工困难相比,科技类企业并不存在此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东莞经济不断发展,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 其实,在古代,东莞的经济发展,也曾出现过奇迹。比如,明清年间,东莞寮步的香市,从种植香树,到开发莞香品牌、到建立莞香商贸市场、到建设莞香运输码头等,形成独特的商业市场产销一体化的商业运作模式,成就了东莞寮步莞香的经济发展奇迹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主题公园     
《风景名胜》2013,(2):178-178
澳大利亚华纳威秀主题公园喜庆蛇年 2月9至16日,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的华纳电影世界将安排“金蛇贺岁”大型醒狮秀动,海洋世界度假酒店将推出“中国新年自助海鲜特餐”,天堂农庄会特别增加皇牌秀剪羊毛等表演场次。  相似文献   

12.
内容提要:以《刘岱墓志》、《晋书》、《宋书》、《齐书》和方志中详实的史料,对《梁书》载刘勰为“东莞莒人”作了进一步考证。据《南齐书》州郡志载,有南东莞、北东莞之别。根据《刘岱墓志》等实证和文献记载,刘勰应是南东莞莒人。刘勰的祖籍、世居地和创作地,应共同为纪念刘勰及其巨著《文心雕龙》的研究和应用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东莞地区大学生公益素养的现状及其培育的探讨,一方面在于它是提升东莞地区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内在需要,为大学生公益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在于它也是唱响公益文化主旋律的有效途径,是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东莞的必然要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以及文献归纳等方法,对现有东莞地区大学生总体的公益素养进行走访与调查,了解其自身的公益素养现状,并且基于调查结果,在对其公益素养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针对性的公益素养培育策略,以求更好的提升当下东莞地区大学生整体的公益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山黄圃镇建制已有850多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山三大名镇之一.这里有良田千顷。物阜民丰.商贾云集.黄圃百姓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许多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如飘色、麒麟、醒狮、高跷等。其中.以黄圃镇横档村的麒麟舞最为出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东莞民间文艺的现状,并就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弘扬和发展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优秀文化遗产,构建东莞新时期和谐文化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东莞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黎俪 《丝绸之路》2009,(18):46-48
近年来,东莞的基层文化工作和基础文化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有力地促进了东莞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进一步推进东莞基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切实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笔者针对近期《东莞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报告》指出的基层文化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围绕全市基层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连国栋 《丝绸之路》2009,(12):18-20
群众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活跃群众文娱生活、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东莞群众文化在东莞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如文化广场、“文化周末”、“都市彩虹”、“文化直播车”等,还有一些针对外来工的群众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8.
梁燕红  王亮 《岭南文史》2022,(1):17-23+7
<正>东莞历史文化丰富,盛产诗歌。历史上,东莞文人有集聚结社吟诗唱和的风气,先后有龟山诗社、南园诗社、东山诗社等。其实,明代凤台诗社是东莞历史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诗歌团体和文学团体。但是过去对凤台诗社的研究不多,有关文章屈指可数,与凤台诗社在历史上的影响不相匹配。一、凤台诗社的成立凤凰台,位于今东莞莞城文化广场,高约14米。整座雕塑在造型构图上采用了轴心式的飘然旋转动态,一只凤和一只凰上下契合,姿态优美。  相似文献   

19.
2008年3月20—21日,由惠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举办的粤东珠三角十市年鉴交流会在惠州罗浮山宝田国际会议度假酒店举行,惠州、东莞、中山、清远、深圳、梅州、揭阳、汕头、汕尾等市派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惠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林惠群主持。惠州、东莞、中山、清远、深圳等市代表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20.
广州是岭南民间传统文化荟萃之地。自古以来,广州市汇聚了醒狮、祥龙、牙雕、木雕、砖雕、玉雕、广绣、广彩(陶瓷)、戏服、头饰、乐器、酸技木刻、剪纸、饼印、炭相、面谱、公仔、灯谜、书画、漫画、粤剧、曲艺、讲古等一大批民间民俗传统项目。它们对广州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