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读《世纪伟人周恩来》,深感但凡伟人,都不把自己看得比群众高贵,而是始终把自己当作普通人中的一员,保持着谦逊和平等的风范。1956年12月的一个星期天,周总理因出访需要,到北京市“中国照相馆”照相。当时很多人都在等候拍照,当摄影师准备给一位解放军战士照相的时候,忽然有人叫道“:周总理来了,周总理来了!”那位正准备照相的战士一听,赶忙上前给总理敬礼,并请总理先照。周总理微笑着对他说“:你先照,我等一等没关系!”那位战士在周总理的一再催促下,才照了相。这类小事书中记载很多,无不体现出人民总理时刻把自己当普通人的伟大品格。真诚…  相似文献   

2.
许进 《纵横》2009,(2):7-8
1975年1月13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祖父许德珩与周恩来总理一同作为天津市的代表出席会议并当选为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在一次小组会上周总理问祖父:“楚生兄,你从法国回来后在哪里工作呀?”祖父回答说:“我在黄埔军校当政治教官,那时你已离开了,是熊雄负责。”周总理说:“噢,你还在黄埔(军校)工作过,那要记你一笔。”看到周总理清瘦的面容,祖父联想到当时很多关于周总理患癌症的传言,他沉重地说:“总理,你要保重身体呀。”周总理回答说:“我剩的时间不多了。”  相似文献   

3.
1966年的“五一六通知”后,多数文化机关受到冲击,大批文化人成为“革命”对象,北京街头却在此时出现了一份新创刊的报纸——《前进报》。就是这份仅仅存活了103天(1966年9月15日至12月26日),共出版45期的报纸,成为中国当代新闻史  相似文献   

4.
1961年,周恩来总理出访归来,第二天在报纸上就有消息说“周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看到报道,周恩来叫值班秘书把记者找来,指着报纸上的消息说:“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还‘神采奕奕’?”他还说,我们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现在,天灾人祸搞得我们连饭也吃不饱,我周恩来作为国家总理,居然还“神采奕奕”?这样宣传“上不合乎国情,下不安于民心”。  相似文献   

5.
评《努力》在“歧路”前的摇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润鱼 《民国档案》2002,3(3):56-61
《努力》,即1922年5月7日由胡适创办的一份周报。这份周报在近代中国的意义非同一般,它既是五四新化统一战线终结的标志,也是作为社会中间性力量的自由知识分子相对独立地登上历史舞台的开始。胡适等人创办这份报纸的本意是为了“向政治上去努力”,结果却以“谈艺”告终。《努力》在“谈政治”还是“谈艺”“歧路”前的摇摆,不仅折射出二十年代初中国社会改革的异常艰难,也给人们识别自由知识分子的性格特征提供了绝好机会。  相似文献   

6.
孟丙南 《古今谈》2006,(2):63-65
流光如矢,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倏忽三十年了,一代贤相,音容宛在。十里长街的挥泪送灵,天安门广场的万众悼念,依稀在目。又是清明时节,不禁心潮澎湃。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继承者以震惊世界的骄人业绩告慰先灵。我在学习《周恩来选集》下卷中,看到一篇《一份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它反映了周总理在“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中,为保护党内外干部,特别是保护一大批党内外朋友所作的不朽贡献,是周总理坚决执行党的统战政策的光辉写照。根据这份“名单”,我查考了《中国统一战线》和《文革通讯》中的有关内容,写成此文,作为缅怀人民的好总理的一瓣心香。  相似文献   

7.
何洛  孟金 《百年潮》2011,(2):63-69
聂元梓是“坚决保卫周总理”还是耍两面派手法颠倒是非 聂元梓在“文化大革命”中追随陈伯达、江青、戚本禹一伙,干了一系列把矛头对准周总理的勾当,但她在《回忆录》中却说“拥护周总理的态度从来没有动摇过”,把自己打扮成“坚决拥护周恩来”、“保卫周恩来”的“英雄”。真相究竟如何?就让我们摆一些事实来看吧。  相似文献   

8.
来信     
“环球”同此凉热 他和他所执掌的《环球时报》,这些年成了官方话语体系一个“异端”,或许还可能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个“异数”,这份报纸拥有百万以上的读者,虽附属于执政党的中央机关报,却在体制内创造了一个准“都市报”经营的范例。固然,“商业民族主义”的质疑,也许是这个成功范例的另一个注释。  相似文献   

9.
在周恩来总理辞世前六天,即1976年1月2日,弥留之际的周总理于中午醒来,用含混而微弱的声音说:“找Wu……Wu……Wu……”究竟是“Wu”什么,人们顺着“Wu”的发音推测,以为周总理是要见一位姓“吴”的,而且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人中,确实就有姓“吴”的,如担任周总理值班室主任的吴庆彤。  相似文献   

10.
秋寒 《文史月刊》2008,(4):11-17
1939年6月26日延安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有一条通栏大标题:《华北新胜利与贺师长光荣负伤》。这篇排在头条的社论,占据了这张四开报纸头版的一半。更为奇特的是,这份报纸还在醒目的位置,登载了蒋介石、阎锡山以及国民党其他高级将领致朱德、贺龙的祝贺“华北新胜利”的电报。  相似文献   

11.
●周总理第一次见到班禅时称赞道:少年活佛.英俊潇洒。班禅说:周总理等中央领袖对我的关怀和我与他们交往,对我的一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班禅向周总理反映重大情况,周总理说:我们遵守这个诺言,有事情谈清楚了就好。●班禅上“七万言书”与中共领袖肝胆相照,周总理砥柱中流,力保班禅护活佛。  相似文献   

12.
《华夏人文地理》2005,(8):12-12
我有位同学是报社的记者.他每天的例行任务是给报纸写天气预报。于是很多同学都去买这份报纸,并以上面的天气预报作为出行参考。但是后来.大家都不再相信他的预报了.因为往往与实际天气情况相反.所以这位同学也没有少受大家的责怪。其实真的不能埋怨他,因为他只是把气象台的信息传递给大家。如果真要负责的话,那也应该是气象部门。  相似文献   

13.
《京话日报》是“清末爱国运动一个极有力人物”(梁漱溟语)——著名报人彭翼仲创办的一份白话报纸,创刊于1904年8月16日,每期四开,1906年9月28日被迫停刊,共出753期.《京话日报》是晚清北京地区第一份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民间报纸,销量曾经超过一万份.这份报纸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晚清北方落后的舆论环境,也将由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发起的晚清启蒙运动推向了一个高潮.《京话日报》辟有“要紧新闻”“本京新闻”“各省新闻”等栏目,刊登了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消息报道,其中关于直隶新式学堂的消息报道占据了不小的比重,本文特地将之整理出来以飨读者,借以窥见清末直隶兴办新式教育的曲折与艰辛.  相似文献   

14.
1973年《周总理最后一次回延安》,时值“文革”期间,周总理参观了延安纪念馆,看到陈列馆召寥寥几张照片……历史怎能随意修改,周总理回首往事井做了许多重要指示,要求陈列馆实事求是反映当时历史,言谈话语中展示了一个革命家无私无畏的品格。  相似文献   

15.
虎头山松柏根连根,周总理和大寨人心连心.周总理生前一贯关怀大寨,爱护大寨,支持大寨,勉励大寨.1964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周总理对毛主席的指示领会得最深刻,执行得最坚决,对大寨的根本经验,作了精辟的概括.他说:“大寨大队所坚持的无产阶级政治  相似文献   

16.
李宗仁思想转变的理因1955年4月23日,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亚非会议上,就台湾问题阐明了中国的立场,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人民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不容外国干涉。周总理郑重声明:“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台湾地区紧张局势的问题。”李宗仁在美国报纸上看到周总理的声明,非常兴奋,他认为这个声明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正确的途径,凡属爱国之士均应竭诚拥护,并为促其实现而共同努力。他为此写信给我,嘱我同香港爱国人士交换…  相似文献   

17.
洪左君 《百年潮》2008,(3):30-33
周恩来总理同越南胡志明主席1922年在巴黎结识。当时周总理正在法国勤工俭学,化名阮爱国的胡志明已是法国共产党的一名党员,又是法共的创始人之一。中越两国深受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侵略的痛苦遭遇,把两人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谱写了一曲曲美好的友谊赞歌。后来他们都以此自豪,胡志明向人夸周总理是他的“亲密战友”和“兄弟”,周总理则以胡志明是他的‘‘最老的战友”和“老大哥”的亲切称谓相回报。  相似文献   

18.
1971年夏 ,中央指定我作国务院文化组负责人 ,我感到很难办 ,万里同志建议我最好找一个能和毛主席见得上面、说得上话的人 ,比如王曼恬。我接受了这个建议 ,事后证明 ,万里同志的这个建议 ,对我在文化组的工作有很大帮助。江青为了实现其个人野心 ,把文化组的许多人都整下去。不仅这样 ,“四人帮”还制造事端 ,把矛头直接指向周总理 ,使我很为难 ,我对文化组的事真感到伤脑筋。四届人大召开前 ,周总理分别找一些人谈人事安排 ,周总理在与张春桥、江青谈话时 ,他们提出要我去文化部任部长 ,我知道后对周总理说我不行。我负责北京市的工作已很繁重 ,我不懂文化 ,前一段我负责文化组时 ,很多工作也没有做好。后来人大需要人 ,我就去了人大 ,结束了在文化组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1954年秋天的一个下午5点多钟,一直忙个不停的周总理推开他手中成堆文件,对他的行政秘书何谦说:“群众都反映现在北京市公共汽车挤得厉害,上下班路上要花费两个小时,今天咱们乘一下公共汽车,实地了解一下情况,你们不要通知保卫部门,让我自由一点。”周总理、何谦和总理值班警卫员赵行杰一起步行出中南海,经府右街、文津街来到北京图书馆(今北京图书馆东分馆)公共汽车站。时值下班人流高峰,等车的人很多。周总理等人们都上车了,才最后上车。车上果然很挤,早已没有一个空座位,他老人家往里挤着走了几步,来到公共汽车的中间,…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八十诞辰前夕,省博物馆召开了纪念座谈会,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二十多年来,在毛主席正确领导下,周总理身负重任,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地为国家大事操劳,对文物考古事业还十分关怀,他根据毛主席“古为今用”的方针,指出了明确的工作方向。抚今追昔,大家心潮激荡,思绪万千,许许多多的往事,像春潮般地涌向心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