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我们决定结伴同行去拉萨欢欢喜喜乐乐呵呵痛痛快快过大年!今年春节我们不说“恭喜发财”,只说“扎西德勒!”我们不吃饺子吃“古突!”不喝咖啡喝“甜茶!”不喝啤酒喝“青稞酒!”我们不贴春联插经幡!堆切玛!煨桑!转经!我们不看电视看“雪巴拉姆!”不逛庙会逛“八廓!”不去卡拉OK去“朗玛!”不逛公园过“林卡!”我们吃糌粑、喝酥油茶,我们跳锅庄舞、弦子舞,没事,高兴就好。我们在世界屋脊之上享受午后13摄氏度的温暖阳光,在藏学专家的引领下感受藏族文化的精华,在冬日里体会和煦浓郁的西藏民俗,在热情的藏族朋友家里举杯同贺:扎西德勒!  相似文献   

2.
1959年至1961年,是我国经济非常困难的时期。1959年秋,毛泽东主席到山东、安勘、河南等地视察,看到久早不雨,庄稼枯萎不收,不禁长叹:“天灾人祸啊!”回到北京,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全国人民都在定量,我也应该定量。是不是肉不吃了?你们愿意不愿意和我一起带这个头?”大家回答:“愿意!”于是主席宣布:“那好。我们就实行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  相似文献   

3.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啦?”“防冷涂的蜡!”生活在上世纪60年代的人,对这段土匪“黑话”最熟悉不过了。当年根据小说《林海雪原》改编的同名电影让这段“黑话”成为广为流传的经典台词,而杨子荣的扮演者王润身,则在一夜间红遍  相似文献   

4.
是谁第一个喊出了“毛主席万岁”?有人说是1949年3月,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炎培等二十多位知名民主人士,第二天毛泽东与黄炎培畅谈,第三天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在国民大戏院开欢迎会时,黄炎培高呼了“人民革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相似文献   

5.
青春的祭奠     
韩艳 《神州》2010,(5):18-23
九十一年前的五月四日,三千多名中国青年聚集在天安门前,以青春的名义,满腔的热血,发出一声声的呐喊:“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青春的激情在烈火中爆发、燃烧、升华……  相似文献   

6.
扮演样板戏中的杨子荣,为他创造了演艺生涯中最耀眼的辉煌,也为他的一生带来了起起伏伏“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啦?”“防冷涂的蜡!”这是30多年前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一段对白。“痛!痛!痛!”“贴!贴!贴!”“早贴早轻松!”这是时下在电视上热播的一个药品广告中的几句说唱词。把它们联系起来的,是一位经历过人生浪尖和谷底的人物——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主人公杨子荣的扮演者童祥苓。塑造一代英雄杨子荣,是童祥苓  相似文献   

7.
真心朋友     
“喂,到了没有啊?”我在电话这头问道。 “还没有啊,再等一会儿吧!”对方回答。电话那端的“他”就是被我视为真心朋友的小徐。  相似文献   

8.
1938年6月17日,华中重镇武汉街头到处是一片战争的景象,“誓死抗日救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保卫大武汉”等红绿标语贴满武汉的建筑物和电线杆,各家玻璃窗上都粘着米字型的防震纸带,全副武装的中国士兵乘卡车不时呼啸着从市区驰过,街头卖报的小贩大声吆喝着:““买报啦!买报啦!快来看呀!  相似文献   

9.
佚名 《文史天地》2009,(6):71-71
邱吉尔下野后,有一次打的去演讲。当他在下议院前走出那部出租车时,便对那出租车夫说:“我在这里大约耽搁一个小钟头,你等我一下吧。”“那不可能呀!”那车夫回答说,“我一定要赶回家去,好在收音机上听邱吉尔的演说。”那位下台的首相一听这话大为惊喜,便重重地赏了他一笔可观的小费,“我想了一下,”那车夫见钱眼开,便改口说道,“还是在这里等着送你回去吧,管他妈的邱吉尔!”  相似文献   

10.
宝宝会吃饭     
“宝宝都这么大了,还要妈妈喂饭!”小猫笑话他,小狗笑话他。宝宝生气地说:“不要你们管!”一天,森林里的小熊过生日,请宝宝带着小猫、小狗去作客。小熊端来好多好吃的招待朋友。小猫一边吃鱼,一边说:“真香!真香!”小狗一边啃骨头,一边说:“真香!真香!”小熊一边吃甜饼,  相似文献   

11.
唐俊杰 《神州》2012,(22):12-12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教育也主张“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自主”绝不是放任自流,“张扬个性”也绝不能让孩子丢弃纪律、道德与责任。我们的教育目标首先是“成人”教育,再是“成才”教育。“成人”教育的内容涵盖了人性的“真”、“善”、“关”等方面。反映人性善的感恩,是文明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一一会感恩,才会从善;会感恩,才会尊重、理解、宽容他人;会感恩,才会热爱生活!因此,学校对学生管理的同时,教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2.
11月的一个周末,我在网上预订了从长沙去韶山的旅游团。旅行社网页介绍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诞生地!”紫色标语夺人眼球:“美丽!神奇!震撼!”旅行社天天发车,游程有“万人经典”和“豪华”两款。我选择了万人经典路线。去往韶山前,我们先去相距30公里的刘少奇故里,宁乡花明楼。  相似文献   

13.
《山茶》2010,(8):178-178
“中国人!列宁!照相!”挥舞着《真理报》的“伊里奇”操着不标准的普通话吆喝。见陈老师大笑.他先是疑惑,又赶忙冲过来握手.摆出招牌式的动作转向举着相机的编辑任超。说时迟那时快.“勃列日涅夫”不知从何处冒出,挽住另一边。于是.之后就有两位“共产主义领袖”冲着任超喊道:“卢布!卢布!”  相似文献   

14.
“号外!号外!”“买号外!买紧急号外!”现代人经常在影视里看见这种报童叫卖号外报的画面。在旧中国,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大城市的街头,这是人们经常随时可闻的一种市声。在战争年代,一般的市民都很关心时局,特别是做生意的人,更懂得时局的张弛对物价涨跌的影响,因此他们非买“号外”不可。  相似文献   

15.
,’j商到摘”①,不稀奇!蛤蟆镜,白毡帽,样子怪稀奇;脚上穿的“火箭鞋”,略怕沽着泥!“寸丙到摘”,不稀奇!棕包头,紧身衣,样儿谁象你多土红色的喇叭裤,摆来又摆去!“摘到摘”,不稀奇!凤凰车,双狮表,真个讲究哩,收录机子随身带,唱的怪声气!“摘到摘”,不稀奇!小伙子,可惜你,游手又好闲,恰似一个浪荡鬼,哪个瞧得起了 插图段纠系流传在牟定县的一种“左脚调”,意为“好到好”。哪个瞧得起(彝族)@赵琼仙!彝族歌手~~  相似文献   

16.
为你加油     
早上送孩子去托幼园时,老师交待所有家长下午三点准时到园里,参加第一次亲子活动。我去得比较迟,等我走进教室时,里面已经挤满了家长,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儿子一个人坐在位置上,他焦急地左顾右盼,眼神热切。“灿灿!”挤过密集的人群,我叫了儿子的名字。“爸爸来啦!”儿子欢呼着从位置上一跃而起直扑到我怀里来。“爸爸来啦!”儿子重复了一遍,一手摸了摸我的脸。“嗯!灿灿乖!”我亲昵地把儿子搂在怀里,脸紧贴着儿子的脸,摩擦着,传递我的关爱。看见我,儿子笑得欢,他眉飞色舞地对我说“:爸爸,灿灿是好孩子!”我轻轻抚摸着儿子的脸,心里掠过一阵…  相似文献   

17.
41摄氏度,大漠黄沙。周航已经完全迈不开脚,决定放弃了。步话机里传来队友的鼓励:“加油,你可以的!”“我们在等你。”可周航想听到的是安抚:“孩子,上车吧。”  相似文献   

18.
“文革”期间,范用在一次批斗中被打断了肋骨。他到医院求治.坐在诊室外等候,此时.传来护士的高声大喊:“饭桶!”没人应答,护士再叫:“饭桶!”范用猛然醒悟.想到可能是护上把“用”字看成了“同”字,连忙大声答应:“有!”屋里的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他:有人能起这样的名字?  相似文献   

19.
喊错口号:惨剧的开端 1931年初,闽西的红十二军召开了纪念李卜克内西、卢森堡和列宁等共产国际领袖的大会。当时开会振臂喊口号是经常的现象。可是在这次会上,有一个叫吴拙哉的战士高声领喊出一句口号:“拥护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万岁!”大家跟着喊完了,才有人发现这个口号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考试风波     
“同志们,今天下午考试!”语文课代表跌跌撞撞地冲进教室,扯着嗓子大喊大叫:“突然袭击哎!”“啥?!”全班同学停下手里的嘴里的一切动作同时盯住了课代表。“我刚从办公室回来,语文刘儿跟老班说的,我窃听到。”“真的?”“没搞错吧?”“今天不是愚人节哦!”“我的天,语文刘又发疯了吗?”声浪乍起,仿佛地球就要炸了似的。“千真万确!快快,还有点儿时间,复习吧!”课代表扑向自已的座位,掏出语文书本。“TMD!”“抗议,枪毙语文刘!”“我不活了……”又是一波声浪,伴着哗哩哗啦翻书声。几秒之内,全班个个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