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日看到新闻说裁撤驻京办一事,颇觉有趣。其实驻京办古已有之,在唐宋两代叫“进奏院”。不过在古代,一般只有省一级单位才有设立驻京机构的资格。  相似文献   

2.
近日看到新闻说裁撤驻京办一事,颇觉有趣。其实驻京办古已有之,在唐宋两代叫“进奏院”。不过在古代,一般只有省一级单位才有设立驻京机构的资格。  相似文献   

3.
唐宋时期慈善事业概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卫平 《史学月刊》2000,(3):95-102
慈善事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乓中唐宋时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唐朝设置悲田养病坊,用以收养贫病老弱、残疾人及孤儿;宋代政府更为重视慈善事业,先后设置了居养院、安济坊、慈幼局、漏泽园等机构,有针对性地对老弱、疾病、孤幼、死者进行救助,其计划之详尽、规模之宏大、设施之齐全、内容之广泛,在中国历史上二是空前绝后的。  相似文献   

4.
唐宋时期的中枢秘书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中枢秘书官是指中央起草文书诏命的官员。北宋类书《册府元龟》归之于“词臣部”,清季政书《六典通考》系之于“历代复逆之官”。它以“代王言视”、“发演丝纶”为职任,是君主的喉舌和耳目,始终处于国家政务活动的中心。历代君主在标榜“朕即国家”的同时,总是企图实现朕即政府,从而包揽政府的行政事务。而实现这一企图的重要步骤,就是在行政系统之外组建内朝,以新的秘书班子牵制以宰相为首的外朝官的政务活动。于是就有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就有了相职的演变,也就有  相似文献   

5.
自“唐宋变革”提出以来,国内、外对唐宋时期城镇化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研究之热点。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区域城镇化探讨,又取得了较多成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涉及唐宋时期市镇研究的专著有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另有施坚雅《中国乡村的集市和社会结构》,张邻《唐代的夜市》,黄正建《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崔功豪的《中国城镇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6.
《四川文物》2000,(2):65-67
1999年元月28日至2月8日,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本市北郊李家沱小区中房成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11号商住楼工地进行地下文物勘探时,发现大量的古代遗迹。其中有汉代的砖室残墓、唐、宋砖室墓和明代窑址等。随即我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将唐、宋时期三座墓葬的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唐宋时期成都地区就已形成了完备的集市规模,在当时的史料文献中留下了大量的关于集市的资料。《锦里耆旧传》六中记载:王蜀降唐,“魏王谴李严于三市,慰谕军人百姓”,三市是概括省略说的,实际是四个城门的市集。每当集市的时候,每天中午击鼓三百声,四面八方的人都聚集来,到日落前的一个时辰,击钲三百声,市集的人们才开始散。[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古代城市的居民结构,是城市经济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居民结构,主要指城市居民的人口数量、社会成分、职业结构、稳定性或流动性、居民组织状况,等等。唐宋之际的城市,至少包括四种类型——国都之类的政治城市、边镇堡寨之类军事城堡、扬州苏州之类综合型城市、镇市之类新型或雏形的经济都市。本文着重从这些城市居民结构的特点与差异方面,进行比较性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谈唐宋时期的碾茶具康煜茶圣陆羽的《茶经》,对唐代采茶、制茶、饮茶的过程和方法,及所应用的生产工具、饮茶器具等部有精辟的阐述。《茶经》论述茶之采制分为七道工序,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制成后的茶是"茶饼",而饮用时的茶则需要用...  相似文献   

10.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地区著名的青瓷窑.它位于陕西铜川的黄堡镇.早在唐宋时期就享有盛名,特别是在北宋中期青瓷烧造技术达到顶峰,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完备的生产序列.耀州窑遗址经过长期的考古发掘,现己发掘出唐宋时期的窑炉近百座.从这些科学发掘的资料我们可以窥视唐宋时期窑炉发展的序列及其相异之处.本文拟以耀州窑博物馆一号保护大厅唐宋窑炉,谈谈耀州窑唐宋时期窑炉的形制及其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1.
略论六朝唐宋时期的夫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六朝唐宋时期的夫役张泽咸谣役是封建国家强加在民众头上的义务,它的名目繁多,内涵复杂。“夫役”只是众多役名中的一种。我提出这一问题讨论,在于唐宋官府曾对它作过法定解说。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凡遇“夫役”,一律予以套用,当然简单省事。但如此处理,颇难解答...  相似文献   

12.
杨瑞余  刘政 《收藏家》2010,(12):77-82
耀州窑历史上以烧造青瓷著称,被誉为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关于黑釉耀瓷,上世纪80年代以前鲜为人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反映其发掘成果的《唐代黄堡窑址》、《五代黄堡窑址》和《宋代耀州窑址》等考古报告的先后问世,为黑釉耀瓷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详实的科学资料,并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和探讨。本文拟唐宋时期的黑釉耀瓷品种、特征及代表性器物,作一浅显探讨和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多嘴壶是一种以多嘴或多角为主要装饰特征的明器。福建地区墓葬中使用多嘴壶随葬始于唐、盛于宋、没于元。目前福建地区出土的多嘴壶以闽北和闽西地区居多,闽东地区次之,闽南地区较少。从器身、分层、嘴(角)的形制等特征可将其分为唐、宋两个时期。它的器身由宝塔形、蚕蛹形、橄榄形等向罐形发展;分层由明显向不明显仅用浅弦纹分隔或不分层发展;嘴的数量多为五的倍数,且多有开孔,并由长嘴向短嘴再到乳突状嘴发展。多嘴壶独特的造型蕴含了妥死者之魂、慰生者之望的用意。  相似文献   

14.
钦州于隋开皇十八年得名,唐代或为钦州,或为宁越郡,宋元以降,地名未易并沿用至今。纵观钦州历史地理沿革,其治所凡四,为钦江、灵山、南宾和安远,唐宋时期共历三次迁移。史籍对钦州治所的三次变迁有近十种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不同说法逐一辨析,推断钦州治所在唐天宝元年到北宋开宝五年之间,自钦江县初徙灵山县,在今灵山县旧州镇;北宋天圣元年,自灵山徙治南宾砦,在今灵山县灵城镇;北宋嘉祐六年,又自南宾砦徙治安远县,即今钦州市区。  相似文献   

15.
唐宋时期对历书出版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时期 ,我国的雕版印刷业蓬勃发展 ,造纸技术也进一步提高 ,从而促进了图书出版事业大发展。同时 ,这一时期封建的商品经济相对迅速的发展 ,加快了图书的商品化进程 ,促使了图书出版活动更大程度地带有商品生产的属性 ,加剧了出版商之间的竞争。由于历书事关节令 ,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 ,同时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 ,因而印量大 ,销量亦大。印卖历书的巨额利润吸引大了大批书商 ,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历书出版 ,使历书出版在当时的整个出版活动中显得异常活跃 ,同时 ,亦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便引起了政府的重视 ,并适时地采取了一些措施 ,…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封建社会史的分期問題,最近在历史学界初步展开了討論。意見是比較分歧的,而爭論还不够热烈。要想解决这一重大問題,必須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最近的討論一定会促进史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探討。这是十分可喜的現象。在通常的情况下,中世紀史可以分做早期、盛期及解体期。封建社会的解体意味着資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僅已在封建社会內部萌芽,而且意味着新的生产方式正在逐步取代旧的生产方式。明清之际,我国虽然产生了資本主义萌芽,但它取代封建主义的过程还未开始,封建生产方式的生命力还继續存在。因此,鴉片战爭以前,严格意义上的封建社会解体阶段,在我国中世紀史中是不存在的。我觉得,把中国中世紀史划分为封建社会的早期和盛期两个阶段是比較合适的。  相似文献   

17.
正《唐宋时期落第士人群体研究》是笔者主持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在此将项目情况介绍给学界,以期能够得到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和对学界有所裨益。(1)对唐宋落第士人的整体性研究:博士论文《唐宋时期落第士人研究》和硕士论文《宋代落第士人初探》,对唐宋时期落第士人群体进行梳理,主要侧重落第士人生存状况及该群体本身存在的问题,这是对唐宋时期落第士人群体问题的初步探索,在制度层面、  相似文献   

18.
唐宋时期四川雕版印刷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荣新 《文博》2003,(2):65-70,78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在印刷术发明以前,我国书籍的流传全靠人手工抄写,这样既费力又慢,同时还容易发生错误。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最早的印刷术即后来所说的雕版印刷。雕版印刷就是在尺寸相同的木板上,刻出凸出的反写文字或图案,然后在木板上涂墨铺纸,用刷子在纸背上轻轻一刷,就印出了正写的文字和插图。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更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我国的雕版印刷创始于何时,历史上各说不一。迄今为止,较为可靠的说法是我国的雕版印刷始于隋,最初印刷的是佛经佛像,文史书籍还是靠抄写。到晚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已经在长江上、  相似文献   

19.
唐宋时期太庙庙数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先秦以来,在宗庙祭祀方面,“天子七庙”是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但是,就七庙的构成,却是众说纷纭,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郑玄和王肃的解释,两者有很大的不同。郑玄模式和王肃模式的天子七庙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并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中古时代太庙制度的变迁。唐宋时期太庙礼制的运作逐渐超越了郑玄和王肃之争,传统的七庙制遭到了破坏。结合这一时期郊祀礼仪的争论焦点从郊丘之争转向天地分合之争,国家祭祀的两大支柱都摆脱了郑王礼学之争的支配性影响,这象征着国家礼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成都城始筑于公元前31O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作为天府之国的中心.其城垣的变更史籍多有记述.然而对应于今之街道却不甚确切.百错误难免。四川省文史馆编《成都城坊古迹考》一书《城垣篇》.根据史籍与当时现状对成都城垣的变化作了详细而周密的考述.然而受资料的局限.对清以前各代城垣的情况只是追行了较准确的推测。近年来成都市的考古工作者在城西同仁路中段、下段.通锦桥侧西城角边街.城南外南人民路8号、135号。羊皮现街.王家坝街.城东的青安街,天仙桥前街131号.东安南街等处对成部古城垣追行了发掘①(图一),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