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陵之战起因辨析刘韵叶公元前341年,"战国七雄"中的齐、魏爆发了马陵(今山东省郯城县马陵山)之战,这在《孙胺兵法》、《古本竹书纪年》、《孟子》、《战国策》和《史记》等古籍中均有明确记载,与公元前353年的齐、魏桂陵(今山东省菏泽市东北)之战判然有别...  相似文献   

2.
刘刚 《文史月刊》2014,(11):76-76
明正德年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举兵造反。王阳明奉旨前往平叛,一路上不张扬,不造势,显得格外"安静"。某下属很是纳闷,认为应大造声势,在气场上威慑一下对方。正欲谏言,王阳明却下令在城外安营扎寨,按兵不动。下属更是不解,情急之下冲进营帐要问个明白,王阳明反问道:"兵法的要义是什么?"下属半天回答不出来。王阳明随即讲了他的兵法要义,即"此心不动,  相似文献   

3.
《司马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兵法著作,内容闳廓。《孙子兵法》是兵家圣典,思想深邃。《司马兵法》提倡的"杀人安人、以战止战"的战争观,"礼义为先、兼爱其民"的政治观,"敌若伤之、医药归之"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孙子兵法》阐述的"重战"、"慎战"的战争观,"安国保民"的价值取向,"上兵伐谋"的战略观,"爱卒"、"同欲"的治军之道,"善卒"、"养卒"的战俘政策都合理的运用了儒家"仁义"的思想,不同的是,《司马兵法》的"仁"借用儒家之形体,《孙子兵法》的"仁"却化用儒家之精神。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兵法》读后周远航四川巴蜀书社出版的《毛泽东兵法》(刘济昆著)是一本好书。该书上市后,立即受到读者钟爱,成为畅销书。接着,又发行英、日、法、德等多种外文版,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该书在巴蜀书社出版前几个月,香港和台湾也出版过,一样反响强烈,半月之...  相似文献   

5.
阎盛国 《史学月刊》2012,(7):125-127
项羽年青时曾在项梁指导下学习过《孙子兵法》,“项梁乃教(项)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6页),于汝波指出,“古人多称《孙子兵法》为‘兵法”’,“项羽所学兵法应有《孙子兵法》”(于汝波:《孙子兵法研究史》,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项羽用兵之术亦可佐证其熟悉《孙子兵法》。陈业新评价项羽“用兵神速、以少击众和布阵严整、长于力战”(陈业新:《试论项羽兵法》,  相似文献   

6.
《文物》1975,(4)
1972年在山东临沂出土的《孙膑兵法》残简,由文物出版社整理出版了。孙膑活动的年代大约在战国中期。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空前频繁、激烈。这种战争虽然发生在统治阶级之间,但它的总的趋向是统一,是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国家的必需过程。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家孙膑,十分强调用战争解决问题,主张"举兵绳之"。《孙膑兵法》正是他一生从事战争实践和战争理论研究的结晶。这部兵法不仅继承了春秋战国之际孙武、吴起等人的军事思  相似文献   

7.
云梦山孙膑八阵图姬元璋孙膑系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子的后代,长于治军布阵,曾任齐国军师。其主要战绩是在齐魏桂陵战役中,运用"批亢捣虚"和"攻其必救"的战略方针,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计。后撰著《孙膑兵法》20篇,成为古今兵家的必读书。相传孙膑...  相似文献   

8.
"集大成"与"金声而玉振之"训释补正─-帛书研究札记张显成历来都认为,"集大成"与"金声而玉振之"(也作"金声玉振")这两个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孟子·万章下》:"伯夷,圣之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孙子之谓集大成。集...  相似文献   

9.
伍立杨 《文史天地》2002,(10):20-20
民国将领中,有长于实战的,有长于兵法理论的。有理论与实战经验二者兼长的。在先是军阀系列、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的队伍中,如冯玉祥部、刘湘部、张学良部等部队中,其高级军官中,颇多长于实战者,问之兵法,则多数是大眼瞪小眼,不知所谓。战略家中,象先后任陆军大学校长的蒋伯里、杨杰等,都是军事人才中的一时之选,兼中西兵法之长,两人文章都十分精警。  相似文献   

10.
由山东省社联,山东省历史学会,临沂地区社联和郯城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孙膑兵法》暨马陵之战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9月19日至21日在山东省临沂市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169名专家学者及新闻界人士出席了会议,为会议提供论文33篇。与会学者在考察郯城马陵山古战场和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的基础上,对《孙膑兵法》与马陵之战进行了畅所欲言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秦兵马俑的出土,对于研究古代军事史,从长期的纸上谈兵到实物观察,确实是一个飞跃。地下文物之出土常能解决学术上千年难解的聚讼之争。对古典军事学术著作,我是喜好《孙子兵法》的。但自宋代叶适以来,不少学者否定孙武其人之存在,从而也就否定了他的《兵法》。银雀山竹简的出土,长期的疑团才得解决。过去也曾有不少学者怀疑《秦始皇本纪》所记载的始皇发动七十万人营造郦山之事为渲染、夸大,以今秦兵马俑坑的规模,也解除了一些学者的怀疑。  相似文献   

12.
陈第,字季立,福州连江人。生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卒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他中过秀才,喜谈兵法,有“狂生”之名。其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既是钻研典籍的学问家,又是抗敌安民的军事家,还是纵情山水的旅行家。其身份转换之奇特,各方面成就之突出,也堪称人杰。  相似文献   

13.
《史记》与兵书、兵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与兵法关系密切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 )创设《兵书》体例 ,总结兵法思想 ;(二 )以兵法为史料 ,为兵家立传 ;(三 )以兵法理论为指导描写战争 ;(四 )依据兵法原则评论战争得失和将领才能。  相似文献   

14.
正孙武以13篇兵法扬名2000多年。而另一位兵法大家吴起,除了著有《吴子兵法》,更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还有可能是一位史学家(《春秋左氏传》部分内容对战争描写得深入且专业,有学者认为应是军事家出身的吴起所著)。吴起以一己之力,先后兴鲁、强魏、扶楚,一手壮大了3个国家!而他一手训练出的"魏武卒",更在战国乱世中打出了赫赫威名。虽然这支战力超群的部队最终丧于"左契人头,右挟生虏,追亡逐北"的秦军锐士,但  相似文献   

15.
由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主辦、人民日報社事業發展局承辦、美國福特基金會協辦的第四届孫子兵法國際研討會,于1998年10月19曰至21日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海峽兩岸百余名、世界21個國家65名共180余名專家與學者匯聚一堂,圍繞《孫子兵法》,對一系列專題進行了討論。《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春秋末期吴國名將孫武所著的一部兵書,流傳至今已有2500余年。全書十三  相似文献   

16.
人人都有梦。众人之梦汇聚而成的就是民族之梦、国家之梦,为此,才有"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诸说。不管是哪国之梦,一定是指好梦,"中国梦"也不例外。1840年以来,在不同时期,有过不同内容的"中国梦":晚清时代的救国、反帝、自强;民国前后的"三民主义"、科学与民主;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的打倒军阀、国共合作、推翻三座大山、赶走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民主国家;新中国诞生以后,  相似文献   

17.
花季之痛     
黄海霞 《神州》2010,(7):41-44
人们把青春年少时期称为"花季"。它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妙、最烂漫、也最捉摸不定的时期:有欢乐也有忧愁,有所得也有失落,有甜蜜也有痛苦……那些过早碰撞出性爱火花的"花季"少年,那些偷尝"禁果"而不得不面对"花季之痛"的大、中学生,她(他)们的痛与无知联系在一起。面对"花季之痛",家长应当做些什么?有关部门应当做些什么?社会又应当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8.
<正>《孙子兵法》论制胜之道,多用形、势两概念。形,实力、现实可见之物。势,实力运用(事物运动)的格局、态势、势能。老子云:"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卫公兵法》曰:"以弱胜强,必因势也。"势,古字作"埶",字形从"圭"从"丸","坴"为高土墩,意象为圆球物处于高土墩的斜面即将滚落。巨石置平地,有形无势,平淡无奇;置山顶居高临下,形势兼具,大杀器也!  相似文献   

19.
周渝 《贵阳文史》2012,(3):53-54
《论语》里的"古"与"今",个人以为倒是也可以理解为"先天之性"与"后天之性"。正如范宁前辈在《论语范氏注》中所言:"末世滋伪。岂惟贤者不如古哉?民之性蔽,亦与古人异矣。"  相似文献   

20.
范振绪是曾享誉陇上甚至京华的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甘肃书画大家。关于他的研究文章虽然不少,但都是"意乖言拙,未详其旨"。本文从传统文人角度入手探析范振绪的书画艺术,通过对其"古到极点就是新到极点"的山水画"四王情结"和书法"苏味遗韵"的分析,得出人心进入古的境地,作品也就能够体现这一境地。这就是他对中国书画艺术"吐纳传统"式的真继承、真发扬,也是我们真正理解范振绪艺术思想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