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编者按〕本刊1997年第6期以《东史郎的忏悔》为题,刊登了侵华日军士兵东史郎在国内发表他参与南京大屠杀的《阵中日记》,并以《我的南京步兵队》为书名,将《阵中日记》公开出版,遭到日本社会右翼势力起诉审判的情况。东史郎目前的情况以及法院诉讼进展如何?本刊...  相似文献   

2.
最近二三十年来,日本的史学界和舆论界,对于当年侵华日军屠杀中国人的血腥往事,聚讼纷纭,大致可以分为三派,一派叫做"肯定派",相信在南京屠杀了30万甚至40万人,前些年,日本二战老兵东史郎记录其经历的《东史郎日记》已公开出版,我国亦翻译出版。东史郎生前亦再三表示,南京遇难军民30余万人这个数字完全可信,经得住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3.
1987年,原日军第十六师团二十联队士兵东史郎等,把自己1937年在南京战场上写的手记、日记公之于众,说:“决不许再发生那种悲惨的战争.”他们的行动,受到了日本人民的欢迎;但却遭到了日本军国主义余孽的痛恨,这些人威胁说,要杀死东史郎.这年11月,东史郎以《我的南京步兵队》的书名,把自己的日记由青木书店公开出版,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日本著名侵华老兵东史郎给山东枣庄的一位退休教师寄来了一封信,对当年日军在枣庄一带犯下的罪行表示沉痛忏悔,并表达了这名年逾九旬老兵跟日本右翼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这位令《东史郎日记》的作者痛哭流涕的中国老人叫任世淦。  相似文献   

5.
《神州》2007,(1)
东史郎,1912年4月27日生,日本京都府竹野郡丹后町人。1937年8月,25岁的东史郎奉天皇之命应召入伍,系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二十联兵队上等兵,曾参加攻占天津、上海、南京、徐州、武汉、襄东等战役,1939年8月因病回国。1944年3月,他再次应召参加侵华战争。1945年8月,他在上海向中国军队投降后回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受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东史郎亲身参加了南京大屠杀,双手也曾沾上了我同胞的鲜血。但在半个世纪后,东史郎幡然醒悟,站出来对侵略战争进行反省,他不仅将其战时日记公开发表,并向中国人民谢罪,揭露日军当年的残暴行径。在其后,面对日本右翼的责问、恐吓还有威胁以及长达十几年的官司,东史郎不怕围攻、谩骂和威胁,一直顽强地活着。  相似文献   

6.
原侵华日军士兵东史郎,1937年8月应征入伍,系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二十联队上等兵,曾参加攻占天津、上海、南京、徐州、武汉、襄东等战役。1939年因病回国。1944年3月,他再次应召参加侵华战争,1945年8月在上海向中国军队投降,第二年回日本。东史郎有写日记的习惯,他利用战斗的间隙,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述下来。1940年到1941年,在第一次回日本期间,他就对日记进行了整理。1987年,东史郎出于对参加侵略战争的反省和向中国人民谢罪的愿望,在日本京都的和平展览会上,将他的战时日记公布,同年1…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授权,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37万字的《东史郎日记》(以下简称《日记》)。东史郎是一名觉悟了的原日本士兵。他于1937年8月应召被编入侵华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二十联队任上等兵,旋至中国,曾参加华北、南京、徐...  相似文献   

8.
轰动日本的《东史郎日记》案两次败诉,受到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及媒体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为此对新闻界发表评论,表示惊讶和遗憾,严正要求日本以史为鉴,防止历史悲剧重演。香港实业界人士陈君实评论说:“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看,东史郎是真正的爱国者,因为他竭力改变日本人的国际形象;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东史郎是真正的朋友,因为他反省了过去的罪行,用真诚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谅解,用实际行动来构筑真正的中日友好桥梁。”我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是新华社前线记者,1953年到中新社工作。出于职业兴…  相似文献   

9.
逝者2006     
东史郎(1912-2006)日本京都府人。曾于1937年和1944年先后两次应征入伍,参加侵略中国河北、南京、徐州、汉口等地的战斗,并在1937年参与南京大屠杀。1987年向世人公布战时日记,并于同年专程赶到南京,向中国人民谢罪。自此,多次赴南京、中国各地及在日本国内,以亲身经历证明日军的战争罪行,以其良知和勇气赢得谅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10.
陈兴唐 《民国档案》1998,(1):110-112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侵华日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事件。60年来,日本政界有少数人,始终不承认盟国在东京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及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所作的历史结论;不承认数以千计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不承认当年日军实行南京大屠杀后留下的大量罪证(包括日军自行拍摄的屠杀照片);不承认当年曾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军人近年公布的、揭露此次屠杀行径的日记等历史资料。这一部分右翼势力,对本国军队在南京、在中国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罪行,没有认错之意、没有反省之心。不仅如此,谁要是揭露南京大屠杀,他们便斥之为“捏造”。如此行径,遭到国际上一切有良知的人们的谴责。  相似文献   

11.
东史郎日记诉讼案现已引起国际舆论特别是中国人民的密切关注。1999年1月21日,由南京师范大学“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发起主办的“东史郎败诉案”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史学界、法学界、社会学界和新闻界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大会提交论文18篇,与会学者从不同角度分别就东史郎诉讼案败诉的原因、实质、前景及各种对策的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东京法院的不公正判决是东史郎日记案败诉的直接原因关于东史郎日记案败诉的原因,来自法学界的专家普遍认为东京法院的不公正判决是东史郎日记案败诉的直…  相似文献   

12.
1998年12月22日,东京高等法院继东京地方法院之后,再次判定东史郎败诉。这起东史郎诉讼案,从东京地方法院开庭一审,到这次东京高等法院二审判决,历时5年零8个月,竟然判定在以《阵中日记》为蓝本撰写的《我们的南京步兵队——一个召集兵体验的南京大屠杀》...  相似文献   

13.
本刊 《民国档案》2004,(3):26-34
这是中国人以亲历、亲见、亲闻记录下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日记。日记的作程瑞芳女士,系当时南京国际安全区第四区(金陵女大难民所)卫生组组长。日记时间自1937年12月8日至1938年3月1日,逐日记录下了作亲眼所见的日军对金陵女大安全区烧杀奸抢的暴行,以及她在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心路历程。程瑞芳亲历南京大屠杀之日记,与名的《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及《东史郎日记》可以互相印证,堪称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又一重要铁证。题目为编拟定。  相似文献   

14.
侵华日军第十六师团在南京的血腥暴行高兴祖1987年,原日军第十六师团士兵东史郎先生会见记者,公布了他1937年在南京战场上写的手记,以极大的勇气和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把历史的真相告诉了日本和世界人民,受到了普遍的欢迎,也得到了中国人民的谅解。可是,...  相似文献   

15.
1987年7月6日,原日军第十六师团二十联队士兵东史郎(时年75岁)、增田六助(78岁)和上羽武一郎(71岁),由于心灵上的内疚,在京都会见记者,把自己1937年在南京战场上写的手记、日记公诸于世,表示“决不许再发生那种悲惨的战争”。与此同时,二十联队其他一些下级官兵的阵中日志,也陆续公开发表,引起了日本国内外的注意。这些记录是战后日军遣返回国时,在广岛检查随身携带物品时漏检的(如  相似文献   

16.
自1993年春季以来的4年多时间里,以一名觉悟了的日军士兵被起诉为中心内容的“东史郎案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在10年前,曾经在一次中日学者学术交流会上,接待过东史郎先生,亲见他长跪不起,向南京人民谢罪;在今年8月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又与东史郎先生父子进行了长谈,采访了一些支持东史郎打官司的日本朋友.据此,笔者谨将“东史郎案件”的来龙去脉及其最新动态予以披露.  相似文献   

17.
扑向樱花     
有人离别人世时,像风,扑向樱花,散落缤纷,止住所有的叹息;像火焰跳动,在南京有人准备的生日蛋糕的94根蜡烛上,那是东史郎的最后一口气。我只见过东史郎一次。像他那样的人物,见一次,够一辈子。1998年8月17日,日本与美国"市民和平运动"分别在东京著名的日本电信  相似文献   

18.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已经过去整整60年.60年来,日本政界内一些人对这一早已有历史结论的事件的认识很难说有多少提高,始终不能令中国人民和亚洲各国人民满意.日本国内、政府内有一部分人,就是不承认盟国在东京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及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所作的历史结论;不承认数以千计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不承认当年日军实行南京大屠杀后留下的大量罪证(包括日军自行拍摄的屠杀照片);不承认当年曾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军人近年公布的、揭露此次屠杀的日记等历史资料.任你怎么说,任你摆出多少证据,他们就是不予认帐.他们对本国军队在南京、在中国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没有认错之意,没有反省之心.不仅如此,谁要是揭露南京大屠杀,他们便斥之为“捏造”.如此行径,实在可鄙而又可悲,为国际上一切有良知的人们所不齿.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与日本有过密切联系,这是因为他曾把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视为亚洲国家立国的楷模,日本与中国近在咫尺便于他来往活动,清末很多留日学生是他进行革命的辅翼,许多日本的有识之士也赞助他的革命。所以,日本曾是他的革命据点。他受过日本人民与进步势力的支持,同时又受过日本反动派与反华势力  相似文献   

20.
早在抗战爆发前,在南京就有一个名叫“道社”的秘密亲日组织暗中进行活动。它的头目张竞立虽说名义上只是铁道部财务司长,但他的政治力量很大,原因在于他是红帮前辈,徒弟极多。当年他与日本政界知名人物犬养健、重光葵等人保持交往,与满铁株式会社总裁松冈洋佑(后任日本外相)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