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在基督教和天主教内开展了“自治”、“自养”、“自传”的改革运动。1950年5月基督教“三自”改革首先发起,而后及于天主教。与基督教“三自”改革运动相比,南京的天主教“三自”改革运动要更复杂曲折。笔者从南京天主教的渊源人手,以期还原60年前进行的那场疾风暴雨式的宗教改革。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日两国在实行地方自治前,都存在着一定的“自治传统。”这种传统在日本日村落共同体,在中国日宗族自治、乡绅自治。但是虽然同为“自治”,实际上有着很大差别。这种差别也可谓是导致两国实行近代地方自治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中日“自治传统”在地方公选议会、地方公共财政的运营和地方公共团体法人化的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中日“自治传统”具有的不同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宛西自治:一场夭折的区域现代化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有礼 《史学月刊》2002,10(10):72-77
20世纪30—40年代,宛西地区发生了一场在“三自主义”指导下的区域性现代化实验。这场以追求“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为目标的实验.植根于本土化的基础之上,由于地理环境的独特和地方精英的努力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理论的局限和对封建土地制度的容忍,得不到广大贫苦群众的拥护而中途夭折。  相似文献   

4.
因兴办工业企业而获得成功的张謇按照他的理想 ,自清末起在南通开始营造一个“新世界”。民国初年 ,这一有着“新村落”等数种称谓的“新世界”吸引了国内外社会的较多关注 ,而又得“模范”之称。张謇所设计的这一理想社会的源头是汉末田子泰经营的“无终山都邑” ,张謇将其演绎成自己的“村落主义”和地方自治。随着张謇对海外世界的进一步了解 ,他在其社会理想中增添了来自于西方的内容 ,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从早年起就奉为圭臬的田子泰式的村落主义。也正是由于这一社会理想的制约 ,张謇设计和经营的近代自治社会没有实现民主化和法治化 ,而专权式的自治窒息了社会活力 ,再加上其它因素 ,最终影响了社会的经济基础 ,阻碍了南通早期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刘峰 《世界历史》2020,(1):15-27,I0002,I0003
近代日本侵略统治伪满的思想与政策并非铁板一块,它至少存在着两个派系:既有利用“以满制满”、自治主义为手段的“自治派”,也有追求中央集权、统制主义的“统制派”。前者倾向于自下而上的自治主义,不断在地方上推进“县自治”与“保甲制”,以图在“自治”的名义下利用华人对各地展开实际操控并向上层扩大;而后者则倾向于自上而下的统制主义,期望削弱地方的权能,构建并强化“总务厅中心主义”等中央集权性政策,将伪满彻底地属国化、殖民地化。两者之间既有摩擦,也有配合,共同统一在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奴役东北人民的大目标之下。  相似文献   

6.
1921-1928年间推行的石家庄“市自治”,对其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推动了石家庄市政管理体制的近代化,拓展了城市区域发展空间,加速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政建设的进步。由于石家庄“市自治”在当时中小城市自治中十分典型,因此,对石家庄“市自治”过程的考察,不仅有助于认识“市自治”在石家庄建制市设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认识“市自治”在我国“建制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20年代初。一场联邦制试验在中国上演得轰轰烈烈。然而,在具有大一统文化的中国,联邦制似乎无法消化,并与军阀、派系、南北矛盾等等交织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自治”变成“军治”,“民主”变成“官主”,最终,所有民主自治的尝试都走向一条不归之路。这一场失败的中国联邦制,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谭肇毅 《广西地方志》2010,(1):47-51,16
“三自政策”是新桂系据桂反蒋时期制定的,其用孙中山三民主义包装,集中反映了新桂系割据反蒋、治省理政的诉求,实质是割据治省的一种理论,也是一项基本政策。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三自政策”的实施,巩固了新桂系的统治,也对当时广西社会稳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宛西自治”纸币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绍明 《中国钱币》2007,6(2):43-47,69
20世纪20~40年代,在梁漱溟以儒家文化为基础从事乡村建设运动之际,河南省西南部的宛西地区也在“地方自治”的旗号下,进行着一场“以自卫促自治,以自治达到自富”为目的的区域性现代化实验。这场变革活动具有强烈的自救、自保意识和浓厚的地方主义色彩。“宛西自治”的倡导者们为积累其自治所必需的资金,在所辖区域内设立了“农民借贷所”和“合作社”等地方金融或经济组织,同时还发行了地方纸币。  相似文献   

10.
张继宗 《攀登》2006,25(5):21-2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把党的政策逐步落实到农村生产、生活、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而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实现党的政策与村民自治制度的高度有效统一,进而促进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但目前村民自治中“两委”关系的不协调状况成为影响村民自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农村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消除这种不良因素需要对“两委”关系进行明确界定,划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村民自治中的具体权力范围,解决两者间的权力冲突问题,以推进村民自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也谈浙江省自治运动--兼与冯筱才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沈晓敏 《史学月刊》2003,(10):49-58,64
20世纪20年代浙江省的自治运动以花样多、历时久而闻名于世。通过研究前人较少注意的《三色宪法》和《浙江省自治法》等制定过程,可发现浙江自治运动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众多的利益维度不是削弱而是增加了运动的持久性,使浙江成为全国自治运动历时最久的省份,只是没有实际成果而已;运动的失败恰好证明了“军阀扼杀自治”,只是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军阀”。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traces a mutually reinforcing set of arguments about the practice of history in the work of J. G. A. Pocock and Paul Ricoeur that responds to challenges posed to the autonomy of selves and their communities raised by both thinkers. It begins with their respective views on language, texts and actions, mov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arrative and historiography, and concludes with their account of selves and the communities to which they belong. Corresponding to these three considerations are a set of conclusions drawn with different emphases: first, that both texts and acts are potentially open to indefinite and plural interpretations; second, that narrative and historiography are constitutively contested modes of critical discourse continually ope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meaning; and third, that the contested, capable, narrative self, and the community to which that mediated self belongs, exercises autonomy as an active, responsible, reflective citizen and/or critical historian. It concludes from this study that the limited openness of language, narrative and identity constitutes the promise and risk of history as a contested and affective representation.  相似文献   

13.
袁枚所编《续同人集》,收录钱大昕诗札多篇,其中有4首诗歌、3通尺牍,为《钱大听全集》所失载。  相似文献   

14.
从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本质要求和地方志工作现状及方志文化发展趋势看,需要地方志工作者做到三点:一是面向现代化需要确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二是面向世界需要培养充分的文化自信,要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舞台上的独特价值,应该强烈意识到地方志这种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形式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所发挥的作用。三是面向未来需要我们的事业不断自强,既要坚守传统文化底线,又不可因循守旧、抱残守缺,而应高度自觉审时度势,淡定自信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5.
庄子《大宗师》集中出现了四则有关"真人"的论述。"真人"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作为庄子自身理想人格的画像,"真人"等同于"至人"。真人一旦上升到"道"的层面,又等同于"神人"。真人思想的矛盾性源自《庄子》一书内容的复杂性。作为天道哲学的真人,其思想源自《道德经》、《山海经》等典籍;作为生命哲学的真人,源自《黄帝内经》、《周易》等。由后者形成一种"葆真"的生命哲学观,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易平 《安徽史学》2007,(6):33-36,42
"江南本"《史记》曾藏于北宋御府,至南宋时已残缺近半,后来亡佚.该书的情况,仅见南宋高似孙论及.本文主要依据高氏所提供的江南本《史记》例文,并参北宋景祐本等相关材料校证,得出以下结论:江南本《史记》为五代官写本.该本与北宋官方刊定的《史记》文本有密切关系,可能就是北宋时校刊《史记》用的底本,它是唐宋之间《史记》传承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晚清之前,中国始终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将中国之外的其他一切民族都看作是未开化的“蛮夷”。特别是明代朝贡制度形成后,“夷”“夏”卑尊泾渭分明。晚清从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近六十年间,实现了从“夷”到“洋”的艰难转变。本文从“中国中心观”的形成入手,对这一转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再论"失蜡工艺不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本文从技术史的理论角度论述了"没有需求就没有发明(No need,no invention)"、"没有需求就没有发展"等技术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中国古代(青铜时代)在发达而成体系的青铜范铸技术环境里是不可能孕育发展出"熔模铸造体系"的,并以曾侯乙尊盘的铸造工艺及相关的模拟实验结果作进一步的论证;同时,对中国古代"失蜡工艺"起源于商周青铜器"焚失法"的观点提出质疑,并指出,"失蜡工艺"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为铸造"西洋风格"的佛像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两铭的几处疑难字句及通篇大意作了新的释读。提出“伯氏”应指召伯虎,为涉讼的男一方。“宕其叁”、“宕其贰”,“宕其贰”、“宕其一”恰与《周礼·夏官·大司马》上地、中地计赋办法相合。两铭所反映的琱、召两家之土田纠纷,以碉氏赔偿贝和归还多占的土田(邑)做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