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齐书》卷二三《褚渊传》有云 :“ (渊子蓁 )建武末 ,为太子詹事 ,度支尚书 ,领军将军。永元元年卒 ,赠太常 ,谥穆。”今按 ,此段文字中 ,“领军将军”当为“领前军将军” ,脱“前”字。此一脱字 ,一直未见有人注意 ,今试作说明。其一 ,考同书卷六《明帝纪》及卷四二《萧坦之传》知 ,萧坦之自齐明帝建武二年 (公元 4 95年 )五月至东昏侯永元元年 (公元 4 99年 )八月 ,皆居领军将军之职。而南朝官制 ,领军将军“管天下兵要 (《梁书·萧景传》) ,定员一人 ,不容同时有二领军将军。其二 ,宋·汪藻《世说叙录·人名谱·河南阳翟褚氏谱》 (清…  相似文献   

2.
北朝中央护军制度考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文帝官制改革时设立了护军将军。其职能与魏晋南朝护军“掌外军”(宫城外禁卫军)有所不同,主要是“掌四中及诸关津尉”,四中即东西南北四中郎将,四中府分布于京师洛阳外围,负责拱卫京师;诸关津尉除京师周围关津外还当包括全国关津。此制实乃唐代卫禁(卫宫、关禁)之制的滥觞。由于北魏后期京师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拱卫京师的四中府显得特别重要。东魏迁邺后,在京师部城外围仍设四中府。自宣武帝末年以来四中府“奴隶领军”,东魏继承之,北齐时偶见护军,乃权宜之制。由于禁卫武官制度的变化及京畿大都督制度的影响,北齐末年,作为禁卫长官之一的护军将军正式被废罢。  相似文献   

3.
南朝禁卫武官制度主要是对东晋制度的继承和变革。南朝同样有以领军将军/中领军和护军将军/中护军为核心的禁卫武官制度,其下有左、右卫将军等各级禁卫武官。刘宋还陆续恢复了前代卫尉、虎贲中郎将、武卫将军、积射将军、强弩将军等禁卫之职。南齐明确规定左、右卫将军以下禁卫诸职构成“西省”,与散骑诸职构成的“东省”相对。刘宋末年还出现了直将军,负责殿禁卫,极为机要。南齐直将军有了更大的发展,梁代又置位尊于直将军的朱衣直将军。南朝复置卫尉并具有“掌宫城管钥”的禁卫职能。《隋书·礼仪志六》所载大量低级禁卫武官名称,其中亦体现了梁天监旧制。  相似文献   

4.
北魏前期拓跋鲜卑统治者大力选用汉族人士 ,一批汉族名臣对北魏政权建设与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鲜汉矛盾渐剧”之说难以成立。用刑过严是北魏前期的立法特征之一 ,并非专门针对世族人士 ,仅从民族矛盾解释崔浩“国史案”与张彝事件的起因 ,都不免过于简单化。北魏前期政治与文化成就无疑是鲜卑、汉等各族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招怀政策在北魏王朝政治与文化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批来自周边政权与民族的人士进入北魏王朝后受到优待与重用,从而成为北魏政权及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从文献记载中“上客”与“第一客”的事迹分析入手,试图对北魏招怀政策总体特征与核心原则进行简要的总结与归纳,力求从一个侧面阐发北魏招怀政策的重要价值与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 北魏时有两支匈奴人分别被称作“西河胡”与“河西胡”,因二者名称相近,易为混淆,且事关民族地理分布问题,故在此特为一辨。 北魏时的西河有两指,一是指北魏所设的西河郡(治兹氏城,今山西汾阳县),如太宗永兴二年,诏将军周观率众诣西河、离石,镇抚山胡(《魏书·太宗纪》)。一是指河曲以北的黄河。穆帝三年,以击白部、刘虎之功,求得句注陉以北地区,其“东接代郡,西连西河、朔方,方数百里”(《魏书·序纪》)。  相似文献   

7.
一、刘宋义军将军/中义军 刘宋(420—479)禁衙武官制度以继承东晋制度为主,但也有一些看起来细微却又比较关键的变化。《宋书》卷四0《百官志下》:“领军将军一人,掌内军。……义军将军一人,掌外军。  相似文献   

8.
徐美莉 《史学月刊》2004,(3):118-120
北魏前期“百官无禄”的状况,如果从拓跋珪正式即皇帝位的天兴元年(398年)算起,到太和八年(484年)班禄,持续了八十多年。这么久的时间里没有实行俸禄制,可以算得上北魏国家的政治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9.
偶读任继愈主编的《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中国古代的廉政与清官》卷,其中讲到北魏大臣元晖贪婪成性,任吏部尚书时,凡是想从他那里得到官职的人,都必须送礼,而且不同官职有不同的定价,明码标价,愿者上钩,时人称他为“饿虎将军”。  相似文献   

10.
冯素梅 《沧桑》2009,(4):9-10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立储制度是政治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很长时期实行“子贵母死”制度,即皇子一旦被立为储君,其生母必须被赐死,这项看起来很残忍的制度对北魏的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北魏前期曾经创置过一批未见于之前史籍记载的将军号,其中以春秋战国时代方国名字命名的将军号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泰常七年北魏攻宋的战役中,主要军事将领都带有此类将军号。分析他们之间的隶属关系与爵位高低,可以推断出这类将军号的迁转序列。而带有这些将军号的军事长官的人选变化,也反映出北魏内部军事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北魏初年的汉化制度与天赐二年的倒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详细考辨了北魏创立初年的制度变迁过程 ,指出北魏天兴初以汉晋制度为基础创立的礼仪制度 ,受典制阙佚的影响及北魏创立者汉文化水平的限制 ,实际上是一种“胡汉杂糅”的形态。而由于皇权与旧的部落大人之间的权力斗争、由于鲜卑民族总的文化水平的限制、也由于北魏初期在中原还未能实行有效的统治 ,天兴初创立的一系列有限的汉化制度在数年之后的天赐二年 (公元 4 0 5年 )被鲜卑旧制完全取代。作者揭示北魏历史上这一次研究者鲜加留意的倒退事件 ,意在说明历史上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的政治文化变迁过程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相似文献   

13.
南朝官制继承晋制而有所变革 ,在禁卫武官制度中 ,直将军是南朝初年产生而又在南北朝及隋代延续一个半世纪的一项颇具特色的制度。正史官志中仅有梁代朱衣直将军品级的一条记载 ,本文全面钩稽南朝诸史纪传及《资治通鉴》有关记载 ,对南朝直将军的出现及定型 ,直将军的地位与职掌 ,直将军与南朝政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认为 :宋孝武帝初年以中下级禁卫武官“直”之制 ,到宋齐之际定型为专职禁卫武官直将军 ,其地位相当于四、五品左右 ,其职掌为入直省、侍卫君主 ,属君主最亲近的禁卫武官之列 ,直将军对南朝政治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梁芳 《文物世界》2013,(3):20-23
一、历史背景1.政治背景清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称晋阳是“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诚古今必争之地”。晋阳控扼北部的咽喉要地,素有“北门锁钥”、“中原北门”之称。由于晋阳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北朝政治史上一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北魏正光五年(524年)爆发了六镇起义。六镇为北魏年间防卫北部边疆的一系列边镇。  相似文献   

15.
公元528年四月,北魏契胡秀容川酋长尔朱荣率契胡劲旅直逼洛阳,将灵太后和幼主元钊拘送河阴(今河南孟津县),并沉于黄河。又在河阴之陶渚围杀北魏王公大臣二千余人。史称“河阴之变”。关于这次事变,史学界尚少专文评述。本文试就其历史背景、经过、结局和影响,初步作一些探讨。一“河阴之变”作为一次大的历史事变,决不是孤立偶然的事件。它的爆发是由于北魏末期各种矛盾冲突日趋尖锐,特别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的结果。北魏自孝文帝改制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得到调整,政治比  相似文献   

16.
被邓小平誉为“一代战将”,江泽民祢为“杰出的战将.人民的功臣”的王近山将军.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将军。本刊于令期刊发有关王近山将军的两篇章.从不同侧面展现将军在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的非凡经历,请读注意。  相似文献   

17.
《石门铭》是汉中褒谷石门“汉魏十三品”之一,镌刻于北魏永平二年(509年)。铭文及“小记”记载了北魏正始、永平年间的褒斜改道和复通石门的经过;热情歌颂了羊祉表请改道的事迹及主持工程的贾三德的科学才能。文笔典雅生动,堪称古代铭文中的佳作。其书法则“若瑶岛散仙,骖鸾跨鹤”,倍受后世书家推崇,誉之为“书中之仙品”。《石门铭》中开篇记载了“褒斜重开”的缘起,云:“梁秦初附,实仗才贤,……(正始)三年,诏假节龙骧将军、督梁秦二州诸军事、梁秦二州刺史泰山羊祉,建旗嶓  相似文献   

18.
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改革,究竟谁是这一改革的主角?由于历史记载等方面的原因,人们往往把功劳归于孝文帝拓跋宏,甚至直接称之为“孝文帝改革”,而忽视了北魏女政治家冯太后的实际作用,这是很不公平的,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孝文帝即位以后,北魏政权对国内的政治、经济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因为孝文帝的年号是“太和”,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改革称为“太和改制”。  相似文献   

19.
《魏书》卷五一《孔伯恭传》:“(皇兴)二年,以伯恭为散骑常侍,都督徐南兖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彭城镇将,东海公。”(第1141页)皇兴元年(公元467年),北魏派遣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平定刘宋兖、冀、青诸州,并相应设置州镇。二年(公元468年),置东兖州于瑕丘。皇兴二年北魏有东兖州无南兖州,东兖州与徐州在地望上亦相接,此南兖当为东兖之误。卷六一《田益宗传》:“初,益州内附之后,萧鸾遣宁州刺史董峦追讨之,官军进击,执峦并其子景曜,送于行宫。”(第1374—1375页)南齐明帝萧鸾公元494—498年在位,当时并无益州内附北魏之事,考此传通篇都在讲述与田…  相似文献   

20.
北魏元苌墓志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济源市发现北魏元苌墓志一方,志文共664字。元苌是北魏王朝的重要人物,《魏书》有传。志文记录了他“历奉五帝”、“内任腹心,外蕃维扦”的生平事迹,是研究北魏历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