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城市中产阶层化与商娱场所的空间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兴中  高丽 《人文地理》2008,23(2):49-55
自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后工业社会"转型以来,中产阶层化现象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城市问题与空间规划方向的重要研究方面之一,发展至今日,中产阶层化成为了一种全球化的社会与空间现象(Bell,1999)。娱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以反映国家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是与每个人的生存质量息息相关的领域。因而有关文化休闲娱乐场所的微区位研究也逐渐引起了中外地理学界和社会学界有关学者的极大兴趣。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角度探讨中产阶层生活方式及其消费(娱乐消费)与娱乐场所形成的中产阶层化现象等的社会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2.
陈培阳 《人文地理》2017,32(1):9-15
全球化竞争促使国家和地区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加上住房市场的持续去管制化,欧美国家多数大学城镇出现“学生化”的现象,与此相应的城市地理学研究逐渐展开。从学生化概念的提出入手,回顾了西方尤其是英国学生化研究的简要历程,从学生化的现象特征、形成机理、后果影响、应对策略和学生化与中产阶层化关系等方面分析当前学生化研究的新特征。结合研究回顾,认为学生化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构建尚处在探索阶段,且主要在中产阶层化的理论框架体系中进行。中国学生化研究应当结合自身背景进行概念界定与实证、理论研究。未来学生化研究将集中于四个方面:大数据等新技术方法在学生化研究中的应用、学生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学生化效应评估与应对机制研究以及学生化的国际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金融海啸后社会经济矛盾的地理大转移,广大新兴市场化国家内城市新白领阶层的社会经济生境边缘化趋势不可避免。边缘化的新白领必然导致其中产阶层化历程的异化,与常规的中产阶层化特征、机制与社会空间后果相异。本文将新白领及其边缘化中产阶层化机理纳入中产阶层化一般化研究之内,继而构建新白领中产阶层化研究理论构架,以便进一步补充、完善一般中产阶层化理论体系。最终,希望为"十二五"以来面临新转型的中国大城市内城再城市化、更新和转型提供一些发展引导思路。  相似文献   

4.
吴启焰 《人文地理》2013,28(3):74-77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产阶层化现象逐渐得到学术界的关注。随着女性主义研究和社会运动的兴起,基于女性主义视角的中产阶层化研究日益得到众多地理学者的注意。本文希望将建构主义理论与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相结合,将之纳入一般化中产阶层化研究框架之内,继而构建女性主义视角的中产阶层化研究理论构架,以便进一步补充、完善一般中产阶层化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汪丽  王兴中 《人文地理》2008,23(2):43-48
基于学术界共识的后工业化大城市社会空间中产阶层化的理念,本文首次提出社会阶层化的概念并指出社会阶层化主要研究在社会阶层的生活行为扩散和变化规律下,所构建的城市日常居住社区体系和日常生活行为场所体系的时空模式,以此探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研究认为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其对应有不同主导阶层的社会阶层化空间结构。进一步从解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化动态角度,研究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下,社会阶层化与城市娱乐产业的对偶空间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产阶层化是一个多元、复杂、变化的社会空间重构现象。作为我国大城市中产阶层化的主流模态,新建中产阶层化是由政府和资本力量主导,通过拆建实现的社区建成环境改善和社会结构跃升现象。以南京内城为例,分别从政府经营城市、资本循环增值和资源非均衡配置逻辑解读新建中产阶层化的驱动机理,进而从城市空间嬗变、社会阶层分化和被置换群体利益剥夺等方面探讨新建中产阶层化的多重效应,随后在分析中产阶层化模式将由“拆建型”向“侵替型”演进的趋势下,提出未来中产阶层化研究应更多强调供给与需求等多视角的互补与融合,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中产阶层化理论模型,并引导中产阶层化社会空间实践走向更加公平与可持续。  相似文献   

7.
耿晓娜 《沧桑》2010,(4):150-151
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农业社会,阶级分化与对立不严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市场化与所有制多样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的阶级阶层结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中国传统的产业工人和农民之外,出现了一个新的中产阶层,或者说出现了一个中等收入群体,且这一群体日益壮大,因此关于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参与问题的分析就成为新时代的需要。分析该问题,我们首先面对的是中国中产阶层是否具有阶级或阶层意义上的群体问题、中产阶层在政治参与中会有什么样的选择和举动、中产阶层的政治参与对当前的社会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中产阶层日常活动的时空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广州36个中产阶层聚居区881个中产阶层工作日与休息日活动日志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时间地理学相关方法,探讨中产阶层日常活动的时间分配、空间分布和移动性特征。研究发现中产阶层工作日活动节奏清晰,休息日活动破碎化,工作日工作和休闲时间居多,休息日休闲和社交时间为主,不同属性的中产阶层工作日与休息日时间分配存在差异;此外,中产阶层"近家型"非工作空间特征明显,工作日与休息日活动空间分布集聚度最高的是核心商业区;以私家车和步行为主要的日常出行方式,"少次、多目的"的出行结构突出,日常活动空间移动能力较强。上述中产阶层的时空间特征与中低收入者存在明显不同。研究有助于揭示中产阶层的日常生活规律,为提高城市社会经济活力和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全球的地方感”理论述评与广州案例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地方文化意义的研究在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全球化背景下,地方的意义正在被全球性力量中和与消解.在这种断裂之下,原有的对于“地方性”的想象反而在认同形成的过程中被不断加强.本土社会力图在一个“时空压缩”的“超空间”时代中,保存其自身基于地方意义的身份认同.哈维认为,一切基于地方意义形成的认同都是反动与禁锢的.他提出,应从资本运作的角度出发,理解地方差异的形成,从而理解地方建构中的社会关系与权力关系的建构.但马西则在批判哈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球(进步)的地方感理论,指出应从多样的社会建构出发,理解地方性的形成过程.马西认为,地方的本质特点包括:开放以及与外界密切的社会联系;地方本身是一个过程,认同在不断的再建构过程中;地方内部具有其认同的多样性;进步的地方感并不否认地方性的存在等.基于马西的进步地方感理论,研究通过对广州关于移民以及粤语传承问题讨论中出现的话语进行的文本分析,指出广州本地社会在上述讨论的过程中,其少部分话语已经呈现出进步地方感所批判的禁锢性,因此需要在重新认识地方的过程中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术界关于民国时期中产阶层日常经济生活的研究论著相对较少。本文主要根据《吴虞日记》记载的日常生活收入、支出情况,分析成都与北京两地中产阶层消费资料比例的差异,以及由此引发的的消费结构变化,并揭示出现这些变化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世纪以来我国绅士化实证研究文献,系统回顾与整理其特征与议题,有以下发现:①我国绅士化实证研究逐渐被关注并重视,案例地区主要聚焦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并扩展到东北及西部重要省会城市和旅游景区等;研究机构则主要集中在南京、广州、上海、北京等主要中心城市;②研究内容涉及多类绅士化现象、绅士化与公共政策、绅士化群体与文化驱动、绅士化与多种城市现象、绅士化的公平正义与社会影响以及教育驱动的绅士化等六大议题;③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研究注重与中国语境和特殊制度及城市现象的结合,逐渐形成“本土化”特色,但仍存在“有广度,轻深度”的问题。随着我国学界对绅士化议题关注热度逐渐升温,期望中国绅士化研究能瞄准国际前沿与国内需求,构建属于中国语境的理论框架与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2.
Erin McElroy  Alex Werth 《对极》2019,51(3):878-898
This paper challenges dominant geographies of urban theory by conceptualising the dynamics of displacement in Oakland through place‐specific histories of racial/spatial politics. It argues that the repeated transposition of a San Francisco‐based model of “tech gentrification” results in deracinated dispossessions, or accounts of displacement uprooted from grounded histories of racial violence and resistance. It also argues that, while urban scholars acknowledge the role of historical difference in contouring dispossessions in metropolitan versus postcolonial cities, this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broadened to account for the racial/colonial dimensions of urbanism in the US as well. Treating Oakland as a “crossroads of theory”, this paper joins calls for a deeper engagement between postcolonial urban studies and critical race and ethnic studies from North America. Drawing upon the authors’ activist and empirical work, it contends that “thinking from Oakland” demands a foregrounding of racial capitalism, policing, and refusal.  相似文献   

13.
New Globalism, New Urbanism: Gentrification as Global Urban Strategy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Neil Smith 《对极》2002,34(3):427-450
This paper uses several events in New York in the late 1990s to launch two central arguments about 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neoliberal urbanism and so–called globalization. First, much as the neoliberal state becomes a consummate agent of—rather than a regulator of—the market, the new revanchist urbanism that replaces liberal urban policy in cities of the advanced capitalist world increasingly expresses the impulses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 rather than social reproduction. As globalization bespeaks a rescaling of the global, the scale of the urban is recast. The true global cities may be the rapidly growing metropolitan economies of Asia, Latin America, and (to a lesser extent) Africa, as much as the command centers of Europe, North America and Japan. Second, the process of gentrification, which initially emerged as a sporadic, quaint, and local anomaly in the housing markets of some command–center cities, is now thoroughly generalized as an urban strategy that takes over from liberal urban policy. No longer isolated or restricted to Europe, North America, or Oceania, the impulse behind gentrification is now generalized; its incidence is global, and it is densely connected into the circuits of global capital and cultural circulation. What connects these two arguments is the shift from an urban scale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of social reproduction to one in which the investment of productive capital holds definitive precedence.  相似文献   

14.
魏华  朱喜钢  周强 《人文地理》2005,20(3):117-121
本文从对西方绅士化的回顾和反思中认识到,中产阶级对于和谐沟通氛围的追求损害了低收入居民的利益,从而引发笔者提出"沟通空间"概念,并对国内大城市沟通空间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对比人本的社会空间趋势,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大城市沟通空间进行变革,认为合理的沟通空间对社区融合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共生性竞争邻里场所体系"的规划布局模式和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旅游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旅游驱动下的绅士化现象日益显现,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旅游绅士化现象不仅发生在城市区域,近年来旅游发展也推动了乡村地区的绅士化。旅游绅士化改变了特定区域社会结构、居民素养以及人居环境等,也改变了旅游发展格局,进而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外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在旅游绅士化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等领域,而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绅士化的概念、类型、阶段、原因等方面。国内外已有研究较多关注旅游绅士化现象,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在旅游绅士化形成机理、旅游影响等方面缺乏深入系统的综合研究。通过丰富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法、拓宽研究视角、夯实理论基础来构建研究体系是未来深化旅游绅士化研究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