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文 《四川文物》2002,(1):38-41
长期以来,一些学认为苏东坡之后均在外地,无一回蜀,故眉山无东坡后代墓葬。清代虽发现过苏墓,但未能确指。1974年以来发现的苏符墓碑、行状碑及铭砖等.是研究东坡之孙白鹤翁苏符生平及其墓葬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2003—200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山西芮城清凉寺墓地进行了发掘,发现300余座史前墓葬,出土了一批精美的玉石器。墓葬可分为四期,第一期属于仰韶文化,第二期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三、四期属于龙山文化。其中第二期墓葬出土的玉石器数量、种类最多,墓葬规模差异也较大。根据第二期墓葬出土随葬品的种类、数量及墓葬规模,结合墓葬分布情况,文章将这批墓葬分为五个区,四个等级,在此基础上,对墓葬布局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探讨该地区这一时期阶级分化的程度,揭示其文明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2020年4月至5月,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清理了11座清代墓葬。这批墓葬的空间分布较为集中,保存状况较好,根据墓主人数量的多少可分为单人葬墓、双人合葬墓和三人合葬墓。出土的随葬器物较为丰富,主要有陶器、瓷器、玉器、铜器、金银器等。尤其是金质发簪,成对出现,成组使用,并且制作工艺复杂,造型生动别致,纹饰多样精美,是了解和研究清代首饰的重要实物资料。综合墓葬形制与出土器物,初步判定这批墓葬从清早期一直延续至清晚期,这有助于探究清代中关村地区乃至北京西北部社会生活状况与丧葬习俗。  相似文献   

4.
陈璟 《中国钱币》2018,(6):52-55
2016年2月,安徽省安庆市山口乡百子村因道路施工意外发现了一座明代墓葬。鉴于该墓葬封土层被严重破坏,安庆市博物馆组织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该墓系三合土浇浆墓[1],坐北朝南,三棺呈东西向并列排布;结合出土的墓碑铭文可知,该墓为一夫二妻合葬墓,其中M1a和M1b共处一室,M1c附葬其右。  相似文献   

5.
艾力  李昕 《中华遗产》2010,(12):19-19
人去世以后,如要立墓,大多都要有一方墓碑,镌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显露了写碑文者对死者的敬意与隋感。然而中国古代“墓而不坟”。也就是墓葬地表不竖任何标志。那么“墓碑”又是什么时代出现的呢?  相似文献   

6.
浙江安吉笔架山春秋战国墓结构分为两类,出土了大量器物。以原始瓷和印纹硬陶为标准器,可将墓葬分为早、晚两期,其年代应处于战国早期,此墓葬为研究浙江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过渡及战国时期墓葬葬期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达海墓考证     
20世纪30年代初,在沈阳城东南发现康熙四年、九年分别敕建达海墓碑三通,然而人们认为达海墓葬早已荡然无存.该文据2000年4月发掘的一座清初火葬墓分析,无论从墓葬的形制、地理位置,都与史料记载的达海墓相一致,故认为该墓就是达海墓.  相似文献   

8.
墓莽类碑刻。唐代墓葬类碑刻的数量在东汉之上,总数近五千种。有墓碑、陪葬石刻、墓志、迁坟碑、塔铭等五种主要形制。  相似文献   

9.
马妮 《神州》2013,(32):32-32
通过对浙西天主教村麻蓬村圣山墓葬群进行历史文献搜集和田野考察,采集到史料、实物照片、村民口述等文化碎片,从其山名来源、墓葬分布两个方面呈现麻蓬圣山跨文化特征。从圣山起源追溯到麻蓬村傅王两家祖先自清朝从江西南丰迁入浙江衢州石梁地区带来天主教信仰。从墓葬分布可见麻蓬圣山既是家族墓地又是教会葬地,对村民具有传统礼教和天主教教义传承的意义,墓碑也有文化融合印迹。麻蓬圣山形成了一个跨文化空间,承载着这个村子的家族文化和信仰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10.
1987年3月,北京市门头沟区色树坟乡南港村一座清代墓葬被盗,墓室内绘有多幅壁画,门头沟区文物部门接到报告后,派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1.墓葬概况墓葬坐落在南港村东0.5公里的高坡上,背靠九龙山,面临永定河。整片墓地有数十个坟丘,是一处马姓家族墓地,墓前有石供桌和小墓碑。这次被盗的墓墓主人名马怀印,墓碑中有他为父母立的碑,落款年份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马怀印墓在其父母合葬墓的右侧,坐北朝南,墓丘高1。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