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孟庆寅 《沧桑》2013,(4):174-17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信息越来越多地受到管理者重视,由于会计政策选择贯穿于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环节,因此会计政策也受到普遍重视。会计政策的制定本身就是一个政策的选择过程,加之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或兼有某种利益的驱动,使得会计政策的选择情况千差万别,其结果是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企业价值,并对信息使用者产生误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由晓琴 《沧桑》2009,(2):159-160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管理活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真实性、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等多方面的要求,其中真实性与可靠性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目前会计信息普遍失真的问题已成为困扰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因而,探讨会计信息普遍失真的根本原因,寻求解决对策,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失真是个社会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配合治理。形式主义的治理结构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治理机制改善。关键是我们要从制度上防止不规范行为的发生。仅有谴责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严厉的司法处罚;仅有事后的监管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事前的预防机制。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是经济利益,它的滋生土壤是制度不完善,惩戒措施不力,使其违规成本远低于造假成本。采用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督的方法提高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失真是个社会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配合治理。形式主义的治理结构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治理机制改善。关键是我们要从制度上防止不规范行为的发生。仅有谴责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严厉的司法处罚;仅有事后的监管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事前的预防机制。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是经济利益,它的滋生土壤是制度不完善,惩戒措施不力,使其违规成本远低于造假成本。采用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督的方法提高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一个突出问题,它不仅直接侵害国家经济秩序导致宏观经济决策紊乱,而且加剧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因此,针对成因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治理对策,才能减少和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一、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披露真实性是我们会计工作的"生命",会计制度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相似文献   

6.
赵志辉 《神州》2011,(6):100-101
虚假会计信息问题由来已久,其产生的动因是什么,如何防范虚假会计信息,值得每一位相关工作者的思考。究其根源:一定时期的法律环境、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及道德水平等因素都是导致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温床。其中之关键:法律环境宽松、惩治力度过轻,致使信息提供者及中介机构在高额的利益诱惑与低廉的违法成本形成的巨大反差面前铤而走险。本文浅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关联交易往往被上市公司利用来进行利润操纵,这不仅极大地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而且危害了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育的基础。明确关联交易的判定标准和种类以及会计披露准则,认识上市公司不规范的关联交易和会计信息披露所造成的危害,才能真正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和会计披露。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第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本文以现阶段高职教育中会计模拟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结构谈起,结合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了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现代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竞争越来越剧烈,旅游企业为了各自的利益,往往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生产和经营。旅游业的各种旅游不正当竞争行为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本文就旅游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影响进行简单阐述,并分析了我国旅游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情形,提出了遏制我国旅游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明代的卫所屯田制度在贵州“蛮荒”之地的开发史上有着重要的一页。本文通过对贵州社会变迁史的回顾来突出论述明代军屯在贵州的具体实施状况以及所产生的巨大历史作用,这对今天贵州地方经济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抗战初期的南调命令是国民党在发展和维护它的华中敌后利益,尤其是大别山根据地利益的过程中提出来的.由于抗战的新形势,国民党对在失去大举"剿共"手段之后的策略选择和反共部署,其实并没有多少及时而深入的考虑,尤其因为共产国际五月指示以来共产党在华中采取攻势策略,国民党更显缺乏心理和策略准备,南调命令最终在国民党内外重重阻力下不了了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在国共关系史上没有产生实际的影响.在皖南,国共都因为南调命令而发生了策略变化,两党由此不可避免地开始积累矛盾,直至事变发生.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灾荒与战争在贵州大地交相发生,由此给生活在黔中大地的人们带来了严重灾祸。在这一背景之下,根据国民政府的统一部署,贵州成立了省赈务会。赈务会的中心任务就是救济因灾或战争而产生的难民,它属于贵州救济难民的一个官方机构。正因其特殊的官方背景,因此,自其成立之后,既要接受国民政府相关救济机构的指导,同样亦应纳入贵州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之下。由此,随着岁月的变迁与国民政府政治的调整与变化,贵州省赈务会成立之后,亦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直至终结的历史过程。通过对贵州省赈务会演变的历史分析,让我们从赈务的层面认识与了解到民国时期贵州官方赈务组织机构变化发展的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14.
杨奎松 《史学月刊》2001,6(6):25-35
军事科学院历史研究部出版的150万字的新著《抗美援朝战争史》较之1982年该院军史部撰写的同类著作,在撰写方法和内容上一改以往以志愿军五大战役和谈判期间历次战役的作战经过为主的模式,而把主要内容放在战争背景、外交斗争似及后方支持等方面,这一尝试和努力理应肯定。另一方面,其学术上的欠缺与不足也十分明显,有些问题也值得再作商榷。  相似文献   

15.
From the late eighteenth century onwards, increasing numbers of visual artists came to identify with their nations and with the homeland and its people. This development wa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growing national cultural support and regulation of the arts by academies, art schools, museums and art markets in Western Europe. On a subjective level, the Rousseauan movement of a ‘return to Nature’, Herder's espousal of vernacular cultural self‐expression and, above all, the widespread Romantic cult of authenticity, were potent influences on the inner self‐identification of visual artists after 1800, and were manifested in the novel importance accorded to landscape and rural genre painting in Western Europe. Here I consider the role of national sentiment, the ‘return to Nature’ and the cult of authenticity, first in landscape paintings by Paul Sandby, J. M. W. Turner and John Constable in early nineteenth‐century Britain, and then in the rural genre paintings of Jean‐Francois Millet and Jules Breton in nineteenth‐century France and Josef Israels, Anton Mauve and Vincent Van Gogh in the later nineteenth‐century Netherlands. Their work reveals how nineteenth‐century visual artists became inwardly identified with the ‘land and its people’, and how they in turn contributed, especially through prints and engravings,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national imagery and a cultural national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