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方志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多年来,我们只重视对它的投入,而忽视了对它效益的研究。作为从事公益事业的方志部门.是否存在着效益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方志部门的效益问题比较复杂.比较模糊,又因为方志部门编修“官书”是一种政府行为,效益问题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在此.笔者就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心理因素对方志工作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章学诚对方志心理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传承了经世致用的学术理念,提出了修志人的道德规范。同时,章学诚还提出"文人不可与修志"的论点,这一理论是他在修志实践中的切深感悟,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古籍及其对方志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尝试在揭示数字化古籍资源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就数字化古籍对方志研究的影响进行探讨:1.数字化古籍的电子载体为查阅方志提供了便利,推动了方志研究的普及和深入;2.数字化古籍的网络传递为足不出户检索与利用方志提供了条件,节约了社会成本和学者的时间与精力;3.数字化古籍的智能检索系统,极大地启发和扩展了方志研究的广度与深度;4.数字化古籍辅助检索工具的日趋完善,极大提高了方志研究效率;5.数字化古籍的集成数据库扩大了方志学术研究的视野,推动了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方志文体学是以方志体例、体裁、语体、文风等诸要素的合理结构、整合及其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它是方志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分支。本文针对方志文体学的缘起、研究对象与空间、研究方向与方法等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由于修志人员对语言关注不够,语言入志数量很少;加上志书主要是使用汉语记叙体,所以,我们应当了解语言,了解汉语,要准确地运用汉语记述一地自然、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各民族的语言。方志语言是随着方志体裁的不同而随其变化,准确、灵活地运用方志语言是志书编纂者的基本功,也是对方志语言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我对方志性质研究的历程,可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可以说前一阶段是奠定理论和材料基础,形成基本观点的阶段。后一阶段则是提出一系列新观点的阶段。从我的研究历程可以看出,有一个认识发展和逐步深化的过程,总的是由对方志性质的狭隘理解,走向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的研究,实现了从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正>搞好方志工作宣传是提高社会公众对方志工作的认识,扩大方志工作影响,发挥地方志作用,促进方志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过去方志部门只注意埋头修志,忽视了方志工作的宣传,使方志工作长期处在默默无闻的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影响了方志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方志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大方志工作宣传力度,扩大方志工作的影响。但要搞好方志工作宣传,必须弄清方志工作宣传的含义、目的、内容以及宣传的对象、主体和形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有论认为:“方志美学是研究方志的思想内容、层次结构、语言字、书形版式、装帧设计美的意识和美的标准的科学”。“方志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体例、结构、语言字及其社会功能。”笔认为:“方志美学是研究方志实践过程中审美主体对方志实践活动的审美关系和方志美创造的一般规律。方志美学是融方志学与美学为一体的边缘性、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相似文献   

9.
杨海峰 《沧桑》2011,(6):6-8
第二轮修志工作已在全国展开,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进一步加强方志人才队伍建设是摆在全国方志工作者面前紧迫的任务。为使方志人才队伍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新任务,应从六个方面着力加强:要高度重视方志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方志人才引进、使用机制;不断完善培训方式,进一步提高方志人才的业务素质;创造良好的方志理论研究氛围,为培养高素质的方志理论人才创造条件;善于借助社会力量,扩大方志队伍建设;加强地方志信息人才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方志》2004,(7):33-33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方志编纂处处长、编审梅森所著的《上海方志研究概要》已由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全书2 90千字,只印40 0册(精印)。该书是研究归纳上海地区1193~2 0 0 3年80 0多年间方志理论研究的专著。内容包涵上海传统方志理论研究的概要和社会主义新方志理论研究的提要,具体包括上海方志理论研究述略、传统方志理论研究、新方志指导思想研究、新方志性质功能研究、新方志资料研究、新方志编纂方法研究、新方志分志研究、新方志地情特色研究、新方志志种研究、新方志理论著作提要,另附上海方志研究著作论文文库表图。全书广征博…  相似文献   

11.
方志学科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独立的中国方志学科创建工作的开展,地方志和方志学的定义亟待统一。方志界在对上述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方志学学科体系的10种构想以及学科体系的构成依据和特征。基本思路是两种:一种是按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学科史的思路进行构想;另一种则是沿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和学科史的思路展开构想。  相似文献   

12.
方志的体例要素包括体裁、结构和章法。体裁上要坚持述、记、志、传、图、表、录等诸体并用;横排竖写是方志的结构特征;章法是对志书编写的基本规范性要求。方志初稿编写要按照方志体例要求,确定好方志初稿竖写单元,隐时显事记述志书内容,写好志书内容的起点、转折点和终点。  相似文献   

13.
日本藏中国方志及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角度对日本中国方志的收藏以及日本学者对这些方志的研究、研究者的身份和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指出日本近年地方史志研究趋向以及日本藏中国方志研究的历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艳燕 《沧桑》2011,(1):16-17
杨笃是我国历史上个人编纂方志种数最多的方志学家,一生共纂志14部。他在丰富的修志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方志理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1980年开始第一轮修志,经过20多年的编纂,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9年10月全国新编地方志成果展览,展出省、市、县三级志书近4000部,加上部门志、行业志及其它志书,总计10000余部,约70亿字。据最近报载:全国首轮省、市、县三级志书规划编纂6000余部,截至2005年,已出版5000余部。为我们树起了一座新中国方志文化的丰碑。  相似文献   

16.
甘肃汉唐之际纂修的方志大多散佚,虽然仅有部分为传世文献引存,但却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近百年国内外有关甘肃汉唐散佚方志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表现在存目稽考、佚志辑校、综合研究等方面。遗憾的是,每方面都有不足之处:存目稽考仅为考订题名、撰者、卷帙存佚及成书年代之作,并非辑佚校释之著述;佚志辑校方面均有失考之处,且有的未进行校勘整理;综合研究方面比较欠缺,成果很少。因此,甘肃汉唐方志的整理研究亟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方志理论家黎锦熙对章学诚方志理论在批判基础上有所继承,有所发展创新。提出“方志为物,史地两性,兼而有之”,拓宽了章学诚关于方志的领域,进一步深化方志的“资治、存史、教化”整体功用。认为应突破体裁局限,灵活运用资料,在志书编纂上采用“续”、“补”、“创”,不应强立断限,“出版不必全书”,专志不必等到全志修毕即可单独出版等。  相似文献   

18.
新编志书出版后,方志评议已引起方志界的广泛重视,这对扩大志书的影响,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推动方志理论的探索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搞好方志评议,是方志事业纵深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福建宁化县在第一轮修志过程中,深化了对客家问题的认识和探讨。而且客家祖地的确认,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地弘扬客家精神,客家志亟待编纂。  相似文献   

20.
编修谱牒、方志皆为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对于谱牒与方志关系的研究一直未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从历史渊源、史料凭证、社会功能、未来之路四个方面对谱牒与方志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以期引起学界重视和新的研究成果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