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政 《炎黄春秋》2023,(10):98-100
李端棻(1833—1907),出生于贵州省贵筑县(今贵阳市)。幼岁而孤,曾随叔父李朝仪赴京城求学[1]。清朝著名教育家、政治家、改革家。北京大学首倡者、戊戌变法领袖、中国近代教育之父。晚年归故里,主要兴师重教,创办贵阳一中等。倡导创办京师学堂,奠定北京大学基础;举荐康梁改革,支持变法维新兴教;投身体制变法,践行维新教育图强;做官清廉节俭,为教育复兴尽心力行。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要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高度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意义,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牢固占领高校思想阵地;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强劲合力,齐抓共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它以民族再造为宗旨,以培养世界新民为目标,谱写了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新的篇章。在中国20世纪20、30年代蓬勃兴起的平民教育运动,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为中国教育发展,寻求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之路,提供了契机,对今天中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赵君颉 《神州》2020,(5):103-103
当前,青少年群体中的思想认知偏差、个人价值失衡等问题应引社会和家庭的高度重视,本文作者力图从一名在校高中生的角度,阐述通过建立有效的青少年思想教育体系,解决青少年群体的思想问题,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历史史观和唯物史观,真正担负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复兴思潮的兴起,学术界围绕"中华民族能否复兴"和"中华民族如何复兴"这两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而"历史教育与民族复兴"的关系是讨论的问题之一。基于历史于国家和民族之重要性的认识,学术界特别强调历史教育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作用,认为历史教育是"复兴民族的原动力"或"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并就历史教育怎样为民族复兴服务,展开了热烈讨论。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挥历史教育的培养民族意识、发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的功能,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6.
郝教谊 《沧桑》2013,(2):161-163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社会主义中国快速发展的30年,也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拓创新的30年。总结30多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经验,把握30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是社会的"晴雨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尤为鲜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创新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复兴与初步重建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全面加强与迅速发展阶段、蓬勃发展阶段四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程刚 《攀登》2015,(1):16-20
儒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复兴进程中要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影响巨大,其个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于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于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坚定"三个自信"。实现儒家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要转变认识,加大宣传,加强保护,加速转化。  相似文献   

8.
岳辉  关艳中  赵兴艳  宁伟东 《神州》2020,(4):123-123
随着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创新型医学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时代的客观要求。医学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对于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不但要培养其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思想素质,更要培养其实事求是和为人民生命健康负责的责任意识。基于目前情况,我们必须持久地对医学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观察,改进和创新对医学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优化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建议,提高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进一步促进医学人才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李煜 《神州》2014,(14):125-126
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即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党的领导,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群众路线,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方式等等。这些在土地革命时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于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提高人民的思想政治觉悟;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改革,正在努力构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邹昌松 《神州》2012,(13):23-23
人本主义教育早于14世纪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之后已初见端倪,它是人文主义思想内涵的延伸,是与之相适应的资产阶级人才教育观,它充分体现了14~16世纪正在兴起成长中的西欧资产阶级注重以人为核心,肯定人,尊重人的创造性,摆脱中世纪神学束缚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1.
耿振强 《神州》2013,(15):167-167
第一部分:理解和认识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呈现变化多端的极不稳定趋势。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党员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中央在各种会议上多次提出":党的思想教育工作也须改革"",必须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十八大也重点提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  相似文献   

12.
夏俊 《沧桑》2014,(6):71-74
作为我国的重要领导人,陈云"对党、对人民的贡献是巨大的、多方面的",其思想和贡献不仅表现在经济建设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学校教育方面。陈云的学校教育思想内容既有对宏观教育的把握,也有对微观教育的涉及。重视学校教育,关注教师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关心儿童成长等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组织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万红 《黑龙江史志》2011,(15):52-53,58
个体和群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重要内容,研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对每个大学生个体的研究,而这一个个生动的个体又共同组成一个群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学生群体在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影响中越来越关键,群体理论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化的—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曾晓阳 《安徽史学》2018,(4):112-120
普法战争后,为了实现国家军事崛起,收复国土,复兴民族,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在初等学校大力开展军事教育,以培养未来的"公民战士"。教育部携手军方和各民间组织,帮助初等学校开展体育和军事教育。初等学校各门课程也努力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进行拥军爱国思想教育,与体育课共同构建起一个多学科渗透的军事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为法兰西民族在身心上双重实现"民族新生",以及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建构提供了助力。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出生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在这个特定的时代里,他无私的爱国精神,体现在教育救国的宗旨上。他投身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提倡与实践平民教育、民主教育,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思想和理论遗产。尤其是平民教育的思想与主张,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过重大影响,今天仍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梁飞飞 《神州》2011,(26):137
延安十三年(1935年10月—1948年3月)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富有成效的时期之一。延安时期党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探索延安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延安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赵媛 《区域治理》2022,(5):169-17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源泉.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作用.而随着科技发展,短视频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一方面,短视频多元内容、多样形式提升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实时互动、简易操作增强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精准识别,即时传播扩...  相似文献   

18.
汪丽艳 《南京史志》2022,(13):91-92
<正>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其家国情怀教育,可以激发小学生的爱国之心,帮助其树立宏伟目标,对小学生的日后学习和成长都有促进作用。一、何为家国情怀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家国情怀实际上就是古人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小学生正处于思想懵懂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可塑性较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正因如此,  相似文献   

19.
李玉华  ;唐光斌 《神州》2013,(35):253-254
教育是关乎民族前途和国家未来的大事,在知识经济时代,重新回顾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内涵与实质,对于准确把握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从“三个面向”与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中国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萌发于清末民初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到五四时期有了新的发展。李大钊提出了"新中华民族主义"和"中华民族之复活"的思想,孙中山提出了"要恢复民族的固有地位,便要首先恢复民族的精神"的思想,梁漱溟、梁启超等"东方文化派"提出了复兴东方文化的思想,王光祈在《少年中国运动》一书的序言中,提出了"中华民族复兴运动"的思想。与清末民初比较,五四时期不仅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或"民族复兴运动"思想,而且这时所讲的"民族复兴"是包括汉、满、蒙、回、藏在内的中国各民族亦即"中华民族"的复兴,而非清末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口号时仅仅是"中华"亦即"汉族"的振兴,尤其是孙中山对什么是民族精神、恢复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处理好恢复和弘扬民族精神与向外国学习的关系等问题的阐述,是对民族复兴思想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