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历史上的功罪,日后自有定论。我也不愿多说,……──瞿秋白1935年5月28日在汀州狱中给郭沫若的信引言有些人死了,继续在人们的心里活着,一代一代地活下去,永远永远地活下去。瞿秋白就是这样一个人。有些人死了,盖棺未能论定,人们重新研究他,深入剖析,细密了解,终于认  相似文献   

2.
1947年3月,南京,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法官审讯侵华日军主犯——会攻南京的日军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残杀我无辜同胞罪行时,一位叫吴旋的中国人向法庭出示一本封面署名“罗雀”的相册。打开相册,里面剪贴着16幅回军砍杀我中国军民的现场照片。法官向谷寿夫出示这本相册,谷寿夫瞥了一眼,顿时心惊肉跳,面如土色,浑身哆咦。如今,这本相册已作为珍贵的文物史料保存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陈列着其中放大后的照片。这本相册的主人叫“罗瑾”,这个罗瑾是谁?为寻找相册原来的主人,南京市有关方面及一…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过程中,长期以来,许传音先生的身世与下落一直是一个谜。但是,作为南京大屠杀的重要见证人,许传音曾担任南京安全区住房委员、世界红卍字会南京分会副会长、国际救济委员会中唯一的中方委员,而且战后他曾应邀到远东军事法庭上出庭作证。这样一位关键人物,历史不应也无法遗忘!1997年之后,随着《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的相继问世,有关许传音的资料越来越多,我们寻访许传音身世的念头也日益强烈。2003年12月,我们利用美国研究魏特琳女士的专家胡华玲女士来南京访问讲学之际,通过《现代快报》呼吁寻找许传音先生的线…  相似文献   

4.
《百年潮》1997,(2)
冀朝铸早年在美国读中学时,学校的校刊要为每个学生登一幅自己画的漫画像,他画的自己的形象是:人坐在那里,左半身穿着长袍马褂,背后是一座中国的佛塔;右半身穿的西装,背后是纽约的帝国大厦;整个脸是中国人的脸。据他说,这是要说明:首先,自己是中国人;其次,自己一方面有中国的文化,一方面又一直在美国生活和学习,所以跟中美两国部分不开。想不到,这幅画竟对他的一生都有了象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狱中纪实     
被宪兵扶上了大卡车,心里倒觉安适起来。只是反捆着的两手,麻木得象和肩头分了家似的。秋天的夜晚是那样的凉爽,一阵阵的风把白昼的繁嚣吹向天边去,不久以前那愤懑激昂的情绪,慢慢地平复下来了。车身颠簸着,驶出广场去了。民教馆的门口,波动着人的海。“同志们,我们被捕了,来援救我们啊!……”珊大声的喊起来。但没有得到回答,  相似文献   

6.
吴若峰 《旅游》2005,(5):50-57
每次游历泾县--安徽这座美丽的山城,总会给我留下些许美好的回忆,但是深刻印在脑海里的却是发生在泾县的一文一武两件事,一是李白在桃花潭,再是新四军在云岭。李白和汪伦的友情千古传唱,新四军和泾县人民的鱼水情百世流芳。  相似文献   

7.
孟氧是我华北大学的同学。华北大学改为中国人民大学后,我们继续学习。我被分配到历史专业继续学习,主要修习中国革命史。当时根据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其他同学很多都分配到有关经济学和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孟氧就在经济学专业学习。因为大学事业发展较快,需要大量的教学人员,也有部分同学,经过简短的学习以后就分配到研究生专业班学习。孟氧于1952年在  相似文献   

8.
当他亲眼看见托举着卫星的"长征3号"火箭在一片熊熊烈火中隆隆升起时,他被惊呆了--在这辉煌壮美的一瞬间,他看到了人世间最壮美的一幅"风景",看到了一个流传了千年万年的活生生的神话,灵魂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巨大震撼。他在心里大声喊道:"总有一天,我要写一本书!"  相似文献   

9.
中国著名作家周立波1908年8月9日诞生在湖南省益阳县邓石桥清溪村。他原名周绍仪,早年在长沙读书,20岁时他随周扬夫妇到上海。最初,在上海亭子间里自修英文,1929年开始文学创作活动。周立波的第一篇作品是反映学生生活的散文《买草》,发表于《申报》上,署名小妮。当年秋天,他考取了劳动大学,在经济系学习。次年初,因多  相似文献   

10.
狠斗癞皮狗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国民党特务组织将我们一批在重庆六一事件中逮捕的三十五名政治犯转解到渣滓洞集中营监狱。不久,在成都逮捕的人也押来此,两批合计四十多人。  相似文献   

11.
杨瀚 《纵横》2009,(5):11-17
年初,我在台湾与朋友谈到祖父杨虎城在被秘密逮捕后所遭受到的非法囚禁时,朋友不解地问:“那张学良又怎么样呢?”他之所以这样发问,是因为不清楚那段历史和蒋介石非法囚禁、杀害祖父的秘密。他和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以为逮捕、监禁以致杀害杨虎城都是在合法的情况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2.
叶挺在狱中     
叶挺在狱中新四军军长叶挺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顽固派拘捕,关押在江西上饶。1942年春,国民党当局用专机将他押来重庆,关进军统集中营蒋家院子秘密国室,由8个便衣特务、16个武装警卫严密看守。叶挺只限在院内活动,平时早晨起床后,就在后院锻炼身体,饭后便在...  相似文献   

13.
《陈公博狱中日记》原件标题为《陈逆公博狱中日记》,藏于安徽省图书馆,32开本,成书年月不详。内容为1946年3月15日至4月21日间陈公博断断续续写的17篇日记。此时的陈公博已是死囚待犯,在日记里,他出于宣扬其“革命历史”以图绝境求生之冀望,对数十年的政治生涯特别是早期的政治活动作了反思,虽不乏自我炫耀、哀叹命运、攻击他人之辞,但也提供了一些重要的资料。日记中还流露出陈公博待死之前的精神状态,对研究陈氏一生及其有关的历史颇足参考。为保存文件原貌,对其中诬陷攻击之词未予删改,请读者鉴别。  相似文献   

14.
狱中七日记     
市“二七”纪念馆收藏了一份施洋烈士在狱中七日所写日记的复印件,原件捐献给了民政部。从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字里行间充满了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对家人深切的思念。日记复印件字迹模糊难辨,我们在保持日记原貌的前提下尽力将理梳顺,献给读诸君。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谅解。  相似文献   

15.
亲身经历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的中国劳工有三人生还。目前只有一个健在,并且在不久前应邀东渡日本,作为广岛事件的中国见证人,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劫后余生近半个世纪,竟以贵宾身份成为轰动日本的新闻人物。他是住在长沙的张文彬。张文彬1920年出身于河北省一家农舍里。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成了抗日积极分子,1944年4月14日夜,他被日本侵略者抓获。后来又被作为劳工押送日本。在日本当劳工时,民族恨,同胞情,一齐涌上了张文彬的心头,涌出了张文彬的笔端。他未曾料到,他偷偷写下的日记,竟然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些日记被日本人发现后,…  相似文献   

16.
瞿秋白轶事     
瞿秋白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仕宦书香之家。秋白幼年即乘巧聪明,四五岁时,母亲口授其易于背诵的诗词。入学后.秋白读书刻苦用功,成绩每名列前茅。11岁那年.小学尚未毕业的秋白.以优异成绩考进常州府中学(今常州高级中学)。在中学里,小秋白对史哲的兴趣尤为浓厚,谭嗣同的《仁学》、梁启超的《饮冰室集》、严复翻译的《群学肄言》和有关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等内容的书籍都是他所钟爱的。  相似文献   

17.
兵戈 《中华遗产》2023,(7):98-109
铜雀三台,既是文人宴饮的雅集之处,又宣示了曹操的政治意图,具有丰富深邃的历史内涵。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春正月,魏王曹操率领大军,回到洛阳。前一年,关羽在襄樊战区打出了“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军事胜利,逼得曹操集结大军,南征关羽。曹操甚至动了迁都的心思。多亏孙权偷袭荆州,在关羽背后插了一刀,才解除了危局。  相似文献   

18.
70年前,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在江津(今重庆江津区)逝世,离他最后一次被捕刚好10年。把监狱当做研究室1932年10月15日,53岁的陈独秀在上海被捕,判刑后,陈独秀就一直被关押在江苏第一监狱,直属国民党中央政府司法部管辖。监狱始建于清末,主要用于关押朝廷贰臣与政治犯,位于南京老虎桥45号,紧临今东南大学,老百姓习惯称之为老虎桥监狱。监狱占地41925平米,呈正方形。  相似文献   

19.
王若飞同志被国民党囚禁绥远时,关在不见阳光的牢房里,并不得看书报,境况非常恶劣.1931年底,黄齐生先生第一次到绥远探监,深为王若飞的处境担忧。回南京后,即找黔籍留法的张道藩,冀其助释王若飞。被张道藩冷言拒绝。1932年,黄先生二次赴绥远探监返北京后,因知留法勤工俭学故旧盛成与胡适有故,到丰盛胡同兵马寺访盛成先生,告之以事。问  相似文献   

20.
尊敬的刘鹏局长、崔大林前副局长(听说您前一阵被退休,鉴于之前对我的照顾,特此问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