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圩后沟山位于南靖金山镇金山村西。该山因其位于金山镇旧圩后而得名,当地又有人称之为"圩后山"等。圩后沟山东北距金山镇镇政府约300米,南距石土地公山遗址约1000米(图一)。该山较陡直,坡度约35°,相对高度约50米。东距遗址1000米的九龙江支流——龙山溪自北向南流过。该山以西为连绵的低矮山地,东面为平坦的金山盆地。地表种植有杨桃、龙眼等。坡体因常年的种植活动而形成阶梯状。  相似文献   

2.
乐山大佛景区凌云山集风峰处,崖窟内有一尊大肚弥勒佛摩崖石刻造像,俗称大肚罗汉,凿于明代。据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版《嘉定州志》卷二《凌云山》载:“有兜率宫,弥勒石像甚古。”即指上述大肚弥勒摩崖石刻造像。他与我国各地寺庙的左手持布袋,右手拿佛珠的赤脚大肚弥勒佛的外貌特征不同。这尊石窟造像凿于距地表高1.68米的崖壁上,石窟系方形、穹窿顶形制,面阔3.25米,进深5.75米,通高3.2米。造像坐于石窟中央,前距窟口3.25米,左距窟壁0.7米,右距窟壁0.8米,后距崖壁0.6米。面对岷、雅、沫三…  相似文献   

3.
佛爷凹摩崖造像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东阳关镇老金蛟村西北约2公里的王帽山(图一)。山体大致为南北向,海拔1090米。造像分为三区,一区相对独立,位于山坳东侧石岩底部,二区和三区位于山腰一凹形崖壁处,距地面约4米。二区为山凹东壁造像,三区为山凹北壁造像,二区和三区崖壁夹角近直角(图二)。二区、三区壁前GPS测点为N:  相似文献   

4.
河南永城黄土山三号汉墓发掘简报●河南商丘地区文物工作队黄土山,又称皇姑山、皇姑坟。位于永城县芒山镇黄土山村后,东距芒山镇约1200米,西北距夫子山约1000米。传说有位村姑被一场大风刮到御花园,皇帝收之为干女儿,自然便成了皇姑,死后葬于此。因坟墓象小...  相似文献   

5.
1991年4月,邹县城关镇朱山庄村村民在村西北整修地堰时发现一件铜剑,后送交到邹县文物保管所。朱山庄位于县城东北3公里处,村西北为朱山,海拔207米。铜剑出土地点在山西侧的二级台地上,周围是冲沟,据观察,在沟西壁有墓坑残壁痕迹,残长0.6、距地表0.3米。未发现其他遗物。此剑身瘦长,锋尖,隆脊,斜从而宽,前锷收狭,锷锋锐利。剑格作兽首倒凹字形,原嵌有绿松石,已脱落。  相似文献   

6.
后头山遗址位于杭州余杭区星桥街道南星村,西距良渚遗址群约16公里.遗址处于一片以主峰海拔为93.1米的横山及其余脉构成的小山地的西北部.遗址附近也分布着许多低山,西南有天目山余脉之半山、黄龙山和皋亭山,西北和东南分别有超山和临平山等孤山.山间水田海拔多在4米左右(图一、图二).1993年在横山的东南坡清理过两座规格较高的良渚文化时期墓葬[1].  相似文献   

7.
大原遗址     
正大原遗址位于三岔镇大原行政村大原自然村。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该遗址北高南低呈山屲地,三面邻沟,中间平坦。文化层厚1~2米,距地表1米左右,灰坑墓葬、窖穴均有暴露,墓葬为土坑竖穴墓,先后抢救性清理出土100多件铜器文物,现存庆阳市博物馆。出土器物有常山下层文  相似文献   

8.
1989年3月,扎鲁特旗罕山乡封山屯村民报告,有1座古墓被破坏,我所会同有关单位的同志对此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一、地理位置及墓葬形制墓葬位于大兴安岭东麓余脉的一条山沟里,该沟为一端向西南开口的盲沟,长约0.5公里,西距罕山乡封山屯0.5公里余,西南2.5公里为罕山。该墓在沟端西北坡上,有高出地表约1.5、直径约5米的封土堆(图一)。该墓为砖石结构。墓室呈圆形,直径  相似文献   

9.
三泉村位于兰溪市多山的西北部,村后面是主峰海拔307.6米的柱竿山,距兰溪市区11公里,距其所辖的黄店镇3公里,有一条简易机耕路通往黄店镇。在通向黄店镇的谷地两侧丘陵绵连,自黄店、何家、柏树园而至三泉村,地势逐级抬升。全村除4户户主为非唐姓之外,其余均为唐姓家庭。据1997年年底统计,三泉村总户数398户,总人口1213人(未包括退休后回村居住的人口),劳动力总数640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552人,  相似文献   

10.
湖北通城尧家林遗址的试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尧家林遗址位于湖北省通城县麦市公社山下大队.西北距县城22公里,南距盘石约6公里.遗址地处山间河谷小盆地,东南越白沙岭与江西省修水县接壤,西南隔黄龙山与湖南省平江县比邻,陆水支流黄龙河自南向北流经遗址西侧,通盘公路紧挨河道平行而过.遗址为长条亚腰形台地,高出周围水稻田约8米,总面积约  相似文献   

11.
四川绵阳何家山1号东汉崖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89年11月23日,核工业部第二十四公司在绵阳市中区何家山山腰修建食堂时,发现崖墓1座(编号为HM1),绵阳市文化局、博物馆组织力量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将清理情况报告如下。一墓葬形制及随葬情况何家山位于绵阳市中区西郊约1公里(图一)。高约50米,是一座由红砂岩构成的小山。崖墓位于半山腰,距地表约30、距山顶约20米。墓道大部分在施工时被挖掉,故长度不详。墓向190°。墓门塞满淤土,散乱堆积数块几何纹砖,门框高1、宽0.9米。  相似文献   

12.
蝴蝶是人们所喜爱的昆虫,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1992年5月和1993年7月我们两次对长寿县西山蝴蝶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初报如下。一、自然概况西山位于长寿县西部,距县城约25公里,是一座海拔只有500—1000米的低山,系明月山脉的一部分。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7.6℃,年降水  相似文献   

13.
正波罗村遗址位于成都郫县郫筒镇波罗村2组和洪石村,主体部分在波罗村2组境内。遗址东南距望丛西路约700米,西北距关柏路约450米,东北临老成灌路和成灌快铁,沱江河~([1])在遗址西南部自西北向东南流过(图一)。地理坐标北纬30°49′20.5″-30°49′48″、东经103°52′03″-103°52′30″之间,海拔约580米。遗址地表原为农田和园林。地势向沱江河倾斜,近沱江河稍低,远沱江河稍高。遗址呈东北-西南向不规则形的带状分布,总面积317000余平方米(图二)。  相似文献   

14.
孟津平乐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津平乐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我们于1978年9月调查发现的。该遗址位于孟津县平乐公社平乐寨北门外200米处——邙山脚下的坡地上。地势北高南底。遗址西北距孟津县城约18公里,西南距洛阳市16公里(图一)。遗址南北长约200米,西部被一条宽约8米的山洪沟冲垮,呈现出五、六米高的断崖。沟以东现存遗址约60米,遗址原有面积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0月。固原市北苑小区工地施工中发现古墓葬群。北塬及其周围是固原地区汉代墓葬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1985年到2003年.考古部门先后在这里抢救性清理发掘不同时代的古墓葬数十座。墓葬均座落在固原市北塬东侧,距固原城旧址东北城墙约100米。东距清水河500米,西北位于北塬的平缓地带,距战国秦长城约8公里。墓葬地表在80年代至2000年初为荒滩地,地势开阔.整个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缓坡状(图一)。墓葬的间距比较接近,但无排列规律。这批古墓除金代壁画墓被晚期清代墓打破外。其余均没有被打破关系。此次清理和发掘工作,自10月初开始,12月底结束。  相似文献   

16.
花山位于明江东岸,南距宁明县城五十里,北距上金三十里,山势陡峭,临江的一面高距江面三百多米,悬崖绝壁,壁画就在这一堵长290米,高250米的崖壁上,呈赭色(氧化铁)。画面高44米,宽135米。崖石是铅灰色和银灰色的水成岩,(山参)嵯嶙峋,没有经过琢磨。由于绘画呈赭色,线条粗犷,形象朴素,每一线条粗约四、五厘米,构成画面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一概况观音岩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通江县朱元乡(图一)。通江县今属巴中市管辖,东连万源市,南接巴中市平昌县,西临巴州区、南江县,北通陕西省汉中市南郊以及西乡、镇巴二县。历史上从汉中入蜀的古米仓道穿境而过。境内摩崖石刻造像丰富,以盛唐造像为盛~([1]),此后时有开凿。其中,距通江县城东55公里的朱元乡观音岩,海拔约365米,在其西侧崖壁脚下开凿有上、下两层共4龛摩崖造像,面向西北,最低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四年二月,大冶县大箕铺乡邓垅大队群众,在挖砂取土时,发现一批陶器和一把较完整的青铜箭。经调查,这批遗物为一墓葬所出,但墓葬已遭破坏。该墓座落在大冶城关与大箕铺古城之间的龟墩山上,(西北距大城关及东南至大箕铺古城约为6公里),该山是一个直径约100米的圆形小山丘,山的东西面是一个人造小平原,南面紧临武(汉)南(昌)公路。其西北两面是一片庄稼地。墓葬即在山的正中心。我们调查时,没有发现遗骨和棺椁,墓葬方向大约为320°,墓底距地表约4米。  相似文献   

19.
邯郸古城区出土汉半两钱范1987年8月,配合邯郸市政人民路立交桥工程,在地表下7米深处发现了一批“半两”钱范。钱范出土地点在“大北城”中部偏西,西距古城西垣约1500米,西北距曾出土过“半两”钱范等的铸箭炉遗址1000米。此处地表下1.5米为扰层,内...  相似文献   

20.
赵家窑村位于丹徒县高资镇东南约3公里,村西南约70米即团山遗址.遗址为一台形土墩,高出周围地面7米.土墩顶部近似椭圆形,西北至东南长70余米,东北至西南宽40余米,面积约3000平方米.遗址北距长江3公里,南距连绵的宁镇山脉仅1公里,周围是长江与宁镇山脉之间的冲积平原,土地肥腴.两条小河流经遗址的西面和北面,在遗址的西北汇入高资河,逶迤向北,注入大江.(图一,图版一、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