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之窗     
《东南文化》2000,(6):127-128
●考古*4月6日至8日,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博物院等单位的20多位考古专家汇聚江苏江阴市,对江阴高城墩和佘城遗址进行了考察论证。高城墩遗址位于江阴市石庄镇大坎村,处于环太湖史前文化圈中十分重要的地区,周围聚集了圩墩、乌墩、寺墩等数十处遗址。1999年11月至2000年3月,南京博物院、无锡市博物馆等单位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在10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13座大中型良渚文化中晚期墓葬,出土玉器、陶器等文物共235件(组)。该遗址13座墓葬排列有序,棺椁齐全,随葬品丰富,其中13号墓是本次发掘最大的一座墓葬,同时也是良渚文化迄今为止所见的规模最大的墓葬。佘城遗址也是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发掘的。该遗址位于江阴市云亭镇花山村,形状大致呈圆角长方形,南北最长处近800米,东西最宽处近500米,面积约30万平方米。专家考察  相似文献   

2.
马竹山  方向明  陆敏仙  程杰  杨根文 《文物》2012,(6):4-16,1,2,97
戴墓墩遗址位于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镇,遗址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2001年3月,平湖市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小范围的发掘,已发现1处良渚文化红烧土堆积和5座良渚文化墓葬,随葬器物有陶器、玉器、石器等。发掘表明,这是一处良渚文化祭坛和墓地的复合遗址,5座墓葬的年代为良渚文化中期。此次发掘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陶器,其中带盖宽把陶杯是良渚文化陶器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3.
2012年11月初至2013年12月底,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朱墓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通过发掘确认朱墓墩为良渚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祭坛与高台墓地,朱墓村遗址是与此墩同一时期的聚落遗址.此次发掘揭示出四周环河的聚落中心与水稻田遗迹,另发现高土台、墓葬、灰坑、水井、水沟等遗迹共计300余处,为研究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发展、聚落形态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2012年11月初至2013年12月底,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朱墓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通过发掘确认朱墓墩为良渚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祭坛与高台墓地,朱墓村遗址是与此墩同一时期的聚落遗址。此次发掘揭示出四周环河的聚落中心与水稻田遗迹,另发现高土台、墓葬、灰坑、水井、水沟等遗迹共计300余处,为研究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发展、聚落形态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5.
江苏吴县张陵山东山遗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陵山遗址位于江苏省吴县(丿用)直镇南偏西2公里处,属凇南乡张陵大队,1956年江苏省文管会调查时发现。有东、西两座土墩,相距约100米,当地人叫东山、西山,面积均约6,000平方米。南京博物院配合砖瓦厂取土,于1977年5月发掘西山,清理崧泽文化墓葬6座,早期良渚文化墓葬5座,发掘简报已发表。后砖瓦厂又在东山取土,至1982年已挖去一半面积,使遗址中部低平,形成1.5至2米高的断崖,在这年5月出土璧、琮等成组玉器,由南京博物院和(丿用)直保  相似文献   

6.
盐仓城遗址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龙河乡盐仓城村,为一处近方形汉代城址。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南京博物院联合连云港市博物馆、赣榆区博物馆对该遗址城址及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城墙、建筑基址、灰坑、灰沟、墓葬等汉代遗迹,出土了一批重要遗物,为深入了解盐仓城遗址文化内涵和促进鲁南、苏北地区汉代城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7.
钓台遗址位于江苏省新沂市双塘镇钓台村东钓台自然村西北。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新沂市博物馆等单位对钓台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西周早中期房址2座、墓葬2座,汉代沟1条,以及大量陶器、石器、铜器、骨器等。其中F2平面呈长方形,带有柱洞和基槽;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墓向基本朝东,随葬品为鬲、罐组合。沂沭河下游地区有关商周时期的考古工作很少,钓台遗址的发现为这一地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江阴高城墩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遗址位于江阴市石庄镇,是目前所知纬度最北、距长江最近的良渚文化高台墓地,1999年11月至2000年6月发掘。高城墩遗址是人工堆筑的高土台墓地,发现的14座墓葬总体呈人字形排列,以M13为中心,墓葬已普遍使用棺椁。14座墓葬共出土玉、石、陶器232组369件。其中玉器153组287件,种类有琮、璧、钺、镯、锥形器、坠、串饰、指环及珠、管等;石器有钺、斧、有段锛、镞等;陶器有鼎、豆、罐、壶等。墓葬时代大体应属良渚文化中期偏晚阶段。  相似文献   

9.
2012年上海市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等单位对广富林遗址进行了发掘,在南京大学发掘区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墓葬10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玉器和石器。根据墓葬开口层位、随葬品组合、典型陶器演变序列判断,10座墓葬年代存在早晚差异,其中早期墓葬3座,中期1座,晚期4座,另有2座因被晚期水沟打破不见随葬品而未能断代。墓葬均位于高土台上,反映了良渚先民择高处而葬。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良渚文化的丧葬习俗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0.
2006年4月在浙江海宁市抢救性地发掘了一处马桥、良渚文化古遗址,发现宋墓1座,马桥文化灰坑3个,良渚文化墓葬9座,共获遗物70余件。遗址的发现为研究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古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马桥文化自身的内涵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也为研究良渚文化末期的社会面貌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1.
<正>常州地区的良渚文化遗址较为丰富,目前探明的主要有寺墩遗址、姬山遗址、象墩遗址、城海墩遗址和青墩遗址,当前工作做得比较完备的主要是寺墩遗址,其他遗址大多只是经过了考古调查,尚未进行正式的发掘。1978年和1979年,南京博物院对寺墩遗址进行了两次试掘,发现了M1、M2两座墓葬,其中M1为良渚文化墓葬,出土了一批良渚文化玉器。1982年南京博物院又对寺墩遗址进行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文物》1995,(2)
河北宣化下八里村相继发现了数座辽金时期的壁国墓,壁雷之精美,曾引起考古界、美术界的注意。1993年在这里又发掘了5座辽代壁画墓,壁画内容相当丰富,被评为1993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本期刊布了第5号、6号墓的材料,墓中的壁画对研究辽代的饮茶、音乐、出行、星象都具有较高的价值。山西侯马晋国铸铜遗址的发掘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重大考古成果,遗址内出土的大量  相似文献   

13.
高城墩遗址位于江阴市璜土镇大坎村高城墩自然村北,是一处以良渚文化为主体的古文化遗址,是目前所知纬度最北、距长江最近的良渚文化高台墓地遗址。  相似文献   

14.
良渚文化玉璧功能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渚文化玉璧功能考述王明达良渚文化玉璧的首次考古发现,是南京博物院1973年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的发掘。在198号墓葬中,璧、琮、钺等玉礼器都是良渚文化贵族的随葬品。自此以后,江浙沪的考古工作者都有一系列的良渚文化重大考古发现,玉璧作为良渚玉器中富有特...  相似文献   

15.
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1987年5月初,我省余杭县安溪乡瑶山发生盗掘良渚文化玉器事件。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我所主持对盗掘现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野外工作自1987年5月5日开始,至6月4日结束。发现了一处良渚文化时期的祭坛遗迹和11座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杭州市文物考古所、余杭县文管会员参加了发掘。现将主要收获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辉县甲乙墓研究与河南两周考古摭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36年河南博物馆辉县甲乙墓的发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新中国成立之后,河南两周考古又有更多的新发现.大量的两周时期墓地,几十座通都大邑城址,以及金属铸造和盟誓遗址等的发掘,在中国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青浦福泉山遗址,从1986年12月至1987年春进行第三次发掘,又发现新石器时代嵩泽文化墓葬1座,良渚文化晚期墓葬4座,战国墓1座,西汉墓29座,共出土遗物600多件。进一步证明,福泉山这一土墩是四千多年前良渚晚期堆土筑墓时形成的。 尤为重要的是,在良渚文化晚期大墓的西侧,土墩偏西的中心点,首次发现良渚文化建筑遗迹。遗迹呈不规则状的圆形,有三组红烧上块堆积。这些红烧土块类似低温烧制的砖块。在附近地区还铺有红烧土屑块,上盖一层介壳末。这一遗迹的结构以及同良渚文化晚期大墓的关系,有待于进行整理和深入探索。 1987年1月,江苏、浙江的考古工作者曾赴现场进行考察,认为这一重大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以  相似文献   

18.
花厅墓地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厅遗址位于江苏省新沂县花厅村附近,西北距大墩子遗址和刘林遗址约60公里.该遗址于1952年发现,同年末和1953年10月,南京博物院先后两次进行发掘,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20座.这批资料后来一度被称为青莲岗文化“花厅期”和青莲岗文化“花厅类型”.1987年,南京博物院第三次发掘花厅遗址,发现墓葬26座,其中少数较大的墓内出土了大量玉器和其他质料的随葬品,并且用人和猎狗殉葬.从而表明花厅遗址同泰安大汶口、莒县陵阳河等遗址一样,曾是当时一定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中心,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下面就其年代、文化因素和合葬墓的性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江苏灌云大伊山遗址1986年的发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伊山位于江苏省灌云县城北2公里处,北距连云港市33公里,东北距黄海燕尾港42公里,是一座海拔226.7米的孤山,南北长2.4、东西宽2公里(图一)。遗址位于大伊山东麓青风岭岗地上,海拔8米,地势西高东低,西依山峦,东向平原,下临桃花涧(图版叁:1)。遗址是1981年伊山乡砖瓦厂取土时发现的,东、南部已遭破坏,大量石棺墓被毁。现存范围东西长70、南北宽45米,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 1985年2~4月,连云港市博物馆、灌云县博物馆发掘约200平方米,清理了38座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墓葬。1986  相似文献   

20.
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墓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在1979年进行了试掘,1982年作了第一次发掘,1983—1984年又作了第二次发掘。两次合计发掘5米×10米探方27个(编号T1—T27),面积1,350平方米。通过这两次发掘,探明了此处土墩的形成过程、遗址的文化内涵,清理了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墓葬16座、良渚文化墓葬10座、战国墓3座、西汉墓46座和唐、宋墓各1座,以及良渚文化晚期大土坑1个;出土石、陶、玉、骨、铜器和象牙雕刻器等1,000余件,取得了较大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